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手多糖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
作者 陈进炫 龚舒 +3 位作者 刘天开 龚记熠 乙引 刘文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3,共7页
该文探究佛手多糖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e ion,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佛手多糖经大孔吸附树脂AB-8进行纯化。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构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 该文探究佛手多糖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e ion,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佛手多糖经大孔吸附树脂AB-8进行纯化。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构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MPP+模型组、佛手多糖组。采用噻唑蓝(methye thiazdye telrazlium,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JC-1荧光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p-ERK1/2)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佛手多糖的得率4.86%,纯度为44.46%,经过AB-8纯化后,纯度提高到60.8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Hoechst33258染色下可见细胞破碎,细胞核皱缩,细胞内ROS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佛手多糖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细胞形态明显得到改善,ROS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佛手多糖能抑制MPP+引起的p-Akt和p-ERK1/2的降低,以及Cyt-c的上升。综上,佛手多糖对MPP+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线粒体ROS的产生和Cyt-c的释放,进而维持线粒体稳态,激活Akt信号通路和ER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缓解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佛手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多糖 提取纯化 MPP+ SH-SY5Y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土壤界面水氮耦合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利菲 贾智 +4 位作者 张建春 朱江 乙引 龚记熠 张宇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探讨石漠化地区土壤界面下的水氮耦合影响因素,本文从石漠化程度、地形异质性、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出土壤水分和氮素的迁移规律。(1)轻度石漠地区含水量和土壤氮含量较高,导致植物内养分运输快,水氮耦合效果... 为探讨石漠化地区土壤界面下的水氮耦合影响因素,本文从石漠化程度、地形异质性、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利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出土壤水分和氮素的迁移规律。(1)轻度石漠地区含水量和土壤氮含量较高,导致植物内养分运输快,水氮耦合效果最佳;其次是重度石漠地区;中度石漠地区通常是耕地聚集地,其土壤水氮含量较低,水氮耦合效果也最差。(2)随着海拔的降低,土壤水氮耦合效应增强,但这种效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不论是在高原的山地、峡谷、盆地还是洼地,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都十分严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和恢复年限对当地的土壤水及氮素均有影响。(3)植树造林显著提高石漠化土壤的含水量和全氮含量;退耕还林不仅提升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还有助于土壤氮库恢复和碳氮平衡维持;封山育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中的氮含量。(4)不同的耕地利用类型和作物选用都会对水氮耦合产生影响;园地通过减少翻耕次数,导致土壤紧实化,从而提高水土保持效果。根据以上研究,今后可针对综合治理策略、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策略、高效植被恢复策略、优化土地管理和利用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水氮耦合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引种辣椒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龚记熠 彭毅秋 +3 位作者 张冬林 杨立昌 乙引 徐文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6,69,共4页
以引种辣椒Jalapeno Early Hot、Portugal Hot、Sweet Banana为材料,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控制基质不同含水量,包括5%、10%、、15%、20%、25%(CK),研究3个辣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3个品种叶面积、叶绿素S... 以引种辣椒Jalapeno Early Hot、Portugal Hot、Sweet Banana为材料,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控制基质不同含水量,包括5%、10%、、15%、20%、25%(CK),研究3个辣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3个品种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相对含水量和水势均呈下降趋势,而根干重、根冠比和脯氨酸含量则逐渐升高;基质相对含水量为5%时,Jalapeno Early Hot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水势分别比对照下降9.79%、10.76%、8.03%和79.45%,根干重、根冠比和脯氨酸增加19.43%、26.82%和201.85%,Sweet Banana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水势比对照分别下降18.05%、13.51%、17.70%和149.23%,根干重、根冠比和脯氨酸增加28.79%、33.17%和115.19%。说明可以通过叶片特征的调整使辣椒适应干旱胁迫,其中Jalapeno Early Hot最强,Portugal Hot居中,Sweet Banana适应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辣椒 生长特性 干旱胁迫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7 位作者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漂浮育苗基质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霞 龚记熠 +4 位作者 乙引 张冬林 洪鲲 张宇斌 张习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了筛选合适的辣椒漂浮育苗基质,测定了3种不同基质处理下漂浮育苗中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2号基质处理下3个辣椒品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天数均明显高... 