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铁路巡检的低空无人机智能感知与精密定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蔡伯根 李智宇 +6 位作者 王剑 刘丹 姜维 赵珈琪 王啸阳 刘江 陆德彪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铁路巡检作为“低空+轨道”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采用低空无人机巡检辅助或代替人工巡检,在提高巡检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巡检成本和巡检人员的事故发生率。调研国内外铁路无人机巡检技术与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空-地巡检模式下无人机智... 铁路巡检作为“低空+轨道”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采用低空无人机巡检辅助或代替人工巡检,在提高巡检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巡检成本和巡检人员的事故发生率。调研国内外铁路无人机巡检技术与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空-地巡检模式下无人机智能感知、“高密度短间隔”场景无人机精密定位、无人机感知与定位如何协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融合视觉和激光雷达的低空无人机多模态智能感知技术,与组合高精度卫星导航、惯性导航、UWB和5G的多传感器精密定位技术,提升低空无人机的铁路综合巡检性能。基于两项关键技术,设计一种协同智能感知与精密定位的低空铁路无人机巡检方案,为未来铁路领域的低空无人机巡检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巡检 低空无人机 多模态智能感知 精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温度效应的解析计算方法
2
作者 刘永健 闫新凯 +1 位作者 刘江 白永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296,共14页
将钢管混凝土拱的轴向温度效应按结构力学求解,横截面内温度效应按弹性力学平面应变问题求解,未考虑材料的泊松效应,且钢管混凝土拱并不完全满足平面应变问题假定。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拱的温度荷载进行符合组合结构特点的合理简化,并提出... 将钢管混凝土拱的轴向温度效应按结构力学求解,横截面内温度效应按弹性力学平面应变问题求解,未考虑材料的泊松效应,且钢管混凝土拱并不完全满足平面应变问题假定。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拱的温度荷载进行符合组合结构特点的合理简化,并提出三维温度应力解析计算方法,与传统方法和实体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横向约束解析法计算的轴向自应力偏小,相对误差在-31.67%~-30.24%之间,由于自应力在总的温度应力中占比较大,这一相对误差不可忽视;按平面应变问题计算钢-混界面法向应力误差在-17.96%~10.83%之间;本文提出考虑横向约束解析法计算精度较高,除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温度效应计算外,还可用于评估界面热黏结状况及确定管内补偿收缩混凝土自由膨胀率的可行域;在相关桥规建议使用的材料性能取值和结构尺寸范围内,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热脱黏界限温差在4.37℃~15.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 钢-混界面 三维温度应力 解析法 横向约束 脱黏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风暖浴霸多翼离心风机蜗壳结构优化
3
作者 沈春根 林传生 +2 位作者 刘江 胡尊豪 郭二廓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以某型号的风暖浴霸内部的多翼离心风机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对原型风机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结构优化,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实测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优化多翼离心风机的可靠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不同蜗... 以某型号的风暖浴霸内部的多翼离心风机整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对原型风机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结构优化,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实测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优化多翼离心风机的可靠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不同蜗壳宽度与轴向尺寸的模拟优化和实验测试方案,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各方案的风机内部流动和气动性能,确定了最优蜗壳宽度为84 mm和最优尺寸组合为顶部间隙3 mm、底部间隙11 m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风机内部流场的速度明显提升。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风机在设计工况下出口风量提升5.88%、全压效率提升7.91%,综合性能有所提升,为同类浴霸的结构优化和性能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浴霸 多翼离心风机 蜗壳宽度 轴向尺寸 CFD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根际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镰刀菌根腐病的生防潜力评价
4
作者 曾鲸津 赵浩宇 +1 位作者 刘江 卢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为筛选番茄镰刀菌(Fusarium spp.)根腐病的高效拮抗菌株,本研究从大棚番茄根腐病发生区的健康番茄根际土壤分离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关键拮抗菌的分类地位及拮抗性进行鉴定评估,并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测定... 为筛选番茄镰刀菌(Fusarium spp.)根腐病的高效拮抗菌株,本研究从大棚番茄根腐病发生区的健康番茄根际土壤分离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关键拮抗菌的分类地位及拮抗性进行鉴定评估,并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测定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从设施发病区健康番茄根际土中获得93株分离菌,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得到7株拮抗菌,通过定性、定量检测发现菌株MS06拮抗效果最强,具有养分活化、分泌IAA、产铁载体、降解纤维素和蛋白等特性。形态学、16S rRNA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MS0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将菌株MS06的发酵液应用于盆栽、大田试验,番茄镰刀菌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0、4.87%,病情指数分别为0、1.87,相对防效分别为100.00%、80.21%,推测其抑菌机理为通过分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溶解尖孢镰刀菌的细胞壁和菌丝,使其失去侵染能力,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MS06具有优良的生防功能,其菌剂的田间应用对番茄镰刀菌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或可作为番茄益生拮抗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贝莱斯芽孢杆菌 镰刀菌根腐病 拮抗菌 生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运维的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设计与验证
