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评价磁流变抛光工艺误差抑制能力的方法
1
作者 高博 范斌 +2 位作者 王佳 吴湘 辛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了分析磁流变加工过程中去除函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以及去除函数的抗中频误差性能,采用平滑谱方法对加工中误差抑制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非球面光学元件对平滑谱方法及传统功率谱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实验及实验验证,采用平滑谱方... 为了分析磁流变加工过程中去除函数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以及去除函数的抗中频误差性能,采用平滑谱方法对加工中误差抑制能力进行了评估。通过非球面光学元件对平滑谱方法及传统功率谱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实验及实验验证,采用平滑谱方法及传统功率谱方法分析了去除函数对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面形误差和中频误差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平滑谱方法对加工中误差抑制能力即去除函数可修正的面形误差值为0.22 mm-1;平滑谱函数可直观地判断去除函数对面形误差和中频误差的抑制能力,并可明确地定量化判断中频误差的变化规律。此方法为磁流变加工中误差抑制能力的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误差评价 平滑谱曲线 中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颤振模拟试验临界颤振速度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高博 孙健 +2 位作者 张忠 杨执钧 郭静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提高飞行器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影响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结果(即临界颤振速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关于试验实施的指导性意见。首先通过对试验流程的分析梳理出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6大因素;然后分别建立了地面颤振模拟试验... 为提高飞行器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的有效性,文章分析了影响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结果(即临界颤振速度)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关于试验实施的指导性意见。首先通过对试验流程的分析梳理出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6大因素;然后分别建立了地面颤振模拟试验系统的“原理模型”、“理想化模型”和“详细模型”三个时域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模型系统分析各因素对临界颤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件设备的时钟频率会影响临界颤振速度,时钟频率取值为1000 Hz较为合适;加载系统的相位延迟对结果的影响较大,试验中必须保证加载控制算法具有足够高的相位追踪精度。该研究旨在为飞行器设计师提供更精确的颤振评估试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分析 数值模拟 地面颤振模拟试验 仿真模型 系统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广府民居天井空间构成要素与区域特征量化分析
3
作者 高博 王锦宁 《世界建筑》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广西地处广府文化的边缘区域,复杂地理环境与多元文化融合使该地区广府民居天井空间具有类型多样性与非典型性特征。结合方言谱系,本文基于方言分区、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等要素对天井进行数据统计,借助SPSS软件量化分析空间... 广西地处广府文化的边缘区域,复杂地理环境与多元文化融合使该地区广府民居天井空间具有类型多样性与非典型性特征。结合方言谱系,本文基于方言分区、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等要素对天井进行数据统计,借助SPSS软件量化分析空间区域特征,探讨天井空间形态与方言谱系之间的文化关联与分异规律,为广西广府民居的保护更新与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府民居 方言谱系 天井 SPSS 空间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探区和邻区油页岩原位开采选区评价
4
作者 郭旭升 李王鹏 +8 位作者 申宝剑 胡宗全 赵培荣 黎茂稳 高波 冯动军 刘雅利 武晓玲 苏建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石化探区油页岩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和补充能源。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油页岩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通过调研梳理国内外成功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现场试验的技... 中国石化探区油页岩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和补充能源。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油页岩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通过调研梳理国内外成功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现场试验的技术,分析试验区特征、地质和工程适应性、选区选层要求等认为:国外壳牌公司电加热法技术、中国吉林众诚公司的原位压裂化学干馏技术和吉林大学的局部化学反应法原位裂解技术实施了现场先导试验并获得成功,但中国两项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且现有的原位开采技术对深部油页岩的适应性均未得到验证。通过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特点、地质资源条件、开采工程条件梳理分析,针对约束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关键因素,结合加热方式确定了4项地质参数、6项工程参数和分级评价界限,并根据约束油页岩原位开采利用的程度确定各参数的权重,建立了油页岩原位开采有利区地质-工程双因素评价模型,优选出15个中国石化探区和邻区油页岩Ⅰ类有利区。对选出的有利区进一步分析其顶底板、断裂、可动水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并综合评价优选出4个试验目标区,分别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旬邑区块、博格达山北麓南缘上黄山街含矿区、茂名盆地电白含矿区、抚顺盆地抚顺含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含油率 加热方式 原位转化 选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分层遗留煤柱下方沿空巷道煤柱宽度优化设计
5
作者 王永平 牟宗龙 +5 位作者 樊卫阁 辛龙泉 高波 巩思园 曹京龙 盖元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提高煤柱稳定性和煤炭资源回收率,本文以杨村煤矿3332-2工作面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左侧峰值的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加,右侧峰值的应力集中程度略微降低;巷... 为提高煤柱稳定性和煤炭资源回收率,本文以杨村煤矿3332-2工作面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巷道左侧峰值的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加,右侧峰值的应力集中程度略微降低;巷道顶部和右帮变形量减少,左帮变形量增加,底部变形量变化不大。综合考虑,随煤柱宽度改变,巷道应力与变形虽然有所变化,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3332-2运顺采用4m宽煤柱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煤柱宽度 巷道围岩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钻石饰品“Lightbox Jewelry”的宝石学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代会茹 唐诗 +10 位作者 陆太进 程娟 宋中华 江堤 吴旭旭 张晓玉 高博 苏隽 马永旺 张健 柯捷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8-47,共10页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收集了无色、粉色、蓝色的合成钻石饰品品牌“Lightbox Jewelry”的样品,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工作,包括显微镜观察、发光图像观察、光谱学测试等。