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2015年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新星 顾文婧 +7 位作者 陈正荣 何燕玉 郝创利 严永东 朱灿红 王宇清 黄莉 季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地区11 064例肺炎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7~10 d采集静脉血...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地区11 064例肺炎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P-DNA;同时在入院24 h内及治疗7~10 d采集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G、IgM,结合临床表现分析RMPP流行状况。结果:RMPP在MPP中的总发生率为14. 30%,其中男性发生率为13. 12%,女性发生率为15. 90%,女性患儿RMPP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χ^2=5. 918,P<0. 05)。<4岁患儿RMPP发生率为6. 83%,4~7岁为20. 86%,≥7岁为40. 84%,RMPP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χ^2=365. 233,P<0. 01)。春季RMPP发生率为14. 39%,夏季为16. 93%,秋季为12. 56%,冬季为12. 88%,夏季RMPP发生率最高(χ^2=10. 426,P<0. 05)。2011-2015年住院患儿RMPP在MPP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χ^2=52. 709,P<0. 01)。结论:苏州地区2011-2015年RMPP在MPP中的发生率为14. 30%,女性患儿RMPP发生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RMPP发生率逐渐升高,夏季为RMPP高发季节,RMPP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肺炎支原体肺炎 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新星 顾文婧 +7 位作者 郝创利 季伟 王宇清 何燕玉 董贺婷 陆燕红 武敏 陈正荣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江苏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M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20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4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P-DNA,酶... 目的:探讨江苏苏州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治M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20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2401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P-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M,并分析MP检出情况。结果:12401例住院患儿中,MP检出率30.76%(3814/12401),其中女性患儿MP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2.585,P<0.01)。<6个月、≥6个月~1岁、>1~3岁、>3~7岁、>7岁患儿MP检出率分别为8.72%、20.89%、34.57%、48.98%、65.21%,MP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2)=1883.359,P<0.01)。春夏秋冬MP检出率分别为26.61%、32.85%、35.98%、27.02%,夏秋季MP检出率高于冬春季(χ^(2)=92.064,P<0.01)。2015-2020年,2016年夏季为MP检出率最高季节(52.89%),2020年冬季为MP检出率最低季节(15.79%)。苏州地区2016年MP检出率45.06%为近6年来最高,2020年22.42%为最低。结论:苏州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MP感染处于较高水平,随年龄增长MP检出率逐渐升高,夏秋季为MP感染高发季,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可能对传统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住院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儿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病原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星 季伟 +7 位作者 顾文婧 陈正荣 郝创利 严永东 王宇清 黄莉 董贺婷 王美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病原学特点,为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合理诊疗提供病原学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8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61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及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病原学特点,为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合理诊疗提供病原学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8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61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及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及博卡病毒(HBoV)、结核杆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鼻病毒(HRV)及偏肺病毒(hMPV),并进行细菌培养。入院24 h内及治疗7~10 d采集患儿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MP抗体IgG、IgM。结果:361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总病原学检出率为82.83%,其中MP检出率67.59%,病毒检出率15.51%,细菌检出率19.39%,混合感染检出率20.50%,结核杆菌检出率2.22%。病毒检出以hBoV、HRV为主,细菌检出以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为主,混合感染以细菌+MP、病毒+MP为主。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1~3岁组病毒检出率最高,>6岁组患儿病毒检出率最低(P<0.05),MP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P<0.05)。1~3岁组、>3~6岁组患儿细菌检出率均高于>6岁组(P<0.05),1~3岁组患儿混合感染率最高(P<0.05)。MP夏季检出率最高,春季检出率最低(P<0.05),病毒夏季检出率相对较低,而细菌秋冬季节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MP为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最重要的病原体,尤其在夏秋季节;其次为SP,随着年龄增长MP检出率增加,混合感染及结核感染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肺炎 病原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表现为突发大咯血的肺血管畸形
4
作者 武敏 王宇清 +3 位作者 郝创利 蒋吴君 陈赛男 徐雪云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40-44,共5页
目的:总结3例以突发大咯血为表现的肺血管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加强对儿童肺血管畸形的早期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因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导致的大咯血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 目的:总结3例以突发大咯血为表现的肺血管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加强对儿童肺血管畸形的早期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因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导致的大咯血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3例患儿均为年长儿,既往体健,以大咯血为首发症状,除轻微咳嗽外,无其他伴随症状,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表现,3例患儿均通过肺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第1例患儿放弃支气管栓塞治疗,后随访因再次大咯血死亡,第2例患儿行介入栓塞治疗,第3例患儿行2次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第2例和第3例患儿出院随访2年,均未再出现咯血,无不适症状。结论:肺血管畸形多见于年长儿童,平素体健,以突发大咯血为主要表现,无其他伴随症状,及时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应用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肺血管畸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acute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a girl diagnosed by CT 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5
作者 Guo Wanliang hao chuangli +2 位作者 Lan Xinghao Sheng Mao Zhou Mi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Primary tuberculosis often occurs in children with the main types of hilar lymphonode tuberculosis or Ghon complex. Whe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ggravates and tubercule bacillus invades pulmonary veins, a disseminated... Primary tuberculosis often occurs in children with the main types of hilar lymphonode tuberculosis or Ghon complex. Whe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ggravates and tubercule bacillus invades pulmonary veins, a disseminated disease may occur clinically. One 8-year-old girl presented with hypodynamia and emaciation. CT indicated the disseminated disease and extensive mediastinal and hilar lymphadenopathy. But she had negative sputum smears and negative PPD test. The bronchi showed inflammatory change in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PTNB) guided by CT was used as a means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he case was rapidly diagnosed as sub-acute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ith the help of combined CT imagine and his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THORACIC BIOPSY Sub-acute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