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胜利油田CO_(2)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理论技术及矿场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勇 张世明 +6 位作者 曹小朋 吕琦 吕广忠 张传宝 李宗阳 张东 郑文宽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91,共12页
针对胜利油田开展CO_(2)驱油与封存面临的原油轻烃含量低混相难、储层非均质性强波及效率低、易气窜全过程调控难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技术攻关和矿场实践,形成CO_(2)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发现,提高地层压力至1.2倍... 针对胜利油田开展CO_(2)驱油与封存面临的原油轻烃含量低混相难、储层非均质性强波及效率低、易气窜全过程调控难等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技术攻关和矿场实践,形成CO_(2)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发现,提高地层压力至1.2倍最小混相压力之上,可以提高原油中的中重质组分混相能力,增大小孔隙中的原油动用程度,均衡驱替前缘,扩大波及体积。通过超前压驱补能实现快速高压混相,采用梯级气水交替、注采耦合、多级化学调堵等技术全过程动态调控渗流阻力,实现采收率与封存率的协同最优。研究成果应用于高89-樊142 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区,区块日产油由254.6 t提高至358.2 t,预计实施15年可提高采出程度11.6个百分点,为CCUS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驱 高压混相 采收率 封存率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裴琛 李宁 +5 位作者 孙巧玲 张雪 吕颀 赵月 李文桓 周玉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4-818,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肠造口患者护理信息系统,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提升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小组会议法构建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将其嵌入护理信息系统,并于2023年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应用。对...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肠造口患者护理信息系统,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为临床提升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小组会议法构建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将其嵌入护理信息系统,并于2023年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应用。对比系统应用前后肠造口患者入院评估、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疼痛评估、出院评估的完成率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调查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信息系统的满意度。结果:应用系统后,干预组肠造口患者的入院评估率(100.0%)、风险评估率(94.5%)、健康教育率(100.0%)、疼痛评估率(96.4%)、出院评估率(100.0%)均较系统应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各条目中除使用必要的辅助产品外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满意度大于90.0%。结论:应用肠造口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提升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进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信息系统 应用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开发技术迭代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焕泉 王海涛 +8 位作者 杨勇 吕琦 张峰 刘祖鹏 吕晶 陈天成 蒋廷学 赵培荣 吴世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5-877,共13页
对比、借鉴美国页岩油开发钻井技术、压裂技术、井网部署模式迭代历程及成效,围绕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地质特点和开发难点,通过开发技术、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创新、迭代,初步形成了适合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的开发技术体系,... 对比、借鉴美国页岩油开发钻井技术、压裂技术、井网部署模式迭代历程及成效,围绕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地质特点和开发难点,通过开发技术、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创新、迭代,初步形成了适合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的开发技术体系,支撑了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降低了开发投资成本。通过与美国页岩油开发技术对比,提出了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开发技术迭代的发展方向:持续强化整体立体开发,提高工程技术精细程度,完善工程技术指标体系,加快工程装备智能优化,探索应用复杂结构井,形成从设计到实施的全流程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创新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开发理念与技术,推动实现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陆相断陷湖盆 济阳坳陷 钻井 压裂 开发 技术迭代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铂涵 梅步俊 +2 位作者 吕琦 王志英 苏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48-5358,共11页
随着智慧畜牧研究的深入和高通量组学平台的发展,动物育种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育种3.0”,而机器学习是大数据研究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机器学习亦称计算机自动获取知识,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等多门学科,作为人工... 随着智慧畜牧研究的深入和高通量组学平台的发展,动物育种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育种3.0”,而机器学习是大数据研究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机器学习亦称计算机自动获取知识,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等多门学科,作为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中的热门算法之一,具有学习能力强、准确率高和泛化能力强等优势,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分析领域处理大型数据和进行预测的重要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尤其在家畜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的计算、基因型数据的填充和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预测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作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概念和原理,对机器学习算法在重要家畜(猪、牛、羊)遗传育种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进一步讨论了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机器学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归纳及展望,旨在提高预测准确性及效率,加快种群遗传进展,快速实现精准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大数据 动物遗传育种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机RGB值的光谱反射率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飞 刘珩 +4 位作者 杨洁 渠立永 吕琪 黄伟 李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0,共7页