研究表明,Lightbox Jewelry饰品的主石为CVD合成钻石...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收集了无色、粉色、蓝色的合成钻石饰品品牌“Lightbox Jewelry”的样品,并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工作,包括显微镜观察、发光图像观察、光谱学测试等。研究表明,Lightbox Jewelry饰品的主石为CVD合成钻石,红外光谱均显示为Ⅱa型;拉曼光致发光光谱均可测得596/597 nm发光线,指示样品均未经历过后期高压高温处理,部分可测得737 nm双线,粉色样品还可见明显的595、637、741 nm等特征吸收,推测其在合成后期可能经历了辐照退火处理;蓝色样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见621 nm宽带、741 nm吸收峰,红外光谱可见9 287 cm^-1吸收峰,推测其经历了辐照处理。对无色配石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配石为高压高温合成钻石,另外混入了个别天然钻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钻石 化学气相沉积法 辐照退火处理 辐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炮口振动数据的随动系统主动抑振效果评估
7
作者 邱群先 高博 +2 位作者 许俊 赵英杰 李鹏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长期以来舰炮、火炮发射动力学仅围绕炮体机械振动系统开展研究,但由于结构阻尼固有的小量级特性使得减振设计效果不够,更多的只能是对已有炮体发射后的振动响应做出预测,忽视了随动系统作为高阻尼子系统在火炮振动系统起到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舰炮、火炮发射动力学仅围绕炮体机械振动系统开展研究,但由于结构阻尼固有的小量级特性使得减振设计效果不够,更多的只能是对已有炮体发射后的振动响应做出预测,忽视了随动系统作为高阻尼子系统在火炮振动系统起到的主体作用;提出“机电系统耦合发射动力学”观点;通过实测抱闸、随动带炮射击时的炮口振动误差,对炮体机械振动系统、炮机电振动系统的阻尼比等振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装备,随动系统参与炮振动系统时的阻尼比、减幅系数、振动衰减时间分别是仅靠炮体机械振动系统的4倍、2.55倍、0.25倍;随动系统不只实现带炮跟瞄目标功能,也具有对炮口振动的主动抑振功能;机电系统耦合发射动力学对促进舰炮、火炮,尤其是大后坐质量的电磁炮工程指标提升具有更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口振动 随动系统 主动抑振 机电系统耦合发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梁平面度及焊接质量研究与控制
8
作者 李会 郭继祥 +2 位作者 高博 许月凤 吕洪涛 《机车车辆工艺》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减少车辆枕梁部件的焊接变形对其平面度的影响,文章以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变形为例,研究变形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试验证明通过增加枕梁中间型材的工艺压卡、优化枕梁焊接顺序对枕梁平面度控制效果明显,由工艺优化前的7 mm降至工... 为了减少车辆枕梁部件的焊接变形对其平面度的影响,文章以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变形为例,研究变形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试验证明通过增加枕梁中间型材的工艺压卡、优化枕梁焊接顺序对枕梁平面度控制效果明显,由工艺优化前的7 mm降至工艺优化后的3 mm,保证了机加工后不大于1 mm的图纸要求;枕梁段焊优化和小电流打底焊2个措施综合应用可以减小焊接过程中枕梁两侧型材自带焊接垫板与中间型材之间的装配间隙在焊接过程中增大的情况,并能很好地控制焊接过程中垫板的波浪变形、避免打底焊接焊瘤、焊漏、焊缝下扎等缺陷产生。枕梁两侧型材自带焊接垫板与中间型材之间的装配间隙,由工艺优化前最大2 mm左右降至工艺优化后的0.8 mm左右,可为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相似结构的部件提供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型材 焊接变形 平面度 焊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膦与硅肥联合使用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娟 高波 +3 位作者 李秀花 王容燕 黄山 陈书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2,324,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 为了有效控制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种类硅肥及噻唑膦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硅肥对甘薯茎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差,但10%噻唑膦颗粒剂与不同种类硅肥联合使用后可显著降低甘薯种薯及薯苗受线虫侵染率,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等量的10%噻唑膦颗粒剂。田间施用噻唑膦后再增施硅肥,可使噻唑膦防治效果显著增高,甘薯受害率降低,甘薯产量提高。其中硅肥途保佳15 L/hm^(2)与10%噻唑膦颗粒剂18 kg/hm^(2)或22.5 kg/hm^(2)联合使用后,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7%以上,显著高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处理。联合施用硅肥可以在减少噻唑膦用量情况下保持对茎线虫病较高防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线虫 噻唑膦 硅肥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itu hydrocarbon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of micro- and nano-scale pore-fracture in Gulong shal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被引量:3
10
作者 WANG Xiaojun CUI Baowen +5 位作者 FENG Zihui SHAO Hongmei HUO Qiuli ZHANG Bin gao bo ZENG Huase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6期1269-1281,共13页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analyses, including thermal pyrolysis, micro-/nano-CT, argon-ion polish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and two-dimensiona...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analyses, including thermal pyrolysis, micro-/nano-CT, argon-ion polish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an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2D NMR), the Gulong shale oil in the Songliao Basin was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formation model, pore structure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First, in the Gulong shal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ico-algae, nano-algae and dinoflagellates, which were formed in brackish water environment and constituted the hydrogen-rich oil source materials of shale. Second, most of the oil-generating materials of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exist