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柱-双锥结合药型罩结构参数对侵彻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庞春阳 任凯 +4 位作者 刘洋 袁浩 李文越 付建平 陈智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0,共7页
为提高聚能破甲战斗部的毁伤能力,设计了一种圆柱-双锥结合药型罩。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该药型罩的正交优化设计,研究了药型罩圆柱部直径d、高度h、上锥角α、下锥角β对射流头部速度和侵彻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锥角和圆柱部... 为提高聚能破甲战斗部的毁伤能力,设计了一种圆柱-双锥结合药型罩。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该药型罩的正交优化设计,研究了药型罩圆柱部直径d、高度h、上锥角α、下锥角β对射流头部速度和侵彻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锥角和圆柱部直径分别是影响射流头部速度和侵彻深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优化设计中得到了兼顾射流速度和侵彻深度的最佳药型罩结构:d=8 mm、h=12 mm、α=36°和β=56°时,射流头部速度为8 667 m/s,侵彻深度达到173.7 mm。优化设计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指导意义,可为聚能破甲战斗部的性能提升提供有效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药型罩 侵彻深度 聚能装药 正交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式聚能战斗部对水下目标的毁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乾坤 袁浩 +4 位作者 任凯 付建平 李文越 王波 陈智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79,共7页
为研究不同组合药型罩聚能型鱼雷战斗部对含水复合结构的穿透性能,建立了聚能装药侵彻含水复合结构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射流成型过程和穿靶过程。结果表明:圆柱-球缺组合罩相比于其他2种组合药型罩对含水复合结构的穿透性能更好,对后... 为研究不同组合药型罩聚能型鱼雷战斗部对含水复合结构的穿透性能,建立了聚能装药侵彻含水复合结构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射流成型过程和穿靶过程。结果表明:圆柱-球缺组合罩相比于其他2种组合药型罩对含水复合结构的穿透性能更好,对后效靶造成的穿深最大。圆柱-球缺组合罩形成的射流长度相比于其他2种组合药型罩分别长10.4%和28.9%,头部速度分别高20.6%和54.3%。侵彻含水复合结构时,圆柱-球缺组合罩形成的水下空腔、水介质径向扩展速度均最小,所以在侵彻含水复合结构后得以保留最大的剩余动能,从而对后效靶造成的穿深最大。合理匹配圆柱-球缺药型罩圆柱部直径d和高度h可提升其对含水复合结构的穿透能力,当d=22 mm、h=16 mm时,圆柱-球缺组合罩可对后效靶取得最大穿深411 mm。结论可为聚能型鱼雷战斗部的组合药型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兵器 聚能战斗部 水下侵彻 组合药型罩 含水复合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喇叭药型罩射流成形过程及侵彻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博宇 范少博 +5 位作者 韦利金 高月光 付建平 任凯 杨芮 陈智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203,共7页
常规药型罩在头部速度和延展连续性能方面存在发展瓶颈,侵彻深度无法满足要求。为了提高射流侵彻性能,设计一种新型柱-喇叭药型罩,并对其射流形成及侵彻过程开展试验与仿真研究。对比了药型罩形状对头尾部速度、射流形态及侵彻性能的影... 常规药型罩在头部速度和延展连续性能方面存在发展瓶颈,侵彻深度无法满足要求。为了提高射流侵彻性能,设计一种新型柱-喇叭药型罩,并对其射流形成及侵彻过程开展试验与仿真研究。对比了药型罩形状对头尾部速度、射流形态及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曲率半径下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圆柱部下,新型药型罩形成的射流在连续性上优于柱-锥和柱-球缺药型罩,其头部速度相比柱-锥药型罩和柱-球缺药型罩分别提高约12.26%、35.38%,侵彻深度提高约21.43%和39.06%,随着喇叭部分曲率半径的增大,射流头部速度增加,射流形态更加细长,开孔直径会随之增大。研究成果可为新型药型罩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喇叭药型罩 侵彻深度 数值模拟 聚能侵彻体 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能战斗部射流成型及侵彻性能仿真模拟
4
作者 王靖雯 袁浩 +4 位作者 任凯 吕竹文 梁福地 付建平 陈智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2,共8页
为在有限的战斗部空间内提升聚能装药战斗部对装甲的侵彻能力,提出一种隔板-药型罩贴合式新型聚能战斗部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对新型聚能战斗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探究4个药型罩结构因素对射流成型形态的影响。... 为在有限的战斗部空间内提升聚能装药战斗部对装甲的侵彻能力,提出一种隔板-药型罩贴合式新型聚能战斗部结构。采用LS-DYNA软件对新型聚能战斗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探究4个药型罩结构因素对射流成型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药型罩结构参数为上锥角2α=24°、下锥角2β=90°、药型罩壁厚t=2 mm、上下药型罩口径比d/D=0.4,且当炸高为3倍装药直径时,对45#钢靶板极限侵彻深度可达686.2 mm。研究结果对聚能战斗部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装药 聚能射流 数值模拟 药型罩结构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角和着角联合作用下弹体侵彻混凝土靶的弹道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正 杨芮 +4 位作者 崔晋 昝守东 付建平 王维占 陈智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0,86,共9页
