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土壤分类系统立足服务农业生产推进土壤科学研究
1
作者 徐爱国 卢昌艾 +5 位作者 陈章全 龙怀玉 吴文斌 冀宏杰 钱建平 贺鹏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5期6-8,共3页
土壤分类系统是土壤普查成果形成的基础,涵盖土壤类型命名、土壤类型图制作、成果汇总等工作。资划所作为土壤分类系统技术牵头单位,“以完善土壤分类系统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为工作目标,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 土壤分类系统是土壤普查成果形成的基础,涵盖土壤类型命名、土壤类型图制作、成果汇总等工作。资划所作为土壤分类系统技术牵头单位,“以完善土壤分类系统与校核补充土壤类型为基础”为工作目标,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二普”)土壤分类成果,制定到基层分类—土种的暂行土壤分类系统,在普查过程中补充完善,最终形成土壤三普成果的土壤分类系统。三普土壤分类系统的制定可分为暂行土壤分类系统(试行)—土壤分类系统(试行)—土壤分类系统三个阶段,普查成果全面汇总后,将根据各省土壤分类系统汇交情况,形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分类系统》(以下简称“三普土壤分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类系统 普查成果 服务 农业生产 土壤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工作思路与技术模式 高质量布设土壤三普采样点
2
作者 王迪 陈章全 +14 位作者 吴文斌 刘峰 龙怀玉 赵玉国 徐爱国 黄青 陆苗 卢昌艾 陈守伦 雷秋良 张建峰 钱建平 余强毅 段玉林 岳现录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3期5-7,共3页
科学布设土壤普查调查采样点对于提高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检测化验工作效率、确保普查成果准确可靠,提升成果编制汇总质量、保障土壤三普全面按期完成具有重要意义。资划所按照土壤三普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国土壤资源分布现状与农业生产... 科学布设土壤普查调查采样点对于提高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检测化验工作效率、确保普查成果准确可靠,提升成果编制汇总质量、保障土壤三普全面按期完成具有重要意义。资划所按照土壤三普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国土壤资源分布现状与农业生产需求,对样点布设与校核的工作思路、技术方法、工作模式、组织方式及功能定位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严格落实了全国统一规划布设外业调查采样点的总体要求,显著提升了样点布设与校核工作效率与质量,高效优质完成土壤三普287.2万个样点的布设校核、编码赋值与正式下发,形成了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后续全国性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三普 样点布设与校核 工作底图制作 土壤二普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负压灌溉对玉米生理特性及氮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王金乐 张吉立 +2 位作者 龙怀玉 王孟雪 王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10-2420,共11页
【目的】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难以确保作物持续获得水分。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负压灌溉系统,旨在深入探讨在干旱胁迫下负压灌溉如何影响玉米的生理特性以及氮素代谢过程,以期为干旱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在黑龙... 【目的】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难以确保作物持续获得水分。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负压灌溉系统,旨在深入探讨在干旱胁迫下负压灌溉如何影响玉米的生理特性以及氮素代谢过程,以期为干旱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共设置了干旱胁迫下负压灌溉-10 kPa(H1)、干旱胁迫下人工浇灌(H2)、干旱胁迫下负压灌溉-15 kPa(H3)以及常规浇灌(CK)4个处理,H1和H3处理均在全生育期进行负压灌溉,测定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玉米生长、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结果】在玉米拔节期至成熟期,CK处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0%~90.4%,H1处理稳定在田间持水量的49.9%~53.0%,H2处理为田间持水量的29.1%~46.8%,H3处理为田间持水量的38.6%~41.4%。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H1处理株高较H2处理分别提高了64.4%、29.8%、19.5%和20.1%。在抽雄期和成熟期,H1处理茎粗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48.4%和49.3%;拔节期H1处理茎粗显著高于H2处理,其余生育时期H1与H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4个生育期,H1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较H2处理分别提高了20.2%~44.8%;H1处理氮素吸收量较H2处理分别提高了43.1%~151.9%。在拔节期至成熟期,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以H1处理最高,比CK处理提高24.8%~99.9%,比H2处理提高41.6%~427.4%,比H3处理提高25.8%~94.0%;H1处理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分别比CK处理提高118.9%~156.4%,比H2处理提高255.4%~293.5%,比H3处理提高了84.5%~98.4%;H1处理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比CK处理提高35.8%~81.8%,比H2处理提高111.9%~194.3%,比H3处理提高了21.6%~90.9%。