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优质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9
1
作者 于洲 罗晓容 +6 位作者 周进高 胡子见 魏柳斌 李靖 师平平 曹斌风 吕玉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白云岩获得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出马四段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心、薄片、工... 鄂尔多斯盆地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白云岩获得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展示出马四段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岩心、薄片、工业CT、U-Pb定年、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预测了该盆地白云岩储层分布和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马四段主要发育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斑状白云岩储层,其中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岩性为砂砾屑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斑状白云岩储层岩性为斑状粉—细晶白云岩、斑状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灰质白云岩。(2)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溶)孔,含少量溶蚀孔洞、残余粒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5.06%;斑状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含少量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2.46%。(3)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主要受微生物丘和颗粒滩控制,并经历了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改造,斑状白云岩储层发育主要受生物扰动作用、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控制。(4)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海平面升降变化共同控制了丘滩体发育、生物扰动作用程度和白云石化流体的形成。结论认为,马四段优质白云岩储层主要沿中央古隆起和神木—志丹低隆起规模分布,其中神木—志丹低隆起马四段白云岩储层位于岩性相变带上,其储盖配置关系好,是天然气富集区,预测有利区储层面积18 0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四段 白云岩储层 构造古地理格局 海平面升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固体沥青的发现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泽光 王爱国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朱楠 郭凯 张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80,共13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地层取得了天然气重大勘探突破和新进展,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新领域。但是,该领域天然气成因、资源潜力等关键成藏问题尚不清楚。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7亚段—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五7亚段—马四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与显微镜观察,发现盐下储层中存在固体沥青,并明确了沥青的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最后结合天然气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盐下地层中天然气(以下简称盐下天然气)的成因和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奥陶系盐下储层中存在大量固体沥青,透射光显微镜观察沥青呈花状、片状、团块状、薄膜状或条带状赋存于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孔、缝、缝合线和沥青包裹体内,固体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介于0.07%~0.55%(平均值为0.17%),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75%~1.97%,碳同位素值介于-28.4‰~-27.7‰;(2)盐下天然气干燥系数介于0.95~1.00,为典型的干气,天然气的甲烷、乙烷和丙烷碳同位素值分别介于-44.8‰~-32.4‰、-31.1‰~-22.6‰和-28.8‰~-19.7‰,具有甲烷碳同位素偏轻、乙烷与丙烷碳同位素偏重的异常特征;(3)奥陶系盐下储层中的固体沥青和天然气均为石油热裂解成因,石油来自于马家沟组或更古老的地层,石油裂解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4)盐下天然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改造,其中乌审旗地区改造程度较强,天然气中H2S含量高,最高可达13.31%。结论认为,马五7亚段—马四段天然气预测储量约为1.00×1012 m3,该盆地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盐下地层 固体沥青 天然气成因 原油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特征、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
作者 王怡帅 贾连奇 +5 位作者 范立勇 马占荣 罗晓容 张洁 石可爱 秦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6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期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固体沥青,研究固体沥青特征及成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为此,运用岩心、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能谱以...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古老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期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固体沥青,研究固体沥青特征及成因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油气成藏的过程。为此,运用岩心、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合激光拉曼、X射线能谱以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固体沥青的形态、元素组成、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研究了固体沥青成因类型以及演化过程,并探讨了不同成因固体沥青的分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充填在裂缝、缝合线以及晶间孔隙中,且方解石脉体中发育沥青包裹体;②沥青成因类型以热化学蚀变(TCA)成因为主,并发育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成因以及气侵脱沥青成因沥青,TSR和TCA形成的沥青反射率高,热演化程度较高,其中TSR形成的沥青S/C较高,而气侵脱沥青形成的沥青反射率低,部分可见气孔;③TCA成因沥青在研究区寒武系—奥陶系均有分布;而TSR成因沥青和气侵脱沥青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的马家沟组;④TSR成因沥青形成时间早于TCA成因沥青,并形成于原油充注且水溶硫酸盐供给充分的地区,随着地层温度逐渐升高,原油发生裂解形成TCA成因沥青,而气侵脱沥青形成于后期地层抬升过程中天然气侵入导致残留原油发生的脱沥青作用。结论认为,3种不同成因的固体沥青形成机制的差异说明研究区经历了原油充注、裂解生成油型气、蚀变改造等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认识对于深层—超深层油气形成演化和成藏潜力分析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寒武系—奥陶系 古老碳酸盐岩 固体沥青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 原油裂解 气侵脱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神木-志丹低古隆起的发现及油气勘探意义
4
作者 于洲 周进高 +4 位作者 罗晓容 李永洲 于小伟 谭秀成 吴东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3-1399,共17页