为探究攻角和着角联合作用下弹体侵彻混凝土靶的弹道特性,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在速度1000 m/s时以不同攻角和着角对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攻角和着角对弹体轴向侵彻深度、径向偏移距离和偏转角的影响,通过对弹体... 为探究攻角和着角联合作用下弹体侵彻混凝土靶的弹道特性,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在速度1000 m/s时以不同攻角和着角对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攻角和着角对弹体轴向侵彻深度、径向偏移距离和偏转角的影响,通过对弹体侵彻过程中受力情况的研究,主要对轴向阻力和径向阻力以及弹体所受偏转力矩进行分析,得到其对弹道的影响规律:随着着角的增大,弹体偏转角受攻角影响呈显著增加趋势;着角在一定的范围内,初始方向与着角相反的攻角对弹体侵彻能力有提升作用,初始方向与着角相同的攻角对侵彻能力有减弱作用;当着角过大时,无论初始攻角的方向与着角是否相同,均会对侵彻能力有减弱作用,且随着角度的增加更明显。研究结果可以为钻地弹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角 着角 侵彻 混凝土靶 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型罩几何参数对新型聚能战斗部侵彻能力影响规律研究
6
作者 王靖雯 袁浩 +4 位作者 任凯 刘洋 李文越 付建平 陈智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提升聚能装药战斗部的侵彻能力,提出了一种隔板-药型罩贴合式聚能装药结构。为探究药型罩结构参数对射流头部速度及射流侵彻能力的影响规律,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隔板-药型罩贴合式聚能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射... 为提升聚能装药战斗部的侵彻能力,提出了一种隔板-药型罩贴合式聚能装药结构。为探究药型罩结构参数对射流头部速度及射流侵彻能力的影响规律,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隔板-药型罩贴合式聚能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射流的极限侵彻深度随药型罩圆柱部宽度的增大先增高后降低,随药型罩圆柱部高度的增加而增高。在炸高为2.5倍装药直径的情况下,药型罩圆柱部高度为14 mm,圆柱部宽度为18 mm可以实现最优侵彻效果,对45#钢靶的极限侵深为478.1 mm,触靶速度可达1365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药型罩结构 侵彻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侵彻战斗部装药缓冲结构研究
7
作者 赵一凡 付建平 +5 位作者 杨芮 石浩天 陈智刚 赵卫星 付良 康彦淑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为研究典型缓冲结构和缓冲材料对超高速侵彻战斗部装药防护性能的影响,降低侵彻过程中强过载恶劣环境引发的装药响应,采用LS-DYNA对战斗部以1400 m/s速度正侵彻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弹体侵彻过程中无缓冲装药力学响应分析,确定... 为研究典型缓冲结构和缓冲材料对超高速侵彻战斗部装药防护性能的影响,降低侵彻过程中强过载恶劣环境引发的装药响应,采用LS-DYNA对战斗部以1400 m/s速度正侵彻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弹体侵彻过程中无缓冲装药力学响应分析,确定了缓冲结构设计的方向,研究不同材料、厚度的缓冲块和缓冲层对装药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块对装药前段保护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装药应力和过载峰值;缓冲层结构则更趋向于提升装药整体应力变化的一致性,使装药整体应力环境变化更加均匀。所选缓冲块结构以30 mm厚聚碳酸酯最优,能使装药过载和应力峰值分别降低20%和34%;缓冲层结构以4 mm厚聚四氟乙烯最优,装药过载和应力峰值分别降低19%和9%。为高速侵彻战斗部装药缓冲结构防护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缓冲材料 缓冲结构 数值模拟 装药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叉角与回转半径对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模拟研究
8
作者 王亚林 符剑平 +2 位作者 吕从聪 钟韵 朱士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0-277,共8页
为研究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将其结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叉角和回转半径两个结构参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6种结构参数组合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fluent对流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量纲分析建... 为研究双向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将其结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分叉角和回转半径两个结构参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16种结构参数组合方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fluent对流道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量纲分析建立流道结构参数与流道单元局部水头损失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双向流道单元局部水头损失与分叉角、回转半径和流道流速有关,分叉角与局部水头损失呈负相关关系,回转半径和速度与局部水头损失呈正相关关系;当入口流速为固定值时,分叉角为32.4°、回转半径为1.72 mm,流道单元局部水头损失最大;当设置10个流道单元时,交叉排列方式组合的灌水器流态指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双向流道 局部水头损失 数值模拟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陈月华 肖梦婷 +3 位作者 吴汝娲 吴丽香 符建平 刘燕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医治的92例AIS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医治的92例AIS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联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指标、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吞咽功能明显更好,血清白蛋白浓度、三头肌皮褶厚度、体重指数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可改善AIS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延续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傅飞飞 易辉平 +3 位作者 张丽霞 傅建平 邓红 黄红梅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2023年12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MPP风热犯肺证患儿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柴...