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P-dependent glucokinase controls metabolic fitness in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1
作者 Hang Xu Yi-Fan Li +15 位作者 Xian-Yan-Ling Yi Xiao-Nan Zheng yang yang Yan Wang Da-Zhou Liao Jia-Peng Zhang Ping Tan Xing-Yu Xiong Xi Jin Li-Na Gong Shi Qiu De-Hong Cao Hong Li Qiang Wei lu yang Jian-Zhong Ai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43-662,共20页
Background Cell metabolism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umor progression,and targeting cancer metabolism might effectively kill cancer cells.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exokinases in prostate cancer(PCa)and ident... Background Cell metabolism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umor progression,and targeting cancer metabolism might effectively kill cancer cells.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exokinases in prostate cancer(PCa)and identify a crucial target for PCa treatment.Methods 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database,online tools and clinical sampl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role of ADP-dependent glucokinase(ADPGK)in PCa.The effect of ADPGK expression on PCa cell malignant phenotypes was valid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Quantitative proteomics,metabolomics,and 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and 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DPGK on PCa metabolism.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explored through ADPGK overexpression and knockdown,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ECAR analysis and cell counting kit-8(CCK-8)assays.Results ADPGK was the only glucokinase that was both upregulated and predicted worse overall survival(OS)in prostate adenocarcinoma(PRAD).Clinical sampl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ADPGK was markedly upregulated in PCa tissues vs.non-PCa tissues.High ADPGK expression indicates worse survival outcomes,and ADPGK serves 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of biochemical recurrence.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DPGK overexpression promoted PCa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and ADPGK inhibition suppressed malignant phenotypes.Metabolomics,proteomics,and ECAR and OCR tests revealed that ADPGK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glycolysis in PCa.Mechanistically,ADPGK binds aldolase C(ALDOC)to promote glycolysis via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hosphorylation.ALDOC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PGK,and high ALDOC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worse survival outcomes in PCa.Conclusions In summary,ADPGK is a driving factor in PCa progression,and its high expression contributes to a poor prognosis in PCa patients.ADPGK accelerates PCa glycolysis and progression by activating ALDOC-AMPK signaling,suggesting that ADPGK might be an effective target and marker for PCa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 cancer(PCa) ADP-dependent glucokinase(ADPGK) Aldolase C(ALDOC) AMPK Glyco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幅度编码在再调制无源光网络中的应用
2
作者 邱文昊 卢旸 +3 位作者 成亮 姚陈 翟彦蓉 毕美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41,共9页
为了在使用再调制技术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中实现透明光网络单元(colorless ONU),提出2种新型的多幅度编码方式(PAM补码和可变幅线路编码).新的编码方式结合了频谱整形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PAM).频谱整形编码能够抑制下行信号... 为了在使用再调制技术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 PON)中实现透明光网络单元(colorless ONU),提出2种新型的多幅度编码方式(PAM补码和可变幅线路编码).新的编码方式结合了频谱整形编码和脉冲幅度调制(PAM).频谱整形编码能够抑制下行信号的低频分量,减少下行信号对上行再调制信号的串扰.高阶的PAM能够提高信号的编码效率,采用高阶PAM的下行信号可以被传统的二进制接收机接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编码方式在再调制WDM PON中应用的可行性,测试了速率为625 Mb/s和1.25 Gb/s的上行信号再调制在速率为10Gb/s的下行信号上的性能.基于新型多幅度编码的再调制WDM PON方案能够减少上行再调制信号遭受的串扰,提高下行信号的编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透明光网络单元 再调制 多幅度编码 编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空心药柱压制成型后回弹的影响
