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手机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学反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凌燕 刘爱民 +1 位作者 李文锋 李玲林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第18期58-59,共2页
近年来,教育教学中也开始引入虚拟信息技术,将Clicker引入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展开交互式教学,能够促进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文章针对基于手机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学反馈系统关键技术展开全面的研究。首先简单了解了基于手机APP... 近年来,教育教学中也开始引入虚拟信息技术,将Clicker引入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展开交互式教学,能够促进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文章针对基于手机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学反馈系统关键技术展开全面的研究。首先简单了解了基于手机APP的Clicker交互式教学反馈系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继而从设计思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及具体设计方式这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Clicker交互式教学反馈系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cker反馈系统 课堂教学 信息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机理与特性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欣乐 李文丰 +1 位作者 许德辰 蔡晋生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5,共11页
作为一种新型防冰技术,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具有良好的防冰效果和较低的能量消耗。基于超疏水表面水滴撞击及润湿特性,依据结冰表面热平衡理论,发展了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热流密度预测模型。在结冰风洞中开展了圆柱模型超疏水电... 作为一种新型防冰技术,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具有良好的防冰效果和较低的能量消耗。基于超疏水表面水滴撞击及润湿特性,依据结冰表面热平衡理论,发展了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热流密度预测模型。在结冰风洞中开展了圆柱模型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防冰热流密度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差别小于6%,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与能耗分析表明:与传统电加热方法相比,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能够有效降低防冰能耗;在风速10 m/s、液态水含量1 g/m^(3)、水滴平均体积直径65μm、温度-15℃条件下,超疏水表面能够有效防止回流冰形成;对于干、湿表面防冰,超疏水电热复合表面防冰比传统电加热方法能够分别降低约43%和33%的防冰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 超疏水 结冰风洞实验 防结冰 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虚、痰、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关系
3
作者 孙若男 姬霞 +5 位作者 邵艳社 赵月明 杨依格 李文凤 胡梦帆 全金蕊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9期136-140,共5页
纤维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和成纤维组织过度分化引起。中医学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EMT归于“癥瘕”“血瘕”等范畴,并将EMT的发病机制概括为“阳化气”不足与“阴成形”太过,提出“阳化气”不足,气... 纤维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和成纤维组织过度分化引起。中医学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EMT归于“癥瘕”“血瘕”等范畴,并将EMT的发病机制概括为“阳化气”不足与“阴成形”太过,提出“阳化气”不足,气化不利聚而生痰,血滞脉道而成瘀,导致疾病发生;病变之本是“阳化气”不足则脾肾阳虚,病变过程是“阴成形”太过则痰瘀渐生。可见“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与虚、痰、瘀关系密切,在EMT纤维化的病理演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探析虚、痰、瘀与EMT纤维化间的关系,并根据扶阳抑阴的治疗思路,提出温肾健脾以扶阳,化痰消癥以抑阴的治则,结合病因病机变化特点调整用药方案,分析和探讨能否有效延缓或改善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为中西医结合防治EMT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纤维化 “阳化气 阴成形” 温肾健脾 化痰消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4
作者 李文峰 朱俊敬 +4 位作者 贾得焕 王淑贤 宋延艳 孔德荣 李猛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7期1161-116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治疗强迫障碍(OC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SinoMed数据库,查询所有rTMS治疗OCD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治疗强迫障碍(OC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SinoMed数据库,查询所有rTMS治疗OC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的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10月14日。本研究由2名独立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所需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纳入22项RCT,涉及942例OCD患者,治疗组为481例,对照组为4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合并后的Hedges’s g为-0.51(95%CI:-0.87~-0.34,Z=-5.46,P<0.01)。亚组分析显示刺激频率1 Hz组合并后Hedges’s g为-0.61(95%CI:-0.69~-0.33,Z=33.47,P<0.01),刺激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脑区的Hedges’s g为-0.70(95%CI:-1.02~-0.39,Z=26.65,P<0.01)。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合并后的Hedges’s g为-0.57(95%CI:-0.80~-0.34,Z=-4.86,P<0.01)。两组退出率合并后的比值比(OR)值0.17(95%CI:-0.38~0.73,Z=0.60,P=0.55)。