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新构造运动和油气成藏 被引量:99
1
作者 龚再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新构造运动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近代板块运动或地球深处壳幔物质交替、位移 ,以及陆架陆坡转折带沉积体的滑塌陷落、盆地快速沉降等因素诱发地壳区域应力场改变 ,在某些应力集中而失去平衡的区域 ,产生地体形变 ,或形成断裂。中国近海新构... 新构造运动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近代板块运动或地球深处壳幔物质交替、位移 ,以及陆架陆坡转折带沉积体的滑塌陷落、盆地快速沉降等因素诱发地壳区域应力场改变 ,在某些应力集中而失去平衡的区域 ,产生地体形变 ,或形成断裂。中国近海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 :中新统末、上新统与第四系之间存在着不整合 ;中新统和第四系的沉降、沉积中心偏移 ;晚期断裂极其发育 ;天然地震比较活跃 ;具有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晚期构造圈闭。中国近海新构造运动调整和控制了各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和油气田的分布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晚期成藏 ;莺歌海盆地底辟活动控制天然气晚期成藏 ;珠江口盆地新构造运动控制珠二坳陷北坡天然成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晚期成藏 中国近海 构造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勘探中国近海盆地花岗岩储层油气藏 被引量:50
2
作者 龚再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220,共8页
花岗岩储层油气藏在油气勘探中是难度很大、难于对付的领域,偶尔找到了,可以是优质大型油气田,也很有吸引力,但如果以它为唯一目标去勘探,可能是得不偿失,得不到理想的勘探成果。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花岗岩储层油气田,阐述了花岗岩... 花岗岩储层油气藏在油气勘探中是难度很大、难于对付的领域,偶尔找到了,可以是优质大型油气田,也很有吸引力,但如果以它为唯一目标去勘探,可能是得不偿失,得不到理想的勘探成果。文中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花岗岩储层油气田,阐述了花岗岩储层油气藏的特点以及花岗岩储层的岩性与分类,总结了花岗岩潜山地震响应特征,并提出了中国近海渤海海域、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花岗岩储层油气藏勘探方向以及这一领域的勘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盆地 花岗岩储层 油气藏特点 岩性与分类 地震响应特征 勘探方向 勘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 被引量:52
3
作者 龚再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2期12-19,共8页
中新世末至今是中国近海第三纪盆地裂后热沉降最活跃的时期,伴随着裂后构造再活动,断裂活动也十分活跃。断裂是这一时期新构造运动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5.3Ma以来)的断裂活动称为晚期断裂活动。中国近海各盆地这期断裂活... 中新世末至今是中国近海第三纪盆地裂后热沉降最活跃的时期,伴随着裂后构造再活动,断裂活动也十分活跃。断裂是这一时期新构造运动最直观、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5.3Ma以来)的断裂活动称为晚期断裂活动。中国近海各盆地这期断裂活动的特征、分布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盆地,不同的构造单元也有很大差别。但无论是渤海、东海、南海北部各盆地,这一期断裂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常伴随控坳(凹)的基底断裂、区域性的同沉积断裂的继承性活动或复活性活动而伴生;这期断裂数量多,规模小,呈羽状排列;基本上均以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为主展布。这期断裂活跃的区域,断裂活动对油气的晚期成藏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它形成和改造了一批晚期圈闭,构成了油气运移输导系统,调整和控制了该区的油气最终成藏和油气田的定型分布。研究这一时期断裂活动的发育、分布特征,对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海盆地 断裂活动 油气成藏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礁是南海北部深水区的重要勘探领域 被引量:23
4
作者 龚再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9-295,共7页
论述了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中新世生物礁油气田及南中国海现代生物礁的分布,指出了生物礁的生成环境条件及地震响应特征,认为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纪存在生物礁发育生长的良好条件,特别是琼东南盆地的西沙台地区,不... 论述了南中国海及周边地区中新世生物礁油气田及南中国海现代生物礁的分布,指出了生物礁的生成环境条件及地震响应特征,认为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近纪存在生物礁发育生长的良好条件,特别是琼东南盆地的西沙台地区,不仅有新近系生物礁发育的良好环境,更有生物礁油气藏形成的优越条件,是未来深水区勘探的重要领域,应进一步加深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南中国海 成礁环境 深水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陆上勘探进展对近海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龚再升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普光气田的发现,冀东油田勘探的新突破,福山凹陷勘探的进展,令油气勘探家震动、振奋。它再一次告诉我们:含油气盆地内勘探没有禁区,油气发现也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勘探工作量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勘探领域会不断拓宽。找到了富生烃凹陷... 普光气田的发现,冀东油田勘探的新突破,福山凹陷勘探的进展,令油气勘探家震动、振奋。它再一次告诉我们:含油气盆地内勘探没有禁区,油气发现也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勘探工作量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勘探领域会不断拓宽。找到了富生烃凹陷,就应有油气田存在;浅层没有,深层有;凹陷边部没有,中间有;构造圈闭中没有,断裂、岩性、地层圈闭中有;遵循物质不灭规律去研究,总能找到油气田。一个地区的油气勘探,总要经过反复实践与认识,才能逐步认识其客观规律。一时没有相应油气田发现的良好生烃凹陷区及其周围,在坚持不懈的勘探中,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油气田。用这样的观点审视我国近海油气勘探,东海的西湖凹陷,渤海海域,北部湾的涠西南凹陷,都还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冀东油田 福山凹陷 勘探进展 启示 西湖凹陷 渤海海域 涠西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系统地球化学-Ⅰ:油组划分、油源对比及混源油确定 被引量:58
