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pore space production law and capacity expansion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1
作者 LIU Tao LI Yiqiang +7 位作者 DING Guosheng WANG Zhengmao SHI Lei LIU Zheyu TANG Xiang cao han cao Jinxin HUANG You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6期1423-1429,共7页
One-dimensional gas injection storage building and one-cycle injection-production modeling experiment,and two-dimensional flat core storage building and multi-cycle injection-production modeling experiment were carrie... One-dimensional gas injection storage building and one-cycle injection-production modeling experiment,and two-dimensional flat core storage building and multi-cycle injection-production modeling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using one-dimensional long core and large two-dimensional flat physical models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injection-production balance time on reservoir pore utilization efficiency,effective reservoir capacity formation and capacity-reaching cycle.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formation water satur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gas-reservoir type underground gas storage.Du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gas-reservoir type gas storage,the reservoir spa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working zones:high efficiency,low efficiency and ineffective ones.The higher the reservoir permeability,the higher the por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s,the smaller the ineffective working zone is,or there is no ineffective working zone;the smaller the loss of injected gas is,and the higher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pores is.The better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the larger the reservoir space and the larger the final gas storage capacity is.The higher the water saturation of the reservoir,the more the gas loss during gas storage capacity building and operation is.Optimizing injection-production regime to discharge water and reduce water satu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gas loss in gas storage.In the process of multiple cycles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there is a reasonable injection-production balance time,further extending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balance period after reaching the reasonable time has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expansion of gas storage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reservoir-type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multi-cycle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injection-production equilibrium time por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effective gas storage volu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泵电双驱双机回热机组轴系扭振特性研究
2
作者 何江南 杨灵 +5 位作者 祁乃斌 曹寒 马骏 陈丹 董卫红 赵力 《东方汽轮机》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文章以某型泵电双驱双机回热抽背式小机组轴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轴系各转子进行了模化,采用连续质量的传递矩阵法计算了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并依据API612标准规定,对机组瞬态扭振响应和稳态扭振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 双机回热 轴系 扭振 瞬态响应 稳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压水堆一回路环境下冷应变对321不锈钢高温电化学行为和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李东兴 曹晗 +4 位作者 高俊宣 郑全 张鹏 钟巍华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71-1678,共8页
321不锈钢是常用的压水堆结构材料之一,在成型加工和服役期间易因各种因素发生冷应变,使其性能发生改变。本文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环境中,测量了不同冷应变量321不锈钢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热应变样品作为对比;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 321不锈钢是常用的压水堆结构材料之一,在成型加工和服役期间易因各种因素发生冷应变,使其性能发生改变。本文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水化学环境中,测量了不同冷应变量321不锈钢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热应变样品作为对比;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测试了冷应变试样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样品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XRD分析表明,冷应变使基体发生了由奥氏体到马氏体的转变,而高温抑制了这一过程。随着应变程度的增大(至20%),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膜电阻随马氏体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裂纹萌生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优先发生氧化腐蚀,保护了奥氏体基体,抑制了应力腐蚀裂纹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 321不锈钢 冷应变 高温电化学 应力腐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高铁动车组电缆终端局部放电识别