5
作者 邹劲柏 魏诗燕 +3 位作者 刘江 沙泉 吴杰 季国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S700K型转辙机正常动作与缓变性故障的功率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故障发生原因。通过对比两种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基于Borderline-Smote算法设计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搭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平台,利用LSTM(长短期记忆)预测模型学习功率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生成的缓变性故障功率数据的峰值因子、标准差和方差等3个特征进行试验。[结果及结论]通过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生成的功率数据训练出的LSTM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S700K型转辙机的功率变化趋势。通过对比LSTM预测模型与周期性复制法计算得到的峰值因子、标准差、方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355、0.0239和0.0241,误差较小,证明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的真实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转辙机 模拟数据生成器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皮浆弱碱性过氧化氢漂白工艺研究
6
作者 刘江 侯敏杰 +3 位作者 胡永康 刘传富 张春辉 蓝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本研究以实验室自制构皮浆为原料,使用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漂白实验,分别探究了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构皮浆漂白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最优工艺参数的精准度,对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 本研究以实验室自制构皮浆为原料,使用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漂白实验,分别探究了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构皮浆漂白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最优工艺参数的精准度,对Na_(2)CO_(3)-H_(2)O_(2)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在H_(2)O_(2)用量2.9%、反应时间87 min、反应温度82℃的条件下,构皮浆白度达76.6%,聚合度从未漂浆的2704下降至1886。与现有书画纸用构皮浆的次氯酸盐工艺及NaOH-H_(2)O_(2)工艺相比,Na_(2)CO_(3)-H_(2)O_(2)工艺对纤维损伤更小,漂白效率更高。以Na_(2)CO_(3)-H_(2)O_(2)工艺制备的构皮浆具有白度稳定、物理强度高、耐老化性能更好、所抄纸张润墨性能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皮浆 H_(2)O_(2)漂白 Na_(2)CO_(3) 响应面 书画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和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柳江 赵鹏睿 《创新科技》 2025年第2期28-41,共14页
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2011—2021年黄河流域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 数字经济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能,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2011—2021年黄河流域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测算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企业家精神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先边际效用递减后边际效用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约束,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0.201时,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最大。因此,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等,对于提升黄河流域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黄河流域 创新效率 企业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扩展弹性阻抗的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在西湖凹陷C油田深层薄互层储层刻画中的应用
8
作者 廖恒杰 娄敏 +4 位作者 何贤科 刘江 段冬平 李炳颖 包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1期74-80,86,共8页
