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ython+Dlib方法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杜娟 丁莉 吴玉莲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期191-195,共5页
针对OpenCV的HAAR特征分类器在人脸检测方面出现的识别效果和抗遮挡能力较差,误检、漏检以及动态识别实时性不强等问题,文中提出了采用Python+Dlib方法以及开源已训练好的大量人脸模型接口来实现人脸识别,对遮挡鲁棒性较好。通过对正脸... 针对OpenCV的HAAR特征分类器在人脸检测方面出现的识别效果和抗遮挡能力较差,误检、漏检以及动态识别实时性不强等问题,文中提出了采用Python+Dlib方法以及开源已训练好的大量人脸模型接口来实现人脸识别,对遮挡鲁棒性较好。通过对正脸以及偏转较小的图片和视频在人脸检测、特征点标定、特征向量提取以及人脸比对识别过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实时性、识别精度和效果上均优于OpenCV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ib 人脸检测 特征点标定 特征向量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多巴胺处理对PLA非织造布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俊毅 亓世超 +2 位作者 丁莉 窦冠显 明津法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了研究盐酸多巴胺对PLA非织造布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质量分数为0.5%~1.0%的盐酸多巴胺对PLA熔喷非织造布和PLA纺黏非织造布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盐酸多巴胺质量分数的增加,处理后的PLA非织造布... 为了研究盐酸多巴胺对PLA非织造布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采用质量分数为0.5%~1.0%的盐酸多巴胺对PLA熔喷非织造布和PLA纺黏非织造布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盐酸多巴胺质量分数的增加,处理后的PLA非织造布纤维表面盐酸多巴胺黏附量增加,且非织造布由疏水性转变为超亲水性;PLA纺黏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的变化对盐酸多巴胺的黏附量影响较小;PLA非织造布拉伸应力随着盐酸多巴胺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LA熔喷非织造布对CCl_(4)/水和正己烷/水混合溶液正常表现为水可快速通过,而油性溶剂被拦截;相反,材料经油性溶剂浸润,油性溶剂可快速通过,而水被拦截的自主选择性,且其油水分离通量为1671.123 L/(m^(2)·h)和1697.951 L/(m^(2)·h);PLA纺黏非织造布对CCl_(4)/水和正己烷/水混合溶液的油水分离通量达到3852.743 L/(m^(2)·h)和3922.961 L/(m^(2)·h);PLA非织造布对正己烷/水混合溶液重复分离10次后,分离通量降幅较小,油水分离循环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非织造 亲疏水性 油水分离 盐酸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半主动减振器系统响应特性研究与测试
3
作者 孙鑫 孔苇光 丁利 《上海汽车》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在半主动减振器系统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阻尼力响应时间模型和台架测试方法。通过硬件在环的台架测试分别获得电控子系统响应时间和减振器机械子系统的响应时间,为整个半主动减振器的电控系统子零件协同开发和半主动减振器的硬... 在半主动减振器系统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阻尼力响应时间模型和台架测试方法。通过硬件在环的台架测试分别获得电控子系统响应时间和减振器机械子系统的响应时间,为整个半主动减振器的电控系统子零件协同开发和半主动减振器的硬件优化提供了测试方法,也为系统控制策略开发与整车动态性能的响应的匹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减振器 响应时间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胭脂红对真菌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的影响
4
作者 谈婷 丁丽 +1 位作者 赵兰兰 肖理文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从EP离心管内壁的物理吸附、真菌毒素抗原线的吸附、乳胶的释放、检测卡的性能4个方面研究2种胭脂红对真菌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的影响。结果表明:1号胭脂红对EP离心管的内壁有很强的吸附作用,附壁严重;对山羊抗鸡、黄曲霉毒素B1、黄... 从EP离心管内壁的物理吸附、真菌毒素抗原线的吸附、乳胶的释放、检测卡的性能4个方面研究2种胭脂红对真菌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的影响。结果表明:1号胭脂红对EP离心管的内壁有很强的吸附作用,附壁严重;对山羊抗鸡、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伏马菌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的抗原线都有吸附作用,而对呕吐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抗原线无吸附作用;1号胭脂红严重影响了乳胶的释放,乳胶在NC膜面上的残留严重,进而也大大降低了C线与T线的荧光值,T/C值的重复性(T/C值CV)也较差,T/C值的CV值高达12.98%。而2号胭脂红对产品的影响很小,对EP离心管、真菌毒素抗原线都无吸附,乳胶释放彻底,基线平整,无乳胶残留,其荧光值是1号胭脂红的2倍,T/C的CV值只有4.42%。由此可见,2种胭脂红对真菌毒素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卡的影响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红 真菌毒素免疫层析 吸附 性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BT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性能优化研究
5
作者 杨微 朱贞映 +5 位作者 陈冉 刘丽英 常贵聪 谈婷 丁丽 肖理文 《粮食加工》 2025年第1期96-100,共5页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转基因产业化不断推进,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监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开展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从蛋白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介绍了转基因BT免疫层析试纸条...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转基因产业化不断推进,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监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开展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从蛋白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介绍了转基因BT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对爬速、样品垫材质及处理液配方进行优化对比,大大地提高了爬速、灵敏度等性能,能够满足市场对转基因产品监管的需求,从而推动快检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BT 免疫层析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法组合工艺在零散气BOG提氦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瑞春 丁力 +3 位作者 范锐 高立新 邓晓峰 陈吉刚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针对零散气橇装LNG装置BOG中氦资源回收工艺,在调研国内外常温法提氦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膜分离+变压吸附进行氦气回收的工艺路线。