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二氯甲基-2,5-二甲基苯与1,4-二氯甲基-2-甲氧基-5-辛氧基苯的共聚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龙永福 王建营 +1 位作者 李银奎 范真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用1,4-二氯甲基-2,5-二甲基苯和1,4-二氯甲基-2-甲氧基-5-辛氧基苯共聚合成了一种可溶的聚对苯乙炔的衍生物,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
关键词 BCMDMB BCMMOOOB 共聚 红外光谱 聚对苯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苯加氢低Ni/改性Al_2O_3催化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龙永福 范真祥 +3 位作者 李银奎 唐代华 李义成 龚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09-113,共5页
通过对γ-Al2O3载体进行化学改性处理,把Ni的含量降低(在5%以内)制得气相苯加氢低Ni/改性Al2O3催化剂。考察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影响,并对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耐热性、抗毒物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 加氢 催化剂 气相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有序大孔SiO_2材料 被引量:3
3
作者 龙永福 许静 +2 位作者 张学骜 谢凯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自制的单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作为胶体模板,用正硅酸乙酯、水、乙醇、盐酸等配成溶胶,填充在微球间空隙,暴露在空气中24h凝胶、陈化。溶胶的配比为正硅酸乙酯∶水∶乙醇∶盐酸=6∶3∶4∶1(体积比)。然后通过程序升温焙... 以自制的单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作为胶体模板,用正硅酸乙酯、水、乙醇、盐酸等配成溶胶,填充在微球间空隙,暴露在空气中24h凝胶、陈化。溶胶的配比为正硅酸乙酯∶水∶乙醇∶盐酸=6∶3∶4∶1(体积比)。然后通过程序升温焙烧去掉单分散的(PMMA)微球,可得有序SiO2大孔材料。程序升温控制的条件是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到300℃,恒定5h,再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到550℃,恒定10h,再以10℃/min的降温速率降到室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 胶晶 大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容比射频/微波MEMS膜开关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龙永福 赖宗声 朱自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60,共5页
建立了一个MEMS膜开关电容比理论模型。由于这个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开关阈值电压、维持电压、偏置电压和介质膜内的电场强度等因素对电容比的影响 ,因而能较为正确地反映开关的电容特性。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影响开关电容比的因素 ,并对... 建立了一个MEMS膜开关电容比理论模型。由于这个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开关阈值电压、维持电压、偏置电压和介质膜内的电场强度等因素对电容比的影响 ,因而能较为正确地反映开关的电容特性。用数值方法计算了影响开关电容比的因素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使用脉冲电压作为偏置电压可以使介质膜 gj 的厚度减少到 5 0nm ,从而使开关的电容比增加到 380 0。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比 数值模拟 MEMS膜开关 阈值电压 维持电压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乙二醇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许静 张学骜 肖加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刚性链、聚乙二醇(PEG)为柔性链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 PPQ-b-PEC。通过 IR、~1H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 PPQ_(3000)-b-...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刚性链、聚乙二醇(PEG)为柔性链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 PPQ-b-PEC。通过 IR、~1HNMR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 PPQ_(3000)-b-PEG_(2000)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稀溶液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mg·ml^(-1)的PPQ_(3000)-b-PEG_(2000)(1:1氟乙酸/二氯甲烷,v/v)在459nm 作监控波长下测量的激发光谱,在430nm 处有最大发射波长,相对强度为509,PPQ_(3000)-b-PEG_(2000)可实现可见光的激发。它的最大发射波长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发生红移,与混合溶剂的配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性质 聚苯基 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 喹啉 聚乙二醇(PEG) 聚乙二醇单甲醚 4-氨基苯乙酮 两嵌段共聚物 二氯甲烷 发射波长 丁二酸酐 原料合成 三氟乙酸 激发光谱 相对强度 溶液浓度 混合溶剂 刚性链 稀溶液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微波MEMS Shunt开关的开启时间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龙永福 朱自强 +2 位作者 赖宗声 郭方敏 石艳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04-1206,共3页
