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术前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齐信王 汤贞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85-387,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超声检查 诊断 肿瘤分期 声像图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后继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志辉 陈方红 +4 位作者 纪建松 齐信王 汤贞彦 林巧妹 周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继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超声造影(CEUS)灌注特征,并与异位复发HCC超声造影灌注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HCC患者RFA治疗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继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瘘(APF)的超声造影(CEUS)灌注特征,并与异位复发HCC超声造影灌注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HCC患者RFA治疗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继发性APF29例(共31个病灶),作为APF组;选取同时期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为异位复发HCC患者30例(共34个病灶),作为HCC组。比较两组患者CEUS灌注特征,包括动脉期增强形态,各时期增强水平。两组动脉期增强形态、各时期增强水平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APF组CEUS表现为动脉期楔形增强27个病灶(87.1%);HCC组CEUS表现为动脉期球形增强30个病灶(88.2%);两组患者CEUS在动脉期增强形态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F组门静脉期等增强28个病灶(90.3%),延迟期等增强25个病灶(80.6%);HCC组门静脉期低增强21个病灶(61.8%),延迟期低增强28个病灶(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PF组动脉期高增强27个病灶(87.1%);HCC组动脉期高增强33个病灶(9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RFA治疗后继发性APF的CEUS具有特征性表现,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与异位复发HCC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动脉-门静脉瘘 肝细胞肝癌 复发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利芬 陈方红 +1 位作者 齐信王 谢丽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13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近包膜下,肿瘤多呈类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包膜,... 目的研究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13例均为单发肿瘤,位于腮腺浅叶,近包膜下,肿瘤多呈类圆形,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呈均匀分布的实质性低回声,可伴液性暗区,后方回声增强,CDFI显示肿瘤内部及周边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点有助于超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基底细胞腺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分系统评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颜建飞 齐信王 陈方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126-212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评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确诊的63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肿大淋巴结在多普勒超声中的不同表现分为3组,应用超声评分系统评定淋巴结性质,其中2~4分为反应...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系统评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确诊的63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肿大淋巴结在多普勒超声中的不同表现分为3组,应用超声评分系统评定淋巴结性质,其中2~4分为反应性增生组、5~7分为淋巴瘤组,8~10分为转移性组,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3例肿大的颈部淋巴结中,根据超声评分系统,评分2~4分16例(88.9%),评分5~7分20例(89.5%),8~10分27例(96.2%),其中病理证实反应性增生18例,淋巴瘤19例,转移性26例。不同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评分系统评定颈部肿大淋巴结性质具有可行性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弹性成像技术和磁共振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宇 陈方红 +3 位作者 齐信王 黄岩花 冯娅琴 汤贞彦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1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UE)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有完整相关临床病史资料的患者45例,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及MRI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TUE)和磁共振成像(MRI)对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有完整相关临床病史资料的患者45例,对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及MRI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28例.经直肠诊断符合率为73.33%,敏感性为78.57%,与MRI符合率75.56%、敏感性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特异性(64.71%)低于MRI的特异性(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1.11%,敏感性92.86%,特异性88.24%,与单独一种诊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平均应变比值(SR)为(27.45±34.10),良性病灶SR平均值为(2.87±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UE及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且TUE无痛无创,简单易行,其联合MRI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于诊断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