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泽河流域1959——2020年降水量趋势分析与预测
1
作者 胡鑫 吴捷 +1 位作者 王东升 齐培衡 《海河水利》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分析预测流域内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块泽河流域1959-2020年降水量实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拟合方法、5 a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不同时段降水量、历年降水天数变化趋势,应用非参数Mann-Kendal... 分析预测流域内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块泽河流域1959-2020年降水量实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拟合方法、5 a滑动平均方法分析不同时段降水量、历年降水天数变化趋势,应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检验趋势变化的显著程度、Morlet小波分析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并结合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及模糊集理论预测其未来10 a降水量。结果表明:(1)1959-2020年块泽河流域不同时段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不显著;(2)历年降水天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极其显著;(3)小波分析年降水量主要受5、12、20 a的尺度周期波动影响,2016-2020年该流域处于降水偏少期的末端,最后的震荡中心曲线未闭合,推测未来几年内降水将处于波动上升态势;(4)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及模糊集理论预测未来10 a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预测降水量均值为1 198.3 mm,其中2030年出现最大预测值1 260.0 mm、2024年出现最小值1 102.0 mm。研究成果可为后期区域水资源管理、水生态调度、防汛抗旱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趋势分析 预测 权马尔可夫链 块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半球谐振陀螺电极间隙高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
2
作者 王大志 胡鑫 +3 位作者 李义康 刘犇 王曦 梁世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电路,测量精度误差<1.8%,重复测试偏差<6%,实现了静电电容的高精度测量。搭建了高精度陀螺装配实验平台,基于采集的周向电容,微调电极间隙,降低周向电容的离散程度。最终完成陀螺高精度装配与固定。实验结果表明,陀螺周向间隙误差≤5.6%,周向静电电容标准差为14.47fF,离散系数为5.5%,装配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半球谐振陀螺 静电电容 间隙调整 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3
作者 胡鑫 朱筱敏 +5 位作者 金绪铃 黄成 周越 程长领 修金磊 任新成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90°相移、属性聚类、RGB属性融合、地层切片和波形指示模拟等技术,恢复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演化历史,并定量表征了齐古组薄层砂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 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90°相移、属性聚类、RGB属性融合、地层切片和波形指示模拟等技术,恢复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演化历史,并定量表征了齐古组薄层砂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不同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时期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前缘水下分流主河道发育,河道砂体宽且连续性较强,沉积序列多见无泥岩夹层的间断正韵律;在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前缘次级河道发育,河道砂体窄且呈断续分布,沉积序列多见有泥岩夹层的间断正韵律。②永进地区齐古组呈由北向南的楔状展布,砂体厚度为32~48m,平均厚度为35m。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砂体为复合砂体叠置发育,厚层且连通性较好;在湖侵体系域沉积时期,则以单砂体发育为主,厚度较小且连通性较差。③永进地区齐古组浅水三角洲前缘河道砂体的平面展布形态受到古地貌形态和湖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形成2类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在低位体系域呈枝状展布,在湖侵体系域呈网状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波形指示模拟 地层切片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古地貌 湖平面升降 齐古组 侏罗系 永进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油树脂对育肥牛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王紫华 游伟 +4 位作者 成海建 胡鑫 胡志勇 宋恩亮 姜富贵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706,共9页
[目的]探究辣椒油树脂(oleoresin capsicum, OC)对育肥牛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辣椒油树脂在育肥牛饲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体况良好、月龄相近(15.5±0.5)、体重相近(484.73 kg±48.42 kg)的... [目的]探究辣椒油树脂(oleoresin capsicum, OC)对育肥牛血清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为辣椒油树脂在育肥牛饲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体况良好、月龄相近(15.5±0.5)、体重相近(484.73 kg±48.42 kg)的西门塔尔牛杂交牛48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牛饲喂牛场原有饲粮;试验Ⅰ、Ⅱ、Ⅲ组牛在牛场原有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4、8和12 g/d辣椒油树脂。