3
作者 卢洋 李自胜 +1 位作者 肖晓萍 赵海波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针对解决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PBX)粉末压制成型后药柱回弹量过大,导致药柱密度分布不均匀并影响药柱质量的问题,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炸药粉末模压成型方法,采用Shima-Oyane材料模型,建立了JOB-9003空心药柱压制模型... 针对解决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PBX)粉末压制成型后药柱回弹量过大,导致药柱密度分布不均匀并影响药柱质量的问题,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炸药粉末模压成型方法,采用Shima-Oyane材料模型,建立了JOB-9003空心药柱压制模型,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空心药柱压制成型后回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hima-Oyane材料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空心药柱压制后的回弹量。在轴向上,药柱的回弹量表现为两端大、中间小;在径向上,内、外圆区域回弹量波动较大,中间层区域变化较小。当压制力20 MPa、保压时长60 s、压制速度2 mm/s时,药柱的回弹量最低,为0.271 mm;平均相对密度最大,为0.974。此时,药柱的致密化程度高,成型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 粉末压制 Shima-Oyane 工艺参数 药柱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阈值反相器的低功耗无片外电容LDO
4
作者 盛祥和 郭少威 +3 位作者 卢杨 陈龙 杨业成 王少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无片外电容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egulator,LDO)具有输出纹波小、集成度高等优势。为了克服仅将运算放大器作为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EA)时LDO瞬态响应较慢的问题,可在运算放大器后级联多级反相器并增加输出反馈电容来改... 无片外电容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 Regulator,LDO)具有输出纹波小、集成度高等优势。为了克服仅将运算放大器作为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EA)时LDO瞬态响应较慢的问题,可在运算放大器后级联多级反相器并增加输出反馈电容来改善EA的响应速度。但是当多级反相器仅采用标准阈值电压晶体管时,该EA方案中的静态功耗较高且在瞬态响应期间晶体管容易进线性区。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混合阈值两级反相器的无片外电容LDO结构,通过在末级反相器中采用高阈值电压晶体管替代相同尺寸的标准阈值晶体管,能够将静态电流降低75%的同时仅损失约20%的瞬态响应性能。此外,设计中还加入了阈值电压修调(Threshold Voltage Modulation,TVM)模块,避免高阈值电压晶体管在瞬态响应过程中关断。本文采用SMIC 55nmCMOS工艺对提出的LDO设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LDO设计在输入、输出电压分别为1.2 V和1.1 V时,整体静态电流仅10μA,实现了低功耗性能。当负载电流在30 ns内发生了20 mA的跳变时,其输出上冲电压为36 mV,恢复时间为36 ns。此外,该LDO的线性和负载调整率分别为0.17 mV/V和0.2μV/mA,低频时电源抑制比为-9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混合阈值反相器 快速瞬态响应 低静态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链接优化的井下行人抗遮挡跟踪方法研究
5
作者 路洋 董立红 叶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5,137,共12页
针对煤矿井下行人因遮挡频繁和外观混淆导致轨迹匹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链接优化的井下行人抗遮挡跟踪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置信度变化率和交并比计算,对目标进行遮挡判定,筛选出潜在遮挡目标。然后,在匹配级联阶段,引入... 针对煤矿井下行人因遮挡频繁和外观混淆导致轨迹匹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链接优化的井下行人抗遮挡跟踪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置信度变化率和交并比计算,对目标进行遮挡判定,筛选出潜在遮挡目标。然后,在匹配级联阶段,引入潜在遮挡目标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并结合历史轨迹信息扩展轨迹链接优化模块的轨迹对输入,同时在轨迹对输入进行时域块处理后添加通道先验卷积注意力机制,增强时域表征能力。轨迹对输入向量经压缩与融合处理后,由多层感知器输出轨迹相似性得分,与原有匹配级联阶段中卡尔曼滤波器的总成本函数相结合,优化匹配决策,有效缓解轨迹匹配过程中的错误匹配问题。最后,在交并比匹配阶段,通过计算断裂率和ID切换率的变化量,引入自适应RB因子,构建反馈机制,动态调整匹配决策中的交并比阈值,以适应因长时间遮挡导致的轨迹断裂问题。采用所提方法与DeepSORT,YOLOv7−SAM,OSNet,FuCoLoT对煤矿井下典型视频序列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跟踪准确度(MOTA),跟踪精度(MOTP)和身份F1(IDF1)分别为76.17%,84.13%,74.9%,较DeepSORT分别提升了14.9%,1.83%和10.93%,较YOLOv7−SAM分别提升了1.57%,0.4%和0.37%,较OSNet分别提升了2.83%,0.77%和1.27%,较FuCoLoT分别提升了2.5%,0.08%和1.8%,说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煤矿井下目标在遮挡情形下的跟踪误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跟踪 多目标跟踪 目标遮挡 跟踪误匹配 轨迹链接优化 轨迹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端负荷库支撑的配电网可控资源优化调度
6
作者 鲍雨 夏祥武 +2 位作者 高久国 陆洋 王梦瑶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566,共10页