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风热犯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5月—2023年12月新余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MPP风热犯肺证患儿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PP风热犯肺证患儿应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米诺环素胶囊治疗效果较佳,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风热犯肺证 小柴胡汤 米诺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跨比不大于2.0的RC剪力墙力-位移全过程计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晓磊 傅剑平 +1 位作者 甘金凤 薛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2-790,805,共10页
为实现以剪切为主的(剪跨比不大于2.0)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力-位移全过程计算,在拉压杆模型基础上通过合理化假定提出了考虑变形协调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模型由对角斜向混凝土压杆、混凝土次斜压杆、混凝土次生斜压杆、水平拉杆、竖向拉杆及... 为实现以剪切为主的(剪跨比不大于2.0)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力-位移全过程计算,在拉压杆模型基础上通过合理化假定提出了考虑变形协调的改进拉压杆模型.模型由对角斜向混凝土压杆、混凝土次斜压杆、混凝土次生斜压杆、水平拉杆、竖向拉杆及墙肢分布筋拉杆等组成,定量确定了模型中对角斜压杆及次斜压杆变形与墙端位移间的关系,建立了各杆件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物理方程和平衡方程等计算式.此外应用该模型分析了轴压比,剪跨比及墙肢分布配筋率三种参数对剪力墙力-位移骨架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6片剪力墙试验结果对比,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剪跨比不大于2.0、以剪切受力特征为主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力-位移骨架曲线;当轴压比由0.1依次增至0.5时,峰值承载力最大增量为27%;剪跨比由1.0依次增至2.0时,峰值承载力最大减少30%;分布配筋率由0.25%依次增至0.55%时,峰值承载力最大增量为6%;相比于其余两个参数,配筋率对墙肢承载能力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杆模型 变形协调方程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力-位移关系计算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夏季鸟类组成和变化趋势
12
作者 陈丽霞 付建平 +2 位作者 陆军 杨亮亮 丁长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53,共9页
【目的】掌握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夏季鸟类的组成及数量变化趋势以及栖息地类型的变化对鸟类群落组成的影响,为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及鸟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每年8月份采用线路调查与样点观察法对查干淖尔... 【目的】掌握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夏季鸟类的组成及数量变化趋势以及栖息地类型的变化对鸟类群落组成的影响,为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及鸟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每年8月份采用线路调查与样点观察法对查干淖尔湖湿地鸟类进行调查统计,并对不同年份鸟类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Excel软件以及R语言进行卡方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对不同年份鸟类群落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各气象因子与各年间鸟类组成的相关性。【结果】记录到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夏季鸟类共18目37科171种,其中夏候鸟99种,旅鸟53种,留鸟16种,迷鸟2种,冬候鸟1种;按生态类型划分,涉禽58种,鸣禽50种,游禽41种,猛禽13种,攀禽5种,陆禽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3种;列入IUCN红皮书的极危(CR)鸟类有青头潜鸭与白鹤,列入濒危(EN)鸟类有东方白鹳、猎隼和大杓鹬,有7种鸟类被列入易危(VU)物种,10种鸟类被列为近危(NT)物种。列入中美、中澳、中俄、中韩和中日迁徙鸟类名录的鸟类分别有73、44、156、126和92种。