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Ⅱ组牛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2)试验Ⅰ、Ⅱ、Ⅲ组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IL-1)、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组牛血清中IgM、IL-4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牛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试验Ⅲ组牛血清中IgG、IgM、IL-4、IFN-γ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Ⅰ、Ⅱ组牛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增加(P<0.05);试验Ⅲ组牛血清中各项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适量辣椒油树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牛机体的抗氧化力和免疫力。本试验条件下,在育肥牛饲粮中添加8 g/d辣椒油树脂时提高机体抗氧化力和免疫力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 育肥牛 血清生化 免疫力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法分离苏氨酸二次母液中苏氨酸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胡鑫 王维浩 +4 位作者 全志刚 季柳俊澜 魏明智 曹龙奎 鹿保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提高苏氨酸二次母液的增值利用,以苏氨酸二次母液为原料,采用色谱分离法从中分离出苏氨酸,对3种不同的树脂以分离度为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的分离树脂为ZGSPC106Ca。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探究进样量、柱温和流速对分离... 为提高苏氨酸二次母液的增值利用,以苏氨酸二次母液为原料,采用色谱分离法从中分离出苏氨酸,对3种不同的树脂以分离度为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佳的分离树脂为ZGSPC106Ca。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探究进样量、柱温和流速对分离度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分离条件为进料体积10 mL、柱温60℃、流速2 mL·min^(-1),在此条件下苏氨酸-谷氨酸分离度为0.87、苏氨酸-异亮氨酸分离度为1.00,以期为苏氨酸二次母液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苏氨酸二次母液 树脂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烧变岩孔隙特征与演化机理
6
作者 赵飞 胡鑫 +2 位作者 韩璐 关继超 李国勇 《山西煤炭》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烧变岩的孔隙特征对注充填浆液的扩散距离与浆液水与水泥比例较大影响,通过吸水率测定、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等方法对烧变岩物理性质与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岩吸水率从1.4432%~7.2695%,泥岩吸水率为9.2290%~10.8180%;测试样品... 烧变岩的孔隙特征对注充填浆液的扩散距离与浆液水与水泥比例较大影响,通过吸水率测定、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等方法对烧变岩物理性质与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岩吸水率从1.4432%~7.2695%,泥岩吸水率为9.2290%~10.8180%;测试样品的T2图谱的波形基本不变,前峰降低后峰升高,整体向右移动;干湿循环的影响导致烧变岩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虽然波形高低起伏,但峰型保持基本稳定,在前峰降低的同时,后峰上升。在循环过程中,微孔逐步演变为中孔,中孔又逐渐转化为大孔,导致微孔的比例逐步减少,而大孔的比例则持续上升,泥岩W-6、W-7的初始大孔比例为29%、38%;分别增加到48%与53%,变化最大;泥岩经过烧变后物性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利于介质流动与注浆充填。研究表明岩性与距离火焰远近是控制孔隙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变岩 干湿循环 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速冻在海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欣 张璐 +2 位作者 董韶光 扈鑫 宋华玉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我国海域资源辽阔,海产品种类繁多,冻品是海产品加工的主要形式之一。液氮速冻作为一种新型速冻技术,具有冻结速率快、速冻食品品质高等优点,已在海产品冷冻过程中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液氮速冻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海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我国海域资源辽阔,海产品种类繁多,冻品是海产品加工的主要形式之一。液氮速冻作为一种新型速冻技术,具有冻结速率快、速冻食品品质高等优点,已在海产品冷冻过程中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液氮速冻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海产品保鲜中的应用,分析了液氮速冻工艺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液氮速冻技术未来研究方向,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速冻 冰晶生成带 中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防控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都雪莹 胡欣 +4 位作者 冯泽银 孙静 李向菲 庞心怡 陆颖健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45,共9页
生物被膜是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加工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浮游细菌不同,生物被膜结构复杂,黏附性强且抗逆性高,常规消杀手段难以将其根除。肉桂醛因其广谱抗菌活性和良好的生物被膜抑制效果,在防控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方面受到广泛... 生物被膜是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加工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浮游细菌不同,生物被膜结构复杂,黏附性强且抗逆性高,常规消杀手段难以将其根除。肉桂醛因其广谱抗菌活性和良好的生物被膜抑制效果,在防控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总结肉桂醛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抗菌及其抗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进展,从抑制细菌黏附、抗菌作用及抗群体感应作用3个方面系统分析肉桂醛抗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并阐述纳米级肉桂醛在抗菌方面的应用,旨在为食品行业生物被膜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食源性致病菌 生物被膜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原位开发地质保障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双明 孙强 +5 位作者 胡鑫 耿济世 薛圣泽 刘浪 师庆民 魏江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双碳”目标下,面对“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特征,煤炭在一段时期内仍占据中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但煤炭的低碳、清洁开发转型势在必行。