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NA疫苗-分子设计、递呈及免疫活化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陈慧敏 刘飞飞 +2 位作者 尚珂 张春杰 陈松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疫苗免疫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且性价比最优的途径。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爆发以来,第三代颠覆性创新-mRNA核酸疫苗在阻击新冠道路上大放异彩。mRNA疫苗突破了传统疫苗的免疫激活模式,创新性地利用人体自身细胞生... 疫苗免疫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且性价比最优的途径。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爆发以来,第三代颠覆性创新-mRNA核酸疫苗在阻击新冠道路上大放异彩。mRNA疫苗突破了传统疫苗的免疫激活模式,创新性地利用人体自身细胞生产抗原,以此激活双重特异性免疫,形成免疫记忆,提供更持久的特异性免疫。相较于传统第一代(灭活疫苗)和第二代疫苗(基因工程疫苗),mRNA疫苗借助其平台化优势,在重大突发性传染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是疫苗研发领域风向标。本文主要针对mRNA疫苗分子设计、递呈以及其激活机体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新型mRNA疫苗在动物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疫苗 分子设计 递呈 免疫活化 动物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
作者 刘飞飞 杨澳飞 +7 位作者 贾东鹭 韩新雨 陈慧敏 陈建 魏颖 丁轲 张春杰 陈松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69,共7页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的不同BVDV-1序列,设计并合成Npro基因保守区域特异性引物,以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一种BVDV-1特异性SYBR GreenⅠ... 为建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荧光定量RT-PCR(RT-q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的不同BVDV-1序列,设计并合成Npro基因保守区域特异性引物,以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一种BVDV-1特异性SYBR GreenⅠRT-qPCR方法,结果显示,RT-qPCR方法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5℃,最佳引物终浓度为0.4μmol/L;质粒标准品浓度在5.46×10^(1)拷贝/μL~5.46×10^(7)拷贝/μL之间与各自的Ct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2011x+33.6,R^(2)=0.9975,熔解曲线为单一峰值;以BVDV-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3型、边界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等的RNA反转录所得cDNA以及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总DNA为模板,采用本研究建立的RT-qPCR方法检测,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分别以10倍倍比稀释(10^(1)~10^(9))的pMD19-T-Npro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普通RT-PCR方法检测,比较所建方法的敏感性;以5个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9-T-Npro作为模板,利用RT-qPCR方法分别于同一时间和不同时间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BVDV-1有特异性扩增曲线,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3型、边界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冠状病毒、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5.46×10^(1)拷贝/μL,敏感性高;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本研究建立的RT-qPCR方法和文献中的BVDV-1 RT-qPCR方法分别对50份腹泻牛粪便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6%(8/50),总符合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RT-q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优点,为BVDV临床快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 Npro基因 荧光定量RT-PCR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物标记物的筛查
3
作者 刘飞飞 刘洋 +4 位作者 施雪柔 周宏亮 阮玉山 李绍波 任莉荣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目的通过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体内识别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以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寻找到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DOP患者和骨质疏松症(os... 目的通过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体内识别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以揭示该疾病的病理机制,并寻找到关键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DOP患者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各110例,分别随机抽取6例患者,采集外周血,运用串联质谱标记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探索DOP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并对出现显著变化的差异蛋白质进行深度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DOP组/OP组中有18个上调和29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蛋白质主要涉及免疫突触和胶原三聚体等细胞组分,有芳基二烷基磷酸酶活性和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并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的调节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根据KEGG通路富集结果,他们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酪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通过PPI发现,在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中,ALB、CD44、KLKB1、ITIH2、SERPIDN1、MDH1、CTSB、IGFBP3构成PPI网络节点,上述差异表达蛋白与DOP疾病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结论ALB、CD44、KLKB1、ITIH2、SERPIDN1、MDH1、CTSB、IGFBP3可能是DOP患者血清中潜在的蛋白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串联质谱标签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扫描测量的树木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4
