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技术进展
1
作者 焦阳 王涛 +4 位作者 龚建议 石磊 吴绍金 伍欣华 杨凌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2,共6页
主要介绍了中国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自1965年国内第一套FCC装置建成以来,中国FCC催化剂生产技术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系列化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并出口至多个国家。重点阐述了FCC催化剂生产技术的方... 主要介绍了中国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最新进展。自1965年国内第一套FCC装置建成以来,中国FCC催化剂生产技术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系列化产品,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并出口至多个国家。重点阐述了FCC催化剂生产技术的方向:提升收率、优化性能、实现清洁生产及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进,催化剂生产实现了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清洁化,单套装置规模从5 kt a提升至50 kt a,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技术包括分子筛母液回用、连续化生产、低温喷雾干燥、高温焙烧等,显著提高了催化剂收率和性能。同时,环保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了绿色生产。未来将继续围绕清洁化、智能化、专用化等方向进行技术攻关,助力炼油工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圆球度 分子筛 母液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铝β沸石的制备和表征
2
作者 龚建议 宋守强 何鸣元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2-948,共7页
采用微型晶化釜,在投料硅铝比(n(SiO_2):n(Al_2O_2),简称SAR)为3~14,含氟、低水含量以及无钠/低钠的SiO_2-Al_2O_3-四乙基氟化铵-H2O体系中、近中性和晶化温度170℃条件下,考察了富铝β沸石的晶相生长规律。采用XRD,SEM,^(27)Al MAS NM... 采用微型晶化釜,在投料硅铝比(n(SiO_2):n(Al_2O_2),简称SAR)为3~14,含氟、低水含量以及无钠/低钠的SiO_2-Al_2O_3-四乙基氟化铵-H2O体系中、近中性和晶化温度170℃条件下,考察了富铝β沸石的晶相生长规律。采用XRD,SEM,^(27)Al MAS NMR,XRF,BET等方法,分析了铝源、晶化时间、系统水含量(n(H_2O):n(Si+Al))、投料SAR、原料焙烧温度等因素对晶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焙烧后的无钠/低钠硅铝胶为铝源有利于抑制杂相生成,适宜的n(H_2O):n(Si+Al)为3.5左右,晶化时间为7 d以上;投料SAR在10以下时,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晶化活性提高,经过1 000℃以上高温焙烧,投料SAR最低为7时能达到较高晶化活性;投料SAR在10以上时,随焙烧温度的升高,晶化活性降低,当投料SAR为10~14、焙烧温度为600℃时,可获得纯相、高结晶度和SAR为15以下的富铝β沸石;沸石产品形貌多为团聚体,多数试样可辨初级晶粒大小多为微米级(0.5~2.0μm),个别试样多为纳米级(30~1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铝胶 硅胶 拟薄水铝石 偏铝酸钠 四乙基氟化铵 富铝β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钙-磷酸钠体系沉淀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波 龚建议 +3 位作者 杨运泉 王威燕 罗文群 贺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以固废磷化渣和NaOH为原料制得Na3PO4,再在超声波辅助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将Na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溶液中反应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并用FTIR、XRD和SEM等手段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和超声波辅助条件下,Na3PO4... 以固废磷化渣和NaOH为原料制得Na3PO4,再在超声波辅助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将Na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溶液中反应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并用FTIR、XRD和SEM等手段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常温和超声波辅助条件下,Na3PO4溶液滴加速度为0.3 mL/min时,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可获得质量分数达99.5%、粒径为50 nm左右的高结晶度和高分散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超声波 氢氧化钙 磷化渣 沉淀法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性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包建国 龚建议 +2 位作者 杨运泉 陈卓 蒋新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6,共5页
采用共沸蒸馏-均匀沉淀法辅以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γ-Al2O3(γ-Al2O3(Ⅰ)),并以γ-Al2O3(Ⅰ)与商品γ-Al2O3(γ-Al2O3(Ⅱ))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了Co与Mo负载量(分别以CoO与MoO3的质量分数计)分别为6%和16%的CoMo/γ-Al2O3(... 采用共沸蒸馏-均匀沉淀法辅以超声波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γ-Al2O3(γ-Al2O3(Ⅰ)),并以γ-Al2O3(Ⅰ)与商品γ-Al2O3(γ-Al2O3(Ⅱ))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了Co与Mo负载量(分别以CoO与MoO3的质量分数计)分别为6%和16%的CoMo/γ-Al2O3(Ⅰ)与CoMo/γ-A12O3(Ⅱ)催化剂,采用间歇搅拌釜考察了催化剂的苯酚加氢脱氧性能。BET,SEM,XRD,H2-TPR,NH3-TPD表征结果表明,γ-Al2O3(Ⅰ)载体呈纤维介孔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适宜的孔分布。相对于CoMo/γ-A12O3(Ⅱ)催化剂,CoMo/γ-Al2O3(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高度分散于γ-Al2O3(Ⅰ)载体表面,还原性能较高,酸中心较多。苯酚加氢脱氧反应结果表明,CoMo/γ-A12O3(Ⅰ)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氧活性,苯酚转化率为79.2%,苯选择性为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钴钼催化剂 苯酚 加氢脱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Al-MCM-4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硫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匡志敏 龚建议 +3 位作者 杨运泉 王威燕 陈来福 贺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29,共6页