储层的精细刻画对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和砂泥岩纵波阻抗叠置影响,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实现对砂体的准确预测及精细刻画。基于叠前扩展弹性阻抗的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薄互层储层刻画的准确度和... 储层的精细刻画对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和砂泥岩纵波阻抗叠置影响,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实现对砂体的准确预测及精细刻画。基于叠前扩展弹性阻抗的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薄互层储层刻画的准确度和精度。该技术首先通过测井岩石物理分析不同旋转角度岩性与弹性属性的相关性,求取最佳拟合角度,获得反映岩性的扩展弹性阻抗曲线;然后利用CRP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截距和梯度属性体,根据最佳拟合角度求取扩展弹性阻抗反射系数体;最后在扩展弹性阻抗反射系数体的基础上,用波形指示反演方法获得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西湖凹陷C油田应用结果表明,储层反演结果不仅保留了厚砂岩趋势,而且大幅提高了薄互层储层以及泥岩夹层的预测能力,反演成果与砂岩吻合率高,目的层10m以上砂体预测符合率90%;5m以上砂体预测符合率80%。证实了该技术可较好解决薄互层储层预测中砂泥岩阻抗叠置且分辨率不高的问题,大大提高薄层反演的精度和准确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波形指示反演 叠前扩展弹性阻抗反演 高分辨率反演 薄互层储层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智能浓缩加药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马文伟 刘江 +3 位作者 武艺超 刘波海 田文文 李森森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阐述了煤泥水浓缩系统手动加药方式存在的加药浓度不稳定,沉降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一套智能浓缩加药控制系统,介绍了药剂自主制备技术方法及特点,分析了智能监测与自动投加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在巴彦高勒煤矿选煤厂煤泥水浓缩系统的应用... 阐述了煤泥水浓缩系统手动加药方式存在的加药浓度不稳定,沉降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一套智能浓缩加药控制系统,介绍了药剂自主制备技术方法及特点,分析了智能监测与自动投加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在巴彦高勒煤矿选煤厂煤泥水浓缩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水质的在线监测,可根据水质变化自动调节加药量,避免了因人工加药量不精准造成的煤泥水沉降效果差和溢流水浓度过高等情况,减少了细泥积聚循环对重介分选质量与介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煤泥 浓缩系统 智能加药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加载下大坝混凝土压缩性能和能量吸收特性研究
10
作者 刘江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5年第3期44-47,共4页
为了研究在较高应变率下大坝混凝土的压缩性能,以标准混凝土为对照,采用霍普金森压杆技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通过动态压缩试验,对试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霍普金森理论与DIC相结合,能够精确测量并校正试件表面的应变,改进混凝土... 为了研究在较高应变率下大坝混凝土的压缩性能,以标准混凝土为对照,采用霍普金森压杆技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通过动态压缩试验,对试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霍普金森理论与DIC相结合,能够精确测量并校正试件表面的应变,改进混凝土动态压缩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压缩试验 应变速率 大坝混凝土 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湖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11
作者 刘江 钟璞 彭甫 《丝网印刷》 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湖南红色旅游已成为传播革命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湖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和问题的探讨,从红色IP品牌设计、特色文创产品开发及整合营销传播三个方面进行开发策略研究,助力湖南红色文旅...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湖南红色旅游已成为传播革命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湖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和问题的探讨,从红色IP品牌设计、特色文创产品开发及整合营销传播三个方面进行开发策略研究,助力湖南红色文旅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红色旅游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翼离心风机蜗壳气动性能与出风均匀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江 沈春根 林传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1-597,604,共8页
以某型号风暖浴霸吹风系统的多翼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Fluent 2020 R2对原型风机的出口风量与均匀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仿真与实测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用CFD数值模拟方法来优化浴霸多翼离心风机的可靠性.将蜗壳型线参数化,... 以某型号风暖浴霸吹风系统的多翼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Fluent 2020 R2对原型风机的出口风量与均匀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仿真与实测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用CFD数值模拟方法来优化浴霸多翼离心风机的可靠性.将蜗壳型线参数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针对蜗舌放置角α、蜗舌半径R、等角螺线常数A(蜗壳周向面积)与风轮移动距离L(蜗舌与叶轮间隙)4个因素,制定了16组参数组合方案并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得到各方案的出口风量与均匀度,并由均值与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可知,优化后的风机在蜗舌附近区域湍流强度减小,内部流动改善.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风机出口风量提升7.3%,均匀度提升4.5%,全压效率提升5.9%.显著提升了风暖浴霸离心风机的出风性能和出口风速分布均匀性,对提高风暖浴霸取暖效率和增强人体舒适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蜗壳 蜗舌 正交试验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增强的列车卫星定位伪距欺骗检测方法
13
