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卫星长波长地球物理位场对东亚地区深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Jong Sun Hwang
Hyung Rae Kim
+3 位作者
Mancheol Suh
Patrick T Taylor
jan kutina
胡卫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7-1335,共9页
有研究表明从中国北部经黄海、朝鲜半岛、日本海至日本本州岛存在一个大型断裂带,被称为"北纬40°断裂带".为了验证该断裂带的存在性,本文通过GRACE和CHAMP卫星的位场数据中的大尺度区域重力和磁力异常来研究该区的大型...
有研究表明从中国北部经黄海、朝鲜半岛、日本海至日本本州岛存在一个大型断裂带,被称为"北纬40°断裂带".为了验证该断裂带的存在性,本文通过GRACE和CHAMP卫星的位场数据中的大尺度区域重力和磁力异常来研究该区的大型构造特征.区域性研究范围为24°N~56°N,90°E~150°E,详细研究范围为32°N~42°N,122°E~132°E.2008年Taylor等利用CHAMP卫星2005年6月至12月收集的轨道数据,从测量数据中消除地核和外部产生磁场效应,经化磁极之后得到磁异常图,从中来追踪构造特征,并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建立了数学模型来进行解释.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GRACE卫星2003年10月份测量的重力异常场数据.实测差分位场数据利用高斯勒让德求积法转换为垂向重力异常值,通过减去最新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的场值来去除波长超过1100km的长波长异常,所得的重力异常数据和磁场数据进行比较.为了能从中得到研究区的共同构造特征,建立一个球面棱柱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进行重、磁异常场的波数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在重、磁异常中均发现一个呈负相关的纬向构造特征,东亚地区"北纬40°断裂带"横穿了整个朝鲜半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观测
重力
磁力
GRACE卫星
CHAMP卫星
东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壳破裂型式和幔根构造间断面形成的成矿控制(英文)
被引量:
8
2
作者
jan kut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53,共25页
尽管地壳最上部的构造、岩性和地球化学条件控制着内生金属矿床的就位,然而最大量金属富集的地点和空间分布却常被幔根构造间断面(mantlerootedstructuraldiscontinuity)所控制。这些构造间断...
尽管地壳最上部的构造、岩性和地球化学条件控制着内生金属矿床的就位,然而最大量金属富集的地点和空间分布却常被幔根构造间断面(mantlerootedstructuraldiscontinuity)所控制。这些构造间断面延长几百到几千km,这表明它们是在比地壳最上部更为均质环境的应力分布下产生的。这些构造间断面与其它的近于垂直的深部构造的交切面界定了主要的岩石圈块体并提供了热、岩浆和成矿流体上升的通道。金属趋向于富集在这些块体的角上,以及构造间断面与板块边缘、裂谷构造或造山带的穿插部位。对上述组合型式的幔根构造间断面和它们在地表地质投影的识别,可确定金属聚集有较大潜力的靶区。文章还提供了来自不同地质环境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根构造间断面
矿床成矿
成矿控制
地壳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卫星长波长地球物理位场对东亚地区深部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Jong Sun Hwang
Hyung Rae Kim
Mancheol Suh
Patrick T Taylor
jan kutina
胡卫剑
机构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行星地球动力学处
韩国地球科学与矿产资源研究所石油与海洋资源研究部
韩国公州国立大学地质环境科学系
美国大学化学系全球构造与成矿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7-1335,共9页
基金
韩国国土
运输
+2 种基金
海洋事务部项目(MLTM-10-9106)
中国国际合作重大基金项目(4062014043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07CB411706)联合资助
文摘
有研究表明从中国北部经黄海、朝鲜半岛、日本海至日本本州岛存在一个大型断裂带,被称为"北纬40°断裂带".为了验证该断裂带的存在性,本文通过GRACE和CHAMP卫星的位场数据中的大尺度区域重力和磁力异常来研究该区的大型构造特征.区域性研究范围为24°N~56°N,90°E~150°E,详细研究范围为32°N~42°N,122°E~132°E.2008年Taylor等利用CHAMP卫星2005年6月至12月收集的轨道数据,从测量数据中消除地核和外部产生磁场效应,经化磁极之后得到磁异常图,从中来追踪构造特征,并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建立了数学模型来进行解释.本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GRACE卫星2003年10月份测量的重力异常场数据.实测差分位场数据利用高斯勒让德求积法转换为垂向重力异常值,通过减去最新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的场值来去除波长超过1100km的长波长异常,所得的重力异常数据和磁场数据进行比较.为了能从中得到研究区的共同构造特征,建立一个球面棱柱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进行重、磁异常场的波数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在重、磁异常中均发现一个呈负相关的纬向构造特征,东亚地区"北纬40°断裂带"横穿了整个朝鲜半岛.
关键词
卫星观测
重力
磁力
GRACE卫星
CHAMP卫星
东亚地区
Keyword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Gravity magnetic GRACE CHAMP East Asia
分类号
P738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壳破裂型式和幔根构造间断面形成的成矿控制(英文)
被引量:
8
2
作者
jan kutina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53,共25页
基金
IGCP项目
文摘
尽管地壳最上部的构造、岩性和地球化学条件控制着内生金属矿床的就位,然而最大量金属富集的地点和空间分布却常被幔根构造间断面(mantlerootedstructuraldiscontinuity)所控制。这些构造间断面延长几百到几千km,这表明它们是在比地壳最上部更为均质环境的应力分布下产生的。这些构造间断面与其它的近于垂直的深部构造的交切面界定了主要的岩石圈块体并提供了热、岩浆和成矿流体上升的通道。金属趋向于富集在这些块体的角上,以及构造间断面与板块边缘、裂谷构造或造山带的穿插部位。对上述组合型式的幔根构造间断面和它们在地表地质投影的识别,可确定金属聚集有较大潜力的靶区。文章还提供了来自不同地质环境的实例。
关键词
幔根构造间断面
矿床成矿
成矿控制
地壳破裂
Keywords
structural controls of ore deposits, stress distribution, mantle rooted structural discontinuities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卫星长波长地球物理位场对东亚地区深部结构的研究
Jong Sun Hwang
Hyung Rae Kim
Mancheol Suh
Patrick T Taylor
jan kutina
胡卫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壳破裂型式和幔根构造间断面形成的成矿控制(英文)
jan kut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