作者 谷绪朋 杨铁滨 +1 位作者 刘霏霏 徐华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5期51-56,共6页
高精度便捷化的树木特征提取对于森林资源管理、木材产品加工、森林碳储量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高效准确地进行树木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扫描测量的树木特征提取技术。首先使用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5种样本树木进行扫描获取点... 高精度便捷化的树木特征提取对于森林资源管理、木材产品加工、森林碳储量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高效准确地进行树木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扫描测量的树木特征提取技术。首先使用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5种样本树木进行扫描获取点云数据,完成对树木的三维建模。针对树木的三维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围尺对相同的样本树木进行手动测量,然后对两种方法提取树木高度、直径、截面积、体积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结构光扫描测量法与手动测量方法的树木特征参数差别在合理范围内。基于结构光扫描测量的树木特征提取技术效率高、性价比高、操作简便,可为林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扫描 树木特征 特征提取 点云数据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分步酶解盐津乌骨鸡肉工艺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艾媛媛 刘菲菲 +4 位作者 王晓华 王雪峰 肖智超 王桂瑛 范江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以云南盐津乌骨鸡肉为原料,蛋白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盐津乌骨鸡肉酶解条件;用氨基酸分析仪及凝胶渗透色谱法检测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多肽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双酶分步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动物蛋白酶酶解时间5 h、酶添加... 以云南盐津乌骨鸡肉为原料,蛋白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盐津乌骨鸡肉酶解条件;用氨基酸分析仪及凝胶渗透色谱法检测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多肽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双酶分步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动物蛋白酶酶解时间5 h、酶添加量2.6%、酶解pH值6.5,灭酶后,再加入木瓜蛋白酶酶解3 h、酶添加量2.5%、酶解温度60℃。在该条件下,盐津乌骨鸡肉水解度为(32.62±0.79)%;酶解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可达6.02 mg/mL,且亮氨酸、精氨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中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1 kDa以下。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盐津乌骨鸡相关新型调味制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津乌骨鸡肉 分步酶解 响应面优化 游离氨基酸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基于川西Y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罗长新 刘飞飞 张国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7,共6页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显不足,后备人才短缺,宣传手段单一,传承活力有限。路径:发挥“院—所—馆”一体化职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构建“校+社”双线培养体系,壮大后备人才队伍;借助“数智+旅游+非遗”三大平台,丰富宣传手段;串接“政—企—民”协同链,激发传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村寨 舞狮文化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腔体六面顶金刚石压机铰链梁锻造模具结构多参数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良文 刘飞飞 +4 位作者 汪曙光 司亮 谢贵重 李轲 鲁海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5,共12页
针对大腔体六面顶金刚石压机关键部件铰链梁的锻造过程进行了研究。为提高铰链梁锻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利用Deform-3D软件对终锻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模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以模具应力为优化目标,选取模具边角及圆角处的7个结构参... 针对大腔体六面顶金刚石压机关键部件铰链梁的锻造过程进行了研究。为提高铰链梁锻造模具的使用寿命,利用Deform-3D软件对终锻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模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以模具应力为优化目标,选取模具边角及圆角处的7个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通过Plackett-Burman Design筛选出对模具应力影响较显著的变量,将其作为最终优化变量进行研究。利用Box-Behnken Design抽样并建立了响应面回归模型,在拟合模型有效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动态惯性权重及学习因子改进粒子群算法,利用其寻优得到最优模具结构参数,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对模具结构的多参数优化,模具应力减少了25%,模具使用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面顶金刚石压机 铰链梁 锻造成形 锻造模具 多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类型沉积物磷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菲菲 王伟平 +2 位作者 王万忠 晁建颖 韩天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6,共11页
