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珠对合浦珠母贝N19和Prismalin-1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龙敏明 黄桂菊 +4 位作者 邹记兴 郭奕惠 范嗣刚 刘宝锁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3,共6页
为探讨育珠对壳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N19和Prismalin-14基因在育珠贝和非育珠贝中的荧光定量表达研究。结果显示,N19和Prismalin-14在育珠贝与非育珠贝的闭壳肌、肝胰脏、性腺、肠、鳃等组织中均... 为探讨育珠对壳基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N19和Prismalin-14基因在育珠贝和非育珠贝中的荧光定量表达研究。结果显示,N19和Prismalin-14在育珠贝与非育珠贝的闭壳肌、肝胰脏、性腺、肠、鳃等组织中均无表达,在外套膜均有表达;N19在珍珠囊表达,而Prismalin-14则不表达。N19与Prismalin-14在育珠贝外套膜的表达量均大于非育珠贝,表明育珠可能对某些壳基质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Prismalin-14在育珠贝外套膜的表达量最高(P<0.01),是非育珠贝外套膜Prismalin-14的1.23倍,是育珠贝外套膜N19的25.04倍,是非育珠贝外套膜N19的41.04倍,推测在珍珠贝生长过程中,对Prismalin-14的需求量可能比N19大。N19在育珠贝珍珠囊中表达量最高(P<0.01),是育珠贝N19外套膜的11.58倍,是非育珠贝外套膜的18.97倍,推测在珍珠形成的过程中,对N19的需求量可能比贝壳自身生长对N19的需求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基质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组织表达 育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龙敏明 马建波 +2 位作者 周爱国 曾运丁 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2,共7页
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 运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进行了9种交配组合鳢的人工繁殖试验,9种组合来源于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e)和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彼此之间的交配繁殖。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孵化方式,9种交配组合所产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低顺序基本一致,且各组合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交配组合斑鳢(♀)×斑鳢(♂)、斑鳢(♀)×杂交鳢(♂)、杂交鳢(♀)×斑鳢(♂)及杂交鳢(♀)×杂交鳢(♂)在繁殖过程中,其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其他组合,具有较强的繁殖优势,但其子代的生产性能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孵化方式对受精卵的发育与孵化有重大影响,其中以微流水孵化方式时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孵化效果最好。雄亲鱼的重复催产次数会影响受精率及孵化率,一般以重复利用2~3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受精率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7核糖体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石鲈属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日深 卓孝磊 +3 位作者 龙敏明 黄桂菊 喻达辉 邹记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1,共7页
基于核DNA分子标记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部分序列对分布于南海及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周边海区的石鲈属鱼类11种,结合石鲈亚科其他属如仿石鲈属,异孔石鲈属,八带石鲈属及锯鳃石鲈属等21种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最大... 基于核DNA分子标记S7核糖体蛋白基因内含子1部分序列对分布于南海及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周边海区的石鲈属鱼类11种,结合石鲈亚科其他属如仿石鲈属,异孔石鲈属,八带石鲈属及锯鳃石鲈属等21种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利用最大简约法以及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进化树上,石鲈属的种类并没有形成一个单系,除了大斑石鲈,断斑石鲈等6种石鲈属鱼类聚成一石鲈属的分支外,其他石鲈属种类都位于进化树的不同位置。侧扁石鲈与八带石鲈聚在一起,大棘石鲈与异孔石鲈属聚在一起。红海石鲈与纵带石鲈与仿石鲈属的种类关系较近,佩氏石鲈最先分化出来,位于整个石鲈亚科分支基部。该分类关系与其各自的地理分布情况有着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鲈亚科 石鲈属 系统发育 S7核糖体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鳢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爱国 马建波 +5 位作者 龙敏明 梁日深 王超 邹青 陈金涛 邹记兴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显微技术,对杂交鳢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旨在确定杂交鳢发育的时序和形态变化。研究结果:杂交鳢的胚胎发育先后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形成、器官形成和孵化等5个阶段。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历时37 h 45 min,积温1010.62... 利用显微技术,对杂交鳢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进行了观察,旨在确定杂交鳢发育的时序和形态变化。研究结果:杂交鳢的胚胎发育先后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形成、器官形成和孵化等5个阶段。从受精卵到孵化出膜历时37 h 45 min,积温1010.62℃.h;卵黄囊完全消失历时145 h 4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家系遗传多样性与性状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成帅 范嗣刚 +6 位作者 黄桂菊 郭奕慧 刘宝锁 薛桂英 李璐 龙敏明 喻达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合浦珠母贝12个家系的遗传多样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等位基因数(Ao)、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与性状的表型参数总体上... 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合浦珠母贝12个家系的遗传多样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等位基因数(Ao)、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参数与性状的表型参数总体上呈凸形曲线关系,表明中等遗传参数的家系性状表型普遍较好。但总体上,生长较快的家系,各遗传参数平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遗传多样性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