在拔节期至成熟期,H1处理叶片硝态氮含量较H2处理提高了152.3%~296.7%,较H3处理提高了36.9%~89.4%,较CK处理提高了62.6%~162.7%;H1处理氨基酸含量较H2处理提高了39.4%~139.6%,较H3处理提高了15.2%~87.2%,较CK处理提高了41.3%~67.8%。在成熟期,CK与H1处理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H1处理较H2、H3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06.4%、134.7%。【结论】在干旱胁迫下负压灌溉-10 kPa对玉米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干旱胁迫下人工灌溉相比提高了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增强了氮代谢能力,促进了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进而显著提高了氮吸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负压灌溉 玉米 氮代谢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土和潮土K^+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龙怀玉 蒋以超 李韵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3-568,共6页
关键词 潮土 褐土 吸附动力学 动力学方程 适用性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园林绿化中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怀玉 张万钧 +3 位作者 黄明勇 郭育文 杨永利 王斗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48,共4页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少 ,盐分的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变小 ;同时 ,土壤盐分的主组成分由NaCl向Na2 SO4 转变 .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表明 :通过“浅密式”排盐系统 ,可在不到 5a的时间内 ,便在 97.5 %置信度的保证下 ,将开发区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 0 .2 %以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演变化规律 园林绿化 滨海盐渍土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浓度对潮土和褐土钾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龙怀玉 李韵珠 蒋以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6-234,共9页
研究了潮土、褐土在五种K十浓度下吸附K+的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的表观吸附过程均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a及其与表观平衡吸附量q∞的乘积与淋洗液K+浓度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表观... 研究了潮土、褐土在五种K十浓度下吸附K+的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的表观吸附过程均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描述;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a及其与表观平衡吸附量q∞的乘积与淋洗液K+浓度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表观平衡吸附量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Langmuir或Freundlich等温吸附公式。依据试验结果对土壤钾吸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与推导,找到四个动力学参数n、k1、K2、qmax,通过这些动力学参数可以计算表观吸附动力学参数Ka、q∞和平衡常数K及吸附过程中的自由能变△G,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用来判断等温吸附的类型、估算等温吸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浓度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 潮土 褐土 钾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烤烟中部叶矿质营养元素浓度状况 被引量:35
7
作者 龙怀玉 张认连 +3 位作者 刘建利 陈江华 张艳玲 肖春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0-457,共8页
于2001-2004年,从重点植烟县采集了410个烤烟中部叶样品,运用ICP测定方法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对其氮、钾、磷、钙、镁、硫、锰、铜、锌、硼、钠、铁、氯13个矿质元素的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量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小,中量... 于2001-2004年,从重点植烟县采集了410个烤烟中部叶样品,运用ICP测定方法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对其氮、钾、磷、钙、镁、硫、锰、铜、锌、硼、钠、铁、氯13个矿质元素的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量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小,中量元素其次,微量元素较大;2)除氮、镁、硫、铜、锌、钠、铁外,其他元素的浓度在品种之间的差异显著,但不同指标在品种之间的高低秩序不同,例如,云烟87的磷浓度显著地高于云烟85、K326的磷浓度,而钾浓度按K326、云烟87、云烟85依次降低;3)所有元素在省份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但不同元素在地区之间的高低秩序不同,例如,河南烟叶的钾浓度显著地低于其他省份,贵州烟叶的氯离子浓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方;4)钾、磷、钙、硫、硼、钠在烟叶中的浓度符合正态分布,氮、镁、氯、锰、铜、锌、铁在烟叶中的浓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5)氮、磷、钾、钙、镁、硫、锰、铜、锌、硼、钠、铁、氯的正常浓度范围分别为1.18~2.34、0.11~0.30、0.87~2.83、0.99~3.64、0.1~0.8、0.25~0.9、25.18~601.65、2.1~37.27、13.11~105.42、12.6~55.62、163.02~503.11、97.6~384.2、0.07~0.53(氮、磷、钾、钙、镁、硫、氯的单位为%,其余为mg/kg);6)氮、钾、氯、钾/氯比四个因素符合“国际型优质烟叶”质量标准的概率只有0.726、0.379、0.193、0.829,目前我国烤烟营养不够协调的主要方面是养分浓度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矿质元素 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节水抑盐土体构型 促进南疆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龙怀玉 黄元仿 +1 位作者 盛建东 冀宏杰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
