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空秆秃顶和缺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思泉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9期138-139,共2页
空秆、秃顶和缺粒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其原因与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施肥情况、气候条件、水分供应、授粉受精及田间管理等密切相关。在生产中,采取合理密植、及时浇水、配方施肥、人工辅助授粉、适时喷磷补锌... 空秆、秃顶和缺粒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其原因与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施肥情况、气候条件、水分供应、授粉受精及田间管理等密切相关。在生产中,采取合理密植、及时浇水、配方施肥、人工辅助授粉、适时喷磷补锌等良种良方配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空秆、秃顶和缺粒现象的发生,能够极大地提高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空秆 缺粒 秃顶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地区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齐思泉 邢茂德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0期203-204,207,共3页
本文作者从鲁中地区小麦病虫害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措施、注意事项等4个方面阐述了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对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 绿色防控 鲁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齐思泉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7期70-71,共2页
玉米丝黑穗病是目前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病原菌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甚至7~8年,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7~32℃,最适温度范围为27~30℃,适宜含水量为20%~... 玉米丝黑穗病是目前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病原菌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甚至7~8年,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7~32℃,最适温度范围为27~30℃,适宜含水量为20%~30%。幼芽出土前是病菌侵染的关键阶段,因此,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必须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药剂拌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