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冬季宁德核电冷源海域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资源声学评估
1
作者 鲁超 熊敏思 +5 位作者 邢晓峰 张正楼 张献娟 宋云鹏 吴祖立 伍玉梅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滨海核电厂冷却水源的取水安全正受到海洋生物暴发引起的堵塞威胁,鱼类堵塞核电冷源的事件时有发生。声学技术在海洋生物探测方面具有高效、实时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为了解冬季宁德核电厂冷却水源取水海域棘头... 滨海核电厂冷却水源的取水安全正受到海洋生物暴发引起的堵塞威胁,鱼类堵塞核电冷源的事件时有发生。声学技术在海洋生物探测方面具有高效、实时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为了解冬季宁德核电厂冷却水源取水海域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密度和运动规律,利用声学技术对相关海域冷却水源生物量进行了测量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为研究海域的优势种,拖网调查显示平均尾数密度为1964尾·km^(-2),平均质量密度为0.483 kg·km^(-2)。棘头梅童鱼丰度在研究海域向核电厂方向减少,质量密度以核电厂温排水区域站点最高。通过对鱼类回波特征和个体轨迹的追踪统计,分析了该海域冬季内单体目标强度检测及其空间结构分布、资源现存量和资源丰度密度的时空分布变化。声学走航海域鱼类平均密度为2.78×10^(5)尾·n mile^(-2),生物量密度均值为1.41×10^(4) kg·n mile^(-2),棘头梅童鱼资源总量为7.47×10^(5) kg。研究表明,声学技术在宁德核电厂取水海域冬季冷却水源生物量测量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方法,声学技术将能更好地支持核电厂取水海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管理,为冷却水源取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评估 棘头梅童鱼 核电厂 冷源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HFM:基于WiFi信道特征的人流量监测方法
2
作者 杨志勇 卢超 王俊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32,共13页
随着人们对人数统计需求的不断增长,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人流量监测技术因其易于部署、保护隐私和适用性强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现有的人流量监测工作中,人数识别的准确率容易受到人群密集程度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人数统计需求的不断增长,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人流量监测技术因其易于部署、保护隐私和适用性强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现有的人流量监测工作中,人数识别的准确率容易受到人群密集程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监测精度,通常只能在人群稀疏的情况下进行监测,这导致了基于CSI的人流量监测技术缺乏实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连续性人流的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解卷绕和线性相位校正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相位补偿并消除随机相位偏移;然后通过标准差和方差提取连续性人流数据中的有效数据包;最后将时域上的相位差信息作为特征信号输入到深度学习的CLDNN(convolutional,long short-term memory,deep neural network)中进行人数识别.经过实验测试,该方法在前后排行人距离不小于1 m的情况下,分别实现了室外96.7%和室内94.1%的准确率,优于现有的人流量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状态信息 人流量监测 连续性人流 相位校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知而故犯”, 还是“及时止损”?——考虑责任式创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公众接受度研究
3
作者 卢超 姜珊珊 +1 位作者 成奕颖 郁姣娇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38,共14页
公众接受度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人脸识别公众接受度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责任式创新评估准则,从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权衡角度构建影响公众使用人脸识别意愿的认知过程模型,并通过结... 公众接受度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人脸识别公众接受度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责任式创新评估准则,从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权衡角度构建影响公众使用人脸识别意愿的认知过程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收益和道德伦理显著影响公众使用意愿,但面对感知风险,存在一种“明知而故犯”的现象,并不会因为感知风险较高而“及时止损”;以往隐私侵犯经历、信息敏感度和负面新闻会增加感知风险,但无法抵消人脸识别带来的收益;人脸识别方便性能够显著提高感知收益,却无法使公众忽视隐私泄露等风险;人脸识别相关知识和安全性与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本文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关注点和需求,为优化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社会交换理论 公众接受度 责任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聚谷氨酸对苹果产量、品质及树体的影响