新疆的南部(以下简称南疆)光热资源丰富,但因水资源匮乏、土壤含盐分高等因素限制南疆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建设,阻碍了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新疆实际,国家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开发与农业资源调... 新疆的南部(以下简称南疆)光热资源丰富,但因水资源匮乏、土壤含盐分高等因素限制南疆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建设,阻碍了南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新疆实际,国家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开发与农业资源调查,调查研究认为:南疆农业生产必须解决好农业节水和土壤盐分问题,控制土壤盐分是个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空间调控,把盐分滞留在耕作层以下是控制南疆土壤盐分危害的基本方法。土体构型对土壤水分、盐分的剖面运动有着显著的影响,合理的土体构型不但可以高效率排盐、抑制盐分向根区运动,而且可以降低渗漏、抑制土壤蒸发、保水保墒,从而提高耕地产能。南疆现在的大多数土体构型的节水保水抑盐性能非常微弱,通过重建土体构型,预期可以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物危害风险80%以上,单位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降低30%~40%,作物产能提升10%~20%,为南疆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抑盐土体构型 农业 高质量发展 科考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园林绿化中盐土治理的理论及工艺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万钧 龙怀玉 +3 位作者 郭育文 黄明勇 杨永利 王斗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44,共5页
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 ,天津滨海地区土壤剖面上盐分的运动具有周期性 ,而且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耐盐植物 .该文根据“临界深度”理论提出了用来指导该地区在园林绿化建设时治理盐土的“允许积盐”概念 ,其基本含义是如果积... 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 ,天津滨海地区土壤剖面上盐分的运动具有周期性 ,而且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耐盐植物 .该文根据“临界深度”理论提出了用来指导该地区在园林绿化建设时治理盐土的“允许积盐”概念 ,其基本含义是如果积盐阶段并没有使植物根系活动层的盐分增加到马上危害植物的程度 ,即为随后的脱盐过程所消除 ,那么这种积盐是可以允许发生的 .相对应地 ,在确定排盐系统的埋深时 ,存在一个“允许深度” .天津开发区具有土壤基质软、潜水埋深浅、海水容易回浸等特殊水文地质条件 ,盐土的治理只能选择“允许深度”作为铺设排盐管的指导依据 ,并与开发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适应 ,建立了“浅密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运动周期性 园林绿化 滨海盐渍土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实现油菜减氮增效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宋燕燕 赵秀娟 +4 位作者 张淑香 白中科 龙怀玉 岳继生 赵来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2-640,共9页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5±1)k Pa],设不施氮肥(T1)、尿素150 kg/hm^2(T2)、尿素150 kg/hm^2+10%DCD(双氰胺)+1%HQ(氢醌)(T3)、尿素127.5kg/hm^2+10%DCD+1%HQ(T4)、尿素105 kg/hm^2+10%DCD+1%HQ(T5)共5个处理。监测了油菜生长期间供水量、土壤含水量、油菜生长指标及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的变化,分析调查了收获后油菜的产量、品质指标和养分含量。【结果】在油菜生长期间,负压灌溉各处理的总出水量非常接近(12174~13869 m L)。当施肥量相同时,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施用硝化和脲酶抑制剂(T3)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高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5.2%,提高氮肥利用率85.2%,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51.9%。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减氮15%~30%同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并能够抑制硝化作用,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T5)能将油菜产量提高15.9%,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8.4%、21.5%和27.8%,氮肥利用率提高1.26倍,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66.6%。【结论】适当减氮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而且能减少油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在本试验负压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即尿素105 kg/hm^2+10%DCD+1%HQ不仅效果最佳,还降低了因氮肥投入高而造成硝酸盐累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负压灌溉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水肥一体化灌溉对黄瓜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生平 武雪萍 +9 位作者 龙怀玉 张淑香 王相玲 梁国鹏 高丽丽 李景 王碧胜 郝秀钗 李建波 张胜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6-426,共11页
