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凼第三大桥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及TMD初步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龙晓鸿 李黎 +1 位作者 唐家祥 樊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6-61,88,共7页
本文结合一座澳门澳第三大桥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选取空间BEAM188和BEAM4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为了分析斜拉桥的材料非线性地震反应 ,采用转动弹簧COMBIN40单元来模拟桥墩延性塑性铰的非线性性能... 本文结合一座澳门澳第三大桥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选取空间BEAM188和BEAM4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为了分析斜拉桥的材料非线性地震反应 ,采用转动弹簧COMBIN40单元来模拟桥墩延性塑性铰的非线性性能。用编好的选波程序合理地选取三条地震波 ,在大震情况下沿桥的纵、横向分别输入 ,并把桥的非线性地震反应与线性地震反应作了分析比较。另选取MASS2 1和COMBIN14单元对斜拉桥进行了TMD初步控制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减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时程分析法 非线性 TMD初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力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龙晓鸿 李黎 +1 位作者 樊剑 江宜城 《高等建筑教育》 2017年第6期64-67,共4页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大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分别从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课外自主学习模式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三方面开展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大多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分别从课堂自主学习模式、课外自主学习模式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三方面开展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澳凼第三大桥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晓鸿 李黎 唐家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6,共6页
结合一座澳门澳凼第三大桥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选取空间BEAM188、BEAM4及SHELL63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对比研究了主塔墩底在假定固结和考虑桩土共同工作这两种边界约束处理方式下的动力特性;并选取三条... 结合一座澳门澳凼第三大桥斜拉桥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选取空间BEAM188、BEAM4及SHELL63单元建立动力计算模型,对比研究了主塔墩底在假定固结和考虑桩土共同工作这两种边界约束处理方式下的动力特性;并选取三条地震波在桥的纵、横向分别进行桥梁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给出了主梁和中塔的内力、位移及时程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桥 斜拉桥 主塔墩 地震反应分析 桥梁 有限元分析程序 选取 共同工作 地震作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裂纹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龙晓鸿 张澄 +1 位作者 张青军 金祥月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50-255,共6页
考虑沥青材料的黏弹性,结合动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含多裂纹沥青路面在移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考察了裂纹间距变化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以及裂纹尖端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移动交通荷载作用下基层底... 考虑沥青材料的黏弹性,结合动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含多裂纹沥青路面在移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考察了裂纹间距变化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以及裂纹尖端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移动交通荷载作用下基层底面裂纹处于Ⅰ、Ⅱ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交替控制下;裂纹间距增大,对基底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逐渐减小;表面裂纹尖端在移动荷载距其较近时受压应力,且随裂纹间距增大,最大压应力先微弱减小后逐渐增大;在移动荷载经过表面裂缝时,裂缝尖端经历了方向相反的剪切作用,随着裂纹间距的增大,最大剪应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时对加铺土工布这一阻裂措施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多裂纹 黏弹性 应力强度因子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Solver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龙晓鸿 李黎 江宜城 《高等建筑教育》 2007年第5期87-90,共4页
