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风险的关系
1
作者 黄丹坪 陈旭 +1 位作者 龚绍慧 余斌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6期1334-1336,1340,共4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肌酸激酶(CK)、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及蛋白总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风险之间的关联,探讨其作为预测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SAH患者... 目的:分析脑脊液中肌酸激酶(CK)、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及蛋白总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风险之间的关联,探讨其作为预测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价值.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SAH患者,按照是否发生CVS分为CVS组和无CVS组,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SAH后CVS风险的相关性.结果:CVS组患者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均高于无CVS组(P<0.05);CVS组患者脑脊液CK、RBC、WBC及蛋白总量水平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413、0.396、0.374、0.398,P<0.05);脑脊液中的CK、RBC、WBC及蛋白总量预测SAH患者发生CVS具有良好效能,曲线下面积均>0.7,CK预测SAH患者发生CVS效能最高,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临界值为129.99 U·L^(-1),曲线下面积为0.888,敏感度为88.51%、特异性为79.41%.结论:脑脊液中CK、RBC、WBC及蛋白总量的水平变化与SAH后CVS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SAH后CVS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蛋白总量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建平 龚绍慧 +2 位作者 张永安 黄丹坪 马丽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17-1418,1433,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 目的:分析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n=43)和对照组(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n=39)。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 m后的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m,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 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