in the form of organo-clay complex. During organic matter thermal evolution, clay minerals had double effects of suppression an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which expanded shale oil window and increased light hydrocarbon yield. Third, the formation of storage space in the Gulong Shale was related to diss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With the diagenesis, micro-/nano-pores increased, pore diameter decreased and more bedding fractures appeared, which jointly gave rise to the unique reservoir with dual media (i.e. nano-scale pores and micro-scale bedding fractures) in the Gulong shale. Fourth, the micro-/nano-scale oil storage unit in the Gulong shale exhibits independent oil/gas occurrence phase, and shows that all-size pores contain oils, which occur in condensate state in micropores or in oil-gas two phase (or liquid) state in macropores/mesopore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Gulong shale oil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advancing continental shale oil explor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nano-scale oil storage unit hydrocarbon occurrence phase organo-clay complex in-situ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Gulong shale oil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ongliao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新技术在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振 郭变变 +4 位作者 常静 朱张磊 李毅红 高博 袁雪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如何高效处理煤泥水是选煤厂的难点,将智能化新技术引入关键参数监测、药剂添加控制及设备故障检测中可更精准、高效地解决煤泥水澄清问题。从传统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综述了智能化技术在工艺参数监测和设备及故障检测中的应... 如何高效处理煤泥水是选煤厂的难点,将智能化新技术引入关键参数监测、药剂添加控制及设备故障检测中可更精准、高效地解决煤泥水澄清问题。从传统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综述了智能化技术在工艺参数监测和设备及故障检测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煤泥水处理智能加药控制技术的现状;指出了煤泥水处理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煤泥水智能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参数监测 智能加药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福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博 何辰月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科技创新是福建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福建建设高素质文化强省,需要研究文化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思考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设计参与及学科融合的路径,加快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速度。在发展对策上,重点是从创新科技... 科技创新是福建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福建建设高素质文化强省,需要研究文化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思考文化科技融合视域下设计参与及学科融合的路径,加快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速度。在发展对策上,重点是从创新科技应用、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加速传统文化与智慧旅游相结合、强化科技支撑文创设计产业、融合科技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高质量增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福建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波 石有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1,共12页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视角下,为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多中心结构对...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视角下,为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特征,该效应是通过多中心结构对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实现的;(2)在不同区位、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城市之间,城市多中心结构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城市规模在多中心结构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4)城市群多中心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U”型关系,而省域多中心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要结合城市自身条件,选择合理化空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的作用,加快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多中心结构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ES耦合FW-H方法的吊舱推进器水动力噪声特性
14
作者 高波 梅子逸 +2 位作者 张宁 赖元庆 倪丹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700,共8页
为研究吊舱推进器非定常流场和诱发的声场结构,采用DDES耦合FW-H方法,对其开展了高精度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吊柱诱发的强烈动静干涉作用,使螺旋桨至吊柱区域内的压力脉动幅值上升;吊舱推进器的涡量分布较为复杂,由于吊舱体的... 为研究吊舱推进器非定常流场和诱发的声场结构,采用DDES耦合FW-H方法,对其开展了高精度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吊柱诱发的强烈动静干涉作用,使螺旋桨至吊柱区域内的压力脉动幅值上升;吊舱推进器的涡量分布较为复杂,由于吊舱体的扰流作用,除螺旋桨本身产生的主、副涡外,还出现干涉尾涡结构,且主涡区向上偏移.通过计算盘面上各个声接收点处的谐波频率标准差发现,声场在浆盘面上无明显声指向性.通过设置空间曲面内的声接收点阵列,获得了吊舱推进器的声场空间分布特性.发现轴频和叶频始终是其主要频率;在螺旋桨桨盘面附近的声压脉动无明显指向性,但在空间曲面上,轴频和叶频的分布特征明显,存在有明显形状的高低值区;在吊舱推进器后方,声压逐渐衰减,但叶频处能量衰减趋势小于轴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推进器 延迟分离涡模拟 非定常流场 水动力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E的XGBoost算法在风机叶片结冰状态评测
15