米探1井油气勘探突破展示出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时期古构造格局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层系的天然气勘探。根据磁力资料、地震剖面、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发现了鄂尔多... 米探1井油气勘探突破展示出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由于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时期古构造格局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层系的天然气勘探。根据磁力资料、地震剖面、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发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四段神木-志丹低古隆起,研究了古隆起形成机制及对马四段沉积和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呈北东向展布,宽约140 km,长约250 km,面积为3.8×10^(4)km^(2)。②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发育于奥陶系马四段沉积。古隆起的形成受古基底组成差异和同沉积正断层共同控制。同沉积正断层下盘的古基底在正断层作用下演变为地势相对较高的低古隆起,同沉积正断层上盘的古基底在同沉积正断层作用下向下沉降并转变为地势相对较低的坳陷或凹陷。③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地势相对较高,发育微生物丘、灰泥丘和砂屑滩,经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后可形成优质白云岩储层。④神木-志丹低古隆起广泛沉积了一套厚度为1~12 m的硬石膏岩层,低古隆起带上的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在侧向致密灰岩和纵向硬石膏岩的封堵作用下,可形成封闭性能较好的岩性圈闭。⑤神木-志丹低古隆起马四段白云岩岩性圈闭位于现今构造高部位,断层发育,遮挡条件好,有利于天然气运移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储层 断层 古基底 神木-志丹低古隆起 马四段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34
5
作者 何登发 贾承造 +8 位作者 赵文智 徐凤银 罗晓容 刘文汇 唐勇 高山林 郑秀娟 李涤 郑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2-1172,共11页
基于油气勘探发现和地质认识进展,从成盆、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内在地质过程出发,揭示沉积盆地超深层油气的形成与赋存规律并探讨超深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国超深层主要经历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2个伸展-聚敛旋回,构造-沉积分异产生... 基于油气勘探发现和地质认识进展,从成盆、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内在地质过程出发,揭示沉积盆地超深层油气的形成与赋存规律并探讨超深层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中国超深层主要经历中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2个伸展-聚敛旋回,构造-沉积分异产生空间上相邻的源-储组合;发育丘滩体型、岩溶缝洞型、断溶型、白云岩型和断裂带型等多种类型规模性碳酸盐岩储集体、超压型碎屑岩和基岩裂缝性储集体;油气多期复合成藏,晚期调整定位;油气分布受高能滩带、区域不整合面、古隆起与大型断裂带等的控制;赋存多种成因的天然气和轻质油。超深层油气资源占剩余总资源量的33%,为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超深层的大型成藏地质单元与规模富集区带将是持续取得油气大发现的重点方向,勘探前景广阔。超深层油气地质条件和富集区带预测为油气地质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超深层油气 多旋回叠合盆地 勘探进展 勘探技术 轻质油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小蓉 《英语教师》 2019年第13期95-97,共3页
分析慕课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慕课为依托,以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需求为依据,进行角色转型。提出教师应根据慕课的运行流程,即“制作→应用→总结→修订(制作)→应用→总结”全面进行角色转型。
关键词 慕课 高校教师 角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页岩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7
作者 蔡振家 雷裕红 +7 位作者 罗晓容 王香增 程明 张丽霞 姜呈馥 赵谦平 尹锦涛 张立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成熟度页岩中发育有机孔,但是对于影响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氩离子剖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7段(长7段)中-低成熟度页岩中发育有机孔,但是对于影响陆相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发育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氩离子剖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段页岩中不同类型固体有机质中有机孔发育特征,并统计分析了不同成熟度页岩样品中干酪根和运移固体有机质的有机孔径和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S R),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影响有机孔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长7段中不同成熟度页岩(R o:0.50%~1.25%)中有机质均发育有机孔,但是干酪根和运移固体有机质中的有机孔发育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沉积有机质(干酪根)主要以顺层富集、孤立分散及与粘土矿物共生3种形式赋存在页岩中,有机孔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介于0~44.13%,一般小于10%,平均6.03%;有机孔孔径主要在10~40 nm。运移固体有机质主要赋存在刚性颗粒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刚性颗粒与粘土矿物间粒间孔/粒间溶蚀孔和黄铁矿晶间孔等无机矿物孔中,有机孔发育程度较高,有机孔面积占有机质面积的百分比介于0~46.51%,一般小于30%,平均23.05%;孔径较大,主要在50~100 nm。长7段页岩中有机孔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控于固体有机质类型、运移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运移固体有机质丰度越大,有机质成熟度越高,有机孔越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有机质类型 有机孔 页岩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青一段微晶碳酸盐岩微观特征分析与原油组分赋存状态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华建 孙先达 +3 位作者 柳波 罗晓容 申家年 邢济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2,I0001,I0002,共12页
采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二维核磁共振和激光共聚焦等表征方法,从岩石学特征、含油性和原油组分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中微晶碳酸盐岩的微观特征、油气组分微观赋存状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成微晶... 采用电子探针、阴极发光、二维核磁共振和激光共聚焦等表征方法,从岩石学特征、含油性和原油组分赋存状态等方面,分析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泥页岩中微晶碳酸盐岩的微观特征、油气组分微观赋存状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成微晶碳酸盐岩的矿物为自形程度较高的微晶(30~40μm)方解石矿物组成,孔隙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原油占岩石体积的15.7%,平均配位数为1.11,均质因数为0.36。储层中油气占总流体体积的29.05%,且原油的不同组分在孔隙中分布发生分异,重质组分主要吸附在岩石矿物晶体表面,少部分游离分布于孔隙喉道,而轻质组分主要以游离态分布在孔腔内部及碳酸盐晶粒外部。微晶碳酸盐岩虽具有显著的页岩油气贮存能力,但重质组分导致孔喉堵塞而不利于工业开采。该结果指出松辽盆地青一段微晶碳酸盐岩微观特征与原油组分赋存状态差异性,为泥页岩的开采工艺改进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青一段 微晶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含油性 原油组分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多点位航拍高分辨率三维数字露头建模 被引量:7
9
作者 詹容若 段亮 +3 位作者 罗晓容 史毅 魏荣浩 马楚萱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0-1058,共9页