地下原位热解、气化、干馏、制氢等方式有望成为未来煤炭开发的重要抓手。当前对煤炭原... “双碳”目标下,面对“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资源禀赋特征,煤炭在一段时期内仍占据中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但煤炭的低碳、清洁开发转型势在必行。地下原位热解、气化、干馏、制氢等方式有望成为未来煤炭开发的重要抓手。当前对煤炭原位开发已有较多探索,但地质选址和开发过程的地质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仍是制约其规模化和商业化的科学难题。因此,煤炭原位开发地质保障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亟待深入。秉持“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原则,从煤炭资源禀赋特征和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煤炭原位开发研究现状;基于煤炭开发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理念,提出了“煤炭原位开发地质保障”的科学内涵;在查明采前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物理机制角度揭示深部原位开发过程中围岩地质体响应特征和损害规律,阐明原位开发中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行为,构建原位开发地质条件动态评价模型,形成原位开发减损保障策略和方法,提出原位开发空间的再利用途径,并以煤炭地下气化和地下热解2种开发模式为例阐述了原位开发阶段性,明确了原位开发区设计的地质条件要素,强调开发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测和评价围岩地质体响应保证开发区密封性与安全性,实现地质条件时空演化的评价及地质风险可控性,此外注重协同开发深部热能与共伴生资源,实现残余资源利用和地下空间再利用。煤炭原位地质保障研究体现了资源赋存条件、地质环境约束、原位开发技术、地质风险防控、资源协同开发等层面的要求,突出了原位扰动条件下的地质条件变化,强调开发扰动与地质体结构的整体研究,理解原位开发时空效应范畴的多相场耦合损伤机制,从多圈层角度揭示原位开发扰动效应下地质风险模式,破解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制约之间矛盾,对于推动未来煤炭低碳开发,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煤层 原位开发 碳中和 地质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R网络运维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0
作者 张卫军 蒋笑冰 +1 位作者 胡新 李岩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5G-R网络承载铁路行车相关通信业务,其运维质量对业务运用起着关键性作用,客观评价网络运行、业务运用和维护工作,真实反映网络运维质量情况至关重要。相比GSM-R网络,5G-R网络架构更复杂、管理网元数量更多、承载业务更丰富,构建5G-R网... 5G-R网络承载铁路行车相关通信业务,其运维质量对业务运用起着关键性作用,客观评价网络运行、业务运用和维护工作,真实反映网络运维质量情况至关重要。相比GSM-R网络,5G-R网络架构更复杂、管理网元数量更多、承载业务更丰富,构建5G-R网络运维质量评价体系面临着诸多难点。通过分析5G-R网络运行的关键性能指标、业务感知的关键质量指标、日常运维工作的关键成效指标,提出基于5G-R网络运行和业务感知的网络运维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研究5G-R网络中的网元功能及业务流程、承载业务的质量要求,以及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明确各个评价指标的具体定义和计算方法等,确保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中的所有评价指标均可量化,增强5G-R网络运维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R 运维质量 业务感知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不同采收期营养加工特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11
作者 王海丹 胡昕 +3 位作者 普红梅 马菲菲 李荣辉 杨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目的研究采收期对苦荞不同部位营养品质、加工特性与抗氧化活性影响。方法采收期根据首次开花时间来确定,对苦荞籽粒、茎、花、叶在花后不同采收期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持水性、持油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等进行测定分析... 目的研究采收期对苦荞不同部位营养品质、加工特性与抗氧化活性影响。方法采收期根据首次开花时间来确定,对苦荞籽粒、茎、花、叶在花后不同采收期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持水性、持油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苦荞籽粒、茎、叶与花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活性成分,加工特性优良。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苦荞籽粒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持水性和持油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苦荞茎、花的膳食纤维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苦荞茎、叶的总黄酮含量、蛋白含量减少,苦荞叶的膳食纤维含量、苦荞花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苦荞花总抗氧化能力要显著高于苦荞的其他部位,花后14 d总抗氧化能力与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69.42μmol/g与7.83%,是苦荞籽粒的6.2倍和8.8倍。结论不同部位的苦荞都有作为食品开发加工原料的潜能与应有价值,可充分利用;采收期对苦荞不同部位的营养与功能成分有直接影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目的来确定合理的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采收期 籽粒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西山窑组深部煤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鑫 姚卫江 +3 位作者 胡正舟 黄福成 汪洋 汪孝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深部煤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十分重要,为了明确深部煤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及周缘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覆压孔渗、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二氧化碳等... 