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及静注乙醇后血中乙醇与β-羟丁酸,乙酰乙酸,乳酸及丙酮酸浓度关系的探讨:一项群体药效动力学的研究(英文)
1
作者 万捷 李建国 +3 位作者 HUI Cko tom LIONEttI david t george Susan E SHOAF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 :应用群体药理学方法探讨血浆中乙醇浓度对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H A)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 (L P)比值变化的效应。方法 :给 14名健康成人口服剂量相当于1.0 2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另一... 目的 :应用群体药理学方法探讨血浆中乙醇浓度对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H A)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 (L P)比值变化的效应。方法 :给 14名健康成人口服剂量相当于1.0 2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另一项实验中 ,给 8名健康成人静脉注射剂量相当于 0 .83g·L-1总身体水的乙醇。在服用乙醇后 380min采取静脉血测定乙醇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及丙酮酸的血浆浓度。在静注乙醇后 340min采血测定上述 5种物质的血浆浓度。结果 :在口服乙醇实验中 ,C0 为 6 6 .6±8.1mg·dl-1,显著低于 10 2mg·dl-1,(t检验 ,P <0 .0 0 1)。清除相斜率 β为 0 .2 2 9± 0 .0 5mg·dl-1·min-1。在静注实验中 ,C0 为 75 .6± 10 .9mg·dl-1,与 83mg·dl-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β为0 .2 4 5± 0 .0 5mg·dl-1·min-1。在两项实验中 ,我们应用群体间接生理反应模型来拟合乙醇浓度对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 ,乳酸 ,丙酮酸 ,β 羟丁酸 乙酰乙酸比值及乳酸 丙酮酸比值变化的效应 ,并得出各项参数。同时 ,我们发现 ,当乙醇的清除相结束时 ,H A比值尚未达最大值 ,说明在乙醇的零级代谢相时肝脏仍在产生NADH。乳酸和乙醇的关系曲线显示乳酸的变化呈现一种逆时钟方向的滞后。结论 :血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群体药效学 乙醇 Β-羟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