光谱反射率重建技术可实现背景颜色数据准确校正和复制还原,以此为基础可设计实施高融合迷彩,为机动装备在不同背景环境下提供有效防护屏障,具有重要价值。参照光谱成像技术特点,根据颜色形成原理和三刺激值定量计算公式,通过控制单一... 光谱反射率重建技术可实现背景颜色数据准确校正和复制还原,以此为基础可设计实施高融合迷彩,为机动装备在不同背景环境下提供有效防护屏障,具有重要价值。参照光谱成像技术特点,根据颜色形成原理和三刺激值定量计算公式,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提出加权平均光谱反射率重建方法(TWA),利用相机和光谱仪分别获取训练样本的成像系统响应值(RGB)和光谱反射率数据,对所提取的样本RGB值和光谱反射率数据分别采用传统最小二乘法(OLS)、正则化最小二乘法(RLS)、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本文中提出的加权平均法(TWA)进行光谱反射率重建训练,获得光谱重建矩阵,最后利用光谱重建矩阵对测试样本响应值进行光谱反射率重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光谱反射率重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权平均法在光谱均方根误差SRMSE、平均拟合优度系数GFC、平均色差等指标上效果更优,重建所得光谱反射率精度更高,颜色校正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反射率 加权平均法 重建矩阵 光谱曲线 颜色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hale oi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for continental rift lake basins
6
作者 SUN Huanquan WANG Haitao +8 位作者 YANG Yong lyu qi ZHANG Feng LIU Zupeng lyu Jing CHEN Tiancheng JIANG Tingxue ZHAO Peirong WU Shich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993-1008,共16页
By benchmarking with the iteration of drilling technology,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well placement mode for shale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nsider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 By benchmarking with the iteration of drilling technology,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well placement mode for shale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nsider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of shale oil in the Jiyang continental rift lake basin,East China,th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in continental rift lake basins has been primarily formed through innovation and it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drilling and fracturing technologies.The technology system supports the rapid growth of shale oil production and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st.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shale oi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prospect of the shale oi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teration in continental rift lake basins is proposed.It is suggested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overall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improve the precision level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upgrade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indicator system,accelerate the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of engineering equipment,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lex structure wells,form a whole-process integrate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rom design to implementation,and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concept and technology of shale oil development,so a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xtensive,beneficial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hale oil in continental rift lake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continental rift lake basin Jiyang Depression DRILLING FRACTURING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teration PRO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high-pressure miscible flooding and storag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engli Oilfield,China
7
作者 YANG Yong ZHANG Shiming +6 位作者 CAO Xiaopeng lyu qi lyu Guangzhong ZHANG Chuanbao LI Zongyang ZHANG Dong ZHENG Wenk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5期1247-1260,共14页
There are various issues for CO_(2)flooding and storage in Shengli Oilfield,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light hydrocarbon content of oil and high miscible pressure,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low sweep effic... There are various issues for CO_(2)flooding and storage in Shengli Oilfield,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light hydrocarbon content of oil and high miscible pressure,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low sweep efficiency,gas channeling and difficult whole-process control.