6
作者 张水昌 龚再升 +6 位作者 梁狄刚 吴克强 汪建蓉 宋孚庆 王培荣 王汇彤 何忠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5-26,共12页
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详细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特征的原油,第一类原油含有丰富的C304-甲基甾烷,而C19三环萜烷、双杜松烷(主要是T构型)等代表陆生高等植物生源的分子化合物浓度低,与典型湖... 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详细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特征的原油,第一类原油含有丰富的C304-甲基甾烷,而C19三环萜烷、双杜松烷(主要是T构型)等代表陆生高等植物生源的分子化合物浓度低,与典型湖相沉积的文昌组烃源岩有良好的可比性;另一类原油具有高丰度的双杜松烷和C19三环萜烷以及较高的Pr/Ph值等,代表着偏氧化环境下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的恩平组湖沼相烃源岩的贡献,但这类原油中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含有只是在文昌组岩石中才有的C304-甲基甾烷,因而认为这类油是两套烃源岩的混源产物,恩平组原油的混合比例最高可达80%以上,主要分布在惠州凹陷及其南边的西惠地凸起上。原油配比实验表明,即使在文昌组生成的原油中加入50%-80%的恩平组原油,混合油仍表现出文昌组生源的特征。因此,4-甲基甾烷的存在不能作为判识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源主要是文昌组的唯一证据。文昌组烃源岩对珠-坳陷商业性油藏的贡献是普遍的,但恩平组烃源岩对惠州凹陷周边凸起上的油田/油藏的显著贡献不容忽视。正是由于恩平组生成的原油的再次注入,使得早期发生生物降解了的油藏再次充满,使油质变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油组划分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湖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晚期)构造运动的物质、能量效应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35
7
作者 郝芳 邹华耀 +1 位作者 龚再升 方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431,共8页
受板块构造背景和深部过程的控制,不同盆地的新(晚期)构造运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型式,包括伸展和转换-伸展背景下的快速沉降和断裂活化、挤压背景下的强烈隆升和构造掀斜等。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具有强烈的物质效应(对油气成藏要素... 受板块构造背景和深部过程的控制,不同盆地的新(晚期)构造运动具有不同的表现型式,包括伸展和转换-伸展背景下的快速沉降和断裂活化、挤压背景下的强烈隆升和构造掀斜等。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具有强烈的物质效应(对油气成藏要素构成的改造)和能量效应(对成藏动力学环境和过程的影响)。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和分布的影响取决于新(晚期)构造运动期源岩的生排烃状态、新(晚期)构造运动的动力学性质、沉降-抬升的速率、幅度和区域变化及断裂活动程度。建造期(盆地保持沉降、充填状态;源岩处于生、排烃阶段;超压的产生过程仍在进行,超压释放后可得到动态补给)的构造运动可以导致幕式快速成藏,所形成的油气藏属于阶段性充注的原生油气藏,改造期(盆地沉降、充填停止,处于抬升、剥蚀和构造变形状态;源岩生、排烃作用已终止;超压的产生过程已经终止,超压释放后不能得到补给)断裂活化型构造运动可导致已聚集油气的突发性穿层运移和跨层聚集,形成非连续充注的次生油气藏;改造期无断裂活化型构造运动特别是构造掀斜运动可以导致已聚集油气的层内调整,形成有成因联系的调整型油气藏系列。新(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既可以具有建设性作用、也可以产生调整、改造作用甚至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晚期)构造运动 应力-压力状态 油气非稳态充注 快速成藏 油气藏调整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油气晚期成藏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玉梅 李友川 +1 位作者 龚再升 张功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33,共10页
本文主要采用油气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了渤中坳陷蓬莱19-3和渤中25-1二类油气田的油气成藏特征。指出两处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等浅层油气藏均为晚期(第四纪)形成,为相对连续的二期充注,早期注入的原油普遍遭受降解,之后注入的油... 本文主要采用油气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分析技术,研究了渤中坳陷蓬莱19-3和渤中25-1二类油气田的油气成藏特征。指出两处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等浅层油气藏均为晚期(第四纪)形成,为相对连续的二期充注,早期注入的原油普遍遭受降解,之后注入的油相对较轻,成熟度较高。渤中25-1深层沙河街组油气藏为二—三期运聚成藏,中新世为主要成藏期,上新世末-第四纪时受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藏发生调整,油气藏中的部分油气向浅层运移,同时有较高成熟度的油气注入深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生物标志物 渤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