SM-Slover是一个基于结构力学的软件包,既直观又快捷。就其在结构力学、桥梁工程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表明正确合理地利用SM-Slover,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受益,起... SM-Slover是一个基于结构力学的软件包,既直观又快捷。就其在结构力学、桥梁工程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等专业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表明正确合理地利用SM-Slover,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受益,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Solver 土木工程 专业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共同作用时连续梁桥隔震时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龙晓鸿 李黎 《中国市政工程》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结合一座9跨连续梁桥的工程设计实例,建立了梁体、桥墩和基础共同工作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3种桥梁支座形式,用不同单元来模拟其恢复力模型;并分别沿该桥顺、横桥向输入ElCentro波进行时程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采用铅芯橡胶支座能... 结合一座9跨连续梁桥的工程设计实例,建立了梁体、桥墩和基础共同工作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取3种桥梁支座形式,用不同单元来模拟其恢复力模型;并分别沿该桥顺、横桥向输入ElCentro波进行时程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采用铅芯橡胶支座能延长结构的周期,减小桥墩底部的弯矩和剪力,并使剪力得以合理分配,同时梁体位移也不致过大,是一种有效的隔震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桩-土共同作用 隔震 桥梁支座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蓉西四渡河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龙晓鸿 李黎 陈宏伟 《中国市政工程》 2009年第4期66-68,共3页
大跨度悬索桥必须进行可靠的抗震性能研究。以一座在建的山区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迭代拟合规范设计反应谱法合成一致激励、行波效应以及多点激励3种工况下的位移时程,并作为该桥地震动输入。采用两水准设防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分... 大跨度悬索桥必须进行可靠的抗震性能研究。以一座在建的山区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迭代拟合规范设计反应谱法合成一致激励、行波效应以及多点激励3种工况下的位移时程,并作为该桥地震动输入。采用两水准设防二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分别按纵向+竖向、横向+竖向对其进行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点激励的影响较大,线性与几何非线性分析结果较接近;经抗震强度、变形验算,该桥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抗震性能 地震动输入 几何非线性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变换在SDOF线性滞回阻尼中的应用
8
作者 龙晓鸿 周义 +1 位作者 张文 龚裕祥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线性滞回阻尼的恢复力大小有着与变形频率无关的特性 .考察了实值位移 Kelvin模型和复值位移 Kelvin模型 .借助 Hilbert变换 ,给出了线性滞回阻尼在单自由度结构体系下的时域表达法和频域表达法 .通过两个实际算例说明 Hilbert变换在分... 线性滞回阻尼的恢复力大小有着与变形频率无关的特性 .考察了实值位移 Kelvin模型和复值位移 Kelvin模型 .借助 Hilbert变换 ,给出了线性滞回阻尼在单自由度结构体系下的时域表达法和频域表达法 .通过两个实际算例说明 Hilbert变换在分析具有滞回阻尼的线性结构时是很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滞回阻尼 Hilert变换 KELV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模态pushover法应用于高墩桥梁抗震分析
9
作者 龙晓鸿 潘玲 +1 位作者 陈恩友 陈宏伟 《中国市政工程》 2008年第6期75-77,共3页
国内外尚缺乏针对高墩桥梁抗震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与能力谱法相结合后的改进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并以实例进行高阶振型对高墩桥梁抗震能力的影响分析。将其计算结果与常规加载的pushover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 国内外尚缺乏针对高墩桥梁抗震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与能力谱法相结合后的改进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并以实例进行高阶振型对高墩桥梁抗震能力的影响分析。将其计算结果与常规加载的pushover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高墩桥梁中不能忽略高阶振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 连续刚构桥 高阶振型 模态PUSHOVER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微风振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孔德怡 李黎 +1 位作者 龙晓鸿 梁政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67,共4页
对于1000kV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有别于传统的能量平衡法(EBM),研究了利用有限元方法(FEM)分析微风振动的关键技术。其中利用索单元模拟输电线;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将输电线磁滞阻尼等效成为粘滞阻尼,将风输入功率等效成为微风激励力作用... 对于1000kV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有别于传统的能量平衡法(EBM),研究了利用有限元方法(FEM)分析微风振动的关键技术。其中利用索单元模拟输电线;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将输电线磁滞阻尼等效成为粘滞阻尼,将风输入功率等效成为微风激励力作用于有限元节点。并根据振幅和曲率的关系推导了输电线动弯应变幅值沿输电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比计算,有限元法分析结果与传统的能量平衡法结果基本吻合,而且由于有限元法考虑了输电线质量、刚度的影响,其结果更为真实可信。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微风振动的影响因素,为接下来微风振动的防护分析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 微风振动 有限元法 自阻尼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间隔棒的双分裂导线微风振动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孔德怡 李黎 +1 位作者 龙晓鸿 叶志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为了分析安装了间隔棒的双分裂导线微风振动强度,研究了利用有限差分法(FDM)分析微风振动的关键技术。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将实测的输电线自阻尼功率等效成为粘滞阻尼系数,将输入风功率等效成为微风激励力。推导了分裂导线-间隔棒体系动... 为了分析安装了间隔棒的双分裂导线微风振动强度,研究了利用有限差分法(FDM)分析微风振动的关键技术。基于能量等效原理,将实测的输电线自阻尼功率等效成为粘滞阻尼系数,将输入风功率等效成为微风激励力。推导了分裂导线-间隔棒体系动力微分方程,利用四阶有限差分格式求解动力方程得到导线的最大振幅;根据振幅和曲率的关系推导了输电线动弯应变幅值沿输电线的分布规律。