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运营角度探讨GEO卫星演进关键技术
1
作者 冯建元 李杰 +1 位作者 庞立新 郭桦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26,共5页
在卫星通信逐步转变为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低轨星座对同步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运营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提高GEO卫星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通信成本的运营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卫星通信未来发展面对的时空变化... 在卫星通信逐步转变为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低轨星座对同步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运营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提高GEO卫星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通信成本的运营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卫星通信未来发展面对的时空变化的业务、高价值移动载体、天地协同泛在互联三类重要应用场景,根据各场景特点分析了GEO卫星提高服务性价比的关键技术,包括卫星灵活载荷技术和卫星与蜂窝网络融合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架构和功能要点,以及技术实施后对卫星资源利用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灵活卫星 星地融合 卫星通信 静止轨道卫星 卫星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效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以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36
2
作者 周立宏 赵贤正 +7 位作者 柴公权 姜文亚 蒲秀刚 王晓东 韩文中 官全胜 冯建园 刘学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9-1066,共8页
以系统取心井精细岩心描述和分析联测数据为基础,开展了陆相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形成了陆相页岩油甜点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甜点层精准轨迹设计与随钻跟踪-轨迹优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控制技术、全程"滑溜水+石英砂"陆相页岩油水... 以系统取心井精细岩心描述和分析联测数据为基础,开展了陆相页岩油富集规律研究,形成了陆相页岩油甜点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甜点层精准轨迹设计与随钻跟踪-轨迹优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控制技术、全程"滑溜水+石英砂"陆相页岩油水平井低成本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沧东凹陷古近系孔二段陆相纯页岩型页岩油富集主要受优势组构相和滞留烃超越效应两大因素控制,具有纹层状长英质、纹层状混合质、薄层状灰云质及厚层状灰云质4种页岩油富集模式;页岩油甜点识别评价方法可准确预测陆相页岩油富集甜点区;甜点层精准轨迹设计与随钻跟踪-轨迹优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控制技术经现场应用检验,效果良好,甜点钻遇率可达100%,Ⅰ类甜点钻遇率平均超过75%;采用全程"滑溜水+高石英砂"陆相页岩油水平井低成本体积压裂改造技术,可在水平段形成多期次缝网,大幅度提高产能,综合工程成本平均降低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沧东凹陷 陆相页岩油 甜点识别 水平井 轨迹优化 压裂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广西腹泻猪群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 被引量:18
3
作者 段群棚 秦毅斌 +14 位作者 何文娜 赵武 卢冰霞 周英宁 全琛宇 赵硕 冯建远 梁家幸 蒋冬福 李斌 陈婷婷 许心婷 卢敬专 陈忠伟 何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0期1-8,共8页
为掌握广西地区导致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的流行态势,为养殖场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14个地市489个猪场1206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 为掌握广西地区导致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的流行态势,为养殖场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14个地市489个猪场1206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等病原检测,并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份、季节、地区、年龄段猪群之间的差异以及病原混合感染情况。结果显示,2017—2021年,PEDV、PDCoV、PoRV、TGEV样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7%、7.63%、4.56%和0.33%,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37%、8.18%、8.18%和0.61%;病毒性腹泻病原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多表现为冬、春季流行加重;PEDV、PDCoV普遍流行,PoRV局部流行,TGEV散发流行;4种病原对不同年龄段腹泻猪群的感染率存在差异,其中对哺乳仔猪危害最为严重;猪群以单一感染为主,主要为PEDV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7.93%,混合感染均为二重感染且感染率较低。结果表明,导致广西地区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主要为PEDV、PDCoV和PoRV,其中PEDV为最主要病原,其他病原也呈流行加重趋势,需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疫病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毒性腹泻 病原检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轮状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丁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新需求下无线网络重构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建元 冯志勇 张奇勋 《中兴通讯技术》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认为无线网络重构技术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的关键,虚拟化是实现无线网络重构的有效手段。通过无线网络架构的逻辑抽象和资源的池化虚拟,能够满足5G多种类型业务广泛连接的需求,并提供超高性能的数据传输体验。此外,还指出了无... 认为无线网络重构技术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的关键,虚拟化是实现无线网络重构的有效手段。通过无线网络架构的逻辑抽象和资源的池化虚拟,能够满足5G多种类型业务广泛连接的需求,并提供超高性能的数据传输体验。此外,还指出了无线网络虚拟化面临的挑战,认为未来的无线虚拟化网络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变得更加智能、灵活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无线网络虚拟化 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炮枢轨初始接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建源 安韵竹 +3 位作者 赵文龙 胡元潮 李文琦 井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4-58,共5页
