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及成活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龚俊武
闫纪涛
刘东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及成活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例,共选取80例,将其纳入研究后回顾性分析相关临...
目的分析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及成活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例,共选取80例,将其纳入研究后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依据不同血管吻合方式进行组别的分配(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改良血管套接法组),分组例数相等(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断指再植手术治疗,但前者采用血管断端吻合法、后者采用改良血管套接法进行血管吻合。均观察至出院,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血管套接法组术后3 d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经皮氧分压高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断指微循环检测值低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术后7 d的断指成活率为70.00%(28/40),改良血管套接法组为90.00%(36/40),改良血管套接法组更高(χ2=5.000,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UEFT)评分均升高,改良血管套接法组更高;术后3个月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升高,而改良血管套接法组均较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更高;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改良血管套接法组低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P<0.05)。结论改良血管套接法可显著促进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情况的恢复,改善其手指运动功能,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改良血管套接法
断指血运情况
断指再植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王战磊
沈卫军
+2 位作者
胡洪良
闫纪涛
龚俊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B组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比较两组皮瓣肿胀程度、手术前后足部血流动力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舒张期低值流速(EDV)]水平、手术前后足部功能、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A组皮瓣肿胀、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术后3个月,A组PSV、内径、EDV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3、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可改善术后血流流速和足部功能,患者外观满意度较高,皮瓣肿胀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
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血流动力学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及成活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龚俊武
闫纪涛
刘东博
机构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显微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85-88,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及成活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例,共选取80例,将其纳入研究后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依据不同血管吻合方式进行组别的分配(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改良血管套接法组),分组例数相等(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断指再植手术治疗,但前者采用血管断端吻合法、后者采用改良血管套接法进行血管吻合。均观察至出院,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血管套接法组术后3 d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经皮氧分压高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断指微循环检测值低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术后7 d的断指成活率为70.00%(28/40),改良血管套接法组为90.00%(36/40),改良血管套接法组更高(χ2=5.000,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UEFT)评分均升高,改良血管套接法组更高;术后3个月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升高,而改良血管套接法组均较血管断端吻合法组更高;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改良血管套接法组低于血管断端吻合法组(P<0.05)。结论改良血管套接法可显著促进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情况的恢复,改善其手指运动功能,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改良血管套接法
断指血运情况
断指再植成活率
Keywords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improved vascular cuff method
blood circul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survival rate of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分类号
R658.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王战磊
沈卫军
胡洪良
闫纪涛
龚俊武
机构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显微手足外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1-315,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接受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B组接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比较两组皮瓣肿胀程度、手术前后足部血流动力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舒张期低值流速(EDV)]水平、手术前后足部功能、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A组皮瓣肿胀、治疗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术后3个月,A组PSV、内径、EDV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评分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3、6个月外观满意度评分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并发组织缺损,可改善术后血流流速和足部功能,患者外观满意度较高,皮瓣肿胀程度减轻。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
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血流动力学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
Keywords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transplantation
tissue defect
sural neurotrophic vascular flap repair
hemodynamics
open ankle fracture
分类号
R683.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血运及成活情况的影响
龚俊武
闫纪涛
刘东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王战磊
沈卫军
胡洪良
闫纪涛
龚俊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