提出一种云端负荷库支撑的低压配电网可控资源优化调度框架。首先,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挖掘变压器负载、用户负荷与优化调度模型参数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具备参数识别功能的云端负荷库;其次,在负荷库支撑下识别目标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参... 提出一种云端负荷库支撑的低压配电网可控资源优化调度框架。首先,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挖掘变压器负载、用户负荷与优化调度模型参数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具备参数识别功能的云端负荷库;其次,在负荷库支撑下识别目标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参数,建立优化调度模型。然后,求解模型得到目标配电网中可控资源集群的运行准线,并发送至边端管控单元调控设备运行。最后,在实际的低压配电网中进行测试,证明所提框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算法 最优化 数据分析 低压配电网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与风速分区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研究
7
作者 田春筝 王浚怡 +2 位作者 蒋小亮 卢杨 孟高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渐成熟,风电渗透率持续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等效惯量和调频备用容量减少,导致电网调频负担增加。为解决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和电网频率解耦导致机组惯性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风电机组...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渐成熟,风电渗透率持续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等效惯量和调频备用容量减少,导致电网调频负担增加。为解决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和电网频率解耦导致机组惯性和频率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风电机组综合控制策略。将模糊逻辑控制器嵌入风机控制系统,动态调整调频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风电机组在不同风速时的运行特性,对风速进行分区并构建适应各个区间内风机转速-功率特性的综合控制策略,改善了风电机组在中、高风速区间内的频率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调频 风速分区 模糊控制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液液微萃取法测定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
8
作者 卢鸯 任冰 +2 位作者 陈芃旭 王玲霞 沈金金 《中国皮革》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分析方法。合成了7种不同的低共熔溶剂,研究了低共熔溶剂和分散剂种类、萃取液中乙腈含量、超声萃取温度和时间及萃取剂体积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采... 建立了一种基于低共熔溶剂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分析方法。合成了7种不同的低共熔溶剂,研究了低共熔溶剂和分散剂种类、萃取液中乙腈含量、超声萃取温度和时间及萃取剂体积等对萃取效率的影响。采用水/乙腈混合液(体积比10∶1)作为超声萃取溶剂,以氯化胆碱∶六氟异丙醇(摩尔比1∶3)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作为微萃取萃取剂时萃取效率最高。在优化的条件下,富马酸二甲酯在0005~2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检出限为0025mg/kg,在01、05、20mg/L3个不同浓度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在815%~1057%,相对标准偏差在32%~85%。该方法采用水和绿色溶剂进行前处理,减少了有机试剂的用量,操作过程简单快速,适用于测定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液液微萃取 富马酸二甲酯 六氟异丙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系统的多重不确定性研究
9
作者 王敏 苑涛 +2 位作者 鲁洋 许鸿卫 卜得利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及其占比不断增加。针对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考虑风机和光伏出力、负荷和能源价格波动多重不确定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能...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及其占比不断增加。针对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考虑风机和光伏出力、负荷和能源价格波动多重不确定性,建立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能耗成本及碳排放成本,以经济性和综合能效作为目标进行优化,最后采用Yalmip+CPLEX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多重不确定性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度通辽新收获玉米真菌毒素现状调查与探讨
10
作者 王正珅 陆阳 +2 位作者 李春元 于坤 陈旭 《粮食加工》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粮食安全广受社会关注,粮食在收储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毒素污染。为保障粮食安全,对通辽地区新收获玉米粮食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客观、准确调研,提出有效防范措施,为今后真菌毒素预防措施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粮食安全 真菌毒素 粮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铁道交通类职业院校教材建设及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鹿阳 《时代汽车》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教材作为铁道交通类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元素,在教材建设及管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值得职业院校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作者在多年工作中的调研,积累,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一些思考,从铁道交通类职业教材的现状,铁道交通类职业教材... 教材作为铁道交通类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元素,在教材建设及管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值得职业院校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作者在多年工作中的调研,积累,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一些思考,从铁道交通类职业教材的现状,铁道交通类职业教材应具有的特点,铁道交通类职业教材建设及管理中需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交通 教材建设 新形态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ng 3D interweaved MXene/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s/graphene nanoarchitectures for promoted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被引量:5
