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4个月内疾病进展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龚盈盈 曹永芹 +2 位作者 夏珺 王晴晴 孙超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基于24个月内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 within 24 months,POD24)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预后模型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289例初诊MM患者作为训练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基于24个月内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 within 24 months,POD24)建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预后模型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22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289例初诊MM患者作为训练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以POD24为基础的预后模型;并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84例患者作为验证队列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POD24组患者OS更短,年龄、β2微球蛋白、血清钙以及POD24是MM的独立预后因素,高危组(≥2分)的患者较低危组(<2分),OS(25.0个月vs.60.0个月)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4.0个月vs.56.0个月)更短。且在验证队列总体患者及各亚组的患者中高危组和低危组间的OS、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POD24、年龄、β2微球蛋白、血清钙构建的预后模型在真实世界中对初诊MM患者具有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POD24 预后分析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的构筑及其对水体磷的吸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秀玲 宾冰 +2 位作者 龚盈盈 武哲 曾湘楚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 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为水环境生态带来了诸多危害,吸附法能有效处理含磷废水。以废弃桑枝为原料制备磁性桑枝生物炭,并负载铁锰氧化物制备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XRD、FTIR、SEM、BET、VSM表征并研究其吸附除磷性能及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备Fe-Mn复合氧化物结构,具有较强的磁性,吸附除磷主要通过磷酸盐与金属活性位点吸附以及与表面羟基的配位交换作用。在温度25℃、吸附剂投加量0.20 g、吸附时间260 min、废水磷质量浓度7.5 mg/L、溶液pH=6时,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达到98.08%,溶液剩余磷质量浓度为0.14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排放要求。共存离子Cl^(-)和NO_(3)^(-)对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而CO_(3)^(2-)影响较大;通过磁性回收和酸洗再生5次,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率仍保持在67%以上;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反应自发进行且为放热反应。铁锰改性桑枝生物炭复合材料为含磷废水的净化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桑枝生物炭 复合吸附剂 除磷性能 铁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龚盈盈 闫晓爽 +4 位作者 王叶敏 潘金兰 翟英颖 陈苏宁 刘丹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2-780,共9页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初诊MM患者外周血、骨髓象、细胞遗传学、临床分期、疗效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影响患者总体生存(OS)的相关因...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资料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初诊MM患者外周血、骨髓象、细胞遗传学、临床分期、疗效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影响患者总体生存(OS)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MM患者按照初诊时骨髓涂片获取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BMPC%)分为3组,<10%组占37.0%(74例),10%-50%组占37.5%(75例),>50%组占25.5%(51例);相较于其他两组,<10%组的患者各项临床分期级别偏低,13q14缺失、t(11;14)阳性率低,对化疗更敏感,3年OS率更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年龄≤55岁、BMPC%<10%、白细胞计数<7.5×10^(9)/L、血红蛋白≥68 g/L、血小板≥150×10^(9)/L、β2微球蛋白<5.5 mg/L、乳酸脱氢酶≤230 U/L、Durie-Salmon分期A期、行第一疗程治疗后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及以上疗效、第四疗程治疗后达VGPR及以上疗效及后续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在OS上有明显优势(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骨髓涂片BMPC%≤50%、年龄≤55岁、白细胞计数<7.5×109/L、血红蛋白≥68 g/L、第四疗程治疗后疗效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及以上的MM患者在OS上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初诊时骨髓涂片BMPC%不同的MM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有所不同;初诊时骨髓涂片BMPC%≤50%、年龄小、无重度贫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行第四疗程治疗后疗效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预后分析提示骨髓涂片BMPC%对患者OS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浆细胞百分比 预后分析 骨髓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inv(16)/t(16;16)(p13.1;q22)和/或CBFβ-MYH11融合基因的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叶敏 蔡萍 +5 位作者 周美佳 龚盈盈 潘金兰 岑建农 杨小飞 陈苏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7-372,共6页
目的:总结伴有inv(16)/t(16;16)(p13.1;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51例伴有inv(16)/t(16;16)(p13.... 目的:总结伴有inv(16)/t(16;16)(p13.1;q22)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51例伴有inv(16)/t(16;16)(p13.1;q22)和/或CBFβ-MYH11;的AML患者,记录所有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分析影响其总体生存(OS)、无事件生存(EFS)的相关因素。结果:在151例伴有inv(16)/t(16;16)(p13.1;q22)和/或CBFβ-MYH11;的AML患者中,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占比约27.8%,其中最常见为+22(33例,21.8%),其次为+8(11例,7.3%);完善NGS检查者有112例,最常见的伴随基因突变为KIT突变(34例,30.4%)和FLT3突变(23例,20.5%)。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中性粒细胞数(NE)≤0.5×10^(9)/L(P=0.006)、合并K-RAS突变(P=0.002)是影响EFS的因素;初诊时年龄≥50岁(P<0.001)、NE≤0.5×10^(9)/L(P=0.016)是影响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初诊时NE≤0.5×10^(9)/L(P=0.019)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初诊时骨髓嗜酸粒细胞(BME)细胞比例≥10.00%(P=0.029)是影响EFS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高龄、高比例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合并K-RAS突变以及处于粒细胞缺乏状态的患者预后较差,可在早期调整治疗方案,以期改善这类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16)/t(16 16)(p13.1 q22) CBFβ-MYH11融合基因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骆光飞 龚盈盈 +6 位作者 钱超 肖瀚 郑丽波 王兆远 张锦涛 叶凌浩 刘云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0-164,169,共6页
为了对绍兴市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借助GIS软件对绍兴市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不易发4个等级,并... 为了对绍兴市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估,本文借助GIS软件对绍兴市进行网格划分,构建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评价模型。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中、低、不易发4个等级,并绘制了绍兴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成果图。研究成果支撑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服务于绍兴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分区 城市规划 风险指数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