4
作者 路超 屈宜宝 薛晓敏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威海金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施用聚谷氨酸对苹果产量、品质、新梢长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土施聚谷氨酸50、100、200 mg/kg 3个浓度水溶液各1 kg处理能显著提高单果重、666.7m^(2)产量,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指数;叶面喷... 以威海金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施用聚谷氨酸对苹果产量、品质、新梢长度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土施聚谷氨酸50、100、200 mg/kg 3个浓度水溶液各1 kg处理能显著提高单果重、666.7m^(2)产量,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指数;叶面喷施聚谷氨酸50、100、200 mg/kg 3个浓度处理均只显著提高了666.7 m2产量。其他指标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锈指数、新梢长度、叶绿素含量等,土施或叶面喷施处理之间、处理与各自的对照之间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差异显著性水平。综合分析认为,土施聚谷氨酸200 mg/kg每株1 kg水溶液为适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谷氨酸 苹果 产量 品质 新梢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不同药剂对苹果花抗霜冻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路超 姜彩娜 薛晓敏 《落叶果树》 2025年第2期22-26,共5页
以富士苹果盛花期花朵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霜冻条件的方法,研究喷施有机钙、防霜灵、芸苔素对花朵受冻情况及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钙、防霜灵、芸苔素均能降低花朵受冻率,其中以喷施有机钙效果最明显。与喷清水对照... 以富士苹果盛花期花朵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霜冻条件的方法,研究喷施有机钙、防霜灵、芸苔素对花朵受冻情况及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钙、防霜灵、芸苔素均能降低花朵受冻率,其中以喷施有机钙效果最明显。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喷施有机钙不同低温持续时间的相对电导率均有所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喷施防霜灵不同低温持续时间的脯氨酸含量均有所降低;喷施芸苔素不同低温持续时间的SOD活性均有所增加;喷施有机钙不同低温持续时间的POD活性均有所增加;喷施芸苔素不同低温持续时间的丙二醛含量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花期 霜冻 相对电导率 渗透调节物质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成矿规律与百年勘查成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建议--《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研编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彤 王福德 +6 位作者 薛万文 田永革 何书跃 李五福 王雷 路超 雷晓清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1,共13页
青海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之一。通过《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矿产地质图和成矿规律图研编,总结了青海省百年勘查成果,共发现矿产种类有137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587处。研编成果在点上有了新... 青海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之一。通过《中国矿产地质志·青海卷》、矿产地质图和成矿规律图研编,总结了青海省百年勘查成果,共发现矿产种类有137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587处。研编成果在点上有了新类型、新矿种发现;确立柴达木盆地北缘稀有金属找矿靶区;实现了柴达木盆地盐类理论创新与找矿突破。成矿在空间上涉及5个成矿省、16个成矿带;经历了前南华纪、南华纪-泥盆纪、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第四纪五个时段的演化。青海省成矿作用多样、矿种复杂,厘定矿床成矿系列48个,亚系列114个。依据以上,研判了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提出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议,提出柴达木盆地聚焦盐湖增产保供、柴达木盆地周缘突出战略性矿产找矿、共和盆地、贵德盆地实现清洁能源找矿新发现,并梳理了影响找矿取得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成矿规律 找矿突破 行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开普 马晓艺 +2 位作者 卢超 殷旅江 李新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在拆解序列规划问题中,为了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能耗,引入了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构建了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法构造了基于目标导向的... 在拆解序列规划问题中,为了提高拆解效率、降低拆解能耗,引入了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构建了机器人并行拆解序列规划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遗传算法。