12
作者 Haiyan He Yuxian Chen +3 位作者 Cuizhen yang lu yang Quanguo Jiang Huajie Hu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83-491,共9页
The technique of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represent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clean energy generation and conversion,while the electrode catalysts are bound to be the core unit in the electroch... The technique of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 represents a development trend of clean energy generation and conversion,while the electrode catalysts are bound to be the core unit in the electrochemical HER system.Herein,we demonstrate a bottom-up approach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rconnected ternary nanoarchitecture originated from Ti_(3)C_(2)T_(x)MXene,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nanosheets and graphene (MX/CN/RGO) through a convenient co-assembly process.By virtue of the 3D porous frameworks with ultrathin walls,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s,optimized electronic structures,high electric conductivity,the resulting MX/CN/RGO nanoarchitecture expresses an exceptional HER performance with a low onset potential of only 38 m V,a small Tafel slop of 76 m V dec^(-1) as well as long lifespan,all of which are more competitive than those of the bare Ti_(3)C_(2)T_(x),g-C_(3)N_(4),graphene as well as binary MX/RGO and CN/RGO electrocatalysts.Theoretical simulations further verify that the ternary MX/CN/RGO nanoarchitecture with ameliorative band structure is able to facilitat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and meanwhile offer multistage catalytically active sites,thereby guaranteeing rapid HER kinetics during the electrocatalyt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Carbon nitride GRAPHENE ELECTROCATALYSTS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Pressure Drop Performance of the Packing-Flotation Column 被引量:9
13
作者 LIU Jiong-tian ZHANG Min +1 位作者 LI Yan-feng lu ya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A packing-flotation column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flotation environment A research system was es- tablished using a 100 mm diameter cyclonic micro-bubble flotation column to study fluid properties. Dry-plate and... A packing-flotation column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flotation environment A research system was es- tablished using a 100 mm diameter cyclonic micro-bubble flotation column to study fluid properties. Dry-plate and wet- plate pressure drops were stud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ssure drop equation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y-plate pressure drop of the packing cyclonic micro-bubble flotation column is 10–15 time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hemical tower, which is principally shown in its relatively smal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ξ ≈0.0207. The wet-plate pressure drop is 2–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mical tower, which is largely caused by the separation materi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quipment. With flotation, the greater the pressure drop, the better the flotatio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eve plate PACKING flotation column pressure dr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稳定剂的支撑剂高效铺置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建春 任山 +3 位作者 张绍彬 刁素 卢杨 张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3,共8页