6年来,查干淖尔湿地各年间夏季鸟类相似性指数比较高,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组成在不同年份有所变化;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份间的物种数、鸟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鸟类目数与科数逐年显著增加;夏候鸟种数、留鸟种数百分比、相对数量百分比逐年增加;涉禽与游禽的种数与数量有下降趋势,鸣禽的个体相对数量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各气象因子与各年间鸟类组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鸟类科数与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最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优势度指数与最低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夏候鸟种数与最高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游禽相对数量百分比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游禽种数与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着查干淖尔湿地湖泊萎缩,盐碱地、草地与林地不断增加,导致涉禽与游禽的种数与数量有下降趋势,而鸣禽数量有所增加,应建立长期的鸟类监测系统,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制定鸟类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鸟类 组成 趋势 查干淖尔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法制备除草剂草甘膦的酸解工艺优化
13
作者 韩晓丹 王慧宾 +1 位作者 付建平 胡居吾 《化学世界》 CAS 2021年第7期434-438,共5页
以环境友好的非均相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p-TSA/AC)替代传统液体盐酸催化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的酸解反应,考察了p-TSA/AC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稳定性等因素对草甘膦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TSA/AC催化剂对草... 以环境友好的非均相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p-TSA/AC)替代传统液体盐酸催化草甘膦生产过程中的酸解反应,考察了p-TSA/AC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稳定性等因素对草甘膦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TSA/AC催化剂对草甘膦生产工艺中的酸解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p-TSA/AC-1用量为10 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草甘膦的产率为87%,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可保持较高活性,该研究为草甘膦酸解反应提供了一种清洁、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酸解反应 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宗棠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及价值意蕴
14
作者 傅建平 詹西 肖迎红 《城市学刊》 2023年第6期73-78,共6页
左宗棠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修身层面的“志存高远,勤俭节约”,求学层面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齐家层面的“耕读传家,孝顺双亲”,报国层面的“保家卫国,尽瘁为民”。在新时代深入挖掘左宗棠家庭教育中的思想精华,能够为培育时... 左宗棠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修身层面的“志存高远,勤俭节约”,求学层面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齐家层面的“耕读传家,孝顺双亲”,报国层面的“保家卫国,尽瘁为民”。在新时代深入挖掘左宗棠家庭教育中的思想精华,能够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思想动力、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成为助力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家风 家庭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壳体对环形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降润 展婷变 +4 位作者 付建平 卢薇 李小军 徐风 陈智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开展了聚能装药壳体对环形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讨论了不同厚度壳体、不同壳体材料工况下对环形射流威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爆轰波传播理论,较好解释了壳体厚度、材料对环形射流成型机理的... 开展了聚能装药壳体对环形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讨论了不同厚度壳体、不同壳体材料工况下对环形射流威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爆轰波传播理论,较好解释了壳体厚度、材料对环形射流成型机理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聚能装药内外壳体材料为钨,内外壳体壁厚比值为1.2时,环形射流兼顾开孔与侵深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波理论 壳体 环形聚能射流 威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式双层EFP成型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维占 李小军 +4 位作者 雷文星 赵太勇 付建平 印立魁 陈智刚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提高爆炸成型弹丸(EFP)对目标的毁伤效应,针对典型双层球缺型药型罩EFP,运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铜-铁复合双层EFP成型过程及影响包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球缺罩结构内罩采用顶厚边薄结构,外罩采用顶薄边厚结构时,... 为提高爆炸成型弹丸(EFP)对目标的毁伤效应,针对典型双层球缺型药型罩EFP,运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铜-铁复合双层EFP成型过程及影响包覆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球缺罩结构内罩采用顶厚边薄结构,外罩采用顶薄边厚结构时,可实现对内罩较好的包覆效果;所得结论:壳体厚度取值在(0.04~0.07)D之间,内、外罩曲径比取值在(1.75~2.75)D之间,装药高度取值在H>1.6D时,双层EFP速度梯度最小,包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 折叠 翻转 E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铝夹芯板抗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浩 任凯 +4 位作者 任晓鹏 杨丽 张银 付建平 陈智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8-103,113,共7页