本文描述了射频 /微波MEMSshunt开关的理论模型和数值结论 .把可动薄膜的运动近似地模拟为作用在可动薄膜上的变静电力、弹力及空气阻力的单自由度阻尼振动 .给出了典型MEMSshunt开关开启时间的数学表达式及数值计算值 .根据可动膜厚、... 本文描述了射频 /微波MEMSshunt开关的理论模型和数值结论 .把可动薄膜的运动近似地模拟为作用在可动薄膜上的变静电力、弹力及空气阻力的单自由度阻尼振动 .给出了典型MEMSshunt开关开启时间的数学表达式及数值计算值 .根据可动膜厚、材料和几何结构参数不同 ,得到了典型的MEMSshunt开关的开启时间大约为 1~ 40μs.其计算值同文献 [4 ]的值相符得很好 .本文还讨论了该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的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Shunt开关 开启时间 理论模型 数值计算 微机电系统 可动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张学骜 许静 肖加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1,共4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b-PS在三氟乙酸/二氯甲烷稀溶液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mg·ml-1的PPQ-b-PS(1∶1氟乙酸/二氯甲烷,v/v)在459nm作监控波长下测量的激发光谱,430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相对强度为509,PPQbPS可实现可见光的激发。最大发射波长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大,即发生了红移,与混合溶剂的配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 荧光性质 聚苯基 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 喹啉 原子转移自由基 4-氨基苯乙酮 二氯甲烷 发射波长 1HNMR 聚合合成 P2O5 三氟乙酸 激发光谱 相对强度 溶液浓度 混合溶剂 聚合物 端羧基 催化剂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Q-b-PEG刚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许静 张学骜 肖加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PPQ b PEG,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 b PEG嵌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丁二酸酐、4-氨基苯乙酮、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合成了以聚苯基喹啉(PPQ)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刚棒—线团"两嵌段共聚物PPQ b PEG,通过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 b PEG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Q b PEG(d)的热稳定性高,PPQ b PEG起始的分解温度为250℃,在250~400℃失重很少,其失重率小于5%,在400~600℃才迅速失重,到620℃时彻底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基喹林 聚乙二醇 刚柔嵌段共聚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安油田ZJ2区延9油藏生化二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龙永福 王伟华 +4 位作者 徐艳丽 高挺 吴启元 朱智勇 魏向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42-145,1,共4页
靖安油田ZJ2区延9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导致含水上升矛盾日趋突出,产量递减呈加大趋势,开发难度加大,为此开展了生化二元驱室内研究。研究表明,将缓释营养剂和微生物驱剂交替注入油藏后,建立新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室内试验在67株菌种... 靖安油田ZJ2区延9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导致含水上升矛盾日趋突出,产量递减呈加大趋势,开发难度加大,为此开展了生化二元驱室内研究。研究表明,将缓释营养剂和微生物驱剂交替注入油藏后,建立新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室内试验在67株菌种中筛选出产生物聚合物菌最优的LY#1菌与缓释营养剂复配后得到CQ-CYJⅠ,通过物模调堵试验测得堵塞率可以达到79.04%;将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最优的LY#4菌与激活剂CQ-3复配后得到CQ-CYJⅡ,该体系各项指标最优。生化二元驱技术应用于柳29-47、柳27-47和柳28-48这3个井组,现场试验后发现措施后油水井累计增油5400t,投入产出比为1∶1.62,优选的配方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微生物驱 提高采收率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里湾长6油藏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永福 徐艳丽 +3 位作者 王伟华 胡志杰 王涛 薛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2期31-35,共5页
经研究得出表面表活性剂体系的最佳配方,研究证明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可较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油率,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注水开发部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合调驱 调剖剂 采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水降压增注及驱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永福 张煜 +4 位作者 王伟华 王登莲 焦英芹 徐艳丽 王国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7期39-45,共7页