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算法构造了基于目标导向的编解码策略,以提高初始解的质量;采用Q学习来选择算法迭代过程中的最佳交叉策略和变异策略,以增强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在一个34项任务的发动机拆解案例中,通过与四种经典多目标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分析所得拆解方案,结果表明机器人并行拆解模式可以有效缩短完工时间,并降低拆解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解序列规划 机器人并行拆解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遗传算法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虚拟单能量图、非线性融合图及混合能量图3D-nnU-Net模型自动分割进展期胃癌效能
8
作者 刘博文 王霄霄 +8 位作者 卢超 王芷旋 张久楼 王泽辉 陆思远 蒋小玥 戚明瑶 潘冬刚 单秀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3-758,共6页
目的基于3D-nnU-Net构建自动分割CT虚拟单能量图(VMI)、非线性融合图(NLBI)及混合能量图(MEI)中的进展期胃癌(AGC)模型,并对比其分割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AGC,以其中185例构建、训练及验证模型,按5∶1比例划分训练集(n=154)与测试... 目的基于3D-nnU-Net构建自动分割CT虚拟单能量图(VMI)、非线性融合图(NLBI)及混合能量图(MEI)中的进展期胃癌(AGC)模型,并对比其分割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AGC,以其中185例构建、训练及验证模型,按5∶1比例划分训练集(n=154)与测试集(n=31);以另31例为验证集,评估模型泛化性。基于全腹双能量模式静脉期CT重建70 keV能级VMI(VMI 70 keV)、NLBI及MEI,以3D-nnU-Net分别构建AGC自动分割模型(VMI 70 keV、NLBI及MEI模型)。以手动分割结果为金标准,采用戴斯相似系数(DSC)、交并比(IoU)及平均对称表面距离(ASSD)评估各模型分割测试集及验证集病灶及其中T2期病灶的效能。结果三种模型分割测试集和验证集所有病灶的DSC均>0.80,VMI 70 keV及NLBI模型的DSC及IoU均高于而ASSD低于MEI模型(P均<0.05)。对测试集和验证集中10个T2期AGC(n均=5),MEI模型的DSC均低于VMI 70 keV及NLBI模型、IoU低于VMI 70 keV模型而ASSD高于NLBI模型(P<0.05)。结论基于3D-nnU-Net的VMI 70 keV、NLBI及MEI模型均能有效分割CT所示AGC,前二者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大蒜与洋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研究
9
作者 李楠 岳慧 +3 位作者 王光飞 陆超 马艳 仇美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为探索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大蒜和洋葱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CK),研究有机肥+秸秆腐解菌剂(OFT)、缓控肥(SRF)、生物有机肥(BOF)处理在化肥减施24%基础上对大蒜与洋葱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为探索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大蒜和洋葱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CK),研究有机肥+秸秆腐解菌剂(OFT)、缓控肥(SRF)、生物有机肥(BOF)处理在化肥减施24%基础上对大蒜与洋葱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OFT和BOF处理可以提高大蒜和洋葱鳞茎产量,分别提高了10.33%和22.38%。OFT和BOF处理有效提高大蒜和洋葱的可溶性糖含量,而OFT、SRF处理降低了硝酸盐含量。OFT处理土壤中外源促腐木霉菌定殖高,真菌数量高于其余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显著;BOF处理土壤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高于其余处理;SRF处理则略降低了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3种处理均削减了土壤过剩速效钾养分,同时提高了土壤中不足的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从经济效益角度而言,BOF处理大蒜和洋葱分别增收5076元·hm^(-2)和8884元·hm^(-2),其次为SRF处理,OFT处理增收最低。综上,3种处理均能在减施24%化肥的条件下实现增产增效,其中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洋葱 生物有机肥 秸秆腐解菌剂 缓控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热塑性聚氨酯复合织物热成型与界面优化
10
作者 岳航 鹿超 +2 位作者 王春红 王俊胜 张昊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为满足充气式水域救援装备对高性能聚合物涂覆织物复合材料的要求,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开展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探究了不同热成型温度下PE-UHMW纤维的热力学特性和变化规律,确定了适用于PE-UHMW/TP... 为满足充气式水域救援装备对高性能聚合物涂覆织物复合材料的要求,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开展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探究了不同热成型温度下PE-UHMW纤维的热力学特性和变化规律,确定了适用于PE-UHMW/TPU体系的热贴合复合成型温度。采用环氧树脂(EP)活化浸渍对PE-UHMW织物进行活化处理,分析了EP活化浸渍涂覆量对复合材料剥离、抗穿刺、撕裂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成型温度对PE-UHMW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PE-UHMW纤维结晶度随温度上升逐渐下降,纤维熔融和再结晶过程导致力学性能下降,温度超过120℃时,PE-UHMW纤维的强度大幅下降,纤维出现不可逆结构损伤,PE-UHMW纤维与TPU热压处理温度不应高于120℃。