通过某220kV双分裂导线算例分析:未安装间隔棒时,有限差分结果与能量平衡法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安装了间隔棒的情况下,有限差分法能够反应间隔棒刚度、阻尼对分裂导线微风振动的影响,并且可以考虑由于子导线振动差异导致的相互拉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导线 微风振动 有限差分法 能量平衡法 间隔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支座破坏易损性曲线的概率凸集混合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樊剑 龙晓鸿 赵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用凸集模型模拟隔震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用随机模型模拟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计算近场地震作用下在考虑双不确定性因素时隔震结构支座发生破坏的易损性曲线计算新方法;计算结果将给隔震支座力学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计算对... 用凸集模型模拟隔震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而用随机模型模拟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计算近场地震作用下在考虑双不确定性因素时隔震结构支座发生破坏的易损性曲线计算新方法;计算结果将给隔震支座力学参数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计算对比可知,若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将低估隔震支座破坏的地震易损性;对计算实例中基底最大位移敏感度分析发现,隔震支座的力学参数(如屈服力、屈服后刚度等)对基底最大位移影响较大,上部结构质量的影响次之,而上部结构的刚度对其影响不大;此外,本文的研究内容也为考虑结构参数和输入地震动双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计算各类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近场地震 易损性曲线 支座破坏 凸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断层地震LRB桥梁支座屈服力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黎 胡紫东 +1 位作者 聂肃非 龙晓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LRB桥梁的响应较大,为了降低LRB支座相对位移过大给桥梁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对LRB支座的屈服力进行了优化研究。选用了典型的近断层地震波,对具有不同力学特性和支座参数的LRB桥梁进行了考虑隔震支座非线性的地震时... 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LRB桥梁的响应较大,为了降低LRB支座相对位移过大给桥梁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对LRB支座的屈服力进行了优化研究。选用了典型的近断层地震波,对具有不同力学特性和支座参数的LRB桥梁进行了考虑隔震支座非线性的地震时程分析。根据LRB桥梁的响应结果,提出了以桥面加速度、墩顶位移、支座相对位移和铅芯直径为变量的LRB桥梁的整体响应函数。通过研究发现,可以优化LRB的屈服力,使得桥梁的整体响应降低,且支座的最优屈服力与桥墩频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LRB桥梁 整体响应函数 屈服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B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非迭代时程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昆 李黎 龙晓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6-5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使用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非迭代时程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层间剪力向量作为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的参量,引入状态变量将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降阶为一阶状态空间方程,通过使用描述非... 提出了一种求解使用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非迭代时程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层间剪力向量作为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的参量,引入状态变量将非线性二阶运动微分方程降阶为一阶状态空间方程,通过使用描述非线性滞回模型的Masing准则确定隔震层剪力并给出了计算隔震层剪力的流程图,利用经典的Runge-Kutta方法进行求解。这样本文所提出的非迭代算法可以避免繁琐的迭代运算,方便编制程序。在数值试验中,利用本文提出的非迭代算法与传统的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非迭代算法得到的时程结果与使用Newton-Raphson迭代算法得到的时程结果十分接近并且峰值的相对误差比较小,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结构 Masing规则 层间剪切模型 非线性地震反应 非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黎 龙晓鸿 张先进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5期52-55,共4页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技术行业,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针对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实际,分别就如何加强课程建设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传统的技术行业,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针对目前高校在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实际,分别就如何加强课程建设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实践环节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以及通过各类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现创新的平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创新能力 课程建设 实践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供水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黎 程志远 +1 位作者 吴奎 龙晓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70,共3页