深部煤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十分重要,为了明确深部煤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及周缘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覆压孔渗、扫描电镜、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二氧化碳等温吸附等多种试验方法,对西山窑组煤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山窑组煤岩演化程度低,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具有低水分、特低灰和低挥发分的特点;西山窑组煤岩储层发育孔缝双重介质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好;西山窑组煤岩储层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Ⅰ类储层储集性能好,但渗透性能差,Ⅱ类储层是研究区主要储层类型,进一步分为Ⅱ_(1)类和Ⅱ_(2)类,Ⅱ_(1)类储层具有中等储集性能和良好渗透性能,Ⅱ_(2)类储层与Ⅲ类储层均以微孔为主,物性较差;西山窑组煤层孔隙结构主要受灰分质量分数、镜质组体积分数、惰质组体积分数和埋深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岩储层 孔隙结构 准噶尔盆地 白家海凸起 西山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NO模型在VR家具购物中的应用——洞察设计决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伯勋 胡欣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9,I0005,共7页
本文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深入探讨VR(虚拟现实)如何改善在线家具的购物体验。这项研究通过比较线上和线下用户的家具购买过程,分析物理和虚拟环境中家具购物体验的研究现状,采用KJ法获取用户需求的考量维度:VR家具购物体验、VR系统与环... 本文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深入探讨VR(虚拟现实)如何改善在线家具的购物体验。这项研究通过比较线上和线下用户的家具购买过程,分析物理和虚拟环境中家具购物体验的研究现状,采用KJ法获取用户需求的考量维度:VR家具购物体验、VR系统与环境和VR特征,通过用户行为定义16项功能需求。以kano模型收集有效样本,进行用户需求和功能优先级分析,聚焦VR系统的具体优化功能,构建产品的信息架构及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方式。运用可用性测试和专家访谈法对VR系统原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种设计策略可提升VR在线家具系统的用户购物体验。这项研究对于开发符合用户需求,以及用户期望的VR在线家具购物系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需求排序 VR在线家具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14
作者 涂绍勇 蒋炜 +12 位作者 尹传盛 于承新 范征锋 袁永腾 蒲昱东 缪文勇 胡昕 李晋 杨轶濛 车兴森 董云松 杨冬 杨家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8,共7页
研究收缩几何下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对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降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和混合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神光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辐射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观测到模耦合现象,以及收缩几... 研究收缩几何下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对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丸降低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和混合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神光100 kJ激光装置上开展了辐射驱动柱几何内界面减速段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观测到模耦合现象,以及收缩几何独有的Bell-Plesset(BP)效应,理论预估BP效应导致的扰动增长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中观察到驱动不对称性引入的2阶模扰动,M2不对称性约为11%,提出了通过增加黑腔长度来优化驱动不对称性的方法。柱几何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收缩几何效应在高能量密度条件下对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的影响,为优化惯性约束聚变靶丸设计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几何 减速段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间接驱动 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增强型复系数滤波器的多电飞机变频电网状态估计
15
作者 胡欣 郭梦洁 +2 位作者 张震 马瑞卿 段晨东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0-466,共7页
多电飞机的电网是一种典型的孤岛微网,具有360~800 Hz的宽频率工作范围,传统恒定频率电网同步方法的动态性能在飞机变频电网中有所不足。为了准确估计飞机变频电网的电网状态,结合自适应模块,对增强型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进行改进,设计... 多电飞机的电网是一种典型的孤岛微网,具有360~800 Hz的宽频率工作范围,传统恒定频率电网同步方法的动态性能在飞机变频电网中有所不足。为了准确估计飞机变频电网的电网状态,结合自适应模块,对增强型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适应于MEA变频电网的自适应增强型复系数滤波器锁相环结构(AECCF-PLL)。分析了其传递函数与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推导了模型参数与频率的关系,建立了频率自适应模块,满足飞机变频交流电网状态估计对稳定性和快速性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飞机变频电网含有大小频率跳变、谐波、斜坡等扰动情况时,提出的AECCF-PLL可以实现对电网状态的快速稳定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网 电网同步 频率自适应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s的采煤机滚筒与支架护帮板干涉状态智能识别
16