为优化电枢结构参数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电枢与轨道二维模型过盈装配仿真计算,并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法,以电枢与轨道间的总接触压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分析得到电枢结构参数对枢轨接触压力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幅值的脉冲... 为优化电枢结构参数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电枢与轨道二维模型过盈装配仿真计算,并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法,以电枢与轨道间的总接触压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分析得到电枢结构参数对枢轨接触压力的影响规律。针对不同幅值的脉冲电流,通过“1g/1A法则”确定枢轨间所需要的接触压力,并选取结构参数最优的电枢为例,说明电枢与轨道间的接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炮 枢轨界面 过盈装配 正交试验 接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天基卫星网络架构设计 被引量:17
6
作者 冯建元 李杰 +1 位作者 庞立新 周志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5-779,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设施资源,提升天基信息网络覆盖与传输能力,分别从天基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和逻辑功能架构角度进行了系统性设计。与以往天基网络的设计不同,该设计更注重各类卫星网络的深度融合应用,为此将网络虚拟化技术引入天基卫... 为了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设施资源,提升天基信息网络覆盖与传输能力,分别从天基信息网络体系架构和逻辑功能架构角度进行了系统性设计。与以往天基网络的设计不同,该设计更注重各类卫星网络的深度融合应用,为此将网络虚拟化技术引入天基卫星网络。同时,还提出了解决新架构下卫星组网难题的方法,将电磁涡旋、卫星灵活载荷和边缘计算技术设计到天基网络。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架构能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和减少卫星网络信令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卫星网络 架构设计 虚拟化 卫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信息网络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庞立新 冯建元 +1 位作者 李杰 周志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针对近来作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天基信息网络,介绍和分析了其新一代高通量卫星技术、低成本小卫星制造技术和低成本运载工具等技术基础。同时分析指出天基信息网络在网络架构融合设计,包括高低轨卫星联合组网和卫星与5G融合技术,以及低... 针对近来作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天基信息网络,介绍和分析了其新一代高通量卫星技术、低成本小卫星制造技术和低成本运载工具等技术基础。同时分析指出天基信息网络在网络架构融合设计,包括高低轨卫星联合组网和卫星与5G融合技术,以及低成本卫星和天基信息网络组网方式优化等有待突破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天基信息网络的应用,分析并指出了政策法规、运营成本、地面通信竞争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四重挑战。最后,基于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天基信息网络在航空、航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其应用的关键在于实现低价优质的卫星通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卫星 天地一体化 架构设计 天基信息网络 联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体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严昊 冯建远 +5 位作者 张子仪 杨松鑫 徐春雨 韦萌 黄清萍 陈海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5-694,共10页
抗体是一类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也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抗体研究的深入,抗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可作为亲和配体或探针用于蛋白互相作用、蛋白与核酸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定位与分布等研究... 抗体是一类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也是机体体液免疫的主要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抗体研究的深入,抗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可作为亲和配体或探针用于蛋白互相作用、蛋白与核酸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定位与分布等研究,也可作为免疫抑制剂或治疗药物用于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还可结合各种标记技术用于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和环境监测。但传统抗体生产成本高、组织穿透力差、免疫排斥反应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疾病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新型小分子抗体的寻找和研究,先后研制出嵌合抗体、小分子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抗体。其中,纳米抗体(nanobody,Nb)又称重链可变区(variable heavy chain domain,VHH)抗体,是一种仅由一个重链可变区组成的单域抗体。纳米抗体保留了重链抗体完整的抗原结合能力,且具有分子质量小、组织穿透性强、抗原亲和力高、能识别隐藏表位、免疫原性低、结构稳定、水溶性好、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等优点,在疾病诊断、癌症和感染性疾病治疗、小分子药物及毒素残留检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作者首先介绍了纳米抗体的特点,然后简述了纳米抗体的制备流程,重点综述了纳米抗体在疾病诊断、疾病治疗、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抗体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疾病诊断 病原检测 环境监测 兽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松鑫 冯建远 +5 位作者 郭旋 韦柳源 梁翼莹 严昊 张子仪 陈海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131,共11页