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technical research and field practice,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O_(2)high pressure miscible flooding and storage are established.By increasing the formation pressure to 1.2 times the minimum miscible pressure,the miscibility of the medium-heavy components can be improved,the production percentage of oil in small pores can be increased,the displacing front developed evenly,and the swept volume expanded.Rapid high-pressure miscibility is realized through advanced pressure flooding and energy replenishment,and technologies of cascade water-alternating-gas(WAG),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coupling and multistage chemical plugging are used for dynamic control of flow resistance,so as to obtain the optimum of oil recovery and CO_(2)storage factor.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Gao89-Fan142 in 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demonstration site,where the daily oil production of the block has increased from 254.6 t to 358.2 t,and the recovery degree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by 11.6 percentage points in 15 years,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C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CO_(2)flooding high-pressure miscibility recovery factor storage factor demonstration 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超效率DEA的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研究
8
作者 郑自强 李凌 +2 位作者 蒲海鹏 吕琪 吕城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6-284,共9页
为解决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过强、量化分析不全面等问题,通过分析目标热红外暴露征候,综合提取了温度、纹理、形状及统计等4类一级指标,并细分多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 为解决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过强、量化分析不全面等问题,通过分析目标热红外暴露征候,综合提取了温度、纹理、形状及统计等4类一级指标,并细分多个二级指标,建立了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进行充分评价。针对评价指标集关联性大的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指标数据降维处理得到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因子,通过超效率DEA模型进行计算并排序,解决了因指标信息重叠而使得部分评估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利用PCA-超效率DEA模型,对目标在不同时间及背景下的热红外伪装效果案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热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更为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效果评价 热红外 图像特征 超效率DEA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78
9
作者 李阳 赵清民 +3 位作者 吕琦 薛兆杰 曹小朋 刘祖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5-964,共10页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可压性评价、产能评价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甜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和有效开发面临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技术与国外差距大、开发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难题。提出陆相页岩油开发发展方向: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研究,形成陆相页岩油差异化开发技术;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开发评价的精准性;攻关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有效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果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开发评价 地质特征 开发特征 岩相 含油性 可动性 可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井生产数据分析与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巍 曹小朋 +6 位作者 徐耀东 吕琦 程紫燕 宋阳 刘艳 曹增辉 陈建勋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2-578,共7页
页岩储层具有微纳米尺度的孔隙特征和较强的应力敏感效应,通常以控压生产、变换工作制度的模式来抑制支撑剂回流,使得页岩油的流动特征变得异常复杂,给油井的动态分析和产能的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文中结合国内外页岩油气藏产能预测方法... 页岩储层具有微纳米尺度的孔隙特征和较强的应力敏感效应,通常以控压生产、变换工作制度的模式来抑制支撑剂回流,使得页岩油的流动特征变得异常复杂,给油井的动态分析和产能的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文中结合国内外页岩油气藏产能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方法、现代产量递减方法和解析方法的页岩油井产能综合评价新方法和流程。首先,对页岩油井的生产数据进行规整化处理来耦合变产量和变压力的影响,基于规整化产量数据分析页岩油井的流动特征,降低变工作制度下生产数据的波动对产能评价的影响;然后,结合经验方法、现代产量递减方法和解析方法综合评价页岩油井的产能,降低页岩油井产能评价的不确定性。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产能评价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的预测结果较为相近,能有效提高页岩油水平井产能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页岩油井产能的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产能预测 经验方法 现代产量递减方法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学家蓝诗玲英译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语义张力重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奇 王树槐 《外文研究》 2020年第2期72-80,108,109,共11页
以自建语料库为辅助,考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英译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语义张力重制手法及其风格特征,可以发现,译者在隐喻和夸张等语义辞格处理上有其风格存在,且具有恒定特征;译者通过使用形象化、戏剧化或情感负荷较大的表达调节译文语... 以自建语料库为辅助,考察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英译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语义张力重制手法及其风格特征,可以发现,译者在隐喻和夸张等语义辞格处理上有其风格存在,且具有恒定特征;译者通过使用形象化、戏剧化或情感负荷较大的表达调节译文语义张力,使译文的叙事语言和细节描写更加引人入胜。译者的处理有助于增强小说的深层可读性,凸显其文学性,令读者领略文字魅力,提升阅读体验,进而有助于中国文学译作走进海外读者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诗玲 语义张力 小说翻译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杨凌段水景观工程气动盾形闸坝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珂 吕琦 +2 位作者 王凡 张博 高珍 《西北水电》 2018年第5期52-55,共4页