作者 刘江 张楚 +2 位作者 蔡伯根 王剑 陆德彪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2,共11页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自主定位是列车控制系统等铁路关键装备的重要技术方向。然而,列车卫星定位面临诸多挑战,除信号可视性问题和多径效应之外,来自系统外部的蓄意欺骗等干扰攻击,会对定位功能及性能产生直接威胁。为此,本文以基于全球... 基于卫星导航的列车自主定位是列车控制系统等铁路关键装备的重要技术方向。然而,列车卫星定位面临诸多挑战,除信号可视性问题和多径效应之外,来自系统外部的蓄意欺骗等干扰攻击,会对定位功能及性能产生直接威胁。为此,本文以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列车定位面临的伪距欺骗这一典型干扰模式为对象,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样本增强的伪距欺骗主动检测方法。该方法运用Wasserstein生成式对抗网络(WGAN)解决受欺骗干扰样本数据不均衡问题,利用扩充的数据集训练检测模型,并引入自注意力(SA)机制优化来自不同接收机输入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采用生成式对抗学习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列车卫星定位伪距欺骗干扰检测方案。由列车卫星定位欺骗干扰注入测试结果可知,提出的方法能够充分运用生成式对抗网络思想解决受欺骗样本的典型受限问题,融合自注意力机制所得检测性能显著优于载噪比检测和代表性机器学习算法等常规检测方案;对建模样本未覆盖特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更优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在多个伪距欺骗干扰模式数据集上测试所得F1分数均超过0.99。该方法在欺骗干扰检测性能方面的优势能够为众多卫星导航系统铁路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为有效防范卫星定位在信息安全层面的攻击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伪距欺骗检测 样本增强 列车定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生成式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梁荷载-温度效应的统一解析模型
14
作者 刘江 张宁 +1 位作者 刘永健 马印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8-1000,共13页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提出非均布荷载、轴向力、梁端弯矩和非线性温度分布共同作用下的有滑移组合梁统一解析模型,推导组合梁挠度、界面剪力、滑移及截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开展简支组合梁和连续组合梁算例分析,讨论界面刚度和温度作用对... 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提出非均布荷载、轴向力、梁端弯矩和非线性温度分布共同作用下的有滑移组合梁统一解析模型,推导组合梁挠度、界面剪力、滑移及截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开展简支组合梁和连续组合梁算例分析,讨论界面刚度和温度作用对界面滑移和挠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梁温度作用产生的挠度与界面滑移由等效温度滑移应变和等效温度曲率决定,可以通过将桥面板与钢梁的温度分布各自分解为有效温度、竖向线性温差和残余温度等相互独立的3部分进行计算.简支梁和2跨连续梁算例在温度作用下的界面滑移沿梁长呈现反对称分布,滑移主要集中在距端部小于2 m的范围内,受滑移的影响,组合梁端部桥面板底面的拉应力水平较高,可以超过2 MPa,增加了底面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提出了温度作用下界面滑移组合梁的挠度影响系数,可以用于组合梁挠度的快速计算,其大小不仅与界面完全连接与界面无连接时组合梁的抗弯刚度比和组合效应系数有关,还受温度作用系数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界面滑移 温度作用 等效温度滑移应变 等效温度曲率 挠度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铅锌赤褐铁矿氧化脱硫后深度还原焙烧铅锌脱除过程研究
15
作者 罗立群 杨隆川 +3 位作者 刘江 贾婷 MUSTAFA Sayaf NIYONZIMA Jean Christophe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5-4366,共12页
钢铁冶炼过程中铅锌硫均为有害杂质,深度还原焙烧-弱磁选是回收铁并脱除铅锌杂质的有效方法。对于新疆氧化焙烧脱硫后的含铅锌赤褐铁矿,其全铁(TFe)质量分数为48.33%,铅、锌、硫质量分数分别为1.06%、1.24%和0.25%。通过焙烧前后显微分... 钢铁冶炼过程中铅锌硫均为有害杂质,深度还原焙烧-弱磁选是回收铁并脱除铅锌杂质的有效方法。对于新疆氧化焙烧脱硫后的含铅锌赤褐铁矿,其全铁(TFe)质量分数为48.33%,铅、锌、硫质量分数分别为1.06%、1.24%和0.25%。通过焙烧前后显微分析、热力学分析、EPMA-EDS分析等,考察还原过程中铁精矿质量、铅锌杂质脱除效果,探讨深度还原焙烧铅锌杂质脱除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焙烧条件是温度为1200℃、时间为60 min、C与O物质的量比为2.25、入料粒度(低于74μm)的质量分数约90%、磁场强度为82.80 kA/m;在此较好焙烧条件下,精矿铁品位为89.53%~90.18%、铁回收率为90.82%~91.84%,有害杂质硫质量分数降至0.030%~0.031%,铁精矿中铅、锌质量分数分别为0.16%和0.12%,铅、锌脱除率分别达到84.91%和90.32%;在该焙烧体系中,锌比铅脱除效果更好,且提高焙烧温度,还原气氛中CO分压变大,可以提高铁、铅、锌的还原反应效果;深度还原时铁矿物生成边缘圆滑的亮白色金属铁颗粒;在焙烧过程中,少量残留的硫、铅、锌杂质为PbS、ZnS和FeS_(2),氧化形成PbO、PbSO_4、ZnO和Fe_(2)O_(3),再还原成为含铅、锌的烟气逸出而脱除,部分PbS包裹在二氧化硅等脉石中难以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褐铁矿 深度还原焙烧 热力学分析 铅锌脱除 还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氢微网群功率协调与谐波补偿控制策略
16
作者 徐万万 王斌 +1 位作者 刘江 夏智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207,共7页
针对“双碳”目标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难题,将水电解制氢作为弹性负荷接入微电网群,建立电-氢微电网群,提出一种功率协调控制和电能质量提升策略。首先分析交直流子网功率耦合机制,基于互联变换器建立考虑子网优先级的双向功率... 针对“双碳”目标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难题,将水电解制氢作为弹性负荷接入微电网群,建立电-氢微电网群,提出一种功率协调控制和电能质量提升策略。首先分析交直流子网功率耦合机制,基于互联变换器建立考虑子网优先级的双向功率控制方法,将弹性负荷接入低优先级子网,提出基于实时子网偏差系数计算的分层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然后针对由水电解制氢整流器引入的谐波问题,提出基于实时负荷阻抗估计和下垂控制的多台互联变换器协同提升电能质量的控制技术;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搭建环形连接微电网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动态响应快,验证了功率协调和谐波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制氢 微电网 变换器 分层功率协调控制 谐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书撰写
17
