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提取物中的花青素智能pH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娅敏 张敏 +5 位作者 张沛春 张斌 齐燕姣 鲜亮 王文芳 陈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3-380,共8页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 食品包装是食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引起或抑制人们的食欲,在提高食物的外观和质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保护广大消费者免受变质腐烂的食品带来未知疾病的困扰,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而花青素是重要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属于多酚家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该文综述了近几年研究人员从不同植物中提取出花青素,将其作为指示剂制备智能pH复合膜,通过复合膜颜色的变化以监测肉类、牛奶和果蔬等的新鲜程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还讨论了花青素的来源、结构和性质,为研究人员探索从不同植物中提取的花青素智能pH指示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提取方法 PH敏感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物质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艾对元 张卫兵 +4 位作者 冯丽丹 齐燕姣 贠建民 毕阳 郑惇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18-121,共4页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抗坏血酸(V C)、儿茶酚、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4种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了上述几种化合物清除亚硝酸盐的影响因素(清除剂浓度,作用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液pH)... 采用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抗坏血酸(V C)、儿茶酚、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4种物质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了上述几种化合物清除亚硝酸盐的影响因素(清除剂浓度,作用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液pH)。然后采用均匀实验设计,考察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它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V C浓度0.7%、反应时间为15min、pH4、温度为4℃时,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好;儿茶酚浓度为1%、反应时间为40min、pH2、反应温度为20℃时,其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好;而葡萄糖、牛血清白蛋白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不到10%,没有显著的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清除 抗坏血酸 儿茶酚 葡萄糖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对元 冯丽丹 +3 位作者 齐燕姣 张卫兵 贠建民 薛明春 《中国食品工业》 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试验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一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柠檬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然后测定了体外模拟胃液条件和不同处理方式下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 本试验采用对氨基苯磺酸一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柠檬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佳条件,然后测定了体外模拟胃液条件和不同处理方式下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温度为55℃,pH为1,浸提时间为90min,提取液用量为7mL时,柠檬提取液对亚硝酸盐清除效果最好;模拟胃液条件下柠檬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47.63%;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拧檬对业硝酸盐清除率为:热烫(54.63%)〉预煮(49.83%)〉干制(4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亚硝酸盐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当归、黄芪对亚硝酸盐清除能力的研究
4
作者 艾对元 齐燕姣 +4 位作者 冯丽丹 张卫兵 毕阳 贠建民 邹兰 《中国食品工业》 2013年第6期48-50,52,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党参、当归、黄芪浸提液在不同的反应时间里,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对影响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中药都能够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且党参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 本文主要研究了党参、当归、黄芪浸提液在不同的反应时间里,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对影响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中药都能够有效地清除亚硝酸盐,且党参提取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最好;在4种浸提法中醇提法提取的物质还原性最强,党参乙醇提取物的清除率达到9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清除 党参 当归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清废水的回收、处理与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博 刘悦 +3 位作者 宋礼 罗丽 王明阳 齐燕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干酪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未经处理排放不仅对环境危害极大,同时浪费大量的资源。本文在介绍干酪乳清废水主要成分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干酪乳清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着重介绍了干酪乳清废水中... 干酪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未经处理排放不仅对环境危害极大,同时浪费大量的资源。本文在介绍干酪乳清废水主要成分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干酪乳清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着重介绍了干酪乳清废水中主要成分的膜法回收技术、干酪乳清废水的处理技术以及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完成由乳清废水向生物燃料(氢气、甲烷和乙醇)、电能和化学商品(乳酸、丙酸和生物聚合物)的转化。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展望了干酪乳清废水处理方法的实施前景,旨在将不同回收利用路线进行更合理的整合,以确定干酪乳清废水的最佳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清 有机废水 成分 生物转化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