结论rTMS治疗OCD有效,不良反应少,特别是频率为1 Hz、刺激DLPFC脑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集装箱港口资源调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文锋 李永翠 +1 位作者 杨鹏飞 蔡磊 《物流技术》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集装箱港口是一个实现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转运的多阶段协同作业系统,系统中各种装备资源的调度对港口的作业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港口装备作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增大了对港口资源分配和调度的难度,如何处理港口资源调度中的不... 集装箱港口是一个实现公-铁-水多种运输方式转运的多阶段协同作业系统,系统中各种装备资源的调度对港口的作业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港口装备作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增大了对港口资源分配和调度的难度,如何处理港口资源调度中的不确定性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系统梳理了过去20年与“不确定环境下集装箱港口资源调度”相关的文献,分析了文献中所涉及的港口不确定性问题的特征及主要解决方法。在构建了当前研究的生态模型后,得出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港口的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两大主要类别29个子类别,即具有16个子类别的“模糊不确定性”和具有13个子类别的“突发或冲突事件”;第二,在已有的研究中,对港口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有四种处理方法,即“鲁棒前摄性调度”“预反应式调度”“完全反应式调度”和“滚动窗口重调度”。在探讨当前文献的主要关注点、亮点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从新问题和新方法的角度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调度 集装箱港口 资源分配 调度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bnormal stress under a residual bearing coal pillar on the stability of a mine entry 被引量:2
6
作者 Kang Jizhong Shen Wenlong +4 位作者 Bai Jianbiao Yan Shuai Wang Xiangyu li wenfeng Wang Ruof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945-954,共10页
Mine entries close to residual bearing coal pillars(RBCPs) will suffer large deformation that may cause rock burs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 safe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entry de... Mine entries close to residual bearing coal pillars(RBCPs) will suffer large deformation that may cause rock burs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 safe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entry design, most studies focus on the absolute size of the stress field in and around the pillar.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abnormal stress field close to a RBCP that uses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SCC), stress gradient(SG), and coefficient of lateral pressure(CLP) to describe the stress state induced by the RBCP. Based on elastic theory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abutment stress in the RBCP,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abnormal stress in the strata below the RBCP was deriv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normal stress for a case study of a coal mine in Chin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normal stress field around the pillar is characterized by four distinct zones: a zone of high SCC, high SG, and CLP less than 1, a zone of high SCC, low SG, and CLP less than 1, a zone of low SCC, SG close to 0, and CLP greater than 1, and a zone of SCC close to 1, SC close to 0, and CLP close to 1. Based on this zoning pattern, a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abnormal stres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ry. The most stable zone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a model of the Xinrui coal mine and verified by field measurements at the mine. Our conclusions can be used as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safe entry layouts in similar geological and mining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BEARING coal PILLAR ABNORMAL stress ENTRY layout Mechanical analysis Numerical comp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roadway along a fault subjected to mining 被引量:11
7
作者 Yan Shuai Bai Jianbiao +2 位作者 li wenfeng Chen Jigang li L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4期559-565,共7页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roadway around a fault because of the fractured surroundings, complex stress environment, and large and intense deformation in the mining process. Based on a tailgate of panel $2205 in ...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roadway around a fault because of the fractured surroundings, complex stress environment, and large and intense deformation in the mining process. Based on a tailgate of panel $2205 in Tunliu colliery,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evolution of stress and displace- ment of rocks surrounding the roadway during the drivage and mining period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trial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the tailgate near a fault.