渭河杨凌段气动盾形闸坝单孔过流宽度90 m,共5孔,为目前中国最长气动盾形闸坝,日前已成功蓄水。渭河是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通过对杨凌渭河段水沙特性及重点技术问题分析,分析设计重难点技术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坝袋分离锚固技术及运行管理... 渭河杨凌段气动盾形闸坝单孔过流宽度90 m,共5孔,为目前中国最长气动盾形闸坝,日前已成功蓄水。渭河是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通过对杨凌渭河段水沙特性及重点技术问题分析,分析设计重难点技术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坝袋分离锚固技术及运行管理方案。阐述了气动盾形闸坝的设计,包括坝址选择、坝高确定、泄流消能设计、渗流设计、基础处理设计等,结合后期运行管理,使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凌 渭河 气动盾形闸坝 最长跨度 水沙特性 泄流能力 消能设计 渗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在霞 段仕 +5 位作者 孙燕勇 吕琦 付绍印 何小龙 张文广 刘永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 【目的】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使用WGCNA构建加权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并通过MCODE计算网络中重要基因;利用Metascape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插件AutoAnnotate识别基因集簇。【结果】最终筛选到11884个基因,构建237366对蛋白质互作关系;对2058个差异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产生46169对蛋白质互作关系,确定了4个得分最高的基因集合。对2058个差异基因构建加权共表达网络,共获得7个模块,其中Blue模块内有929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富集于雄性配子产生、繁殖、精子发生、鞭毛运动和AMPK信号通路等,且富集结果高度连接并聚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最终确定了25个参与精子发生和精子细胞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绵羊睾丸表达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和多维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最终找到与睾丸精子发生相关且有互作关系的25个基因,为绵羊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睾丸差异基因 蛋白质互作网络 关键基因集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边缘增强特征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菲 贾春梅 +2 位作者 吕琪 王婧婕 胡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8期154-157,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及超声造影边缘相关特征对BI-RADS 4类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并获得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例76例(共77个病灶)。按良、恶性肿块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S)及超声造影边缘相关特征对BI-RADS 4类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并获得明确病理结果的乳腺病例76例(共77个病灶)。按良、恶性肿块分为两组,对比良、恶性肿块边缘2D-US及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对比良性组、恶性组边缘区与中央区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包括基础强度(BI)、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梯度(Grad)。共分析3次,取平均值。结果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2D-US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多有毛刺、高回声晕、有分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表现为边缘增强、放射状增强、环状增强、穿支增强、造影后边界不清、造影后范围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边缘区BI、PI、AUC、Grad均大于中央区,TTP快于中央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组边缘区与中央区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肿块边缘2D-US及超声造影征象存在明显差异,在诊断乳腺癌的贡献中,恶性肿块边缘区超声征象大于中央区,因此对超声造影边缘征象重点关注可提高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边缘 BI-RADS 4类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盐条件下调剖用酚醛冻胶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琦 葛际江 +3 位作者 郭洪宾 陈晋 范家伟 毛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7,112,共8页
针对温度110℃和130℃、水中盐含量41529 mg/L的条件,实验收集了HPAM、AM-AMPS两类聚合物,考察了这些聚合物与对苯二酚、乌洛托品的交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w(交联剂)≥0.3%时3种聚合物G3515、QC-13、QC-6构建的成胶液在各组分质量分... 针对温度110℃和130℃、水中盐含量41529 mg/L的条件,实验收集了HPAM、AM-AMPS两类聚合物,考察了这些聚合物与对苯二酚、乌洛托品的交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w(交联剂)≥0.3%时3种聚合物G3515、QC-13、QC-6构建的成胶液在各组分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成胶时间相近,但当w(交联剂)≤0.2%时以分子中AMPS含量较高的AM-AMPS共聚物QC-6构建的成胶液成胶时间最长、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G3515构建的成胶液成胶时间最短。从冻胶稳定性看,QC-6聚合物冻胶稳定区域最大,G3515冻胶稳定性区域最小。综合冻胶成胶时间、冻胶强度和冻胶稳定性,建议以一定用量QC-6聚合物和低用量交联剂构建适应110℃深部封堵段塞,以高用量G3515聚合物和高用量交联剂构建适应110℃近井封堵段塞。通过XPS、Cryo-SEM、C-NMR对冻胶分析表明,冻胶在高温中高盐条件下脱水收缩现象主要归因于聚合物中伯酰胺、AMPS链节的水解以及所生成的羧酸根与钙镁离子的螯合作用造成交联聚合物亲水性不断降低、交联密度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调剖 成胶规律 脱水收缩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 development in China 被引量:7
16
作者 LI Yang ZHAO qingmin +3 位作者 lyu qi XUE Zhaojie CAO Xiaopeng LIU Zup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5期1098-1109,共12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geological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ntinental shale oil in China and marine shale oil in North America, reviews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geological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ntinental shale oil in China and marine shale oil in North America, reviews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continental shale oi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he continental shale oi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evalu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favorable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mobility evaluation, fracability evaluation, productivity evaluation and geological-mathematical