传统野外照片拼接受控于图像的视角和光栅重合(图像配准)程度,无法揭示三维露头在不同视角的地质特征。作为地学领域野外现场研究新范式,无人机三维数字露头建模能永久保存野外露头三维特征,重现野外不同视角关键细节,克服露头精细解剖... 传统野外照片拼接受控于图像的视角和光栅重合(图像配准)程度,无法揭示三维露头在不同视角的地质特征。作为地学领域野外现场研究新范式,无人机三维数字露头建模能永久保存野外露头三维特征,重现野外不同视角关键细节,克服露头精细解剖空间限制。野外露头形态各异,为保证三维数字露头模型的完整性和实现厘米级分辨率三维数字露头建模,根据野外露头几何特征和无人机可灵活规划调整航线的特点,建立不同露头几何形态与无人机航线规划和多点位航拍的空间关系,有效提高露头三维数据的采集效率。研究表明:无人机多航线规划和多点位航拍有效降低了建模对软件的依赖程度,是实现厘米级分辨率三维数字露头建模的关键,可为实现野外露头的精细解剖、虚拟实测(厚度、层/面理和线理等)及定量统计奠定可靠数据基础。根据不同露头的几何形态特点,有针对性的无人机航线规划和图像采集方式不仅能保证露头点云数据模型的完整性,更能有效提高厘米级分辨率高精度三维数字露头建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露头 露头几何分类 高分辨率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骆晓荣 冯杰雄 邓永强 《现代医院》 2020年第9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通过网络途径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其对患者血糖指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综合体检门诊部体检并建档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健康管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 目的通过网络途径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其对患者血糖指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综合体检门诊部体检并建档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健康管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通过网络途径实施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FPG、2 hPG、HbAlc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每组干预前后的FPG、2 hPG以及HbAlc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网络途径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可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2型糖尿病 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and key issues of ultra-deep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
11
作者 HE Dengfa JIA Chengzao +8 位作者 ZHAO Wenzhi XU Fengyin luo xiaorong LIU Wenhui TANG Yong GAO Shanlin ZHENG Xiujuan LI Di ZHENG 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6期1333-1344,共12页
Based on the recent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and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on the ultra-deep strata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e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of hydrocarbons in the ultra-deep strat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e... Based on the recent oil and gas discoveries and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s on the ultra-deep strata of sedimentary basins, the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of hydrocarbons in the ultra-deep strat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processes of basin formatio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reservoir forma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key issues in ultra-deep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ultra-deep strata in China underwent two extensional-convergent cycles in the Meso-Neoproterozoic Era and the Early Paleozoic Era respectively, with the tectonic-sedimentary differentiation producing the spatially adjacent source-reservoir assemblages. There are diverse large-scale carbonate reservoirs such as mound-beach, dolomite, karst fracture-vug, fractured karst and faulted zone, as well as over-pressured clastic rock and fractured bedrock reservoirs. Hydrocarbons were accumulated in multiple stages, accompanied by adjusting and finalizing in the late stage.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s is controlled by high-energy beach zone, regional unconformity, paleo-high and large-scale fault zone. The ultra-deep strata endow oil and gas resources as 33% of the remaining total resources, suggesting an important successive domain for hydrocarb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large-scale pool-forming geologic units and giant hydrocarbon enrichment zones in ultra-deep strata are key and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delivering successive discoveries.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richment zone prediction of ultra-deep oil and gas are key issues of petroleum ge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ultra-deep oil and gas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 exploration progres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light oil natural g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M模式下的食品质量管控探讨
12
作者 黄高科 罗小荣 +1 位作者 孙环环 肖志强 《现代食品》 2022年第22期51-5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食品通过原始设计制造商(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ODM)模式进行生产销售。ODM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品牌所有者和ODM制造商的业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等,但同时也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挑...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食品通过原始设计制造商(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ODM)模式进行生产销售。ODM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品牌所有者和ODM制造商的业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等,但同时也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从ODM制造商选择、批量生产控制、上市后管理等3个阶段对食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进行分析探讨,为食品行业的ODM产品质量管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设计制造商 食品 质量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