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caused by unloading in the drivage period is large and asymmetric, the roadway convergence increases with activation of the fault and secondary fracture develops in the mining period. Therefore, we proposed a specific control technique of the road- way along a fault as follows: (1) High-strength yielding bolt not only supports the shallow rock to load- bearing structures, but also releases primary deformation energy by use of a pressure release device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resistance to the pressure retained: (2) Grouting of near-fault ribside after initial stabilization of the rock deformation is used to reinforce the broken rock, and to improve the integral load-bearing capacity ol~ the roadway.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 field t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d zone around a faultMining pressureRoadwayHigh resistance and yielding supportGrou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运营韧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丁浩 邓实强 +2 位作者 刘帅 李文锋 陈俊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3-1735,共13页
以韧性理念为核心的系统安全分析范式,为现代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而务实的新视角。为深入理解韧性理念,首先结合国内外不同工程领域对韧性研究的进展,梳理总结出以下2点共识:1)韧性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着眼于系统全过程的表现;2... 以韧性理念为核心的系统安全分析范式,为现代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而务实的新视角。为深入理解韧性理念,首先结合国内外不同工程领域对韧性研究的进展,梳理总结出以下2点共识:1)韧性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着眼于系统全过程的表现;2)韧性包含一系列特征属性,可用鲁棒性、冗余性、资源充裕度、快速性囊括。鉴于经典风险分析于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的部分局限性,探讨引入韧性视角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而定义公路隧道运营韧性,即为对影响公路隧道正常运营通行的实际或潜在负面效应,进行预防、抵抗、适应、恢复的能力,并分析全阶段性、动态演进性和量化客观性的内涵,构建初步的概念框架。再提出基于感知、响应、学习和预测4种功能来增强隧道运营韧性的路径以及初步的韧性提升措施。特别地,针对火灾风险,介绍相关的智能技术与装备案例,包括智能火灾检测、火灾预测技术和隧道入口的柔性阻拦系统等。未来,对公路隧道运营韧性的研究将不断深化,通过构建全面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实践并推动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从而建立更安全、高效、可持续的隧道运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运营韧性 风险 韧性增强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实矸石压缩-固结蠕变成岩过程及等价采高模型分析
9
作者 许磊 王思雨 +4 位作者 ELMO Davide 丁书学 刘洪林 李文峰 洪紫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7,共11页
目的为了研究被夯实矸石压缩-固结蠕变成岩过程及其等价采高模型,方法以亭南煤业公司1102矸石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矸石充填工作面最大控顶距=端面距+截割深... 目的为了研究被夯实矸石压缩-固结蠕变成岩过程及其等价采高模型,方法以亭南煤业公司1102矸石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现场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矸石充填工作面最大控顶距=端面距+截割深度+顶梁长度+架后触矸距离;顶板回转下沉量等于最大控顶距乘以支架后倾角度正弦值;架后可充填空间高度等于采高减去顶板回转下沉量、欠接顶量、架后底鼓量。被夯实矸石在可充填空间内压缩-固结蠕变成岩的4个阶段及可充压缩率分别为骨架调整段(7.42%),缓慢压缩段(5.39%),固结沉降段(0.34%),蠕变成岩段(12.38%)。由该等价采高模型可知,1102工作面4阶段等价采高为骨架调整段0.94 m,缓慢压缩段1.10 m,固结沉降段1.11 m,蠕变成岩段1.48 m。结论通过概率积分法预测、数值模拟和沉陷观测对比可知,1102工作面走向和倾向主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均为碗形。前两阶段地表下沉曲线平缓,后两阶段地表下沉曲线陡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充填 等价采高 矸石压实 固结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光前传中的功能分割选择与资源分配优化
10
作者 李文峰 潘强强 +2 位作者 李博 丁书浩 赵翰林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了显著提升弹性光前传(EOF)网络的能效,提出了一种EOF中的功能分割选择与资源分配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改进的Lyapunov漂移技术,解决了功能分割与资源分配中复杂的时间平均随机优化难题,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动态高效调配。此外,还深... 为了显著提升弹性光前传(EOF)网络的能效,提出了一种EOF中的功能分割选择与资源分配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改进的Lyapunov漂移技术,解决了功能分割与资源分配中复杂的时间平均随机优化难题,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动态高效调配。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天线端口数量扩增与光纤频谱粒度细化对方案性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光前传的云无线接入网(C-RAN),该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平均功耗,降幅高达70%,而且确保了前传延迟维持在250μs以下,展现了卓越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光网络 前传网络 功能分割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本安型防爆布控球
11