开展了低渗透油田的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研究,通过油房庄长_1吴旗长_2油藏基本概况、储层特性、油水性质、储层伤害机理、以往改造措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研究,开发的活性剂体系配方具有很好的耐温性、耐盐性和抑制粘土膨胀,... 开展了低渗透油田的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研究,通过油房庄长_1吴旗长_2油藏基本概况、储层特性、油水性质、储层伤害机理、以往改造措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和研究,开发的活性剂体系配方具有很好的耐温性、耐盐性和抑制粘土膨胀,同时压率可达到20%~30%以上,具有很好的现场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低渗透 降压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里湾长6油藏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技术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龙永福 王登莲 王伟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7期43-46,共4页
针对五里湾长_6油藏已经进入中含水期,相渗逐步发生变化,水驱油效率降低,为延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最终采收率,开展了以调剖和驱油技术以及复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并针对调驱技术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借助系统的理论分析... 针对五里湾长_6油藏已经进入中含水期,相渗逐步发生变化,水驱油效率降低,为延缓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最终采收率,开展了以调剖和驱油技术以及复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并针对调驱技术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借助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多种实验技术,重点突破,探索出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注水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五里湾一区开展了一口井的现场试验,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合调驱 调剖剂 “2+3”采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Q-b-PS刚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热稳定性
13
作者 龙永福 谢凯 +2 位作者 许静 张学骜 肖加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69,共4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舍方法舍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乙酰基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舍方法舍成了端羧基聚苯乙烯,然后与4-氨基苯乙酮反应,生成末端为乙酰基的聚合物.以P2O5为催化剂,将功能化乙酰基的聚合物与5-乙酰基-2-氨基二苯甲酮共聚.合成出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b-聚苯乙烯(PPQ-b-PS),用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PQ-b-PS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Q-b-PS在空气中的失重有两个明显的过程.PPQ-b-PS在空气中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75℃.但在275℃~400℃失重很少.在400℃时.其质量百分比为87.5%.在500℃~600℃迅速失重.到625℃时彻底分解.PPQ-b-PS在氩气中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25℃.PPQ-b-PS的热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基喹林 聚苯乙烯 刚柔嵌段共聚物 合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Ni/改性Al_2O_3催化剂表面性质表征
14
作者 龙永福 范真祥 +2 位作者 李银奎 唐代华 龚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用氧吸附法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法分别考察低Ni/改性Al2O3催化剂的分散度,环已烷和苯的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分散性好,表面至少存在两种吸附中心。苯、环已烷在该催化剂的表面上属于一级可逆吸附脱附过... 本文用氧吸附法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法分别考察低Ni/改性Al2O3催化剂的分散度,环已烷和苯的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分散性好,表面至少存在两种吸附中心。苯、环已烷在该催化剂的表面上属于一级可逆吸附脱附过程,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催化剂 改性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甲氧基-5庚氧基)亚苯基亚乙烯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15
作者 龙永福 王建营 +1 位作者 李银奎 范真祥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32-434,共3页
用甲氧基苯酚、C7H15Br为原料,合成1-甲氧基-4-庚氧基苯(MOHPOB),MOHPOB氯甲基化得到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庚氧基苯(BCMMOHPOB),BCMMOHPOB用脱HCl法合成可溶性聚(... 用甲氧基苯酚、C7H15Br为原料,合成1-甲氧基-4-庚氧基苯(MOHPOB),MOHPOB氯甲基化得到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庚氧基苯(BCMMOHPOB),BCMMOHPOB用脱HCl法合成可溶性聚(2-甲氧基-5-庚氧基)亚苯基亚乙烯(PMOHPOPV),同时对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PMOHPOPV的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 衍生物 均聚 PMOHPOPV 合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涂覆的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石保 李银奎 +3 位作者 龙永福 张长瑞 唐立辉 赵信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用自己合成的裂解能得到碳化硼的聚碳硼烷,对碳纤维进行涂层,并详细测试了涂层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能。