农药、兽药、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残留物质的痕量检测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但如何获得小分子化合物... 农药、兽药、重金属、生物毒素等残留物质的痕量检测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但如何获得小分子化合物的特异性抗体是研制免疫分析技术的关键。作者介绍了基于杂交瘤技术制备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杂交瘤技术制备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因素,然后综述了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在兽药残留、药物开发、环境保护等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生产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合物 痕量检测 单克隆抗体 影响因素 兽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轨通信卫星联合组网和协议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建元 庞立新 +2 位作者 李杰 闫文凯 周志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组建容量大、广覆盖、高可靠的天基信息网络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高低轨道卫星由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单独组网都无法满足未来天基信息网络的要求,因此高低轨通信卫星联合组网是未来通信卫星网络的发展方向。然而,高低轨卫星联合... 组建容量大、广覆盖、高可靠的天基信息网络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高低轨道卫星由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单独组网都无法满足未来天基信息网络的要求,因此高低轨通信卫星联合组网是未来通信卫星网络的发展方向。然而,高低轨卫星联合组网面临星间天线对准难、星间通信干扰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低轨通信卫星联合组网协议,解决了星间天线对准难的问题,同时有效避免了星间通信干扰。分析和仿真均表明,采用该协议比未采用时在同等情况下大幅提升信道数据成功传输率和信道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轨道 通信卫星 协议设计 天基信息网络 联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应用技术的现场差异化服务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庆彬 何月慧 +6 位作者 冯建园 金娟 权骋 施宝海 王俊 陈勇 高欣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1-6,共6页
录井作业是围绕钻井现场来进行的,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能源勘查开发、井型、井别、钻探开发目的,现场录井应用技术不尽相同。作为录井服务方,在了解和掌握建设方对不同条件下钻探开发要求的基础上,从多种录井应用技术中遴选出适用的技... 录井作业是围绕钻井现场来进行的,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能源勘查开发、井型、井别、钻探开发目的,现场录井应用技术不尽相同。作为录井服务方,在了解和掌握建设方对不同条件下钻探开发要求的基础上,从多种录井应用技术中遴选出适用的技术来实施差异化的现场录井技术服务,以期实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在录井技术实践中,以大港油田陆相页岩油差异化服务为例,根据建设方不同时期勘探开发思路和需求,针对不同的井型、不同的勘查开发能源,结合当前录井技术水平和能力开展差异化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应用技术 资源勘查 石油天然气 差异化服务 勘探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风险调查与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段振华 何颖 +10 位作者 黄宇 甘一波 刘香林 何宏勇 甘甲忠 李苗 梁清 蒋家霞 冯建远 丁伟 张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22-25,共4页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生猪健康养殖的最重要环节。为掌握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现状及主要风险因子,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玉林市83家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风险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高、中、低风...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是生猪健康养殖的最重要环节。为掌握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现状及主要风险因子,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玉林市83家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进行了风险调查与评估。结果显示: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高、中、低风险占比分别为12%、42%、46%,主要风险因子为“围墙外未建立绿化隔离带”“隔离区在生产区上风向”“与其他畜禽养殖场、主干道或居民区的距离在500 m以下”“猪场未实行自繁自养”“猪场无围墙或防疫沟”“场内运输车辆未执行专用且不出场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学PCR检测阳性”。结果表明,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应重点从猪场选址、场内布局、设施设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免疫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 规模猪场 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 A case study of Member 2 of Paleogene Kongdian Formation in Cangdong Sag,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 被引量:2
13
作者 ZHOU Lihong ZHAO Xianzheng +7 位作者 CHAI Gongquan JIANG Wenya PU Xiugang WANG Xiaodong HAN Wenzhong GUAN Quansheng feng jianyuan LIU Xuew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5期1138-1146,共9页
Based on detailed core description and systematic joint test data,enrichment laws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 have been examined deeply.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s... Based on detailed core description and systematic joint test data,enrichment laws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 have been examined deeply.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sweet spot,precise design and tracking of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and the low-cost horizontal well volume fracturing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process"slick water+quartz sand"for continental shale oil have been form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richment of pure continental shale oil of the Paleogene Kong 2 Member in Cangdong Sag is controlled by predominant fabric facies and cross-over effect of retained hydrocarbons jointly;and there are four modes of shale oil enrichment,i.e.laminar felsic,laminar mixed,thin-layer limy dolomitic,and thick-layer limy dolomitic shales.