作者 李文峰 薛严博 +2 位作者 李博 丁书浩 金进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在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要求的背景下,针对井下环境复杂、光照轻度差、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以及矿难发生后,原有的有线视频监控体系会受到破坏等问题。设计出一种矿用防爆型布控球,该设备以高通Cortex-A53芯片作为中央控制单元,采用CMOS图... 在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要求的背景下,针对井下环境复杂、光照轻度差、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以及矿难发生后,原有的有线视频监控体系会受到破坏等问题。设计出一种矿用防爆型布控球,该设备以高通Cortex-A53芯片作为中央控制单元,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作为视频采集单元,并配有红外补光。设备采用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源为设备供电。该布控球具有红外夜视距离远、成像质量高、功耗低的特点。支持TCP/IP、ONVIF、GB28181等协议。可广泛应用于井下安全生产领域。经测试,布控球黑暗环境下可视距离达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矿山 布控球技术 本质安全电路 低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的某轻卡碰撞CAE模型对标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邓海燕 关永学 +2 位作者 徐莉 李文凤 陈冬民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4期10-12,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的某轻卡碰撞CAE模型的建立与修正。通过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某轻卡碰撞仿真的整车CAE模型及分析方法。经整车实物碰撞验证和比对,B柱加速度曲线...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的某轻卡碰撞CAE模型的建立与修正。通过对该标准的详细解读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某轻卡碰撞仿真的整车CAE模型及分析方法。经整车实物碰撞验证和比对,B柱加速度曲线相似度高达96.5%,加速度曲线峰值时刻基本吻合、试验峰值优于CAE峰值20g,驾驶室门框变形量差异小于20mm,证明该CAE模型在预测碰撞情况和评估车辆安全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的成果为轻卡碰撞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对于提升轻卡碰撞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卡碰撞 CAE模型建立与修正 B柱加速度 驾驶室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无线Mesh自组网基站设计
13
作者 李文峰 赵翰林 +2 位作者 杨旭 潘强强 师少伟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1期190-193,共4页
针对矿难事故发生后井下通信系统瘫痪、井下救援人员无法与前方指挥部及时沟通和进行音视频信息交互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矿用无线Mesh自组网基站。该基站采用无线Mesh自组网通信技术,以FPGA+ARM为控制芯片、AD9361为射频芯片,采用ARM处理... 针对矿难事故发生后井下通信系统瘫痪、井下救援人员无法与前方指挥部及时沟通和进行音视频信息交互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矿用无线Mesh自组网基站。该基站采用无线Mesh自组网通信技术,以FPGA+ARM为控制芯片、AD9361为射频芯片,采用ARM处理系统模块、可编程逻辑模块、射频模块、AXI总线模块搭建硬件平台,最后对电源模块进行本质安全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基站满足井下的应急通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基站 矿用 应急通信 FPGA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星座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动态计算卸载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玉芳 姬智 +2 位作者 赵康僆 李文峰 胡佩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9,共9页
在卫星边缘计算网络中,当过多用户通过同一信道接入卫星时,产生的同信道干扰会导致边缘计算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该难题,在动态环境低地球轨道(LEO)星座边缘计算网络的系统模型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博弈的多用户计算卸载策略。在考虑用... 在卫星边缘计算网络中,当过多用户通过同一信道接入卫星时,产生的同信道干扰会导致边缘计算性能下降。为了解决该难题,在动态环境低地球轨道(LEO)星座边缘计算网络的系统模型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博弈的多用户计算卸载策略。在考虑用户的自私性、星地信道的随机特性和地面用户接入的动态特性的前提下,从博弈论的角度,将动态环境下地面用户的卸载决策过程表述为随机博弈,证明了所制定的随机博弈等价于具有至少一个纳什均衡(NE)的加权势博弈,并且NE最小化系统开销。为了在动态环境下以分布式方式达到NE,基于随机学习设计了一种智能随机学习算法,以高效达到所提随机博弈的NE。仿真结果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显著降低同信道干扰和系统开销,并达到接近最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物联网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动态环境 势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冶金级萤石精矿提质降杂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青舒 缪亚兵 +5 位作者 陈文胜 刘旭 王舰 李文风 赵文坡 陆泽雍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6,共4页
针对某CaF_(2)品位70.34%的冶金级萤石精矿进行了提质降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磁选降硅-非磁性产品浮选降钙”工艺,实验室全流程试验获得了精矿产率58.30%、CaF2品位91.95%、回收率76.52%的萤石产品,萤石产品质量达到了制备无... 针对某CaF_(2)品位70.34%的冶金级萤石精矿进行了提质降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磁选降硅-非磁性产品浮选降钙”工艺,实验室全流程试验获得了精矿产率58.30%、CaF2品位91.95%、回收率76.52%的萤石产品,萤石产品质量达到了制备无水氢氟酸的原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强磁选 浮选 提质降杂 氢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大豆性状表现与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文锋 罗琳玲 +6 位作者 甘国平 杨兴柏 高圣良 陈学松 龙飞 张英 张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于2022年引进了5个玉米品种,与鄂豆10号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观察玉米和大豆的相关性状,筛选出适宜的玉米品种,分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各复合种植模式中,以MY73+鄂豆10号处理的玉米单产、总产、总产值最高,分别为6 655 kg/hm^(2)、8 030 k... 于2022年引进了5个玉米品种,与鄂豆10号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观察玉米和大豆的相关性状,筛选出适宜的玉米品种,分析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各复合种植模式中,以MY73+鄂豆10号处理的玉米单产、总产、总产值最高,分别为6 655 kg/hm^(2)、8 030 kg/hm^(2)、26 103元/hm^(2);玉米品种MY73在试验中表现为产量最高、株高较矮、综合抗性好,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中较适宜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性状表现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轻型客车防撞梁三点弯力学性能CAE分析与实物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永学 徐莉 +2 位作者 曾庆烨 刘豪 李文凤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8期138-141,共4页