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EP活化浸渍涂覆量对复合材料剥离强力、抗穿刺强力、撕裂强力和拉伸断裂强力均产生显著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涂覆量增加而显著提升。其中,EP活化浸渍涂覆量为0.2L/m^(2)时,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力提升至22.79N,抗穿刺强力、撕裂强力和拉伸断裂强力分别提升56.3%,62.3%和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热学效应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群粒子群优化稀疏分解在薄涂层超声测厚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易奕 黄华 +3 位作者 王志刚 王海涛 卢超 李秋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基于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将装配式钢结构防护涂层超声检测信号表示在过完备Gabor时频库中,进一步提取涂层的时域信息来获得涂层的厚度信息。针对匹配追踪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动态多群粒子群算法收敛快寻优能力强的特... 基于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将装配式钢结构防护涂层超声检测信号表示在过完备Gabor时频库中,进一步提取涂层的时域信息来获得涂层的厚度信息。针对匹配追踪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动态多群粒子群算法收敛快寻优能力强的特性对匹配追踪算法进行优化。基于混沌策略生成惯性权重,并将学习因子和惯性权重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联立在一起,而在位置更新中增加时间因子和混沌扰动策略的影响因素,平衡了算法的局部寻优和全局寻优能力。仿真与试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检测精度得到较大提升,能够满足实际应用,并且极大地提升了稀疏分解运算的效率,与金相检测结果对比,防火涂层检测相对误差为-4.65%,防腐涂层的检测相对误差为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涂层 超声检测 稀疏分解 混沌扰动 动态多群粒子群优化(DMS-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内部扰动影响的改进类噪声负荷辨识方法
12
作者 方浩男 王颖 +3 位作者 张欣然 陆超 张建新 邱建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7-1235,共9页
负荷时变性是制约负荷建模发展的难点之一,而基于类噪声的负荷建模方法为克服该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但是,类噪声和传统大扰动性质不同,负荷随机波动在类噪声中作为重要扰动源难以忽略,导致了实测类噪声数据和典型负荷模型间频域性... 负荷时变性是制约负荷建模发展的难点之一,而基于类噪声的负荷建模方法为克服该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但是,类噪声和传统大扰动性质不同,负荷随机波动在类噪声中作为重要扰动源难以忽略,导致了实测类噪声数据和典型负荷模型间频域性质的差异,也影响了基于类噪声负荷建模方法的效果。因此,该文研究内部扰动存在对负荷节点响应的影响,以解释频域差异的可能原因,同时分析类噪声激励下不同频段的内部扰动对负荷响应的影响强弱,并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的负荷辨识改进方法。最后,基于仿真验证了负荷特性分析和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滤波能提取有效负荷响应,改善类噪声负荷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类噪声信号 频域分析 负荷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协同演化算法求解超多目标云工作流调度问题
13
作者 周佳军 姬小晖 +1 位作者 卢超 高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8,共14页
目前主流优化方法通常将云工作流调度建模为单目标或者不超过三个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未能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克服传统方法局限性,将云工作流调度问题直接建模为涉及时间、费用、可靠性、资源消耗度、负载均衡等众多指标的... 目前主流优化方法通常将云工作流调度建模为单目标或者不超过三个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未能充分考虑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克服传统方法局限性,将云工作流调度问题直接建模为涉及时间、费用、可靠性、资源消耗度、负载均衡等众多指标的超多目标优化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协同演化算法,利用双阶段策略和多性能指标协同机制有效地平衡解集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提升算法寻优能力。在七类真实工作流实例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现有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找到更好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工作流调度 超多目标优化 协同演化 双阶段策略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复合材料板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导波多损伤快速成像方法
14