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4种工艺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试验装置,对不同的膜组件... 针对零散气橇装LNG装置BOG中氦资源回收工艺,在调研国内外常温法提氦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膜分离+变压吸附进行氦气回收的工艺路线。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4种工艺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试验装置,对不同的膜组件进行了不同原料气氦含量、不同进膜压力、不同进膜流量下的试验研究。与传统深冷法提氦工艺相比,常温法提氦的工艺流程缩短、单位产品能耗降低、投资成本明显减少,能较好地适应零散气BOG中氦资源回收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变压吸附 零散气 闪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7
作者 杨森 丁丽 +3 位作者 吴文能 胡淑慧 郭军 张邦喜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6期69-73,共5页
归纳分析羊肚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结合羊肚菌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绿色生态防控技术体系。
关键词 羊肚菌 病虫害 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n-Electron Collision Term Describing the Reflections Induced Scattering in a Magnetized Plasma
8
作者 Chao Dong ding li Chang Ji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6-60,共5页
For an electron-electron collision with characteristic scale length larger than the relative gyro-radius of the two colliding electrons, when the initial relative parallel kinetic energy cannot surmount the Coulomb re... For an electron-electron collision with characteristic scale length larger than the relative gyro-radius of the two colliding electrons, when the initial relative parallel kinetic energy cannot surmount the Coulomb repulsive potential, reflection will occur with interchange of the parallel velocities of the two electrons after the collision. The Fokker–Planck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derive the electron collision term C_R describing parallel velocity scattering due to the reflections for a magnetized plasma where the average electron gyro-radiu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Debye length but much larger than the Landau length. The electron parallel velocity friction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due to the reflections are evaluated, which are found not to depend on the electron perpendicular velocity. By studying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H quantity due to CR, it is found that C_R eventually makes the system relax to a state in which the electron parallel velocity distribution is decoupled from the perpendicular velocity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 an electron-electron scale LENGTH larger VELOCITY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verse Rutherford Scattering of Electron-Ion Collision in a Uniformly Magnetized Plasma
9
作者 Chang Jiang Chao Dong ding l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3-46,共4页
Rutherford scattering formul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sma classical transport.It is urgent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of magnetic field on the Rutherford scattering since the high magnetic field has been widely us... Rutherford scattering formul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sma classical transport.It is urgent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of magnetic field on the Rutherford scattering since the high magnetic fiel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nowadays 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and magneto-inertial fusion.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magnetic field effect in a concise manner,we study the electron-ion collisions transverse to the magnetic field.The scattering angle is defined using the directions of electron velocity before and after collision,which is obtained analytically.It is found that the scattering angle can be influenced by finite magnetic field significantly.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 by checking the dependence of scattering angle on the magnetic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 ELECTRON DIREC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zation of ion-temperature-gradient mode by trapped fast ions
10