针对纤维在常规滑溜水中逸出量较高,难以与支撑剂形成纤维-支撑剂簇、作用效果有限等问题,开发出一种结构稳定剂,基于微观结构观察和性能评价室内实验,分析结构稳定剂作用下支撑剂的铺置机理及结构稳定剂对支撑剂铺置规模、裂缝导流能... 针对纤维在常规滑溜水中逸出量较高,难以与支撑剂形成纤维-支撑剂簇、作用效果有限等问题,开发出一种结构稳定剂,基于微观结构观察和性能评价室内实验,分析结构稳定剂作用下支撑剂的铺置机理及结构稳定剂对支撑剂铺置规模、裂缝导流能力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稳定剂与聚合物、纤维、石英砂之间可形成稳定的纤维-支撑剂团簇,与单纯支撑剂相比,密度降低,体积增大,沉降过程中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浮力与曳力增加,沉降速度变缓,更易被流体携带进裂缝深处。将纤维及结构稳定剂随支撑剂一起泵入储层可降低纤维逸出率、增加支撑剂在滑溜水中占据的体积,大幅提高支撑剂铺置高度、输送距离及裂缝导流能力,降低支撑剂返排率。实验结果表明,结构稳定剂最佳质量分数为0.3%。致密气、页岩油、页岩气80井次的应用效果证实,结构稳定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基本能满足该类油气井的提产、降本和防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支撑剂 结构稳定剂 铺置机理 导流能力 支撑剂返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分子考古研究进展
15
作者 焦立超 陆杨 +1 位作者 郭雨 殷亚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木材考古学研究是推动木质文物自然和历史信息挖掘、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古DNA捕获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木质遗存中可获取古DNA信息,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创新开展以古DNA为核心的木材分子考古研究已成为木材考古学的... 木材考古学研究是推动木质文物自然和历史信息挖掘、保护和修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古DNA捕获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木质遗存中可获取古DNA信息,在木材解剖学基础上,创新开展以古DNA为核心的木材分子考古研究已成为木材考古学的前沿热点。本文首先对木材分子考古研究进行概述,从古DNA的保存和降解、获取以及数据处理和序列分析3方面归纳木材古DNA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古DNA因高度降解、含量极低和化学损伤特征导致其难于提取和信息解译的难题。然后总结木材分子考古在解读先民认知与利用森林资源方式、复原历史时期地域性森林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以及重建古代树木应对气候和生境变化的微进化反应等方面的主要应用。最后提出该研究领域未来应优先开展的工作:1)建立考古木材标本库及其DNA信息数据库;2)研究不同时空维度下木材古DNA损伤及变化规律;3)构建稳定高效的木材古DNA提取及序列信息解译技术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强木材分子考古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在木材学和考古学领域的应用,为木质文物的用材树种识别、保护利用以及重建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环境气候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遗存 古DNA 树种 DNA提取 DNA损伤 分子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T非参数方法的时间分配偏好研究
16
作者 陆阳 王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7-904,共8页
为研究人们的时间分配偏好,提出使用EET(equality equivalence test)非参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EET方法将决策者的时间分配偏好分为9类,再结合时间问题的特殊性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然后,分别开展关于时间和金钱的行为实验,基于无差异... 为研究人们的时间分配偏好,提出使用EET(equality equivalence test)非参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EET方法将决策者的时间分配偏好分为9类,再结合时间问题的特殊性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然后,分别开展关于时间和金钱的行为实验,基于无差异曲线判断决策者的分配偏好类型,进而分析人们时间分配偏好的特征.研究发现:相对于金钱,人们在时间分配上更易受他人影响,由于时间的不可测性,人们在决策中使用启发式思维导致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分配结果趋同;当决策者获得奖励大于另一方时,其在分配时表现得更乐善好施,在不利情形下更具恶意;未发现极度恶意的分配偏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偏好 社会偏好 时域 利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乙二胺四乙酸螯合纤维素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17
作者 申华 张文 +1 位作者 杨露 丁保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了改善纤维素对重金属的吸附去除性能,文中采用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纤维制得双醛纤维素,通过Schiff碱反应,将乙二胺接枝到纤维素骨架,再将溴乙酸取代到氨基上,获得含有氮和氧配位原子的类乙二胺四乙酸螯合纤维素(EDTA-CL)。表征了其形... 为了改善纤维素对重金属的吸附去除性能,文中采用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纤维制得双醛纤维素,通过Schiff碱反应,将乙二胺接枝到纤维素骨架,再将溴乙酸取代到氨基上,获得含有氮和氧配位原子的类乙二胺四乙酸螯合纤维素(EDTA-CL)。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考察了其对水中Cd^(2+)和Pb^(2+)的吸附性能。EDTA-CL吸附Cd^(2+)和Pb^(2+)的最佳pH范围为4.5~6;EDTA-CL对Cd^(2+)和Pb^(2+)的吸附在20 min内达到了平衡;EDTA-CL对Cd^(2+)和Pb^(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36.1 mg/g和382.6 mg/g,氮和氧配位原子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对Cd^(2+)和Pb^(2+)的吸附容量;EDTA-CL对Cd^(2+)和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DTA-CL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纤维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竞争ELISA检测杏仁过敏原Amandin
18
作者 刘俊伟 吴雨晴 +2 位作者 李明新 陆旸 任光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72-176,共5页