为探究黑臭河道(BO-S)、藻型湖泊(A-S)和草型湖泊(M-S)3种不同生态类型沉积物磷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物化表征、释放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分析3种沉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探究阴离子(CO_(3)^(2-)、SO_(4)^(2-)、NO_(3)^(-)、HCO_(3... 为探究黑臭河道(BO-S)、藻型湖泊(A-S)和草型湖泊(M-S)3种不同生态类型沉积物磷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物化表征、释放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分析3种沉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探究阴离子(CO_(3)^(2-)、SO_(4)^(2-)、NO_(3)^(-)、HCO_(3)^(-)和Cl^(-))和溶解性有机质(富里酸和胡敏酸)对3种沉积物磷释放特征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3种沉积物呈现不同的磷释放特征,BO-S和A-S沉积物主要释放可溶性活性磷(SRP),其占比分别为56.00%和57.14%,而M-S沉积物主要释放溶解性有机磷(DOP),其占比高达81.40%。阴离子和溶解性有机质均能促进沉积物磷的释放,阴离子主要促进SRP的释放,其中CO_(3)^(2-)的促进能力最强,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 mmol·L^(-1)时CO_(3)^(2-)使3种沉积物SRP最大释放量平均增加39.2倍;而溶解性有机质主要促进DOP的释放,其中胡敏酸的促进能力较强,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 mg·L^(-1)时胡敏酸使3种沉积物DOP最大释放量平均增加56.3倍。此外,磷释放前后沉积物中金属结合态磷含量的变化显示阴离子和溶解性有机质主要通过竞争沉积物金属氧化物中的磷吸附位点促进磷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物化性质 释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粉唑醇颗粒剂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周锋 王国权 +7 位作者 逯盼盼 安家琳 宋锦博 刘飞飞 李嘉欣 石珊珊 李卫国 刘润强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为了切实践行高工效植保的理念,采用地表撒施的方法施用1%粉唑醇颗粒剂后进行全田漫灌,以不施药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施药量(6、12、18、24、30、36和42 kg/hm^(2))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 为了切实践行高工效植保的理念,采用地表撒施的方法施用1%粉唑醇颗粒剂后进行全田漫灌,以不施药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施药量(6、12、18、24、30、36和42 kg/hm^(2))处理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施药量处理不仅对各生育期玉米生长性状(株高、茎秆直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且对成熟期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施药量为30 kg/hm^(2)时增产显著,施药量为24 kg/hm^(2)时略有增产。研究结果实现了一次施药即可促进玉米生长、改善穗部性状、提高产量,符合当前我们植保工作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1%粉唑醇颗粒剂 生长性状 穗部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白菜尾菜和甲酸对干玉米秸秆贮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任海伟 孙安琪 +6 位作者 任军乐 李志忠 范文广 王昱 刘菲菲 沈佳莉 孙文斌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71,共11页
基于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尾菜的理化互补特性,详细研究了添加白菜尾菜对干秸秆贮存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添加甲酸对二者混贮品质的调控效果,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试验设置干秸秆单一贮存组(SE组)、干秸秆/... 基于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尾菜的理化互补特性,详细研究了添加白菜尾菜对干秸秆贮存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添加甲酸对二者混贮品质的调控效果,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试验设置干秸秆单一贮存组(SE组)、干秸秆/白菜混贮组(ME组)和干秸秆/白菜混贮+甲酸组(FB组)3个试验组,(18±1)℃恒温密闭贮存60d,间隔30d分析有机组分含量、发酵品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E和FB组的干物质损失率和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SE组(P<0.05),长时间贮存有利于降低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与SE组相比,ME和FB组乳酸细菌多样性更为丰富,包含乳杆菌属、类乳杆菌属、肉食杆菌属、乳球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属等。肠杆菌属是贮存过程中的主要腐败菌,但60d时FB组中肠杆菌属丰度明显低于SE组。可见,废弃白菜与干玉米秸秆进行混合湿法贮存能减少干物质损失,调控发酵微生物菌群结构,加入甲酸能进一步优化木质纤维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玉米秸秆 白菜尾菜 甲酸 贮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企业员工职业情境中的心理社会风险源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晓燕 刘菲菲 李泽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196,共6页
以煤矿企业843名矿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煤矿企业员工职业情境中的心理社会风险源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获得感对职业源情境要素与职业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劣性职业情境要素中的工作特征对职业心理健康影... 以煤矿企业843名矿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对煤矿企业员工职业情境中的心理社会风险源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获得感对职业源情境要素与职业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劣性职业情境要素中的工作特征对职业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管理特征,最后才是环境特征。职业情境要素通过职业获得感的中介效应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安全感的中介效应大于认同感的中介效应。职业抑郁相比职业焦虑更容易受到职业获得感的中介作用。