作者 刘远 彭炜亮 +2 位作者 卢超 王杰林 郭双林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航空复合材料作为飞机轻量化的关键技术,在航空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在大型化、复杂化、智能化发展新形势下,复合材料非接触多损伤快速检测技术亟需突破。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边际谱和空气耦合超声导波复合路径交叉成像的复合... 航空复合材料作为飞机轻量化的关键技术,在航空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在大型化、复杂化、智能化发展新形势下,复合材料非接触多损伤快速检测技术亟需突破。基于此,提出了基于希尔伯特边际谱和空气耦合超声导波复合路径交叉成像的复合材料多损伤快速成像方法。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复合材料板中导波的传播特性,确定超声探头最佳入射角度以及复合材料板中导波的传播模态;其次,为解决多损伤成像易出现伪像的问题,利用空气耦合超声导波进行双正交方向扫描,采集导波沿复合材料纤维铺层方向0°、45°、90°及135°传播时的信号;接着,利用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与自适应噪声算法并结合能量熵对原始信号的本征模态函数进行优选,以提取主要的信号分量,降低噪声的影响,然后,利用希尔伯特边际谱计算优选后信号的能量,确定损伤因子;最后,将损伤因子数组扩充为矩阵,并按正交角度分为两组,组内损伤因子矩阵相加,再组间相乘得到最终损伤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损伤最大定位误差为2.3 mm,多损伤定位误差为12.5 mm,同时相较于逐点C扫描效率提高168.9%。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尺寸试样的检测效率和多损伤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非接触空气耦合 超声导波检测 多损伤快速检测 损伤概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课程强化学习算法
15
作者 卢超 肖洋 +1 位作者 张彪 高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
针对深度强化学习在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上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结合课程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训练实例难度,重点增强最难实例的训练,以适应不同数据分布,避免学习过程中的遗忘问题。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未... 针对深度强化学习在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上泛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结合课程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通过动态调整训练实例难度,重点增强最难实例的训练,以适应不同数据分布,避免学习过程中的遗忘问题。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未经训练的大规模问题和基准数据集上保持了不错的性能。在2种人造分布的4个未训练大规模问题上取得了更好的性能表现。相较于精确方法和元启发式方法,对于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实例,能快速地获得质量不错的解。同时算法可以适应不同的数据分布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具有较快收敛速度和较好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课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沉积物油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中硫单质干扰清除研究
16
作者 鲁超 刘炜 +7 位作者 马祖友 樊立静 兰旺荣 温冬 程宏 陈拥 李允 郇凤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3,156,共7页
广泛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的硫单质,由于易溶于正己烷,严重干扰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油类的检测结果。20 mL正己烷中溶解2 g福建近岸海域沉积物,可用0.1 g铜粉经0.5 g无水硫酸钠催化活化清除硫单质干扰,并且硫单质清除和油类萃取可同步实现。... 广泛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的硫单质,由于易溶于正己烷,严重干扰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油类的检测结果。20 mL正己烷中溶解2 g福建近岸海域沉积物,可用0.1 g铜粉经0.5 g无水硫酸钠催化活化清除硫单质干扰,并且硫单质清除和油类萃取可同步实现。该方法在油类加标量为100 mg/kg时的加标回收率为95.8%,相对标准偏差为2.9%,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近岸海域 沉积物 油类 硫单质 铜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废水螯合沉淀提钴过程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吕超 杨涛 +1 位作者 殷进轩 黄宇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含金属离子的废水是钴回收的重要二次来源。由于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低,钴回收面临着高效和选择性分离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螯合沉淀—浮选法解决了低离子浓度废水中钴的分离问题,但并未对其反应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 含金属离子的废水是钴回收的重要二次来源。