Amandin是引起杏仁过敏的主要过敏原。通过提取、纯化得到Amandin蛋白并制备出抗Amandin抗体。该抗体与花生全蛋白、芝麻全蛋白、核桃JugR1、β-乳球蛋白、酪蛋白、溶菌酶均无交叉反应。通过优化包被原浓度、抗体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等条... Amandin是引起杏仁过敏的主要过敏原。通过提取、纯化得到Amandin蛋白并制备出抗Amandin抗体。该抗体与花生全蛋白、芝麻全蛋白、核桃JugR1、β-乳球蛋白、酪蛋白、溶菌酶均无交叉反应。通过优化包被原浓度、抗体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等条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mandin的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66±0.04)μg/mL,检出限为(0.08±0.04)μg/mL。在饼干、面包、冰淇淋样品中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68.22%~114.00%。稳定性结果表明Amandin蛋白在37℃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过敏原 Amandin 间接竞争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子痫前期大鼠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19
作者 张媛 鲁杨 +3 位作者 彭迎春 刘颖燕 章乐霞 杨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目的 探究迷迭香酸(RA)对子痫前期(P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从孕第11天开始,对孕鼠连续4 d每天皮下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0 mg/kg)建立PE大鼠模型,将30只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50RA组(50 mg/kg RA)和10... 目的 探究迷迭香酸(RA)对子痫前期(P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从孕第11天开始,对孕鼠连续4 d每天皮下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200 mg/kg)建立PE大鼠模型,将30只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50RA组(50 mg/kg RA)和100RA组(100 mg/kg RA),每组10只。另选10只同期孕鼠作为对照组。孕第15天时,50RA组和100RA组大鼠灌胃不同浓度RA,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孕第21天时,检测各组大鼠的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胎鼠体质量和死亡率,并对胎盘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对肾脏组织进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按照试剂盒说明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干扰素-γ(IFN-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SBP和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P<0.05),胎鼠体质量降低(P<0.05),胎鼠死亡率升高(P<0.05),胎盘和肾脏组织出现明显损伤,血清SOD水平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血清IL-1β、IL-6、IFN-γ和MCP-1水平升高(P<0.05),胎盘组织中ICAM-1、LFA-1、VCAM-1、TLR4和MyD88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50RA组和100RA组大鼠的SBP和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胎鼠体质量均升高(P<0.05),胎鼠死亡率均降低(P<0.05),胎盘和肾脏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血清SOD水平均升高(P<0.05),MDA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IL-1β、IL-6、IFN-γ和MCP-1水平均降低(P<0.05),胎盘组织中ICAM-1、LFA-1、VCAM-1、TLR4和MyD88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50RA组相比,100RA组大鼠的SBP和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胎鼠体质量升高(P<0.05),胎盘和肾脏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血清SOD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血清IL-1β、IL-6、IFN-γ和MCP-1水平降低(P<0.05),胎盘组织中ICAM-1、LFA-1、VCAM-1、TLR4和MyD8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RA有效减轻了PE大鼠的病理改变,RA可能通过减轻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来发挥其对PE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子痫前期 炎症 氧化应激 内皮功能障碍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大型公立医院日间手术管理实践
20
作者 路阳 贺湘焱 +1 位作者 尚慧恩 乔心雨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某大型公立医院推行日间手术的管理实践情况,为优化日间手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医院管理视角,从建设日间手术管理体系、改良优化管理模式两个角度,对2017—2022年日间手术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自2017年起,以... 目的分析新疆某大型公立医院推行日间手术的管理实践情况,为优化日间手术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医院管理视角,从建设日间手术管理体系、改良优化管理模式两个角度,对2017—2022年日间手术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自2017年起,以试点日间手术为起点,从开通日间手术绿色通道,到成立日间病房,再到开展日间化疗,不断增加日间手术病种和术式,实现国家推荐日间手术目录708个术式全开展,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逐步提升至23.83%,日间手术管理工作初见成效。结论当前日间手术监管范围取决于其概念界定,医院应探索符合医院实际、契合学科发展的日间诊疗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日间手术监管与激励机制,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日间诊疗 日间管理 公立医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