modeling integration are introduced. Th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 in China are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such as weak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imperfec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system, big gap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high development cost. Three key research issues must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1) forming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 through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integrated research;(2)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evelopment evaluation;(3) tackling enhanced shale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effective development method, so a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and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shale oi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lithofacies OILINESS MOBILITY frac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加生物炭对盐胁迫下无花果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离子分配的影响
17
作者 吕齐 蒋宇 +6 位作者 赵丰云 雷叶 于坤 姚东东 李旭娇 沙日叶 王芳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4-581,共8页
【目的】盐胁迫条件下,研究施加生物炭对无花果植株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离子分配的影响。【方法】以2年生无花果布兰瑞克和日本紫果的扦插苗为试材,在0.6%(102 mmol/L)NaCl胁迫处理下,设置2个生物炭水平(非生物炭为对照和50 g/kg... 【目的】盐胁迫条件下,研究施加生物炭对无花果植株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离子分配的影响。【方法】以2年生无花果布兰瑞克和日本紫果的扦插苗为试材,在0.6%(102 mmol/L)NaCl胁迫处理下,设置2个生物炭水平(非生物炭为对照和50 g/kg生物炭土壤),测定其生物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元素和离子含量。【结果】生物炭处理的布兰瑞克、日本紫果的叶片、叶柄、细根、粗根部位干重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到第6 d第3片真叶最大荧光Fm布兰瑞克和日本紫果分别下降了34.0%、14.5%和52.7%、43.8%且布兰瑞克大于日本紫果;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了30.3%、21.9%和31.6%、28.0%且布兰瑞克大于日本紫果;生物炭处理的植株与对照相比叶片根部毒害离子Na^(+)、Cl^(-)含量显著降低了,相反K^(+)、Ca^(2+)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结论】施加生物炭减少了盐胁迫下对无花果植株毒害离子的吸收,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下降幅度减少并保持较高值,维持了离子分配平衡,显著提高了其根部、叶部的生物量,促进其对营养矿物质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无花果 生物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离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衰竭开发规律实验研究
18
作者 陈建勋 杨胜来 +3 位作者 吕琦 徐耀东 程紫燕 宋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的问题,通过地层条件下单岩心衰竭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衰竭开发规律;开展两岩心串联衰竭实验模拟研究了层内非均质性对气藏衰竭开发的影响;结合孔隙尺度流动模拟揭示了微观孔... 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的问题,通过地层条件下单岩心衰竭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衰竭开发规律;开展两岩心串联衰竭实验模拟研究了层内非均质性对气藏衰竭开发的影响;结合孔隙尺度流动模拟揭示了微观孔隙结构对气藏衰竭开发供气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深层碳酸盐岩气藏采收率与渗透率接近对数关系,产气量主要受孔隙度的控制,15 MPa废弃压力下的束缚水岩心采收率为51.50%~64.97%。孔洞和裂缝的非均匀分布是造成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产能差异大的主要原因,近井地带和远井地带的孔隙结构分别影响气藏产气速度和供气能力。提高近井地带渗透率、控压生产有利于促进气藏同步开发并延长稳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开发 供气能力 非均质性 采收率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人文理念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襄阳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媛 李鹏涛 +3 位作者 李昂 吕琪 姚世民 雷锦洪 《华中建筑》 2022年第7期132-137,共6页
襄阳是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历经2800多年历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洲—水—城—山—丘”圈层式发展格局,拥有丰富多元的城市风貌。近年来,襄阳市提出了“一极、两中心”的高点定位,城市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然而早期以经济发展为... 襄阳是典型的山水文化名城,历经2800多年历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洲—水—城—山—丘”圈层式发展格局,拥有丰富多元的城市风貌。近年来,襄阳市提出了“一极、两中心”的高点定位,城市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然而早期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城市扩张也造成了一些问题,亟需系统性完善与提升。襄阳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贯彻传承山水历史脉络、彰显特色风貌的理念,聚焦问题,以需求为导向、目标为引领,优化城市总体格局,提出“连山水、营生境”等六大策略,探索山水人文理念下总体城市设计的策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山水格局 人文传承 营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5056铝蜂窝芯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20
作者 徐挺 刘星 +3 位作者 武海生 黎昱 吕琦 荣健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0,共6页
针对太阳翼基板用高性能低密度5056铝蜂窝芯的需求,开展了国产5056超薄铝箔制备及配套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国产5056铝蜂窝的制备和性能评价。研制的国产5056铝蜂窝芯公称密度17.28 kg/m^(3),节点强度为1.87 kN/m,蜂窝芯裸压缩、平面压缩... 针对太阳翼基板用高性能低密度5056铝蜂窝芯的需求,开展了国产5056超薄铝箔制备及配套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国产5056铝蜂窝的制备和性能评价。研制的国产5056铝蜂窝芯公称密度17.28 kg/m^(3),节点强度为1.87 kN/m,蜂窝芯裸压缩、平面压缩、L向剪切、W向剪切强度分别达到了0.29、0.31、0.38、0.27MPa,力学性能均达到了进口蜂窝芯的水平。蜂窝芯胶膜热破工艺性能较好,网格夹层结构节点无脱开,弯曲刚度和强度测试值均达到了进口蜂窝测试值的水平,可以满足使用需求。试验结果可为后续高性能低密度铝蜂窝芯的型号应用及原材料国内自主保障提供数据基础及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低密度 国产5056铝蜂窝芯 力学性能 网格夹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