由于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低,钴回收面临着高效和选择性分离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螯合沉淀—浮选法解决了低离子浓度废水中钴的分离问题,但并未对其反应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离子螯合沉淀过程的微观机制,即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分析组分的传质过程和沉淀形成过程的转化规律,研究螯合反应与沉淀参数(形态变化、沉淀速率、沉淀半径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反应物在液滴中的体积分数为5%时,在300 K下反应30 s,沉淀的最大体积分数约为0.00315%;在300 K的反应温度下,当反应物的体积分数为10%并持续30 s时,沉淀物的最大体积分数约为0.00388%。研究结果验证了提高反应物浓度和降低反应温度对金属离子螯合反应的影响,为含钴沉淀颗粒的浮选分离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回收 数值模拟 成核生长理论 螯合沉淀 沉淀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科学素养培育的四版初中地理新教材比较研究及教学建议——以“太空探索”为例
18
作者 陈远志 卢超 管清煜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3,36,共5页
地理学科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遵循上述价值取向,2024年新修订的初中地理教材中新增了部分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本文以“太空探索”一节为切入点,围绕情境创设、内容呈现、活动设计三个方面,对四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开展比较研究... 地理学科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遵循上述价值取向,2024年新修订的初中地理教材中新增了部分科学教育的相关内容。本文以“太空探索”一节为切入点,围绕情境创设、内容呈现、活动设计三个方面,对四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开展比较研究,并提出针对科学素养培育的教学建议,旨在更好地达成地理学科的科学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材 初中地理 比较研究 科学素养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水稻谷粒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19
作者 卢超 唐小美 +6 位作者 周娟 李柱 龚立华 鲁方华 彭元群 操成波 王中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谷粒性状是决定水稻产量和米质的重要性状。为阐明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创制长粒高产型水稻育种材料提供遗传信息,分别以复粒稻、老挝常规稻为母本,太空小农占2号、美香占2号和R3189为父本配制了复粒稻/太空小农占2号(C1)、复粒稻/... 谷粒性状是决定水稻产量和米质的重要性状。为阐明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创制长粒高产型水稻育种材料提供遗传信息,分别以复粒稻、老挝常规稻为母本,太空小农占2号、美香占2号和R3189为父本配制了复粒稻/太空小农占2号(C1)、复粒稻/美香占2号(C2)、复粒稻/R3189(C3)和老挝常规稻/美香占2号(C4)4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调查4个组合P_(1)、P_(2)、F_(1)和F_(2)群体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个谷粒相关性状,分析4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SEA软件包对4个谷粒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谷粒长宽比与粒长、粒宽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表现出正相关和负相关,千粒重与粒长、粒宽间的相关性均为正向极显著相关,4个组合中表现一致;除C1、C3中的粒长和C4中的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表现出受1对主基因控制外,其余组合中的谷粒性状均表现出受2对主基因控制,但主基因间的作用方式不尽相同。4个组合的4个谷粒性状均表现为主基因遗传,可采用杂交、回交和复交的方法,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个谷粒性状进行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粒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模型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英铎 陆超 +3 位作者 宋文超 吴沛萱 方浩男 刘维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733-6760,I0005,共29页
在线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技术是电力调度部门准确感知电网实时运行状态并做出正确评估决策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愈发复杂与随机,以稳态、非同步量测数据为基础的传统在线安全稳定分析体系逐渐表现出实时性和准确性上的不足... 在线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技术是电力调度部门准确感知电网实时运行状态并做出正确评估决策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愈发复杂与随机,以稳态、非同步量测数据为基础的传统在线安全稳定分析体系逐渐表现出实时性和准确性上的不足,而以动态、同步相量量测数据为基础的新一代在线安全稳定分析技术愈发受到国内外相关科研及工程领域的关注。基于此,该文就实时状态感知、动态参数辨识和在线稳定评估3个核心组成部分对现有在线安全稳定计算分析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瓶颈难题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提出新一代在线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技术的总体框架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计算 实时状态感知 动态参数辨识 在线稳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