【目的】本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负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行了系统供水负压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黄瓜水氮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在遮雨网室内进行了供水和施氮双因素盆栽试验。以... 【目的】本试验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负压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进行了系统供水负压对土壤硝态氮分布和黄瓜水氮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实际应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在遮雨网室内进行了供水和施氮双因素盆栽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K),设4个供水水平:0(W1)、–5(W2)、–10(W3)和–15 k Pa(W4),2个施氮水平(N1,N 0.3 g/kg土;N0,不施氮),共10个处理。分析检测了黄瓜生育期内0—25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黄瓜的水、氮利用效率。【结果】随着黄瓜耗水量的增加,系统供水量也增大,系统累计供水量与黄瓜累计耗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y=0.96x+3.4(R2=0.99,P<0.01)。不同供水负压对同一时期土壤含水量变化有极显著影响(P<0.01),当供水负压设定在0、–5、–10和–15 k Pa时,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分别为28.7%、22.7%、20.0%和15.6%,而在同一系统供水负压下黄瓜整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保持相对稳定,其变化属于弱变异(变异系数CV≤0.1)。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能显著提高0—25 cm土壤氮素分布的均匀性,土壤硝态氮沿垂直方向的平均变差系数分别比常规灌溉降低了58.6%~71.2%。同一系统供水负压下,施氮处理(N1)黄瓜植株干物质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不施氮处理(N0)分别提高了4.6%~256.1%、12.6%~196.6%和7.76%~86.27%。当供水负压为–5 k Pa时,黄瓜植株平均干重和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53 g/pot和1406 g/pot,黄瓜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常规灌溉提高了136.8%和52.32%。【结论】适宜的供水负压下,负压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水分平衡供应机制,实现了作物对水分的连续自动获取,黄瓜整个生长期间,灌溉系统可以保持平稳均匀与适时适量供水,因而,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水、氮利用效率。本试验条件下,系统供水负压为–5 k Pa更有利于黄瓜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水肥一体化灌溉 黄瓜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安红艳 龙怀玉 +4 位作者 刘颖 穆真 雷秋良 高琳 李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8-458,共11页
中国土壤分类尚处于发生分类占主体、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并用阶段。为了解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在该区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发生分类土壤类型区,挖取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形... 中国土壤分类尚处于发生分类占主体、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并用阶段。为了解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在该区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发生分类土壤类型区,挖取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并分层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结果发现:(1)8个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表层有:有机表层、暗沃表层、淡薄表层;诊断表下层有:钙积层、雏形层;诊断特性有: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冷性土壤温度状况、纤维有机土壤物质、半腐土壤有机物质、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盐基饱和度。(2)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3个土纲(雏形土、有机土、新成土)、4个亚纲、5个土类、6个亚类。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5个土纲、6个亚纲、7个土类、8个亚类。