作者 Siqi WANG Huishan CAI +1 位作者 Baofeng GAO ding li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Understanding and modeling fast-ion stabilization of ion-temperature-gradient(ITG)driven microturbulence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future fusion reactors.In this work,an analytic model is... Understanding and modeling fast-ion stabilization of ion-temperature-gradient(ITG)driven microturbulence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future fusion reactors.In this work,an analytic model is presented,which describes the effect of fast ions on ITG mode.This model is derived from a bounce-average gyro-kinetic equation for trapped fast ions and ballooning transformation for ITG mode.In addition to dilution,strong wave-fast-ion resonant interaction is involved in this model.Based on numerical calculations,the effects of the main physical parameters are studied.The increasing density of fast ions will strengthen the effects of fast ions.The effect of wave-particle resonance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temperature of fast ions.Furthermore,both increasing density gradient and the ratio of the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gradients can strengthen the stabilization of fast ions in ITG mode.Finally,the influence of resonance broadening of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ions ITG instability gyro-kine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for nonlinear tearing mode
11
作者 ding li Wen YANG Huishan CAI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8-11,共4页
The analytical approaches for nonlinear tearing mode have been reviewed.It is shown that Rutherford's model has triggered numerous studies on the nonlinear tearing mode.Its physical picture is clear meanwhile its mat... The analytical approaches for nonlinear tearing mode have been reviewed.It is shown that Rutherford's model has triggered numerous studies on the nonlinear tearing mode.Its physical picture is clear meanwhile its mathematical method is ingenious but still puzzling to understand.It is trying to find how the 'nonlinear behavior' resulted from the linear equation by a nonlinear transform.It is indicated that Li's model for the tearing mode includes the linear growth,Rutherford's behavior and the new behavior.It was found that the quasilinear modification of magnetic field provided a new damping mechanism for nonlinear growth.The new behavior w~ t1/2 becomes dominant if the mode is weakly unstable.It is shown that many analytic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criterion parameter D' of the tearing mode.Li's instability criterion can cover the previous results in the limit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ring mode nonlinear evolution instability criter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Hyper-Resistivity on Nonlinear Tearing Modes
12
作者 Wen Yang ding li Xue-qiao X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We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 nonlinear tearing modes with the anomalous electron viscosity or,as it is normally called,hyper-resistivity.In contrast to the flux average method used by previous work,we employ the standa... We analytically investigate nonlinear tearing modes with the anomalous electron viscosity or,as it is normally called,hyper-resistivity.In contrast to the flux average method used by previous work,we employ the standard singular perturbation technique and a quasilinear method to obtain the time evolution equation of tearing modes.The result that the magnetic flux grows with time in a scaling as t^(2/3)demonstrates that nonlinear tearing modes with the hyper-resistivity effect alone have a weaker dependence on time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resistive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 of Hyper-Resistivity on Nonlinear Tearing Mo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ticle Trajectory Integrator in Guiding Center Phase Space
13
作者 Jing-Bo lin Wen-Lu Zhang +3 位作者 Peng-Fei liu Chao Dong Jin-Tao Cao ding l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8-42,共5页