4
作者 杨燕花 陈珍宝 +4 位作者 曹晗 张彦林 刘凯 陈奎 高国强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局部放电检测作为一种诊断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在列车实际运行环境中面临强干扰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参数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车载电缆终端局放脉冲干扰分离策略。在实验室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平台并采用高频... 局部放电检测作为一种诊断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有效手段,在列车实际运行环境中面临强干扰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参数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车载电缆终端局放脉冲干扰分离策略。在实验室搭建了局部放电测试平台并采用高频电流法(HFCT)获取了电缆终端的局放信号和典型脉冲干扰信号,通过对脉冲单波进行包络处理,提取脉冲的3个参数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对局放信号与脉冲干扰信号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局放信号与脉冲干扰信号分离,减小脉冲干扰信号对局部放电检测的影响,对提高局放手段评估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准确性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电缆终端 局部放电 脉冲干扰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风化料配合比三轴试验颗粒流细观模拟
5
作者 王能龙 徐兴倩 +3 位作者 肖思友 赵熹 曹涵 王海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22-3635,共14页
胶凝砂砾石料筑坝具有就地取材方便、经济环保及施工快速等优势,但胶凝风化料配合比较难确定,室内试验存在取样难、测试周期长及耗费高等问题,智能算法未考虑材料颗粒特征及矿物成分影响且需要大量训练样本。为了探索颗粒流法应用于胶... 胶凝砂砾石料筑坝具有就地取材方便、经济环保及施工快速等优势,但胶凝风化料配合比较难确定,室内试验存在取样难、测试周期长及耗费高等问题,智能算法未考虑材料颗粒特征及矿物成分影响且需要大量训练样本。为了探索颗粒流法应用于胶凝风化料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采用PFC3D颗粒流对不同水泥、粉煤灰和风化料掺量的胶凝材料进行三轴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不同配合比胶凝风化料抗剪性能及变形破坏特征,最终获取胶凝风化料的最佳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1)在相同围压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随着水泥掺量逐渐增加,胶凝风化料峰值应力逐渐增大,但对于相同水泥掺量,粉煤灰占比较小有利于提高胶凝风化料抗剪强度,反之粉煤灰占比增加则会削弱胶凝风化料的抗剪强度;2)胶凝风化料中粉煤灰和水泥掺量对其剪切特性影响较大,在两者掺量合理占比范围内,随水泥、粉煤灰掺量增加,胶凝风化料在变形破坏机理上表现为剪切破坏位移减小,抗转动能力增强,黏结颗粒量增加,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胶凝风化料的抗剪强度;3)基于数值模拟得到胶凝风化料三轴模拟最佳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风化料=1∶0.95∶18.38,以该配比制备试样开展室内大三轴测试验证,发现胶凝风化料抗剪强度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较小。通过颗粒流法模拟不同配比胶凝风化料抗剪特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有效提高胶凝风化料的配合比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风化料 PFC3D 三轴模拟 配合比 细观结构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渗流模型及孔压与温度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瑜 王超林 +2 位作者 曹汉 陈宇超 沈维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54-1760,共7页
为研究孔压与温度对页岩渗流影响机理,在岩石三轴渗流仪上对页岩进行了He和CO2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e渗流下渗透率与孔压呈正相关关系;CO2渗流下渗透率随孔压增加先下降再上升;孔压通过有效应力、基质吸附膨胀及滑脱作用影响渗透率... 为研究孔压与温度对页岩渗流影响机理,在岩石三轴渗流仪上对页岩进行了He和CO2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He渗流下渗透率与孔压呈正相关关系;CO2渗流下渗透率随孔压增加先下降再上升;孔压通过有效应力、基质吸附膨胀及滑脱作用影响渗透率,提出了考虑3者综合作用的渗流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不同温度渗流试验结果表明,页岩渗透率随温度升高先下降再上升,且围压越低,温度影响越明显;气体滑脱效应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温度通过影响基质热膨胀、滑脱效应、分子热运动及吸附膨胀改变页岩渗透率,建立了考虑温度作用的渗流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得到较好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渗流 吸附 Klinkenberg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的抗辐照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豆艳坤 靳柯 +4 位作者 贺新福 杨文 钟巍华 曹晗 黄楚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68-1884,共17页
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多主元固溶体合金,成分复杂、全局无序,且具有多主元效应,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介绍了目前高熵合金抗辐照性能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高熵合金辐照缺... 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多主元固溶体合金,成分复杂、全局无序,且具有多主元效应,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作为新型抗辐照结构材料应用于先进核能反应堆系统。本文介绍了目前高熵合金抗辐照性能的研究现状,主要涉及高熵合金辐照缺陷演化、微观结构变化和性能退化等辐照损伤演化过程,梳理了多主元效应对辐照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规律。针对高熵合金的抗辐照性能研究,总结了目前高熵合金的几种抗辐照损伤机制,归纳了高熵合金抗辐照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熵合金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多主元效应 辐照缺陷 抗辐照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错环上的Cr偏析对辐照硬化影响的原子尺度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丽霞 贺新福 +4 位作者 吴石 曹晗 王东杰 豆艳坤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8-464,共7页