关键词 碳化硼 碳纤维 涂层 抗热氧化性 涂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法碳纤维表面连续涂覆B_4C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德湛 李银奎 +1 位作者 张红萍 龙永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8-20,38,共4页
以 H2 ,CH4,BCl3为原料气 ,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在碳纤维表面连续涂覆 B4C。通过对 CVD法各种影响因素 (沉积温度、反应物流量比、走丝速度 )的讨论 ,得到了最佳涂覆条件 :BCl3/ CH4=3/ 5 ,H2 过量 ,沉积温度110 0℃ ,走丝速度 1m/ ... 以 H2 ,CH4,BCl3为原料气 ,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在碳纤维表面连续涂覆 B4C。通过对 CVD法各种影响因素 (沉积温度、反应物流量比、走丝速度 )的讨论 ,得到了最佳涂覆条件 :BCl3/ CH4=3/ 5 ,H2 过量 ,沉积温度110 0℃ ,走丝速度 1m/ min。对涂层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后通过对涂层 Cf 和未涂层 Cf进行电镜观察 ,并做了差热分析和单丝强度测试 ,结果表明涂层效果较好 ,且抗热氧化性和单丝强度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连续涂覆 B4C 化学气相沉积 碳纤维 碳化硼 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用超声波与化学防垢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清云 李俊成 +2 位作者 郑刚 龙永福 罗跃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集输系统水体结垢是各大油田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把超声波与化学防垢剂的防垢技术相结合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超声波防垢器的前级信号波形、不同的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及防垢剂添加前后等进行了防垢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频率为25 ... 集输系统水体结垢是各大油田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把超声波与化学防垢剂的防垢技术相结合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的超声波防垢器的前级信号波形、不同的超声波频率和功率及防垢剂添加前后等进行了防垢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频率为25 kHz、功率为120 W的矩形脉冲超声波,添加10 mg/L的防垢剂,防垢效率最高可达到97%。结果说明,物理防垢与化学防垢结合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所研制的超声波防垢器在长庆油田已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防垢 超声波防垢 防垢器 防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水泥浆用于修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套损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龙 罗跃 +2 位作者 张煜 龙永福 姚晓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0,7,共4页
为修补破损的水泥环和套管,研制了以纤维材料和颗粒剂为主要材料的两种复合增韧剂CSDL-1和CSDL-2,给出了配方。将增韧剂掺入G级油井水泥,按水灰比0.44配制成两种增韧水泥浆,在80℃下其初凝时间分别为11-12小时和8-9小时,终凝时间分别为1... 为修补破损的水泥环和套管,研制了以纤维材料和颗粒剂为主要材料的两种复合增韧剂CSDL-1和CSDL-2,给出了配方。将增韧剂掺入G级油井水泥,按水灰比0.44配制成两种增韧水泥浆,在80℃下其初凝时间分别为11-12小时和8-9小时,终凝时间分别为18小时和14小时,均可适当调整,在淡水和盐水中,在室温自由养护、60℃高压养护,三轴应力养护后的抗压强度均大于24 MPa,其胶结强度高,随温度升高(20-100℃)边疆增大。断裂面电镜照片表明纤维材料减缓了裂纹的扩展。介绍了用该增韧水泥浆成功修补两口套损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损坏 水泥环损坏 修补 油井水泥浆 复合增韧剂 纤维材料 长庆采油三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泡沫驱腐蚀因素与腐蚀性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志坪 饶天利 +5 位作者 曹瑛 龙永福 宋文皎 陈超灵 梁雷 刘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9,共4页
结合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空气泡沫驱的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开展了空气泡沫驱腐蚀性因素(如:O_2含量、CO_2含量、压力、p H值、温度、矿化度等)对腐蚀的影响研究,利用灰色理论分析方法,明确了空气泡沫驱对系统造成腐蚀的主要因素。结... 结合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空气泡沫驱的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开展了空气泡沫驱腐蚀性因素(如:O_2含量、CO_2含量、压力、p H值、温度、矿化度等)对腐蚀的影响研究,利用灰色理论分析方法,明确了空气泡沫驱对系统造成腐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空气泡沫驱系统压力、温度、氧气的含量越高,腐蚀性越强;体系偏酸或偏碱都会加快腐蚀,在p H值为8时,腐蚀速率较小;矿化度、CO_2含量在正常变化范围内,对腐蚀影响较小。空气泡沫驱系统腐蚀因素与腐蚀速率的综合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H值、温度、O_2含量、CO_2含量、压力、矿化度,表明pH值、温度、O_2含量为空气泡沫驱对系统造成腐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泡沫驱 腐蚀 三次采油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