文章针对某轻型客车的前防撞梁系统三点弯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基于详细几何建模和材料属性定义,构建了精确的防撞梁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了防撞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塑性变形区域以及能量吸收... 文章针对某轻型客车的前防撞梁系统三点弯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基于详细几何建模和材料属性定义,构建了精确的防撞梁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了防撞梁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塑性变形区域以及能量吸收情况。提出了整车64公里高速碰撞条件下防撞梁本体不发生断裂,分解至防撞梁三点弯力学性能接受标准及防撞梁耐挤压力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防撞梁设计能够有效分散冲击力,减少对车身结构的损害。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物理三点弯曲试验,将实际测试数据与CAE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实物测试结果显示,实测数据与仿真分析吻合良好,证明了所采用的CAE方法在预测防撞梁的力学性能方面具有高度的可信度,为优化设计和提高轻型客车的被动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客车 防撞梁耐挤压力 三点弯曲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方式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文博 李松开 +5 位作者 黄蕊 胡韬 李文峰 李琦 彭磊 黄兆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 为探究避雨栽培下灌水量对柑橘品质的影响,以‘兴津早生’蜜柑为试材,设置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1)、避雨栽培灌水量30 L/(棵·次)(处理2)、非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3)和避雨栽培灌水量35 L/(棵·次)(处理4)4种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因素下果实品质最好,果实的果肉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45.27 g、12.07%、550.66 mg/kg、50.67 mg/g和1.47 g/kg。在该地区灌水量为30 L/(棵·次)比灌水量为35 L/(棵·次)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7.3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0.47%;柑橘在避雨栽培生长环境比非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避雨栽培下灌水量为30 L/(棵·次)时提升柑橘品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柑橘品质 灌水量 根域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v4对不同遮挡程度成熟番茄果实的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峰 胡世康 +3 位作者 杨琳琳 李仁智 徐蕾 郑嘉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89,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成熟番茄果实识别方法,以解决采摘智能机器人识别中广泛存在的因枝叶遮挡而导致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YOLOv4算法中引入轻量化模块Mobilenetv2、Mobilenetv3和Ghost...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成熟番茄果实识别方法,以解决采摘智能机器人识别中广泛存在的因枝叶遮挡而导致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在卷积神经网络YOLOv4算法中引入轻量化模块Mobilenetv2、Mobilenetv3和Ghostnet,对遮挡程度小于35%、35%~65%以及超过65%的成熟番茄果实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分析。【结果】3种YOLOv4轻量化模块对遮挡面积小于65%的番茄果实的识别率超过90%。Ghostnet-YOLOv4算法在3种模块中识别率最高、表现最稳定,平均识别率为94.41%,检测速度为0.012 s;该算法对遮挡面积大于65%的果实识别率明显优于其他2种算法。3种算法的识别率均随遮挡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结论】Ghostnet-YOLOv4算法识别率高、速度快,可用于番茄果实的识别,且优势更为明显。本研究可以为采摘机器人的采摘策略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识别 YOLOv4 不同遮挡程度 轻量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变刚度变阻尼扭转振动仿人智能控制
20
作者 李文峰 葛新锋 +3 位作者 席军 李坪洋 刘乐 高健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70-279,共10页
有效的扭转刚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共振频率改善系统的扭转振动性能、恰当的扭转阻尼调节可以通过耗散扭转振动的能量来抑制扭转振动的幅值。针对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不同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混合... 有效的扭转刚度控制可以通过调节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共振频率改善系统的扭转振动性能、恰当的扭转阻尼调节可以通过耗散扭转振动的能量来抑制扭转振动的幅值。针对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不同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田口遗传算法的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MR)传动系统变刚度变阻尼扭转振动仿人智能控制策略。首先根据所设计的磁流变扭转减振器建立了磁流变变刚度变阻尼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混合田口遗传算法对磁流变传动系统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控制参数的动态寻优结果,设计了一种兼顾时域和频域、具有分区协同、多模态多控制器的仿人智能控制器;随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宽频段内,基于混合田口遗传算法的仿人智能控制均能有效抑制磁流变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当试验激励频率为3.5 Hz时,相对于被动传动系统和改进天棚控制系统,所提仿人智能控制分别将系统的峰值角位移和角速度减小44%、48%和14%、18%,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改进天棚控制,显著改善磁流变传动系统的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MR) 变刚度变阻尼 混合田口遗传算法 仿人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