低温辐照脆化是影响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服役的主要问题之一。RAFM钢低温辐照脆化的主要机理是辐照产生的纳米缺陷(如位错环、析出物等)阻碍位错运动。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bcc-Fe内刃型位错线与1/2〈111〉间隙位错环... 低温辐照脆化是影响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服役的主要问题之一。RAFM钢低温辐照脆化的主要机理是辐照产生的纳米缺陷(如位错环、析出物等)阻碍位错运动。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bcc-Fe内刃型位错线与1/2〈111〉间隙位错环的相互作用,并对比分析了Cr偏析在位错环上对其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刃型位错线挣脱位错环所需临界剪切应力(CRSS)与位错环的伯格斯矢量有关;在本文所研究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Cr偏析在位错环上会使得位错线挣脱所需CRSS增加,引起硬化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M钢 低温辐照脆化 位错环 Cr偏析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
作者 曹韩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4期985-987,共3页
本文以某大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技术应用对策。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详细介绍,本文揭示了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监管不足、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机制不健全等... 本文以某大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技术应用对策。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详细介绍,本文揭示了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监管不足、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BIM技术、无人机巡检技术、IoT监控技术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 BIM技术 无人机巡检 IoT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多相协同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刚 曹涵 +2 位作者 朱爱国 李宜强 岳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纵向矛盾突出、高渗层汽窜严重等问题,以新疆油田九6区稠油油藏为例,开展多介质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首先评价凝胶的成胶性能和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然后使用全直径岩心对多相协同蒸汽驱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纵向矛盾突出、高渗层汽窜严重等问题,以新疆油田九6区稠油油藏为例,开展多介质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首先评价凝胶的成胶性能和降黏剂的降黏效果,然后使用全直径岩心对多相协同蒸汽驱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凝胶成胶封堵高渗层后,后续注入的多相介质可有效进入低渗层,驱动低渗油藏剩余油;注入降黏剂后,再注入N_(2)可有效增强原油的弹性能量和流动性,有助于扩大蒸汽波及体积;调堵—降黏—增压的多相协同蒸汽驱开发模式是最佳的组合方式,可提高采收率23.65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改善稠油油藏蒸汽驱后期开发效果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驱 非均质油藏 多相协同 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抽水蓄能项目水泵水轮机主轴销孔缺陷处理
11
作者 曹卫华 曹罕 郝莉丽 《设备监理》 2024年第6期41-45,共5页
抽水蓄能项目蓬勃发展,相应的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在制造上由于部套件多、制造工艺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产生各种缺陷、质量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缺陷、质量问题关系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关系到设备制造厂成本控制。本文介绍了某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项目蓬勃发展,相应的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在制造上由于部套件多、制造工艺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产生各种缺陷、质量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缺陷、质量问题关系到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关系到设备制造厂成本控制。本文介绍了某抽水蓄能项目水泵水轮机主轴销孔的缺陷案例,具体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了设备质量缺陷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为抽水蓄能机组设备部套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主轴 销孔 缺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KMC方法研究Mn对Cu团簇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丽霞 贺新福 +7 位作者 王东杰 商红慧 吴石 曹金利 豆艳坤 曹晗 王瑾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2-1631,共10页