A trajectory integr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particle's guiding center Hamiltonian.It is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benchmarks,which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This integrator can be used a... A trajectory integra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a particle's guiding center Hamiltonian.It is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benchmarks,which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oretical prediction.This integrator can be used as the guiding center trajectory integrator of a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platform,such as the newly developed VirtEx.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stand-alone tool to investigate particle dynamics in a given background field.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14
作者 张成兰 刘春增 +9 位作者 吕玉虎 李本银 张琳 丁丽 杜光辉 张香凝 郑春风 张济世 李敏 曹卫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2,共12页
为明确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动态影响。本研究依托于河南省信阳市长期定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2500 kg·hm^(-2)紫云英+80%化肥(G+80%CF)、22500 kg·hm^(-2)紫云英+60%化肥(G+60%... 为明确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动态影响。本研究依托于河南省信阳市长期定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2500 kg·hm^(-2)紫云英+80%化肥(G+80%CF)、22500 kg·hm^(-2)紫云英+60%化肥(G+60%CF)、22500 kg·hm^(-2)紫云英+40%化肥(G+40%CF)共5个处理,分析2011、2016、2020年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磷的吸附特征(R2为0.9804~0.9949,P<0.01)。随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同处理各参数变化并不相同。G+80%CF、G+60%CF、G+40%CF处理土壤磷最大吸附量(Q_(max))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磷吸附常数(K)和磷最大缓冲容量(MBC)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2020年较2011年,Q_(max)分别降低了11.30%、12.95%、15.47%,K分别增加了20.73%、22.50%、27.27%,MBC分别增加了8.63%、6.43%、6.28%;CF处理与之相反,土壤磷的Q_(max)随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K和MBC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与2011年相比,2020年土壤磷的Q_(max)增加了8.80%,K降低了12.20%,MBC降低了2.97%;各处理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无规律性变化。CK和CF处理土壤磷的平均解吸率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G+80%CF和G+40%CF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G+60%CF处理呈降低趋势。相同年份,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较CK降低了土壤磷的Q_(max)、增加了土壤磷的K、MBC、DPS及平均解吸率。相关性分析表明,Q_(max)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极显著正相关,MBC与CEC呈极显著负相关,DPS与碱解氮(AN)、有效磷(AP)呈极显著正相关,解吸率(DR)与速效钾(A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CEC、AP、AK是影响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26.7%、18.5%、16.2%(P<0.05)。综上,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主要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长期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增加土壤对磷的解吸,长期单施化肥效果则相反。综合考虑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以减量20%~40%化肥配施22500 kg·hm^(-2)紫云英效果较好。本研究为豫南稻区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吸附解吸 特征参数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热-力耦合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静静 李子涵 +3 位作者 黄蒙 祝艳龙 丁黎 常海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炸药一般会在热-力耦合刺激下经历能量吸收和累积,易引起分解甚至燃烧爆炸。此过程较复杂,为深入探究炸药的热-力耦合响应机制,围绕炸药产品和炸药晶体,通过实验分析、有限元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综述了热-力耦合响应机... 炸药一般会在热-力耦合刺激下经历能量吸收和累积,易引起分解甚至燃烧爆炸。此过程较复杂,为深入探究炸药的热-力耦合响应机制,围绕炸药产品和炸药晶体,通过实验分析、有限元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种研究手段,综述了热-力耦合响应机制的相关进展。目前,聚焦炸药产品应用的研究工作,多通过实验分析、有限元模拟以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展开;针对炸药晶体,围绕高温-高压耦合条件,进行热-力耦合响应机制研究工作,但与实际生产条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未来工作中,随着实验分析技术和各类模拟手段的持续发展,有望对炸药产品及晶体在热-力耦合刺激下,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的物理变化过程、化学反应过程开展更为详尽的探究,推动炸药热-力耦合响应机制的进一步深入,为实现炸药从安全性科学研究向实际应用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炸药 响应机制 晶体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相关乙状结肠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黄跃明 古晨 +3 位作者 丁力 杨志锋 王尧 陈创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81-384,共4页
在被成功防治之前,血吸虫病及其相关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目前,慢性血吸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已被提出,特别是埃及血吸虫与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关系已明确,但在血吸虫感染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面,尚未获得完全确切的结论。本文报道... 在被成功防治之前,血吸虫病及其相关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目前,慢性血吸虫感染与癌症的关系已被提出,特别是埃及血吸虫与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关系已明确,但在血吸虫感染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面,尚未获得完全确切的结论。本文报道1例血吸虫相关乙状结肠癌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血吸虫感染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结直肠癌 相关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莉 张益 魏龙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33-36,47,共5页