作者 毛清华 胡鑫 +2 位作者 王孟寒 张旭辉 薛旭升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3,共11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护帮板处于未收回异常状态导致采煤机滚筒与护帮板干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的采煤机滚筒与液压支架护帮板干涉状态智能识别方法。运用课题组前期提出的基于边界约束和非线性上下文正则化的去雾去尘方法对视... 针对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护帮板处于未收回异常状态导致采煤机滚筒与护帮板干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的采煤机滚筒与液压支架护帮板干涉状态智能识别方法。运用课题组前期提出的基于边界约束和非线性上下文正则化的去雾去尘方法对视频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提高综采工作面监控视频图像质量;对YOLOv5s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将YOLOv5s主干网络中的普通卷积Conv替换为分类效果更佳的Ghost卷积,减少了模型的参数数量,提高了模型识别速度,同时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提高了模型对护帮板和滚筒特征提取能力,从而提高模型识别精确率。运用软非极大值抑制算法(Soft-NMS)的锚框筛选方法,减少因护帮板重叠而发生漏检问题。针对采煤机滚筒与液压支架护帮板干涉状态判定问题,提出液压支架护帮板与采煤机滚筒锚框重合度的判定方法。运用本文改进YOLOv5s模型与YOLOv5s、YOLOv3-tiny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原模型相比的识别精确率提高了约8.1%,GFLOPs降低1.86倍;mAP@.5达到97.2%、平均识别速度为检测时间为5.9 ms。运用本文方法对煤矿实际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滚筒与液压支架护帮板视频图像进行干涉状态识别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对采煤机滚筒与液压支架护帮板干涉状态识别准确率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滚筒 液压支架护帮板 YOLOv5s 干涉状态 视频图像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 HPM对雷达方舱内电子设备的影响仿真分析
17
作者 胡欣 杨江平 +2 位作者 孟藏珍 许一 刘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149,共8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辐照下雷达方舱内电子设备的响应和毁伤效应等实际问题,通过建立雷达方舱和舱内电缆模型进行了辐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信号在进入方舱时,方舱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类似带通滤波器;雷达方舱和舱内设备的反射会... 针对高功率微波辐照下雷达方舱内电子设备的响应和毁伤效应等实际问题,通过建立雷达方舱和舱内电缆模型进行了辐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信号在进入方舱时,方舱起到一定的滤波作用,类似带通滤波器;雷达方舱和舱内设备的反射会影响方舱内场强分布和极化,造成方舱内电场分布不均匀,各向异性降低,但尚未达到混响室程度;通过仿真概略计算了方舱内信号分布和传输特性;方舱内电缆耦合信号电压基本在同一个数量级,超宽谱信号辐照影响主要以扰乱为主。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了相应加固措施,可为雷达在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下进行后门防护加固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武器 雷达 方舱 后门耦合 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防护能力对比分析
18
作者 胡欣 杨江平 +3 位作者 孟藏珍 左治方 许一 谢雨希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高功率微波 前门耦合 防护能力 增益 波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美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分析
19
作者 孙雪林 杜娇 +3 位作者 谭琴 胡欣 张亚同 郑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分析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阿美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 目的分析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阿美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对阿美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16日。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收集263名患者的安全性数据,据文献数据统计,阿美替尼所致不良反应共246例次,主要表现为皮疹/痤疮样皮疹(17.9%)、转氨酶增高(12.6%)、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6.1%)、全身乏力(5.7%)、甲沟炎(7.3%)等,共发生11例≥3级的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阿美替尼的不良反应表现多样,对皮肤和肝功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应持续加强用药监测,警惕其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美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枢机谈补中益气法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刘礼剑 刘杰 +4 位作者 胡鑫 黄锦华 梁兰琪 何旗 谢胜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9-12,共4页
补中益气法是临床常用的治法之一。补中益气法属补法范畴,是补益脾胃之气、升提中气的一种治法。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枢机平衡失调会导致脾升无力和胃降不通,治疗上不仅要关注脾升无力,也要注重胃降不通。同时,脾升带动肝升,... 补中益气法是临床常用的治法之一。补中益气法属补法范畴,是补益脾胃之气、升提中气的一种治法。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枢机平衡失调会导致脾升无力和胃降不通,治疗上不仅要关注脾升无力,也要注重胃降不通。同时,脾升带动肝升,胃降促进肺降,即为肝肺枢机;肝升之极成心火,肺降之极成肾水,肾水随肝脾之升上济心火,心火随肺胃之降下达肾水,即为心肾之枢。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任降督升则任督交会。脾胃枢机为轴,肝肺枢机、心肾枢机、任督枢机为轮,调脾胃枢机可运肝肺、心肾、任督枢机,调肝肺、心肾、任督枢机也可以复脾胃枢机,以达“轴轮互运”之机,使气机升降出入自如、运转有度,亦为治疗脾胃病证的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枢机 补中益气法 以枢调枢 轴轮互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