Cu团簇析出是影响FeCu合金体系安全服役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原子动力学蒙特卡罗(AKMC)方法研究了热老化条件下,合金元素Mn对Fe-1.34at.%Cu-X at.%Mn(X为0、0.27、1.2、3、5)合金中Cu团簇析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Mn含... Cu团簇析出是影响FeCu合金体系安全服役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原子动力学蒙特卡罗(AKMC)方法研究了热老化条件下,合金元素Mn对Fe-1.34at.%Cu-X at.%Mn(X为0、0.27、1.2、3、5)合金中Cu团簇析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Mn含量的增加,析出形核的纳米级Cu团簇的数密度不断增加;Mn含量对形核Cu团簇的平均尺寸影响不大。团簇中主要成分为Cu;团簇中Mn含量随初始基体中M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合金元素的成团参与百分比决定了团簇平均尺寸。Cu-Vac复合体较强的扩散能力及其较远的扩散距离是造成Cu团簇析出的主要因素;而Mn的加入会抑制Cu-Vac复合体的可移动距离和可移动能力,从而提高Cu团簇的数密度。合金元素Mn的加入会影响形核Cu团簇的尺寸、数密度,从而影响Cu团簇引起的硬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团簇 原子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 合金元素M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ODS合金辐照硬化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冰 韩煦 +3 位作者 曹晗 柯艺璇 贺新福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4-1190,共7页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合金作为第4代先进堆结构材料和聚变堆第一壁结构材料的候选材料,其抗辐照性能仍是制约其在快堆和聚变堆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通过收集ODS合金的成分、固化和热处理工艺、辐照条件、测试条件(包括温度等)及... 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合金作为第4代先进堆结构材料和聚变堆第一壁结构材料的候选材料,其抗辐照性能仍是制约其在快堆和聚变堆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通过收集ODS合金的成分、固化和热处理工艺、辐照条件、测试条件(包括温度等)及屈服强度等数据约570条,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及重要属性的筛选,采用机器学习中反向传播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尝试构建了Cr、Y_(2)O_(3)等关键成分与ODS合金中子辐照硬化的关联性,获得针对ODS合金辐照硬化的性能预测。结果表明:Cr含量约为6%、Y_(2)O_(3)添加量约为0.2%时,ODS合金的辐照硬化程度降低,同时Ti的添加有利于ODS合金辐照硬化程度的降低,而添加Al则会加剧其辐照硬化。据此,后续可得出一定辐照条件下,辐照硬化程度更低的ODS合金成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S合金 辐照硬化 机器学习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岩作用下湘西北页岩膨胀抑制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政 曹函 +1 位作者 王天一 倪准林 《科技通报》 2019年第12期6-11,共6页
在钻进页岩气储层时,水岩相互作用是引起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对此以湘西北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岩作用页岩水化膨胀抑制性实验,对比了KCl、SDBS和CTAB 3种钻井液体系对湘西北页岩的膨胀抑制性,分析了其膨胀抑制机理,优选出了其膨胀... 在钻进页岩气储层时,水岩相互作用是引起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对此以湘西北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岩作用页岩水化膨胀抑制性实验,对比了KCl、SDBS和CTAB 3种钻井液体系对湘西北页岩的膨胀抑制性,分析了其膨胀抑制机理,优选出了其膨胀抑制剂的最佳浓度。研究表明:钻井液体系中KCl、SDBS和CTAB浓度小于1.5%时,钻井液体系普遍具有良好的膨胀抑制性;KCl和SDBS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1.5%,CTAB浓度在小于0.5%时抑制效果较好,且随浓度增加,其膨胀量呈线性增长;最优浓度下,湘西北页岩在KCl、SDBS钻井液体系中的最大膨胀量分别为0.03 mm和0.13 mm,其最大膨胀速率为0.0002 mm/min和0.00092 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页岩储层 水岩作用 钻井液 膨胀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参数对某压缩气体储能项目转子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先波 覃小文 +3 位作者 曹寒 王娟丽 周嘉 王鑫 《东方汽轮机》 2022年第3期29-33,共5页
转子-轴承系统中轴承和转子作为相互耦合的两个部分,其结构和设计参数对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非常重要。在转子尺寸受到机组气动性能等因素制约无法进行较大调整时,合适的轴承参数选择对整个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保证至关重要。本... 转子-轴承系统中轴承和转子作为相互耦合的两个部分,其结构和设计参数对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非常重要。在转子尺寸受到机组气动性能等因素制约无法进行较大调整时,合适的轴承参数选择对整个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保证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压缩气体储能项目高压离心压缩机为例,探讨了不同的轴承宽径比、间隙比、瓦块支点位置以及预负荷系数对轴承性能、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及不平衡响应临界转速的影响,对旋转机械轴承参数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气体储能 轴承参数 对数衰减率 临界转速 不平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α-Fe中级联碰撞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晗 贺新福 +4 位作者 王东杰 吴石 贾丽霞 豆艳坤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7-493,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500~700 K温度下α-Fe中由1~50 keV的初级离位原子(PKA)引发的级联碰撞,研究了缺陷演化过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PKA能量(E_(PKA))与缺陷存活数量(N_(FP))、成团率的关系以及温度对级联碰撞过程的影响,讨论了...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500~700 K温度下α-Fe中由1~50 keV的初级离位原子(PKA)引发的级联碰撞,研究了缺陷演化过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PKA能量(E_(PKA))与缺陷存活数量(N_(FP))、成团率的关系以及温度对级联碰撞过程的影响,讨论了级联碰撞后产生的缺陷的取向结构,并得到以下结论:级联碰撞后产生的缺陷的原子取向与尺寸相关,可指导构建团簇、位错环等多种缺陷结构;E_(PKA)较高时,大尺寸团簇的保留会明显提高缺陷存活数量,从而导致不同PKA能量阶段的N_(FP)-E_(PKA)拟合曲线指数有较大差别,温度的升高会使拟合曲线指数的变化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 级联碰撞 分子动力学 NRT模型 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厂次同步谐振风险的工程解决方案
17
作者 陈利 杨灵 +1 位作者 曹寒 陈娇红 《东方汽轮机》 2023年第3期16-18,共3页