为了筛选合适的辣椒漂浮育苗基质,测定了3种不同基质处理下漂浮育苗中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2号基质处理下3个辣椒品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天数均明显高于1号、3号基质处理,甜椒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天数分别为89%、53%、43.23和8.76,卡宴线椒为81%、48%、40.22和10.86,巨人椒为86%、50%、42.67和11.27;在4次采样中,仅在20d时2号基质处理下辣椒幼苗的株高、生物量、叶绿素SPAD值及全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1号、3号基质,在30、40、50d的采样中上述指标在3个基质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2号基质更适合在辣椒漂浮育苗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漂浮育苗 基质 萌发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淹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倩 吴娴 +4 位作者 刘玉薇 吴朝昕 李祖军 龚记熠 朱速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1期108-110,118,共4页
利用籼稻品种贵9B和粳稻品种热研2号作为亲本,构建100个贵9B/热研2号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家系为作图群体,进行水稻耐淹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以胚芽鞘长度为水稻耐淹强弱的表型数据,运用完备区间作图定位法... 利用籼稻品种贵9B和粳稻品种热研2号作为亲本,构建100个贵9B/热研2号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家系为作图群体,进行水稻耐淹QTL检测及其遗传效应分析。以胚芽鞘长度为水稻耐淹强弱的表型数据,运用完备区间作图定位法,在第6和第9条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水稻耐淹QTL,依次命名为qGS-6-1、qGS-9-1,2个位点的LOD值分别为2.89、2.51,贡献率分别为12.03%、10.52%,qGS-6-1等位基因源于贵9B,qGS-9-1等位基因源于热研2号。该研究可为克隆控制耐淹的基因以及培育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耐淹 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
7
作者 张习敏 苏志孟 +1 位作者 唐明 龚记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 [目的]全面分析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特征,为喀斯特生境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贵州喀斯特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结果]在贵州喀斯特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变化从Cu(0.018 g/kg)到Ca(28.28 g/kg),黄色石灰土生境中植物叶片的N、K显著高于黑色石灰土;低坡位生境下的植物叶片Ca、K含量显著高于高坡位,原生林的植物叶片N、K含量显著低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相反,原生林中植物叶片的P含量显著高于次生林。[结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森林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存在多样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树木等功能群中,今后需要加大对苔藓、蕨类和草本植物营养元素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营养元素 功能群 META分析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黄酮成分结构、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简少芬 龚舒 +4 位作者 马延红 刘天开 龚记熠 乙引 刘文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204,共7页
佛手含有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类、香豆素类等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佛手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等作用,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对佛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生理活性及保健功能研究进... 佛手含有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类、香豆素类等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佛手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硬化、降血脂等作用,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对佛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生理活性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佛手黄酮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中药材 活性成分 黄酮 提取工艺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营养亏缺下金钗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龚记熠 李菲 +2 位作者 孙威 唐婧 乙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营养亏缺下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金钗石斛组培苗移栽时在其根部分别添加内生真菌37号、117号、120号菌株及无菌水,然后再分别在1倍、1/2倍、1/4倍和1/8倍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30 d,通过测定植株生... 【目的】探讨营养亏缺下内生真菌对金钗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金钗石斛组培苗移栽时在其根部分别添加内生真菌37号、117号、120号菌株及无菌水,然后再分别在1倍、1/2倍、1/4倍和1/8倍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30 d,通过测定植株生长特征、生理特性等指标来判定内生真菌在不同稀释倍数营养液中的作用效果。【结果】随着Hoagland营养液逐渐变稀,各内生真菌处理组的植株干重、叶绿素SPAD值、总生物碱、水溶性多糖和氮磷钾含量增加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根长和根茎比增加量显著小于对照组。3株内生真菌处理间各种指标变化并不完全相同,37号菌株在增加干重和总生物碱含量上作用最为显著,而120号菌株在控制根长和根茎比、提高水溶性多糖含量、增加对磷和钾元素的吸收上效果更为突出,117号菌株在提高叶绿素SPAD值和促进植株吸收氮元素上作用最为明显。【结论】3株菌株均能促进金钗石斛幼苗在营养亏缺下的生长,但作用效果各不相同,生产中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内生真菌 营养亏缺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