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Haynesville页岩气井产量递减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克强 张宝生 +1 位作者 Mikael HK kjell aleklett 《石油科学通报》 2016年第2期293-305,共13页
Haynesville区块是美国含气量最丰富的页岩区块之一,地位重要,且数据相对完善,对其进行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同时运用传统Arps双曲递减模型和现代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对该区块2008—2014年812口页岩气单井产量进... Haynesville区块是美国含气量最丰富的页岩区块之一,地位重要,且数据相对完善,对其进行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同时运用传统Arps双曲递减模型和现代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对该区块2008—2014年812口页岩气单井产量进行拟合,分析递减模型的参数、峰值产量、不同时期递减率和最终可采储量,进而总结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规律。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部分页岩气井显示出典型的"钟型曲线"产量变化模式,即产量在短时期内从低到高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并长期保持低产;(2)在递减阶段,两个模型对页岩气井组均值和单井产量数据序列都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尽管传统的双曲递减模型的参数β有26%的取值大于l,但合理选取页岩气井的产气生命周期长度(比如20年)可有效降低最终可采储量预测误差,因此仍可用于页岩气产量分析;(3)约有70%的页岩气井峰值产量达到9.3万~27.9万m3/d,且从整体趋势看,"新井"往往比"老井"具有更高的峰值产量,递减期第1年时的产量递减率为72%,第2年时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Haynesville区块 页岩气 产量递减规律 双曲递减 扩展指数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油田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Mikael Hk 唐旭 +1 位作者 庞雄奇 kjell aleklett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9,共13页
中国国内超过70%的原油产量来自于9个大油田。掌握这些油田的动态对于了解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和未来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是必要的。该研究利用递减曲线和采油速度分析,得出中国大油田未来产量的走势。研究表明,中国国内未来原油产量将会面临... 中国国内超过70%的原油产量来自于9个大油田。掌握这些油田的动态对于了解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和未来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是必要的。该研究利用递减曲线和采油速度分析,得出中国大油田未来产量的走势。研究表明,中国国内未来原油产量将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正是由大油田的成熟和递减引起的。证据也表明,水驱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大规模运用将会掩盖日益严重的资源缺乏,并可能会导致油田未来递减率比目前所见到的递减率更大。中国石油工业已经设法使其国内大油田的产量在几十年内保持稳定,但任何措施都无法阻止这些油田最终走向递减,且中国许多大油田已经过了峰值产量期进入递减。笔者认为,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大油田的原油产量将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油田 未来中国原油产量 递减曲线分析 产量模拟 原油生产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