次同步谐振是在电网系统中一直存在的电力振荡现象,对于远距离输电,尤其是对于引入了各种新能源的电网系统而言,次同步谐振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是一个很大的风险,针对机组次同步谐振风险,业内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抑制措施,在工程实践中... 次同步谐振是在电网系统中一直存在的电力振荡现象,对于远距离输电,尤其是对于引入了各种新能源的电网系统而言,次同步谐振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是一个很大的风险,针对机组次同步谐振风险,业内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抑制措施,在工程实践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可以用最低成本有效的解决次同步谐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 工程实践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赋存规律——以大港油田小集区块和港西区块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宜强 张津 +4 位作者 潘登 燕云 刘明熹 曹涵 高文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49,共6页
为了厘清开发后期高含水储集层内部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大港油田小集区块和港西区块油藏后续剩余油精细挖掘,利用紫外荧光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经图像处理后,将剩余油划分为弱波及、中波及和强波及3个级别,剩余油赋存状态划分为簇状... 为了厘清开发后期高含水储集层内部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大港油田小集区块和港西区块油藏后续剩余油精细挖掘,利用紫外荧光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经图像处理后,将剩余油划分为弱波及、中波及和强波及3个级别,剩余油赋存状态划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狭缝状、角隅状和粒间吸附状5种。在高含水阶段,不同的剩余油赋存状态中,剩余油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簇状、孔表薄膜状、角隅状、粒间吸附状和狭缝状;聚/表复合驱后簇状剩余油和孔表薄膜状剩余油较多,后续可采用改善岩石润湿性的方法开采;砾岩剩余油分布较砂岩更加复杂,簇状剩余油和粒间吸附状剩余油较砂岩多,后续应考虑采用控制注入流体流度的方法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高含水 微观剩余油 赋存规律 紫外荧光 水驱 聚/表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紫外光老化CO2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毅 郭洪辰 +3 位作者 曹瀚 高凤翔 周庆海 王献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8-1256,共9页
CO2基塑料(PPC)是通过CO2与环氧丙烷共聚所得的生物降解高分子,由于PPC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较差,随紫外线的照射不仅PPC的相对分子质量快速下降,且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也迅速降低,而农用地膜长期处于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中,因此... CO2基塑料(PPC)是通过CO2与环氧丙烷共聚所得的生物降解高分子,由于PPC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较差,随紫外线的照射不仅PPC的相对分子质量快速下降,且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也迅速降低,而农用地膜长期处于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中,因此亟待改善PPC的耐紫外老化性能。本文设计合成了含紫外吸收基团的单体2-羟基-4(2,3-环氧丙氧基)二苯甲酮(HEB),与CO 2和环氧丙烷进行三元共聚制备了耐紫外光老化的CO2共聚物(PPCH)。在保证PPCH相对分子质量不低于5.0×10^4的前提下,PPCH中HEB单元的摩尔分数最高可达0.32%,相应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起始热分解温度(Td-5%)分别为26.7和216.9℃,拉伸强度达到30.97MPa。普通PPC经过240h的紫外辐照后,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了67.8%,相应地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下降了10.1%和40.1%。即使PPCH中的HEB摩尔分数仅为0.06%,经过240 h辐照后其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仅下降了6.2%,相应地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仅分别下降了1.7%和13.3%,证明PPCH具有较强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原因在于其主链含有HEB单元,对紫外光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PPCH的紫外吸收性能随HEB单元在聚合物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随着共聚物中引入的HEB单元含量增加,PPCH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力学性能的保持率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对PPCH共聚物与相同二羟基二苯甲酮(BP)含量的PPC/BP共混物进行120h的50℃热水萃取实验,PPCH显示出稳定的紫外光吸收性能,而PPC/BP共混物的紫外吸收性能随热水萃取时间的增长而快速下降,表明三元共聚反应能够有效解决普通共混物面临的小分子紫外吸收剂的外迁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2共聚物 三元共聚反应 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开挖与明挖柔性管上土压力与变形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明明 韦猛 +5 位作者 曹函 吴晶晶 张绍和 蒋国盛 刘天乐 宗尼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5-3343,共9页
利用PLAXIS 2D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模拟计算验证软件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并针对4种典型地层、不同地下水条件、2种施工方法,揭示明挖与非开挖管线上所受压力与变形的区别及成因,确定管线上压力与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利用PLAXIS 2D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模拟计算验证软件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并针对4种典型地层、不同地下水条件、2种施工方法,揭示明挖与非开挖管线上所受压力与变形的区别及成因,确定管线上压力与变形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管在变形的过程中周围土体对管产生土侧压力,致使PVC柔性管上的最大压力一般出现在管线两侧水平直径处。明挖法施工对土体的扰动范围远大于非开挖法的扰动范围,导致明挖管线上最大压力与变形量远比非开挖管线的大,其中明挖管线上最大压力是非开挖管线的2.6~11.65倍,变形量是非开挖管线的3.96~11.95倍。土体密度是影响明挖法管线上压力与变形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内聚力和泊松比是影响非开挖管线上压力和变形的最主要因素。软黏土地层水位从-2.5 m升高到5.5 m的过程中,由于孔隙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明挖管线上的最大压力与变形分别增加18.74%和13.38%,而非开挖管线上最大压力与变形则分别增加615.09%和311.11%,因此,水位的升高对非开挖管线的影响远比对明挖管线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法 明挖法 PVC柔性管 土压力 变形 物性参数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