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花后糖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柏岳 任爱霞 +2 位作者 hafeez noor 古丽刚 孙敏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施用氮肥为当前农业增产措施之一,适量施用对小麦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20—2021年在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站开展,设置施氮(N)0 kg/hm^(2)(N0)、90 kg/hm^(2)(N90)、150 kg/hm^(2)(N150)、210 kg/hm^(2)... 施用氮肥为当前农业增产措施之一,适量施用对小麦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20—2021年在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站开展,设置施氮(N)0 kg/hm^(2)(N0)、90 kg/hm^(2)(N90)、150 kg/hm^(2)(N150)、210 kg/hm^(2)(N210)共4个处理,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旱地小麦地上部生长、花后糖代谢及产量等的影响,以探明提高产量的适宜施氮量及其糖代谢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N0)相比,施氮肥可显著增加旱地小麦各生育时期株高,增加叶面积指数和花后旗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且花后15~30 d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中,产量增加13.45%~42.18%,穗数增加7.68%~22.33%,穗粒数增加2.14%~3.45%,千粒重增加2.48%~13.54%;总淀粉含量增加1.8~8.8个百分点,尤以支链淀粉含量增加显著。从动态趋势上看,施氮量由90 kg/hm^(2)增至210 kg/hm^(2),各生育时期小麦叶面积指数、花后10~30 d旗叶SPS和SS活性、花后10~30 d籽粒淀粉含量均先增后减,且在施氮量150 kg/hm^(2)时达最高值。最终,旱地小麦产量以N150处理最高,而淀粉含量以N210处理最高,但与N150差异不显著。综上,施氮量150 kg/hm^(2)促进旱地小麦地上部生长,增强花后10~30 d旗叶糖代谢酶活性,增加蔗糖和淀粉含量,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氮肥 糖代谢 产量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培如 钟融 +6 位作者 孙敏 孔玮琳 张敬敬 hafeez noor 任爱霞 林文 高志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0-1443,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引起的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效率的变化,为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 【目的】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引起的小麦生育期耗水量、植株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效率的变化,为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后夏休闲,一年一熟。3个试验年降水量分别属于正常、干旱和湿润年型。试验设施氮量0、120、150、180、210 kg/hm^(2)5个处理,分析了小麦耗水量、氮素吸收与利用、产量形成及不同降水年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均以N 180 kg/hm^(2)最高,且丰水年和欠水年耗水变化率以施N 150~180 kg/hm^(2)最高,平水年则以施N 120~150 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了花前叶片和穗轴+颖壳氮素运转量,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提高了播种—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花前叶片和茎秆+叶鞘氮素运转量。不同降水年型花前植株氮素运转量、成熟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变化率均以N 120~150 kg/hm^(2)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丰水年施N 18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了8.4%~35.6%,平水年施N 15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8.9%~33.7%,欠水年施N 150 kg/hm^(2)产量显著提高13.4%~48.9%;不同降水年型产量变化率以施N 120~150 kg/hm^(2)最高,且施氮量增加到N 180 kg/hm^(2)时在丰水年仍可增产。丰水年施N 150~180 kg/hm^(2)肥效最高,达14.9 kg/kg,平水年和欠水年均施N 120~150 kg/hm^(2)肥效最高,分别达18.0和15.2 kg/kg;丰水年施N 180 kg/hm^(2)、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均可获得较高的水、氮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此外,不同降水年型增加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花前植株氮素运转量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考虑氮肥用量氮肥变化量对耗水量、氮素运转量及产量等变化率的影响,丰水年施N 180 kg/hm^(2),平水年和欠水年施N 150 kg/hm^(2)可提高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该施氮量为该区域的推荐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施氮量 降水年型 增长率 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冬小麦品种表层根系特性及物质生产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蕾 王会文 +7 位作者 hafeez noor 王培如 任爱霞 林文 张蓉蓉 赵庆玲 高志强 孙敏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591-598,共8页
为明确氮肥促进小麦物质生产形成的根系农艺机制,于2018—2019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基地进行大棚池栽试验,以3个小麦品种山农29、良星77、良星99为主区,以150、270 kg/hm^(2)共2个施氮量为副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0~20 cm根系特性、... 为明确氮肥促进小麦物质生产形成的根系农艺机制,于2018—2019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基地进行大棚池栽试验,以3个小麦品种山农29、良星77、良星99为主区,以150、270 kg/hm^(2)共2个施氮量为副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0~20 cm根系特性、植株干物质积累特性、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对氮肥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氮处理较低氮处理显著提高了越冬、开花和成熟期表层根长,尤其开花期Ⅰ级根尖端数、Ⅱ级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密度,Ⅲ级根长、根体积、根尖端数和根表面积密度;降低了花后表层总根和各级根长、根体积衰减速率,尤其显著降低了Ⅲ级根、总根的根长衰减速率和根体积衰减速率;提高了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产量7.3%~13.6%、氮素利用效率1.0%~8.2%,尤以山农29差异显著;山农29较良星77和良星99显著增加了各生育时期表层(0~20 cm)总根长,显著降低了花后根长衰减速率和根体积衰减速率,显著提高了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产量15.6%~31.4%、提高氮素利用效率5.3%~15.9%;小麦开花期表层Ⅰ级根长和根尖端数与生育后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Ⅲ级根长、根体积、根尖端数和根表面积密度与成熟期干物质量、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施氮量 根系分级 根系衰减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