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ISA检测干扰素抗体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龚晓兵 唐永煌 张立伐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了解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检测 6 4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的干扰素抗体 ,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DNA的含量。结果  6 4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的 2 ... 目的 了解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检测 6 4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的干扰素抗体 ,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DNA的含量。结果  6 4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的 2 8例患者检出干扰素抗体 (43 8% ) ,治疗前后的血清HBVDNA含量在干扰素抗体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干扰素抗体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8例干扰素抗体阳性者治疗结束时 ,2例 (7 14 % )患者血清中HBVDNA被清除 ,36例干扰素抗体阴性者在治疗结束时 ,12例 (33 33% )患者血清中HBVDNA被清除 ,二者比较P <0 0 5。结论干扰素抗体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检测 干扰素 干扰素抗体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曾丽娟 黄叶盛 龚晓兵 《内科》 2014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01月01日至2014年06月0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对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1991年01月01日至2014年06月0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数据库、Google Book Search等有关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补充手工检索文献。应用Rev Man5.2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8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入选标准,共74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其中接受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共372例患者(试验组),371例患者单用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4.9%,RR:1.23,95%CI:1.16~1.32,P〈0.000 01),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烧心反酸等症状显效率(64.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2.0%,RR:1.54,95%CI:1.34~1.77,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40,95%CI:0.71~2.78,P=0.33)。结论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多潘立酮,安全性好,可以成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阿米替林 功能性消化不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血小板极度减少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丽娟 郭国庆 +3 位作者 黄叶盛 高媛 龚晓兵 杨见权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98-19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因"腹痛1天"入院。患者1 d前因进食过量"汤圆"后出现中上腹部绞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未见鲜血及咖啡渣样物,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胆囊炎",予对症处理(具体不详),疼痛缓解后回家... 1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因"腹痛1天"入院。患者1 d前因进食过量"汤圆"后出现中上腹部绞痛,呈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未见鲜血及咖啡渣样物,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胆囊炎",予对症处理(具体不详),疼痛缓解后回家。今晨起患者仍觉腹痛,并出现腹胀,发热,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WBC 17.40×10^9/L、N 89%、RBC 4.11×10^12/L、PLT 79.00×10^9/L;血清AMY:3386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廖伟书 龚晓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CHF患者作为CHF组,其中心功能Ⅱ级39例,Ⅲ级31例,Ⅳ级26例。同期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UAC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CHF患者作为CHF组,其中心功能Ⅱ级39例,Ⅲ级31例,Ⅳ级26例。同期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UAC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F组Scr、UACR、NT-proBNP及LV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Ⅱ、Ⅲ、Ⅳ级间Scr、UACR、NT-proBNP及LV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级<Ⅲ级<Ⅳ级,P<0.01或P<0.05),三级间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级>Ⅲ级>Ⅳ级,P<0.01)。UACR与NT-proBNP及LV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UACR明显升高,与心功能分级相关,临床上可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尿白蛋白 肌酐 心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