以硅酸钠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模板剂,采用共沸蒸馏与超声波分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介孔分子筛Al-MCM-41。以Al-MCM-41为载体、硝酸镍和磷酸氢二氨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振荡、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2P/... 以硅酸钠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模板剂,采用共沸蒸馏与超声波分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介孔分子筛Al-MCM-41。以Al-MCM-41为载体、硝酸镍和磷酸氢二氨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振荡、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2P/Al-MCM-41催化剂,并对Al-MCM-41和Ni2P/Al-MCM-41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表征。考察了Ni2P/Al-MCM-41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制得的Al-MCM-41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明显高于常规搅拌制得的Al-MCM-41,共沸蒸馏制得的Al-MCM-41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高于未共沸蒸馏的Al-MCM-41;在反应时间为5 h、548 K、3.5 MPa条件下,Ni2P/Al-MCM-41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的转化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CM-41 NI2P 噻吩 加氢脱硫 共沸蒸馏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应用MFP技术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于福东 宋亦伟 +5 位作者 白旭辉 于博 赵勇 陈振江 龚建议 许友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22,共5页
介绍了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催化裂化与加氢脱硫(MFP)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的改造内容、工业试验以及工业应用。以MIP-CGP工艺为空白标定,对比了在专用催化剂占系统藏量50%和80%时MFP工艺操作条件和产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MF... 介绍了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催化裂化与加氢脱硫(MFP)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的改造内容、工业试验以及工业应用。以MIP-CGP工艺为空白标定,对比了在专用催化剂占系统藏量50%和80%时MFP工艺操作条件和产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MFP技术后,产物氢分布改善,液化气中丙烯和异丁烯含量大幅增加,低碳烯烃收率和选择性得到提高,并且维持了干气量和生焦量的稳定。催化裂化技术从追求高转化率向高选择性的转变,实现了碳氢资源高效利用;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生产方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P技术 丙烯 液化气 催化裂化 低硫船用燃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植物油脂加氢脱氧贵金属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绍峰 龚建议 +1 位作者 雷稳强 肖新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9,共8页
动植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生物燃料或化学品是替代传统化石资源路线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路线经济性好、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反应机制、单活性金属、多活性金属、一步法实现加氢脱氧和临氢异构以及催化剂失活等方面对近年来动... 动植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生物燃料或化学品是替代传统化石资源路线的重要途径之一。该路线经济性好、绿色环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反应机制、单活性金属、多活性金属、一步法实现加氢脱氧和临氢异构以及催化剂失活等方面对近年来动植物油脂加氢脱氧领域贵金属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动植物油脂加氢脱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油脂 贵金属催化剂 加氢脱氧 反应机制 临氢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改性对钛硅分子筛TS-1上油酸甲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绍峰 龚建议 +1 位作者 佳慧 龙冬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5,共7页
环氧植物油可广泛用作各种化工材料,为提高植物油环氧化催化剂钛硅分子筛TS-1的活性,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系列金属改性的TS-1催化剂(M/TS-1,M为Mn、Fe、Cu、Mg),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油酸甲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金属改性对TS-1上... 环氧植物油可广泛用作各种化工材料,为提高植物油环氧化催化剂钛硅分子筛TS-1的活性,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系列金属改性的TS-1催化剂(M/TS-1,M为Mn、Fe、Cu、Mg),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油酸甲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金属改性对TS-1上油酸甲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和Cu的引入提高了TS-1的催化活性,但Mg和Mn改性却抑制了油酸甲酯的环氧化,Cu/TS-1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结合多种表征结果发现,Cu/TS-1催化剂的高活性归因于Cu的引入有效地改变了Ti活性中心的电子环境,并增加了新的中强酸性位点;Cu/TS-1催化油酸环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H_(2)O_(2)与油酸甲酯物质的量比3∶1、油酸甲酯与催化剂质量比10∶1~20∶1;Cu/TS-1重复使用5次后,油酸甲酯转化率和环氧油酸甲酯收率略有降低。综上,采用Cu改性TS-1可显著提高其催化活性,且Cu/TS-1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环氧化 钛硅分子筛 TS-1 金属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