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氢混合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拟仿真研究
1
作者 林泽峰 姜雪 +3 位作者 张天琦 张英佳 黄佐华 颜应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推进飞行器燃料向无碳、可持续化转型,针对氨/氢混合燃料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应用开展了燃烧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采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燃烧室结构,建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冷态和热态工况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为推进飞行器燃料向无碳、可持续化转型,针对氨/氢混合燃料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的应用开展了燃烧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采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燃烧室结构,建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冷态和热态工况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接着,开展了不同比例氨燃料掺混工况下的数值计算和燃烧特性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整体燃料中氨燃料质量分数的增加,燃烧室内反应温度有所降低,燃料型NO_(x)的产量显著增加;由于氨燃料化学反应活性低,在高速流场中难以充分燃尽,掺混燃料后,燃烧效率相较纯氢气工况有明显下降;当氨燃料质量分数为30%时无法稳定燃烧,提高进气来流压力、进气温度和燃料温度均能够达到稳定燃烧边界拓展的效果。该研究为认识超声速燃烧中湍流与燃烧化学相互作用的规律提供了参考,同时为氨燃料超声发动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性能预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氨燃料 混合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向振动下坐姿人体局部频率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杰威 李蒙 +2 位作者 郭智 林泽峰 张俊红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2-488,共7页
为了研究振动频率对坐姿人体局部舒适性的影响,开展了人体最不适部位主观评价测试,依据主观评价结果构建了振动频率-人体部位舒适感的层次树,定量分析了定义于3.15~31.50 Hz范围内各个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的振动激励对于局部不适感... 为了研究振动频率对坐姿人体局部舒适性的影响,开展了人体最不适部位主观评价测试,依据主观评价结果构建了振动频率-人体部位舒适感的层次树,定量分析了定义于3.15~31.50 Hz范围内各个三分之一倍频程中心频率的振动激励对于局部不适感的贡献.随后进行了全身振动下人椅界面-人体局部传递率测试,关注传递率的频率峰值与局部不适感敏感频率的对应关系.在不同振动强度下拟合多个局部的振动不适感与全身不适感的数学关系,得到各局部不适感对全身不适感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全身振动下,坐姿人体“最不适”部位受振动频率影响显著,且这种频率敏感特性对振动强度不敏感.31.50 Hz以下振动造成的不适感主要集中在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对10.00~25.00 Hz的振动具有更明显的不适感,胸部和腹部分别对3.15~5.00 Hz和5.00~8.00 Hz的振动更敏感.即使人体各部位敏感频率不同,但都与座椅至该部位的传递率峰值频率接近,这表明了人体局部主客观响应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分别适用于头部、胸部和腹部的频率权重.输入人体的振动激励经该计权处理后可反映坐姿人体垂向振动下的局部舒适度水平,从而为舒适性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 局部振动 坐姿人体 振动不适感 传递率 频率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生物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佳峰 刘星星 +6 位作者 贾康乐 宁俊华 黄淋佳 李欢玲 林泽锋 黄晓平 余龙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80-2589,共10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含有相同数量的正负电荷,整体呈电中性,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水分子形成超强水化层,有效阻止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细菌及血小板等黏附,这种优异的抗生物污染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及工程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简述了两性... 两性离子聚合物含有相同数量的正负电荷,整体呈电中性,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水分子形成超强水化层,有效阻止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细菌及血小板等黏附,这种优异的抗生物污染特性使其在生物医学及工程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简述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包括水合作用和空间效应在内的抗生物污染机理;概括了两性离子聚合物的抗蛋白质吸附、抗细菌感染、抗血栓生成、抗免疫排斥反应等抗生物污染特性;重点综述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在医疗器械涂层、生物传感器敷料、药物递送载体、界面润滑剂、医用敷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分析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涂层均匀性、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生物污染 防污机理 防污特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冷沸腾多相流模拟及发动机冷却结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俊红 徐喆轩 +3 位作者 王静超 徐天舒 林泽峰 马梁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介绍了壁面沸腾换热模型、两相间换热系数模型、曳力升力等系数模型在内的多相流模型,建立多个发动机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比较各模型模拟结果差异,得到适用于发动机的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并建立不同结构的发动机冷却通道模型,通过多相... 介绍了壁面沸腾换热模型、两相间换热系数模型、曳力升力等系数模型在内的多相流模型,建立多个发动机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比较各模型模拟结果差异,得到适用于发动机的多相流过冷沸腾模型,并建立不同结构的发动机冷却通道模型,通过多相流模拟分析发动机冷却通道的流动换热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式冷却通道温度分布更均匀,但需增加出入口;连体式冷却通道需要注重上、下冷却通道的串联和出、入口位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过冷沸腾 多相流 相间模型 冷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超导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泽丰 孙伟轩 +10 位作者 刘天想 涂思佳 倪壮 柏欣博 赵展艺 张济全 陈赋聪 胡卫 冯中沛 袁洁 金魁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6-1051,共16页
超导薄膜不仅在超导应用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是超导机理研究的良好载体,是连接超导应用和机理的桥梁。脉冲激光沉积(PLD)是最常用的超导薄膜制备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PLD技术制备铜氧化物、铁基、氮化物、钛氧化物等超导薄膜... 超导薄膜不仅在超导应用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是超导机理研究的良好载体,是连接超导应用和机理的桥梁。脉冲激光沉积(PLD)是最常用的超导薄膜制备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PLD技术制备铜氧化物、铁基、氮化物、钛氧化物等超导薄膜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与高温超导薄膜应用相关的两种PLD新技术:超导带材和大面积薄膜制备。最后,本文介绍了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高通量组合薄膜技术在高温超导研究上的典型成功案例。继续发展和使用该实验技术,构建与高温超导相关的高维相图和定量规律,有望实现机理研究实验上从量变到质变的全面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超导机理 超导应用 高温超导 高通量组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甾醇总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翟孟婷 谢亮 +3 位作者 林泽峰 张江旭 王翔宇 惠菊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6-261,共6页
探究了气相色谱检测植物油中12种甾醇的方法,使用液液萃取法对甾醇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以胆固醇为内标加入2 mol/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60℃水浴加热1 h,加入4 mL正己烷提取2次,氮吹至干,衍生化后气相色谱仪上机,使用HP-5色谱柱... 探究了气相色谱检测植物油中12种甾醇的方法,使用液液萃取法对甾醇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以胆固醇为内标加入2 mol/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60℃水浴加热1 h,加入4 mL正己烷提取2次,氮吹至干,衍生化后气相色谱仪上机,使用HP-5色谱柱进行分离。该方法对4种甾醇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其中菜籽甾醇回收率为85.42%~91.44%,菜油甾醇回收率为87.51%~91.89%,豆甾醇回收率为89.25%~98.10%,β-谷甾醇回收率为85.13%~94.80%,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3%~3.72%,本方法简便高效,适合高通量处理且减少有机试剂使用量,满足油脂工厂快速测定甾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植物油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