从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加工情况、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进展等方面梳理了海南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海南水稻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对“十四五”时期海南水稻生产及销售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海南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从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加工情况、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进展等方面梳理了海南水稻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海南水稻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并对“十四五”时期海南水稻生产及销售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海南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探索补贴机制、优化水稻种植品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和培育现代加工企业等方面为海南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业 成本收益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断层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丁力 闫亚景 +3 位作者 赵贵章 李志萍 李楠 王展 《河南科技》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目的】为探究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类型对不同倾角断层的探测效果,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温纳beta、温纳gamma、偶极装置对不同倾角断层探测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参数设计建立了不同倾角断层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得出结果,并采用... 【目的】为探究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类型对不同倾角断层的探测效果,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温纳beta、温纳gamma、偶极装置对不同倾角断层探测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参数设计建立了不同倾角断层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得出结果,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倾角断层模型的正演结果进行反演成像。【结果】比较结果得出高密度电法对探测断层倾角的最优识别装置为温纳alpha,其识别结果与设置值的匹配度高达96.1%。【结论】在试验场地预埋断层并利用温纳alpha装置对其进行探测,结果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装置对断层响应效果最优,可有效确定断层产状信息,且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电阻率 反演成像 温纳alpha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方法结合SERS技术检测猪肉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海帆 丁莉 +2 位作者 徐妙文 沈康 王煦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4,81,共8页
目的:实现猪肉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定量和高通量检测。方法:以PP合成纸为衬底制备基于金纳米花(AuNFs)的方阵排列SERS基底。通过QuEChERs方法对猪肉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对其进行SRES检测。结果:采用4-巯基苯甲酸为SERS探针分子... 目的:实现猪肉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残留的快速、定量和高通量检测。方法:以PP合成纸为衬底制备基于金纳米花(AuNFs)的方阵排列SERS基底。通过QuEChERs方法对猪肉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对其进行SRES检测。结果:采用4-巯基苯甲酸为SERS探针分子,基底表现出良好的均一性、SERS增强效应、重现性和稳定性。475,619 cm-1特征峰处的SERS信号强度分别与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浓度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分别为0.9916,0.9907),最低检测限分别低至1×10^(-9),1×10^(-8) mol/L,并成功应用于猪肉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快速、定量和高通量检测。结论:试验方法为SERS技术应用于真实肉类样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省时和高灵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纳米花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硫酸庆大霉素 硫酸新霉素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心方形网格插值处理的柱面SAR成像算法
20
作者 丁丽 何华港 +1 位作者 王韬 储得苗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9-257,共9页
柱面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CSAR)是近距离非接触成像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基于傅里叶变换理论的高分辨成像算法需要通过2维插值消除波数域数据在方位维和距离维的非均匀性。但是这两个维度呈现出同心圆环状的高度耦合,导致传统基于2维逐... 柱面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CSAR)是近距离非接触成像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基于傅里叶变换理论的高分辨成像算法需要通过2维插值消除波数域数据在方位维和距离维的非均匀性。但是这两个维度呈现出同心圆环状的高度耦合,导致传统基于2维逐点遍历的插值方法时间复杂度高,成像算法效率低。为此,该文基于解析解的CSAR成像算法推导,提出了同心方形网格的插值分解方法。通过补0、径向1维插值和分区处理消除波数域方位维和距离维的强耦合性,并在两个分区进行独立的1维插值实现2维非均匀波数域的均匀重采样,获得最终同心方形环带均匀填充的波数域样式。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能有效降低2维插值的时间复杂度,并且所提算法插值处理速度比传统算法提升了7倍,与算法复杂度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算法 2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