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电力电缆金属护层及铠装返流效果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有军 黎景辉 +1 位作者 许少淦 赵世雄 《南方能源建设》 2015年第B12期66-70,114,共6页
通过建立海底电缆芯线、护层及铠装的电流分布方程,分析了正常运行情况下,接地方式、接地电阻、铠装材质对护层、铠装的返流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海底电力电缆的返流性能与其两端的接地状态密切相关。在平行距离较近、长度较长的... 通过建立海底电缆芯线、护层及铠装的电流分布方程,分析了正常运行情况下,接地方式、接地电阻、铠装材质对护层、铠装的返流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海底电力电缆的返流性能与其两端的接地状态密切相关。在平行距离较近、长度较长的情况下,海底电力电缆对临近信号电缆的磁感应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力电缆 金属护层 铠装 磁感应 返流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源送出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研究
2
作者 龚有军 郭琳霞 《南方能源建设》 2016年第4期64-68,101,共6页
导线选型是交流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线路建成投产后的安全运行及经济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拟定的输送容量、电磁环境、运行温度、安全系数等边界条件,对16种导线进行了全面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对比。同时,根据国内不... 导线选型是交流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线路建成投产后的安全运行及经济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拟定的输送容量、电磁环境、运行温度、安全系数等边界条件,对16种导线进行了全面的电气性能及机械性能对比。同时,根据国内不同性质电源(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的特征,选取与之匹配的单位千瓦补充投资、上网电价、年运行小时数等参数进行了年费用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推荐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交流 导线选型 火电 水电 核电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强风区500 kV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加强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颜子威 朱映洁 +2 位作者 章东鸿 潘春平 龚有军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目的]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极端天气的日趋频繁,台风灾害给沿海电网造成了极大威胁,为提升架空输电线路抗风能力,目前针对沿海强风区线路通常采取提高设计气象重现期的方法进行设计,《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 5551—2018)颁布后,由于... [目的]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极端天气的日趋频繁,台风灾害给沿海电网造成了极大威胁,为提升架空输电线路抗风能力,目前针对沿海强风区线路通常采取提高设计气象重现期的方法进行设计,《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DL/T 5551—2018)颁布后,由于新、旧规范间风荷载计算方法的差异,此前的抗风加强措施是否与现行规范相适应,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方法]以南方电网沿海强风区500 kV重要线路为例,基于输电线路防风可靠度分级体系,通过制定不同的防风设计方案,进而对不同方案下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水平及可靠度进行评估,并对不同设防方案下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比较,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推荐了沿海强风区500 kV重要输电线路的防风设计方案。[结果]在执行荷载规范前提下,按50年重现期基准风速并考虑1.1倍重要性系数(方案三)方案可与此前基于GB50545-2010按100年重现期进行防风设计的抗风举措,无论是在抗风能力以及工程投资上均可良好适配。[结论]对于沿海强风区500 kV重要输电线路,方案三为各设防方案中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最优的选择,输电线路抗风能力可达16级台风中限,研究对于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强风区 架空输电线路 可靠度分级 抗风能力 防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自然功率研究
4
作者 黎景辉 郭琳霞 龚有军 《南方能源建设》 2016年第2期53-57,共5页
提出"广义单回输电线路"的思路,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同名相视为一相。以此为基础分析计算了相序排列方式、导线分裂间距、导线分裂数及导线截面等对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自然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导线分裂间距的优化建... 提出"广义单回输电线路"的思路,将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同名相视为一相。以此为基础分析计算了相序排列方式、导线分裂间距、导线分裂数及导线截面等对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自然功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导线分裂间距的优化建议。该方法也可扩展到任意多回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同塔双回 自然功率 相序 导线分裂间距 分裂数 导线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防护措施
5
作者 揭添羽 龚有军 颜子威 《南方能源建设》 2024年第S01期56-64,共9页
[目的]雷击是造成500 kV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依托我国某在建500 kV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线路基本参数等信息,通过电磁暂态程序(Electro-Magnetic ... [目的]雷击是造成500 kV交流输电线路故障和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方法]依托我国某在建500 kV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线路基本参数等信息,通过电磁暂态程序(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EMTP)和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Electro-Geometric Model,EGM),对线路的绕击、反击耐雷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了线路的雷击跳闸(闪络)率,按照线路雷击风险划分原则确定线路杆塔的雷击风险等级,结合邻近已投运线路的实际运行数据,针对雷击风险较高的杆塔提出了雷击防护措施,并通过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安装线路避雷器是有效的雷击防护措施,它们可大幅降低杆塔的雷击跳闸率,提升线路耐雷性能。在采取雷击防护措施后,全线无雷击风险等级为IV级的杆塔,全线平均雷击跳闸率下降至I级的安全水平,满足《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导则》(Q/CSG 1107002—2018)要求。[结论]文章所提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和防雷措施选择流程是正确并有效的,对500 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交流输电线路 电磁暂态程序 电气几何模型法 耐雷性能 雷击跳闸率 雷击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性能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颜子威 龚有军 何智文 《南方能源建设》 2023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 [目的]雷击是造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原因,开展输电线路防雷评估对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方法]文章依托我国某在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根据工程设计使用条件选用导、地线型,通过沿线各海拔、气象区分布塔型数量,确定了主力杆塔;综合沿线各塔位地面倾角、土壤电阻率、雷暴日、气象区等分布比例,评估了全线耐雷性能,并针对工程雷电特性,提出了具体的防雷优化措施,此外,还对比了电气几何模型(EGM)法中关于地形考虑的2种方法间的计算差异。[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工程综合雷击闪络率不满足设计参考值要求,全线以绕击防护为主,沿线雷暴日与杆塔正极侧的地形条件是防雷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将全线位于C级及以上多雷区,山区正极侧地面倾角≥25°的杆塔保护角采用-15°设计后,可满足雷击闪络率不大于0.10次/(100 km·a·40 d)的防雷要求,经分析对比邻近已投运±800 kV线路的耐雷性能与实际运行数据,论述了文章计算方法及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雷电性能 防雷优化措施 雷击闪络率 电气几何模型(E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弧垂情况下交流输电线路的地面电场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郭琳霞 龚有军 《南方能源建设》 201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为研究交流输电线路下方的实际地面电场分布,分别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对导线电荷量和地面电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导线对地高度对电荷量影响不大;在电荷量一定的前提下,导线对地高度对地面电场影响很大。因此,在假设导线对地高度不影... 为研究交流输电线路下方的实际地面电场分布,分别分析了导线对地高度对导线电荷量和地面电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导线对地高度对电荷量影响不大;在电荷量一定的前提下,导线对地高度对地面电场影响很大。因此,在假设导线对地高度不影响导线电荷的基础上,考虑导线的弧垂形状,以微分矢量叠加的方式求解线路下方的实际地面电场分布并以交流特高压为例进行了计算与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线路下方的高场强范围只在导线档中附近存在,电场强度在远离档中的区域迅速减小,与以对地最小对地高度计算得到的地面电场分布差异很大。研究成果对房屋拆迁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电场分布 交流输电线路 弧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