据此,给煤矿企业的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此来改善矿工的职业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企业 职业情境 心理社会风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幸存患儿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接种的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培锋 贾秀红 +2 位作者 刘飞飞 尹会颖 朱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幸存患儿加强接种疫苗前后血清中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ALL存活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麻疹、腮腺炎、风疹IgG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幸存患儿加强接种疫苗前后血清中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7例ALL存活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麻疹、腮腺炎、风疹IgG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ALL幸存患儿,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加强免疫前后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结果:性别不同的ALL幸存患儿血清中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从治疗结束至试验间隔时间不同的ALL幸存患儿血清中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加强免疫后麻疹抗体阳性率可提高腮腺炎抗体阳性率、风疹抗体阳性率显著(P<0.05)。结论:MMR加强免疫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阳性率均升高,建议加强MMR疫苗接种,尤其是年龄<5岁及治疗结束后时间间隔>5年的ALL幸存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幸存者 MMR疫苗 加强免疫 血清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时地球锰矿物演化与产氧光合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艳 庄子仪 +5 位作者 叶欢 黎晏彰 贾昊凝 刘菲菲 丁竑瑞 鲁安怀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2,共10页
地质历史时期锰氧化物矿物的出现早于产氧光合作用起源,锰矿物的成分与种类和地球环境呈现深时共演化关系。地表最普遍的锰氧化物——层状水钠锰矿与生物产氧光合作用中心Mn_(4)CaO_(5)团簇在化学成分、局域结构和性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 地质历史时期锰氧化物矿物的出现早于产氧光合作用起源,锰矿物的成分与种类和地球环境呈现深时共演化关系。地表最普遍的锰氧化物——层状水钠锰矿与生物产氧光合作用中心Mn_(4)CaO_(5)团簇在化学成分、局域结构和性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该现象使有机和无机界中Mn驱动的光反应得以紧密结合,锰氧化物因此很可能是光合产氧中心的雏形。在阳光照射的自然环境中,锰氧化物的光化学作用可收集并转化太阳能,在光照下裂解水产生氧气,因此在地质历史时期可能发挥着类似生物光合作用的矿物产氧功能。进一步揭示含锰矿物与环境因子协变关系及锰氧化物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活性机制,可为查明生物产氧光合作用起源与能量转化机制提供矿物学证据,为探索矿物-生物共演化和人工光合作用应用提供科学与技术突破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 产氧光合作用 深时 矿物—生物共演化 水钠锰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对干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品质的影响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4
作者 任海伟 刘菲菲 +6 位作者 李志忠 王聪 孙安琪 沈佳莉 孙文斌 黄娟娟 余倩倩 《草学》 2017年第A01期48-50,53,共4页
利用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合贮存,研究乙酸对混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对照ME组(无乙酸添加)和AA组(乙酸添加量0. 3%) 2个处理组,密封贮存30d,分析其化学组分和发酵品质,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多样性... 利用青贮原理,将干玉米秸秆与废弃白菜混合贮存,研究乙酸对混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对照ME组(无乙酸添加)和AA组(乙酸添加量0. 3%) 2个处理组,密封贮存30d,分析其化学组分和发酵品质,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AA组中ADF、NDF、HC、CL及H_OC均显著性降低(P <0. 05),而ADL、WSC及CP均显著性增加(P<0. 05);AA组的乙醇及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ME组(P<0. 05),乳酸、丁酸及AN/TN含量均显著低于ME组(P<0. 05),且pH值也显著性降低(P<0. 05)。从微生物菌群动态分析看出,乙酸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有害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的相对丰度,并提高了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由20. 7%提升至83. 8%。总之,乙酸的加入改善了贮存品质,提高了发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秸秆 尾菜 乙酸 化学成分 混合贮存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任海伟 王聪 +6 位作者 李志忠 刘菲菲 孙安琪 沈佳莉 孙文斌 黄娟娟 余倩倩 《草学》 2017年第A01期32-35,共4页
为实现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资源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从感官品质、化学组分、发酵品质等角度研究甲酸(FA)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60 d时品质变化的影响,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无添加剂混贮组设为对照... 为实现秸秆与白菜废弃物资源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从感官品质、化学组分、发酵品质等角度研究甲酸(FA)对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60 d时品质变化的影响,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无添加剂混贮组设为对照组(ME组)。结果表明,与ME组相比,甲酸能显著提高WSC、CL和H_OC的含量,使NDF、ADF和ADL含量显著下降;发酵过程中AN/TN显著下降,乳酸/乙酸比值显著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甲酸显著增加了Lactobacillus乳酸菌属丰度,降低了Flavobacterium和Enterobacter等有害菌属丰度,能满足干玉米秸秆与白菜废弃物混贮60d不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产后早期腹直肌分离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南淑良 刘菲菲 +3 位作者 刘莉 徐姣姣 刘玮 穆靓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产后早期腹直肌分离(DRA)和盆底脏器脱垂(POP)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6~12周的初产妇,根据是否存在DRA分为DRA组和无DRA组,分析两组女性POP发生率的差异。同一批研...