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PSIM-Maize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春玉米适宜种植区产量模拟及参数优化
1
作者 史博然 韩娜娜 +3 位作者 彭致功 周青云 李松敏 王敏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2,71,共9页
为提高APSIM-Maize模型在西北干旱条件下对春玉米产量模拟的精准性,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春玉米适宜种植区(永昌县、民勤县、凉州区、古浪县)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与研究地区春玉米相关的49篇大田试验文献获得2009-2022年共115对观测数据,... 为提高APSIM-Maize模型在西北干旱条件下对春玉米产量模拟的精准性,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春玉米适宜种植区(永昌县、民勤县、凉州区、古浪县)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与研究地区春玉米相关的49篇大田试验文献获得2009-2022年共115对观测数据,基于APSIM-Maize模型,采用敏感性指数SI法和修正的Morris法对水分利用率、光周期斜率等21个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针对4个适宜种植区分别对筛选的敏感参数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1)对春玉米产量较敏感的模型参数有5个,敏感大小分别为蒸腾效率系数>出苗到拔节结束积温>光合作用与辐射利用效率>开花至开始灌浆积温>茎向籽粒转移的生物量;(2)针对不同适宜种植区,参数优化效果有所差异,其中永昌县、凉州区及古浪县效果较好,民勤县的优化效果次之;(3)春玉米适宜种植区参数优化后的产量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由0.566提高到0.978、0.341提高到0.809、0.455提高到0.953、0.537提高到0.936,均方根误差分别由1837.10~3088.72 kg/hm^(2)减小到341.64~996.64 kg/hm^(2),优化后的参数有效的提高了模型模拟产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APSIM-Maize模型 产量 适宜种植区 敏感性分析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变换的冬小麦冠层SPAD值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少喆 彭致功 +6 位作者 张宝忠 魏征 张倩 韩娜娜 刘露 王春堂 冯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8,共6页
建立精准、无损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监测模型,为冬小麦施肥调控和产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实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冠层SPAD值数据为基础,分析经变换后反射率与冠层SPAD值的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不同光谱变换形式... 建立精准、无损的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监测模型,为冬小麦施肥调控和产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实测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冠层SPAD值数据为基础,分析经变换后反射率与冠层SPAD值的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不同光谱变换形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时段的冠层SPAD值监测模型。结果表明:以光谱变换后反射率与监测冠层SPAD值相关性最高为原则,筛选出的适宜光谱变换形式下的敏感波段,其中拔节-抽穗期为一阶微分(503 nm),抽穗-灌浆期为一阶微分(543 nm),灌浆-成熟期为对数的一阶微分(726 nm),全生育期为除以R930(724 nm);考虑各生育时段特点构建不同光谱变换形式下适宜的回归模型组合即模型组合1,考虑模型简单实用性构建单个光谱变换值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即模型2,模型1在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6、0.855、0.917、0.890,且较同期模型2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24.4%、6.1%、57.8%、37.8%,表明采用各生育期不同光谱变换形式下适宜模型组合的监测效果优于单个光谱变换值的一元二次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光谱变换 冠层SPAD值 生育时段 模型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Cutting Technique of Making Collembola Glass Specimens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han-nan Xie Gui-lin +6 位作者 Li Shu-ling Zhao Kui-jun Zhou Shao-ting Lin Qing-zhan han na-na Wang Li-xiu Zhao Hong-h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A new technique, involving tool making, clearing, staining, cutting and mounting specimens on slides, was described for studying Collembola taxonomy. It coul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observing Collembola glass specimen... A new technique, involving tool making, clearing, staining, cutting and mounting specimens on slides, was described for studying Collembola taxonomy. It could resolve the problem of observing Collembola glass specimens under standard optical microscopy, because the 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has not been available for all researchers. A type of micro cutting probe (about 1 μm in tip diameter) was designed, and it made the cutting method go from two-handed to one-handed, which was a huge step forward in the cutting method of Collembola. The micro cutting probe was custom designed for Collembola using two electric grinders, followed by ferric tannate staining with a stable blue color, mounting in specialized solutions and sealing with a neutral quick-drying gum. We also described a method to make glass capillary extractor and glass capillary brush to make sure a better condition of cleared specim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MBOLA glass specimen micro cutting probe ferric tann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滨海盐碱化地区宅基地复垦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娜娜 周青云 孙书洪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5-90,103,共7页
为保证农村宅基地复垦后的耕地质量,以北方滨海盐碱化地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津津南区葛沽镇进行农村宅基地复垦模式的研究,基于水盐调控、土壤功能重构、生物选择和微区改土4种复垦技术,提出了3种集成复垦模式。选取土壤含... 为保证农村宅基地复垦后的耕地质量,以北方滨海盐碱化地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津津南区葛沽镇进行农村宅基地复垦模式的研究,基于水盐调控、土壤功能重构、生物选择和微区改土4种复垦技术,提出了3种集成复垦模式。选取土壤含盐量、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复垦模式的效果分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复垦前各层的土壤养分属于中等偏低水平,0~20 cm土层的养分比40~60 cm的较差。经过2年复垦后,复垦集成模式1对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改善较大,模式2对土壤中各评价指标的改善均较大,模式3可明显降低土壤含盐量。3种集成复垦模式均提高了土壤各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等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的含盐量,土壤养分达到了高等水平。该研究可为北方滨海盐碱化地区的宅基地复垦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复垦模式 北方滨海盐碱化地区 复垦效果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