作者 侯建国 司海燕 +2 位作者 张玉娟 杨泽运 刘江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3年专业认证申请为例,依据2023版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撰写格式要求,参照本院2013年、2017年申请书撰写经验,总结了“抓住主线,坚守底线”推进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过程,梳理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路径...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3年专业认证申请为例,依据2023版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撰写格式要求,参照本院2013年、2017年申请书撰写经验,总结了“抓住主线,坚守底线”推进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过程,梳理了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路径,实现了OBE理念需求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前两轮认证工作所取得的较好效果,再次申请第三轮专业认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测绘工程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达成 底线 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高效气动立式预混装置异形桨叶工作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江 何文斌 +4 位作者 祁根山 李丹 付丽 初众 仇建文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为解决某交联剂在预混时溶解慢、易挥发、对操作人员危害大等问题,开发了一套采用单轴异形桨叶的可远程控制的小型高效立式气动预混装置。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四种搅拌叶片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异形桨叶和其他三种常用桨叶的总体流型、速... 为解决某交联剂在预混时溶解慢、易挥发、对操作人员危害大等问题,开发了一套采用单轴异形桨叶的可远程控制的小型高效立式气动预混装置。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四种搅拌叶片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异形桨叶和其他三种常用桨叶的总体流型、速度流线分布。结果表明,在预混转速为45 rpm时,异形叶片可实现交联剂径向流动,使旋转中心的交联剂充分混合,有效防止中心死区的出现,展现出良好的预混性能,预混时间由人工预混的6 h缩短为2 h,乙腈溶液挥发量减少了60.8%,有效解决了交联剂挥发和挂壁析出问题,提高了交联剂的预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剂 小型立式预混装置 异形桨叶 流场分析 预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Kriging算法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
19
作者 丁自伟 刘江 +2 位作者 王小勇 常毛毛 廖敬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9,共8页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对于理解和预测地下结构至关重要。地质钻孔数据能够反映岩体空间分布和地质构造特征,本研究以小保当一号煤矿11盘区内的23个地质钻孔数据为基础,采用添加虚拟地层的方法解决了地层缺失与地层重复现象,构建共计27层地层的三维地质模型以及二维剖面模型。此外,针对传统的克里金方法在处理复杂地质数据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传统克里金插值方法中的块金值(C 0)、偏基台值(C)和变程(a)三个关键参数进行寻优,从而克服普通克里金插值参数选择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实际验证法选取了研究区内四个钻孔来对比插值结果,结果表明经过PSO优化的Kriging算法在X3-1、X3-2、K3-4、K3-5四个钻孔的RMSE值分别降低至1.184、1.267、1.606、1.560,相比于Kriging的RMSE平均降低了31%,且PSO-Kriging算法在四个钻孔处对2-2煤层的插值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分别为1.00 m、0.01 m、0.11 m和0.03 m,比Kriging插值结果更接近实际值,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粒子群算法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统计学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家河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席国军 余智秘 +4 位作者 李亮 李小菲 丁自伟 刘江 张超凡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现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方法中,基于数值模拟与统计回归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时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超参数较多且难以设置、模型训练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胡家河煤矿402102回采工作面采动过程中... 现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方法中,基于数值模拟与统计回归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时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超参数较多且难以设置、模型训练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胡家河煤矿402102回采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监测到的煤体内部应力变化时序数据为基础,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PSO-GRU)应用到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中。采用PSO算法对GRU进行优化,构建PSO-GRU模型,实现对超参数的自动寻优,从而提高GRU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以预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402102回采工作面矿压主控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将顶板条件、回采工艺、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确定为影响工作面矿压的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出具有代表性的14个二级指标。测试结果表明:(1)与未经优化的GRU模型相比,PSO-GRU模型的均方误差(MSE)降低了83.9%,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59.8%,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59.0%,决定系数R2提升了28.9%。(2)PSO-GRU模型对矿压数据预测的拟合度达0.980以上,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3)地质条件中的煤层赋存因素对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47;可人为干预的影响因素中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预测 PSO-GRU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主控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序列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