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产后早期腹直肌分离(DRA)和盆底脏器脱垂(POP)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6~12周的初产妇,根据是否存在DRA分为DRA组和无DRA组,分析两组女性POP发生率的差异。同一批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POP分为POP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女性4个位置腹直肌间距(IRD)的差异,同时对POP组脱垂情况进行评分,分析不同评分之间4个位置IRD的差异。结果:DRA组POP发生率为69.88%,无DRA组POP发生率约75%,两组女性PO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P组与对照组4个位置IRD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POP评分之间4个位置IRD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评估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产后早期POP的发生与DRA无明显的相关性,DRA不是产后早期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 盆底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6
17
作者 宫文韬 李广文 +5 位作者 刘菲菲 孙玉杰 刘鹏 刘彤晖 张贤军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3-719,共7页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近年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争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通过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改善认知功...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近年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争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通过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改善认知功能,但术后微栓塞事件使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而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抑郁症、高龄等则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期望正在进行的颈动脉血运重建与药物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能够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带来更为明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类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明珠 牛敏昌 +3 位作者 刘菲菲 董景云 唐丽玮 高岩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DRA)的类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8~12周的产妇157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脐上3 cm、脐上2 cm、脐部、脐下2 cm及脐下3 cm五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IRD)...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DRA)的类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8~12周的产妇157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脐上3 cm、脐上2 cm、脐部、脐下2 cm及脐下3 cm五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IRD)。根据2019年疝学会发布的指南,任一位置IRD≥2 cm诊断为DRA;IRD<2 cm诊断为无DRA,并对DRA类型进行细分。同时,分析常见DRA类型的腹直肌最大间距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136例产妇经高频超声诊断为DRA,IRD宽度为2.00~7.71 cm,其中脐上分离型11例,脐水平分离型31例,脐及脐上分离型64例,脐及脐下分离型1例,全程分离型29例;常见DRA分离类型中全程分离型的IRD最大,其次为脐及脐上分离型,全程分离型选择性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12)。结论:产后女性脐及脐上部同时发生DRA最常见,全程分离DRA程度最大,且选择性剖宫产女性比例大。高频超声可为产后女性DRA类型特征提供影像学依据,进而指导产后康复运动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伴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宫文韬 刘菲菲 +3 位作者 刘彤晖 张贤军 孙玉杰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5次,不伴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和感觉正常,病程中无头晕、...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5次,不伴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和感觉正常,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无言语不清,无视物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V多域平台动态对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菲菲 郑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7-103,共7页
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在海洋工程、海洋科考以及军事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源补给和信息交换是影响AUV作业时长和作业效率的2个主要因素。受自身携带能源和水下环境的制约,AUV的能源补给和信息... 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在海洋工程、海洋科考以及军事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源补给和信息交换是影响AUV作业时长和作业效率的2个主要因素。受自身携带能源和水下环境的制约,AUV的能源补给和信息交换一般需将其回收至母船后进行。母船释放回收过程作业强度高、危险性大,极大限制了AUV的工程化应用。水下对接技术为AUV在水下完成能源补给和信息交换创造了条件,规避了AUV布放回收过程自动化程度低、风险高、隐蔽性差等问题,近年来成为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面向多海洋平台协同的动态水下对接技术受对接区域限制更少,对环境要求更低,在降低人员成本的基础上更具灵活性。在分析国内外动态水下对接技术在多类平台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一种AUV之间的水下动态对接系统,对其系统组成特点展开论述,并分析其湖上验证结果,总结动态水下对接技术在传感器数据处理、控制策略、抗水动力干扰等自主方面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整体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水下对接 对接机构 动态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