为探究蜂窝铝夹芯板的抗侵彻性能。对?6 mm钨球侵彻蜂窝铝夹芯板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弹道极限速度为169 m/s;为进一步比较侵彻蜂窝铝夹芯板抗侵彻规律,使用LS-DYNA进行数值模拟,将不同形状破片侵彻蜂窝铝夹芯板与间隔铝靶进行分析比较,并... 为探究蜂窝铝夹芯板的抗侵彻性能。对?6 mm钨球侵彻蜂窝铝夹芯板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弹道极限速度为169 m/s;为进一步比较侵彻蜂窝铝夹芯板抗侵彻规律,使用LS-DYNA进行数值模拟,将不同形状破片侵彻蜂窝铝夹芯板与间隔铝靶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数值模拟与改进后的De Marre公式对2A12等效靶厚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抗球形破片侵彻最差,夹芯层可增加靶板约18%的强度;数值模拟的等效2A12铝靶厚度为1.30 mm,理论计算为1.33 mm,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满足工程计算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反卫星和反航天目标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铝夹芯板 极限穿透速度 数值模拟 De Marre公式 等效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翼EFP成型及气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丰 赵太勇 +4 位作者 杨宝良 付建平 印立魁 陈智刚 王维占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18,122,共5页
为了研究尾翼EFP的成型及飞行过程中的气动特性,用LS-DYNA模拟EFP的成形,将获得的EFP通过UG软件实现外形数据的传递。用Fluent软件进行气动分析,得到EFP在不同起爆半径,不同攻角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稳定储备量等气动参数。结果表... 为了研究尾翼EFP的成型及飞行过程中的气动特性,用LS-DYNA模拟EFP的成形,将获得的EFP通过UG软件实现外形数据的传递。用Fluent软件进行气动分析,得到EFP在不同起爆半径,不同攻角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稳定储备量等气动参数。结果表明起爆半径影响EFP的长径比和速度,继而影响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静稳定储备量,且起爆半径在0.2D~0.3D时更有利于发挥EFP的毁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翼EFP 气动特性 多点起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型、N型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竹文 吴越 +1 位作者 付建平 任凯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解决单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不彻底、仍有逃逸射流侵彻主战坦克装甲,以及双层平行反应装甲与楔形反应装甲面对聚能射流垂直侵彻的问题,根据反应装甲爆轰阶段对聚能射流的干扰机理,建立W型、N型布置的3层爆炸反应装甲结... 为解决单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不彻底、仍有逃逸射流侵彻主战坦克装甲,以及双层平行反应装甲与楔形反应装甲面对聚能射流垂直侵彻的问题,根据反应装甲爆轰阶段对聚能射流的干扰机理,建立W型、N型布置的3层爆炸反应装甲结构模型,通过使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入射角度为45°时,N型反应装甲干预聚能射流的能力优于W型反应装甲,干预射流开坑深度能力提高了3.17倍;当入射角度为90°时,W型反应装甲干预射流的能力优于N型反应装甲,干预射流开坑深度能力提高了1.81倍。该仿真可为未来新型爆炸反应装甲设计、打击新型反应装甲的破甲导弹战斗部设计、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聚能射流 ALE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控破片战斗部的成型与散布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进 付建平 +3 位作者 陈智刚 郭子云 张钧 郑灿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2-66,共5页
以内刻V形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圆柱壳体为研究对象,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壳体膨胀破裂与矩形和菱形两种预刻槽战斗部破片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预控破片战斗部散布范围和有效单个破片的个数,并通过静爆试验数据证实。结果证明:... 以内刻V形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圆柱壳体为研究对象,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壳体膨胀破裂与矩形和菱形两种预刻槽战斗部破片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预控破片战斗部散布范围和有效单个破片的个数,并通过静爆试验数据证实。结果证明:内刻V形槽菱形破片战斗部成型和散布优于矩形破片战斗部,菱形破片战斗部壳体膨胀破碎率高,形成有效单个破片数量多,连片率极低,单列破片散布呈条状,有效覆盖面积广,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刻V形槽 矩形破片战斗部 菱形破片战斗部 LS-DYNA 静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