(3)8个土壤剖面在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中发生分异的分类级别存在明显差异,两种分类体系的不同分类级别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并不呈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诊断层 诊断特性 系统分类 坝上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地区盐碱化土壤系统分类的归属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军 龙怀玉 +4 位作者 张杨珠 雷秋良 穆真 安红艳 陈印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1-1081,共11页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建立原则与标准(试用稿)》对冀北地区7个盐碱化土样进行了分类,共划分了4个土纲,6个亚纲,6个土类,7个亚类,建立了平地脑包系等7个土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分类亚类...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建立原则与标准(试用稿)》对冀北地区7个盐碱化土样进行了分类,共划分了4个土纲,6个亚纲,6个土类,7个亚类,建立了平地脑包系等7个土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分类亚类与发生分类亚类参比并无对应关系;部分盐碱化土壤并未在系统分类高级单元中体现盐碱特征,而在基层分类中对盐分含量和积累位置进行补充,表明系统分类的划分指标要求更严格,分类更标准。最后讨论了盐碱化土壤诊断层、诊断特性和土壤分析方法的确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分类 土系 盐碱化 冀北地区 诊断层 诊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连凤 张维理 +3 位作者 李志宏 武淑霞 龙怀玉 张认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取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粮田、保护地蔬菜、露地蔬菜和菜稻轮作4种种植类型土壤质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蔬菜栽培中肥料用量较高,在3种主要蔬菜种植类型中,保护地栽培肥料用量最大,年纯养分高达到1826... 采取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粮田、保护地蔬菜、露地蔬菜和菜稻轮作4种种植类型土壤质量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蔬菜栽培中肥料用量较高,在3种主要蔬菜种植类型中,保护地栽培肥料用量最大,年纯养分高达到1826.2kg·hm-2;保护地蔬菜土壤盐分累积现象最为严重,10a保护地和3a保护地分别比粮田增加了450%和138%,而pH分别降低了0.78和0.33个单位,NO3--N分别高出24.76和13.03倍,有效磷只有10a保护地显著高出粮田9.12倍。与粮田相比,保护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差异也最大,3a保护地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比粮田分别高出了2.54倍和5.66倍,而真菌在10a保护地土壤中最多,比粮田高出9.04倍。露地蔬菜土壤理化性状也表现出与保护地蔬菜相同趋势的变化。菜稻轮作土壤中理化性状变化与粮田之间差异不明显,只有真菌数量有明显增加。初步结果表明,蔬菜栽培中大量施肥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可能导致微生物和作物的生长障碍,引起土壤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土壤质量 酸化 养分累积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甲醛负压渗水材料的制备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丛萍 龙怀玉 +1 位作者 岳现录 肖海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根据聚乙烯醇(PVA)∶水∶甲醛的不同配比制备出9种聚乙烯醇缩甲醛(PVFM)泡沫塑料管,通过考察其密度、吸水倍率、发泡点、渗水速率、孔隙结构等指标,综合分析其负压渗水性能。结果表明,当水比例为8.75时表观密度最小、吸水倍率最大;... 根据聚乙烯醇(PVA)∶水∶甲醛的不同配比制备出9种聚乙烯醇缩甲醛(PVFM)泡沫塑料管,通过考察其密度、吸水倍率、发泡点、渗水速率、孔隙结构等指标,综合分析其负压渗水性能。结果表明,当水比例为8.75时表观密度最小、吸水倍率最大;甲醛比例在0.50~1.00间的变化对两者无明显影响。9种不同配比的PVFM产品发泡点值在26.7~73.3kPa之间变化,且在水比例7.50或者甲醛比例0.75时会达到较高水平,比例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发泡点下降。在-5kPa与-10kPa下,水比例≥7.50的PVFM产品,渗水速率相对较快。PVA∶水∶甲醛为1∶7.50∶0.75的5号PVFM产品的平均孔径小,泡孔较均匀,发泡点值为65.3kPa,饱和导水率可达7.45×10-4 cm/s,理论上可以作为高性能负压渗水材料在负压灌溉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缩甲醛 配比 负压渗水材料 发泡点 渗水性能 孔径 负压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汤宏 张杨珠 +3 位作者 龙怀玉 黄运湘 廖超林 李洪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5-709,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甘蓝 产量 养分吸收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四季潜在蒸散量时空演变的主导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平 龙怀玉 +1 位作者 张杨珠 张认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93,共10页
