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竹林覆盖不同发热物质发热规律及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邦国 申展 +3 位作者 沈学桂 陈怡君 龙芝润 黎祖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分析雷竹笋用林覆盖中发热物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为凝练高效低碳雷竹林覆盖模式提供适宜的发热材料和施用方法。【方法】选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3种材料(新鲜鸡粪、枯饼和麦灰)作为发热物质覆盖雷竹林... 【目的】探索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分析雷竹笋用林覆盖中发热物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为凝练高效低碳雷竹林覆盖模式提供适宜的发热材料和施用方法。【方法】选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3种材料(新鲜鸡粪、枯饼和麦灰)作为发热物质覆盖雷竹林,调查覆盖期内不同时期和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性。【结果】新鲜鸡粪、枯饼和麦灰作为发热物质覆盖雷竹笋用林,土壤温度均在10℃以上,高于未覆盖林地。11月26日覆盖后,前2~5周土壤温度较高,第6周开始温度逐渐下降,第13周(翌年2月底)温度达到最低,之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土壤温度又开始上升。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有所不同,麦灰发热速度快并且集中,前期土壤温度高,增温效果明显,但持续发热时间短,第3周开始土壤温度下降;枯饼发热速度平稳,持续发热时间较长,高温期内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小;鸡粪发热量相对较低,覆盖初期土壤升温慢,温度较低,但后期土壤温度较高。发热物质和土层厚度均对不同土层的温度差异产生显著影响(P <0.05),覆盖初期发热物质起主导作用,覆盖中期土层厚度起主导作用,覆盖后期共同影响,但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 0.05)。【结论】笋用林覆盖中,不同发热物质的发热规律和发热量不同,鸡粪发热量较小,麦灰持续发热时间短,枯饼发酵分解速度比较平稳,持续发热时间较长,是比较理想的发热物质。生产中可使用枯饼为发热物质,配合适宜的谷壳保温层厚度或采用二次覆盖等措施,实现控制土壤温度和竹笋出土时间,提高笋用林产量和效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覆盖 发热物质 土壤温度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饼、谷壳和水分对覆盖厚竹林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慧娟 申展 +4 位作者 陈怡君 沈学桂 惠柳笛 龙芝润 黎祖尧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9-176,共8页
【目的】探索厚竹笋用林冬季覆盖中发热物质、保温材料和水分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促进厚竹提早出笋和延长出笋期。【方法】采用L27(913)正交试验方法对厚竹笋用林地进行冬季覆盖试验。设计3个水平的枯饼(发热物质)施用量,分别为3.0、... 【目的】探索厚竹笋用林冬季覆盖中发热物质、保温材料和水分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促进厚竹提早出笋和延长出笋期。【方法】采用L27(913)正交试验方法对厚竹笋用林地进行冬季覆盖试验。设计3个水平的枯饼(发热物质)施用量,分别为3.0、4.5和6.0 t/hm2,3个水平的谷壳(保温材料)覆盖厚度,分别为15、25和35 cm,3个水平的覆盖前林地补水量,分别为湿润土壤深度10、15和20 cm。观测覆盖期0、10和20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冬季覆盖期,厚竹笋用林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为前2周快速升高,第3~5周温度较高,第6周快速下降,第13周(翌年2月底)温度达到最低,之后缓慢上升。谷壳层厚度对土壤温度影响极显著,枯饼用量在覆盖初期和后期对土壤温度影响显著,枯饼用量和谷壳层厚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温度产生显著影响。覆盖前进行林地补水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土壤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有一定影响。【结论】冬季覆盖时,谷壳保温层厚度是影响厚竹笋用林土壤温度的首要因素,枯饼用量主要决定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在覆盖初期和后期对土壤温度产生显著影响。生产中可通过适当增加谷壳保温层厚度,减少枯饼用量,来降低覆盖对土壤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竹 枯饼 谷壳 水分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