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太阳能集热蓄热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微观形态表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红兵 赵瑞 +3 位作者 王聪聪 龚雨桐 李宝武 孙俊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92-12197,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以二十二烷为核,二氧化钛为壳的相变微胶囊。通过DSC测试发现添加5%液体石蜡的混合石蜡的相变潜热值最高,在升温阶段的相变潜热值为174 J/g,相变温度为45.5℃,放热阶段的相变潜热为178 J/g,相变温度为35.5℃。其各...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以二十二烷为核,二氧化钛为壳的相变微胶囊。通过DSC测试发现添加5%液体石蜡的混合石蜡的相变潜热值最高,在升温阶段的相变潜热值为174 J/g,相变温度为45.5℃,放热阶段的相变潜热为178 J/g,相变温度为35.5℃。其各项性能符合本课题中相变微胶囊芯材的各项指标要求。对相变微胶囊微观结构进行了电镜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粒径在2~5μm之间,呈圆球状,结构完整,表面均匀光滑,未见破损或较大团聚颗粒存在,且颗粒见分散性较好。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化学元素仅包含Ti元素及O元素两种化学元素,二氧化钛将二十二烷完全包覆,不存在其他杂质。为今后相变微胶囊应用于太阳能PV/T集热系统载热流体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 太阳能PV/T 制备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纳米颗粒和分散剂的相变流体性能测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红兵 龚雨桐 +3 位作者 姚华宁 张晓坤 李思琦 王聪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23-5027,共5页
结合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基于前期选定的烃类相变流体,通过热物性和稳定性测试对比,选取了适合的纳米颗粒(TiO_2)和分散剂(SDBS),分析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对相变流体的热物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 结合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基于前期选定的烃类相变流体,通过热物性和稳定性测试对比,选取了适合的纳米颗粒(TiO_2)和分散剂(SDBS),分析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对相变流体的热物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越大,颗粒粒径越大,相变流体的热物性及动态稳定性越差,而分散剂质量分数对相变流体的动态稳定性影响不大。烃类相变流体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20 nm TiO_2纳米颗粒和质量分数为0.1%的SDBS分散剂,其热物性及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流体 纳米颗粒 热物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TiO2纳米颗粒和分散剂的相变流体粘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红兵 李思琦 +3 位作者 王聪聪 张晓坤 姚华宁 龚雨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03-12107,共5页
选定质量分数为30%的烃类相变流体作为基液,采用“两步法”配制了多种添加纳米颗粒(TiO2)及分散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变流体,测试分析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对相变流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纳... 选定质量分数为30%的烃类相变流体作为基液,采用“两步法”配制了多种添加纳米颗粒(TiO2)及分散剂(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相变流体,测试分析了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对相变流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越大,纳米颗粒粒径越大,相变流体粘度越大。而相变流体粘度随分散剂质量分数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时,相变流体粘度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流体 纳米颗粒 分散剂:粘度 质量分数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PV/T热泵系统能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红兵 张晓坤 +3 位作者 王聪聪 李思琦 姚华宁 龚雨桐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1-617,共7页
为了提高PV/T装置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并在恒温供热条件下分析了该系统中PV/T收集器的热、电性能和热泵COP的全天变化趋势,最后将PV/T收集器的电性能与单一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为了提高PV/T装置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并在恒温供热条件下分析了该系统中PV/T收集器的热、电性能和热泵COP的全天变化趋势,最后将PV/T收集器的电性能与单一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测试时间段内,PV/T收集器的平均热效率为38.7%;PV/T收集器的平均电效率为12%,比单一光伏发电系统提升了27.7%;PV/T收集器的光热光电综合平均效率为70.3%;热泵的平均COP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微热管阵列 PV/T收集器 热泵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的相变流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兵 龚雨桐 +2 位作者 张晓坤 李思琦 王聪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09-8013,8018,共6页
基于前期对相变流体的实验研究,选定了以质量分数为20%的烃类相变流体作为基液,制备了多组以TiO2纳米颗粒为添加剂,SDBS为分散剂的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通过改变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分析不同相变流体随温度... 基于前期对相变流体的实验研究,选定了以质量分数为20%的烃类相变流体作为基液,制备了多组以TiO2纳米颗粒为添加剂,SDBS为分散剂的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通过改变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分析不同相变流体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及稳定性,最终得出烃类相变流体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20 nm TiO2纳米颗粒及质量分数为0.1%的SDBS分散剂,其热物性及稳定性最佳。为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流体 纳米颗粒 热物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红兵 姚华宁 +3 位作者 龚雨桐 张晓坤 李思琦 王聪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9-1145,共7页
文章搭建了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实验台,测试了该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此外,建立了该集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该集热系统的测量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对新型平板... 文章搭建了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实验台,测试了该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此外,建立了该集热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该集热系统的测量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对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和传统圆形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近的测试条件下,与传统圆形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相比,新型平板热管式太阳能PV/T集热系统的日平均热效率和日平均电效率分别提升了16.8%和3.5%,总集热量和总发电量分别提升了78.4%和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 PV/T 太阳能 光伏光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