基于1981—2011年云南省52个站点气象数据,通过敏感系数和贡献率法,定量分析了各站点冬春夏秋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1)1981—1990年、1991—2011年春、夏、秋季,云南省各站点潜在蒸散量均对平均气温最敏感,其次是相对湿度... 基于1981—2011年云南省52个站点气象数据,通过敏感系数和贡献率法,定量分析了各站点冬春夏秋季潜在蒸散量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1)1981—1990年、1991—2011年春、夏、秋季,云南省各站点潜在蒸散量均对平均气温最敏感,其次是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对风速的敏感性最低;冬季有部分站点以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最大。(2)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子因季节不同而不同。1981—1990年,绝大多数站点冬季蒸散量变化主导因子为平均气温,其他季节多数站点主导因子为日照时数;1991—2011年,冬、春、秋季,多数站点以平均气温为主导因子,夏季则以日照时数为主导因子的站点居多。(3)主导因子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平均气温是云南省东部地区冬季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子,日照时数是中南部地区夏季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子,春、秋季节,前后时间段主导因子区域差异较大。这些结果表明云南省蒸散量变化的主导因子具有阶段性、季节性和区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潜在蒸散量 季节 气象因子 敏感系数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平原菜园土壤养分径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汤宏 张杨珠 +5 位作者 龙怀玉 黄运湘 廖超林 曾掌权 侯金权 和利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通过定位大田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蔬菜类型及不同施肥结构对菜园土壤养分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壤养分径流损失以氮为主,钾素次之,磷素最少。种植辣椒作物由于施肥量大于南瓜,氮、磷、钾养分的淋失显著高于南瓜地。白... 通过定位大田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蔬菜类型及不同施肥结构对菜园土壤养分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壤养分径流损失以氮为主,钾素次之,磷素最少。种植辣椒作物由于施肥量大于南瓜,氮、磷、钾养分的淋失显著高于南瓜地。白菜地磷、钾养分的淋失显著高于甘蓝地。春、夏季蔬菜地氮、磷、钾养分的淋失高于秋、冬季蔬菜地。在茄子生育前期,当地菜农习惯施肥处理(CK2),氮、磷养分的淋失较其他处理严重,单施化肥处理(NPK),钾养分的淋失较其他处理严重。白菜、甘蓝地前2次径流水样中,习惯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氮、磷、钾养分的淋失较其他处理严重。施用有机肥料,在蔬菜生育后期氮、磷、钾养分的淋失大于其他处理,维持较高的水平。不施肥处理,也存在着养分的损失,且数量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应加强土壤养分资源的管理和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园土壤 施肥结构 养分径流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柳 龙怀玉 +4 位作者 刘鸣达 罗斌 丁保华 雷秋良 张认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5-1331,共7页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基本架构、指标体系、指标限制条件、指标标准值等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基本特征。结果如下:(1)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体系包括通则类和细则类标准,通则类标准冠名为"XX准则(...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基本架构、指标体系、指标限制条件、指标标准值等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基本特征。结果如下:(1)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体系包括通则类和细则类标准,通则类标准冠名为"XX准则(或规范)",细则类标准冠名为"XX产地环境条件",而且包括空气、灌溉水、土壤3个方面。(2)现有细则类标准覆盖了大多数种植业农产品,但经济作物类目前尚无相应的产地环境标准可依。(3)不同农产品标准相互之间存在"指标名称不一致""、同一指标的单位不一致"、"相同指标数据精确度要求不一致"等几个方面的不协调。(4)不同农产品的环境指标体系差异较大,对指标的要求程度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空气环境质量涉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4项指标,灌溉水环境标准涉及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微生物以及pH共15项指标,土壤环境标准涉及6项重金属、2项有机化合物指标。(5)产地空气环境标准受检测时限"日平均"、"1h平均"限制,土壤环境标准受土壤"pH值域"限制。(6)产地环境指标以数值描述为主,不同农产品标准值在数值大小和精确度方面要求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标准 指标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典型烟区江川县和南涧县代表性烟田土壤土系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庄云 武小净 +5 位作者 李德成 徐宜民 石屹 王程栋 马兴华 龙怀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3-1118,共6页
云南是我国烤烟主产区,是清香型风格代表产区,但有关云南烟区土壤系统分类尤其是土系建立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处于空白。本研究以江川县和南涧县作为云南烟区的产地代表,在江川县和南涧县分别确定10块和6块典型优质烟田研究其土壤系统分类... 云南是我国烤烟主产区,是清香型风格代表产区,但有关云南烟区土壤系统分类尤其是土系建立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处于空白。本研究以江川县和南涧县作为云南烟区的产地代表,在江川县和南涧县分别确定10块和6块典型优质烟田研究其土壤系统分类归属及其土系建立。调查的16块典型烟田分别属于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新成土4个土纲,继分为4个亚纲、8个土类、8个亚类,可划分为12个土族和15个土系。总体上看云南烟区烤烟清香型风格是其自身的低纬高海拔、山地地形、半干燥季风气候、脱硅富铁铝成土过程、铁质土壤特征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需要注意的是云南烟区烟田土壤质地总体上偏黏,可能会削弱清香型风格的体现,需要考虑适当加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烟田土壤 土壤系统分类 土系 江川 南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