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净水工艺对水源水微量有机物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齐枝花 吕慧萍 +3 位作者 敖旭平 余萍 陈振翔 于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以UV254和CODMn代表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替代指标。对常规处理、生物陶粒预处理、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BAC)、颗粒活性炭(GAC)、纳滤和光催化氧化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处理流程,研究各流程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工艺流... 以UV254和CODMn代表饮用水源水中有机物替代指标。对常规处理、生物陶粒预处理、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BAC)、颗粒活性炭(GAC)、纳滤和光催化氧化进行组合,形成不同的处理流程,研究各流程对UV254和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工艺流程都有一定的处理效率,其中以生物滤池和纳滤为主的组合流程处理效果最佳。此流程对UV254的去除率接近100%,CODMn的去除率达到78.6%,大大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BAC GAC 生物陶粒预处理 UV254 有机物去除 净水工艺 水源水 CODMN 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反应器处理空气甲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齐枝花 张晓虎 张胜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3,138,共6页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解决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利用从印度洋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的甲醛降解菌Pseudomonas sp.IOFA1,采用固定化微生物吸附柱作为室内甲醛净化的核心单元,判断不同实验条件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解决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利用从印度洋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的甲醛降解菌Pseudomonas sp.IOFA1,采用固定化微生物吸附柱作为室内甲醛净化的核心单元,判断不同实验条件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体流速下,随着进气甲醛浓度的升高,净化器对甲醛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均随之升高;在相同的进气甲醛浓度下,随着气体空床停留时间的增加,甲醛去除率有所提高,去除负荷则随停留时间的增长降低,当空床停留时间为5~6 s时,装置对甲醛的去除负荷最高;而循环液流量对净化装置去除甲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定化 甲醛 室内空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机制与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余萍 于鑫 +3 位作者 戢启宏 齐枝花 魏谷 翟建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2-355,共4页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主要产生于基质降解和微生物的内源呼吸过程,它的存在是影响生物处理出水水质和有机物去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简单阐述了SMP的定义,详细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 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主要产生于基质降解和微生物的内源呼吸过程,它的存在是影响生物处理出水水质和有机物去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简单阐述了SMP的定义,详细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形成机制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 SMP 螯合 毒性 可生物降解性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典型洪水年流量空间分布的季节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传国 余钟波 +2 位作者 郝振纯 林朝晖 齐枝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分析淮河流域洪水过程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提高对典型洪水过程的认识,以TRMM 3B42卫星降水数据为驱动资料,利用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LSX-HMS)模拟淮河流域典型洪水年(以2003年为例)的流量过程.结果表明:TRMM 3B42卫星数据能够... 为了分析淮河流域洪水过程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提高对典型洪水过程的认识,以TRMM 3B42卫星降水数据为驱动资料,利用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LSX-HMS)模拟淮河流域典型洪水年(以2003年为例)的流量过程.结果表明:TRMM 3B42卫星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LSX-HMS模型对流量时间变化过程的模拟精度较高;逐月流量空间分布给出了流域洪水过程的季节变化特征,准确反映了流量从南向北推进进而消退的空间演变过程.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流量空间分布的模拟预测有助于流域洪水事件的预警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流量 空间分布 卫星降水数据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