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shale oil sweet spots can predict sweet spots accurately.The precise trajectory design for sweet spot layer and tracking-trajectory optimization while drilling by considering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factors have been proved effective by field application,with drilling rate of sweet spots reaching 100%and drilling rate of type I sweet spots reaching over 75%.The whole process"slick water+quartz sand"low cost volume fracturing has been proved effective in creating multi-stage fracture network in the horizontal section,and improved productivity greatly.It can lower the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cost by 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Bay Basin Cangdong Sag continental shale oil sweet spot identification horizontal well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R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储层岩性测井综合评价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建园 常静春 +4 位作者 窦如胜 郝丽萍 尚勇 郭祥光 燕兴荣 《录井工程》 202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区块石炭系和二叠系致密砂岩气储层发育,具有横向分布广泛、纵向分布稳定的特点。岩心及试油等资料显示,大宁地区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且岩石类型不同,储层物性及含气性也存在明显差别,利用常规测井方法开展致...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区块石炭系和二叠系致密砂岩气储层发育,具有横向分布广泛、纵向分布稳定的特点。岩心及试油等资料显示,大宁地区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类型多样,且岩石类型不同,储层物性及含气性也存在明显差别,利用常规测井方法开展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类型评价困难。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岩心资料,确定了目标区块致密砂岩气储层4种主要岩石类型,分别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在明确这4种主要岩石类型测井资料响应特征的基础上,优选补偿密度、补偿声波、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曲线,采用“三步剥离法”开展岩石类型精细评价,有效提高了致密砂岩气储层岩性识别准确率,并实现了岩石类型分类连续自动判别。该方法有效解决了致密砂岩气储层岩石类型测井评价难题,提高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评价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岩石类型 测井响应特征 三步剥离法 连续自动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petroleum reservoir in Wumaying inner buried-hill of Huanghua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 被引量:1
15
作者 JIN fengming WANG Xin +5 位作者 LI Hongjun WU Xuesong FU Lixin LOU Da ZHANG Jinning feng jian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3期543-552,共10页
Well Yinggu 1 drilled on the tectonic belt of the Wumaying buried-hill in Huanghua Depression obtained non-H2S high-yield oil and gas flow from the Permian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sandstone. The oil and gas are derive... Well Yinggu 1 drilled on the tectonic belt of the Wumaying buried-hill in Huanghua Depression obtained non-H2S high-yield oil and gas flow from the Permian Lower Shihezi Formation sandstone. The oil and gas are derived from the Upper Paleozoic coal source rock, the petroleum reservoir is an inner buried-hill primary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showing a good prospect of the Paleozoic inner buried-hill primary reservoir exploration.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primary petroleum reservoir in the Wumaying inner buried-hill are discussed by studying the primary source conditions, the inner buried-hill reservoir-cap combinations and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The primary petroleum reservoir has three preponderant characteristics of accumulation: secondary large-scale gas generation of coal source rock, multi reservoir-cap combinations and mainly late hydrocarbon charging, which formed the compou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the above-source sandstone and under-source carbonate rock in the Paleozoic inner buried-hill. Along with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activities,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reservoir in Wumaying inner buried-hill is characterized by "mixed oil and gas charge in local parts in early stage, adjustment accumulation due to structural high migration in middle stage, and large-scale natural gas charge and compound accumulation in lat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hai Bay Basin Huanghua DEPRESSION Wumaying buried-hill INNER buried-hill Paleozoic primary RESERVOIR compound ACCUMULATION ACCUMULATION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