基于埋地管道的地震破坏机理,定量评价了单根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采用蒙特卡罗法分析了网络的连通性,评价了管网系统的震害连通可靠性,以武汉市主干供水系统的抗震可靠性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可行、准确、高效,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地下管... 基于埋地管道的地震破坏机理,定量评价了单根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采用蒙特卡罗法分析了网络的连通性,评价了管网系统的震害连通可靠性,以武汉市主干供水系统的抗震可靠性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可行、准确、高效,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地下管线的抗震设计、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抗震可靠度 蒙特卡罗法 连通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导线覆冰舞动的非线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紫东 李黎 +1 位作者 程志远 龙晓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15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单导线覆冰舞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更新拉格朗日列式推导了可考虑轴向扭转和大变形效应的两节点索单元,建立了连续多档导线舞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四阶荣格库塔法对覆冰导线的舞动进行了数值求解,并研究了初始张力对舞动的影... 提出了一种单导线覆冰舞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更新拉格朗日列式推导了可考虑轴向扭转和大变形效应的两节点索单元,建立了连续多档导线舞动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四阶荣格库塔法对覆冰导线的舞动进行了数值求解,并研究了初始张力对舞动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导线 舞动 曲线索单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黎 龙晓鸿 +2 位作者 江宜城 樊剑 聂肃非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文章介绍了在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多方位的教学环节、全过程的考核方法,在教师自己做到"讲得好"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让学生"学得好",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文章介绍了在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多方位的教学环节、全过程的考核方法,在教师自己做到"讲得好"的基础上,如何实现让学生"学得好",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力学 能力培养 考核方法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防振锤体系的动力特性分析
19
作者 李黎 孔德怡 +1 位作者 龙晓鸿 梁政平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4期175-178,共4页
建立了输电线振动方程,利用体系的边界条件和位移连续性准则得到一组条件方程,将防振锤对输电线的影响简化成相互作用力,由力系平衡条件构造一组平衡方程。联立两组方程并将其转换成标准特征值问题,求解得到输电线—防振锤体系频率和振... 建立了输电线振动方程,利用体系的边界条件和位移连续性准则得到一组条件方程,将防振锤对输电线的影响简化成相互作用力,由力系平衡条件构造一组平衡方程。联立两组方程并将其转换成标准特征值问题,求解得到输电线—防振锤体系频率和振型。以特高压输电线为例,计算了不同体系的频率与振型,并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法为计算微风振动响应、探讨防振效果、优化防振锤的安装位置和个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 防振锤 微风振动 动力特性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Responses of Long-Span Transmission Tower-Line System Subjected to Broken Wires
20
作者 夏正春 李黎 +1 位作者 方秦汉 龙晓鸿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8年第4期309-319,共11页
A macroscopic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vibration of a tower-line system subjected to broken wires with software ANSYS/LS-DYNA. I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not only the nonlineari... A macroscopic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vibration of a tower-line system subjected to broken wires with software ANSYS/LS-DYNA. I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not only the nonlinearity of wires and suspension insulators are considered, but also the support towers are included. The incremental and iterative approaches are combined by applying the unbalanced loads incrementally during each iteration cycle. The approach was illustrated with an example of a Hanjiang- River long-span transmission line system subjected to a shield wire and a conductor failure,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dynamic simulation approach can demonstrate the kinetic process of the tower-line system subjected to wire ruptures: The frequencies of line components were lower and densely distributed, but the frequencies of tower components were higher and sparsely distributed. Anyhow, the dynamic effects of wire ruptures on tower-line system could not be ignored in analysis of tower-line system subjected wire fail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transmission Tower-line coupling Wire rupture Dynamic responses ANSYS/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