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抗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白花泡桐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江华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3 位作者 李科 刘祝祥 龚凤娟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药用植物白花泡桐叶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动物病源菌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C51-3和X-73为指示菌种对分离到的7株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采用形态特性观察及ITS-rRNA序列分析对具有抗菌活性菌株JSD-8进行鉴定。抑菌试...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药用植物白花泡桐叶中分离内生真菌,以动物病源菌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C51-3和X-73为指示菌种对分离到的7株内生真菌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采用形态特性观察及ITS-rRNA序列分析对具有抗菌活性菌株JSD-8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菌株对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C51-3和X-73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通过形态特性观察及ITS-rRNA序列分析,将JSD-8鉴定为串珠状赤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内生真菌 鉴定 IT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绞股蓝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促生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缇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1 位作者 龚凤娟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3-30,共8页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菌作用,其中菌株JDG-14能抑制大肠埃希菌、藤黄八叠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生长。促生试验表明,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伸长,其中菌株JDG-14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长和根鲜重分别增长了26%和2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JDG-6、JDG-7、JDG-16和JDG-23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菌株JDG-14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而菌株JDG-32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抑菌活性的促生菌,具有农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内生细菌 ACC脱氨酶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3株hexAB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吾鲁木汗.那孜尔别克 张宇凤 +1 位作者 龚凤娟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7-601,共5页
为研究荚膜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禽P.multocida C48-3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hexABC的缺失突变株,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荚膜缺陷对细菌毒力的影响。PCR、RT... 为研究荚膜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禽P.multocida C48-3株荚膜多糖输出蛋白基因hexABC的缺失突变株,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检测荚膜缺陷对细菌毒力的影响。PCR、RT-PCR和DNA测序结果均表明253 bp的hexC基因下游序列、798 bp的hexB基因全序列和290 bp的hexA基因上游序列完全被四环素抗性基因替代,表明构建了基因敲除突变株C48-3ΔhexABC。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突变株荚膜合成能力缺失,对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基本丧失。本研究获得的无荚膜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禽P.multocida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hexABC 基因敲除 荚膜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储蓄吸纳机制比较分析
4
作者 任志宏 龚凤娟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8-59,48,共3页
中国八十年代和日本五十年代同处于经济腾飞前的准备时期,而且都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但由于不同的储蓄吸纳机制作用,日本利用高储蓄率连续经历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人均GNP由1955年的250美元上升到1965年的1035美元,顺利... 中国八十年代和日本五十年代同处于经济腾飞前的准备时期,而且都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但由于不同的储蓄吸纳机制作用,日本利用高储蓄率连续经历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人均GNP由1955年的250美元上升到1965年的1035美元,顺利地完成了由“储蓄大国”向经济大国的过渡。而我国的储蓄余额现已突破5000亿元,人均GNP却只由1978年的200美元上升到1988年的350美元。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高储蓄率只是支撑了我国过热经济的运行。就此,笔者仅对中日两国储蓄吸纳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储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托投资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任志宏 龚凤娟 《湖湘论坛》 1990年第5期31-31,共1页
目前我国信托投资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机构设置的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其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界限不清,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把目光盯住管... 目前我国信托投资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机构设置的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其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界限不清,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把目光盯住管理相对松弛的信托投资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投资业 紧缩银根 投资冲动 信托机构 银行领导 国家政策法规 建设银行 正常营运 机构设置 投资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