作者 高博 张亚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风电机组长期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运行会造成风机叶片的结冰,该现象会严重影响风机的发电效率。且不同风机的运行数据在不同工作情况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去除掉风机数据中的无效值,接着对风机叶片正常与结冰数据之间的不平衡进行下... 风电机组长期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运行会造成风机叶片的结冰,该现象会严重影响风机的发电效率。且不同风机的运行数据在不同工作情况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去除掉风机数据中的无效值,接着对风机叶片正常与结冰数据之间的不平衡进行下采样处理,然后利用RFE算法挑选出与叶片结冰最有关联性的几个特征,利用处理好的数据构建XGBoost算法模型,最后通过与其它算法模型做对比,验证针对风机叶片结冰预测本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 RFE 特征选择 结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与造物理论的哲学基础
16
作者 高波 徐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其“道器关系”“圣人四道”“制器尚象”等哲学命题对造物及造物活动的本质、造物活动的根本原则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究“制器”思想的重点在于超越其时代局限性,发现其与当下造物实践相适应的思想元素,如此才能为造物理论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设计理论共存互补的现代理论形态提供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理论 造物活动 设计理论 “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桃蚜寄生蜂鉴定上的应用
17
作者 孙星星 陈永成 +7 位作者 王凡 蒋颖洁 王凯 胡积祥 高波 李红阳 顾慧玲 张礼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47-2151,共5页
桃蚜(Myzus persicae)是桃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对江苏沿海地区桃园内桃蚜僵蚜进行采集,待僵蚜中寄生蜂成虫羽化后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目前调查共发现该地区桃蚜寄生蜂... 桃蚜(Myzus persicae)是桃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寄生性天敌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对江苏沿海地区桃园内桃蚜僵蚜进行采集,待僵蚜中寄生蜂成虫羽化后采用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目前调查共发现该地区桃蚜寄生蜂有2科5种,分别为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短矩蚜小蜂(Aphelinus abdominalis)和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茧蜂科(Braconidae)的细长径蚜茧蜂(Lipolexis gracilis)、棉蚜茧蜂(Binodoxys communis)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该研究提取了5种寄生蜂的COI基因,通过构建进化树的方法,发现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证明了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定寄生蜂这类小型昆虫中的准确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寄生蜂 COI基因 鉴定 生物防治 桃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洪影响的桥梁技术方案研究
18
作者 高波 武林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4期814-816,共3页
在分析评价桥梁对河道的影响时,应根据跨越河流的桥梁跨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方法,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通过防洪计算和防洪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水利部门对河道保护管理... 在分析评价桥梁对河道的影响时,应根据跨越河流的桥梁跨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方法,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通过防洪计算和防洪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消除和减轻影响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水利部门对河道保护管理力度逐年加大,对跨河桥梁的技术方案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以铜陵某座跨河桥梁为依托,基于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角度进行桥梁设计方案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以便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评价 桥梁方案 河道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视角下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高波 叶江灏 +1 位作者 方越 胡兴华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智慧公路是智慧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县域视角下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分析了智慧公路的内涵,提出了智慧公路分类分级模型;从需求侧分析了县域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发展的特征和智慧化需... 智慧公路是智慧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县域视角下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分析了智慧公路的内涵,提出了智慧公路分类分级模型;从需求侧分析了县域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发展的特征和智慧化需求;基于供-需耦合的思想,提出了智慧公路分级分类匹配方法,并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为例提出了县域智慧公路产业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公路 县域交通 分级分类 供需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和比在不同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波 孙爱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6期38-40,44,共4页
目的探讨秩和比在不同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对给定8个病区的22个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结果P_(8)、P_(6)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最优,P_(2)、P_(3)病区... 目的探讨秩和比在不同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对给定8个病区的22个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数据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和因素分析。结果P_(8)、P_(6)病区的护理服务质量最优,P_(2)、P_(3)病区最差,其他病区处于中等水平。从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看,指标c_(21)、c_(22)、c_(38)、c_(16)、c_(33)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指标c_(14)、c_(13)、c_(35)、c_(24)、c_(32)、c_(39),指标c_(25)、c_(23)、c_(36)、c_(31)、c_(11)的影响程度最低。结论该医院不同病区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均不高,应从人员进修培训、技能素养保障、起居生活照护、组织协调督导、住院感染控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评价 因素分析 秩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