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闸闸墙廊道侧支孔射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黎贤访 李云 王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2,共6页
建立侧支孔射流水力学物理模型,使用PIV测速仪测量了多组流量条件下侧支孔射流无槛工况和设槛工况孔前垂向中轴面的流速分布,通过划分流场结构和提取流场断面等方法,归纳和总结了侧支孔射流的流速分布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无槛工况... 建立侧支孔射流水力学物理模型,使用PIV测速仪测量了多组流量条件下侧支孔射流无槛工况和设槛工况孔前垂向中轴面的流速分布,通过划分流场结构和提取流场断面等方法,归纳和总结了侧支孔射流的流速分布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无槛工况断面最大流速和断面最大流速点相对高度的沿程变化曲线,绘制了设槛工况槛后射流中心线,拟合得出了沿射流中心线的速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输水系统 侧支孔射流 水力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道进口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黎贤访 朱世洪 +1 位作者 邓润兴 王改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26,共4页
进鱼口布置是水工建筑物鱼道设计的关键环节。为优化进鱼口设计,选取进鱼口轴线与河岸垂直(a型)、与河岸成30°夹角(b型)以及在b型基础上采用隔流墩将出口水流分散(c型)等3种具有代表性的进鱼口型式。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 进鱼口布置是水工建筑物鱼道设计的关键环节。为优化进鱼口设计,选取进鱼口轴线与河岸垂直(a型)、与河岸成30°夹角(b型)以及在b型基础上采用隔流墩将出口水流分散(c型)等3种具有代表性的进鱼口型式。通过建立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对所选3种进鱼口型式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进鱼口轴线与河岸成30°夹角并采用3支渠道辐射状分散布置型式(c型),可产生较优的水流条件,适宜供多种鱼类上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鱼口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鱼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自然通道及鱼道池室结构布置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世洪 王智娟 +1 位作者 黎贤访 王改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2,共5页
为了提高仿自然通道及鱼道设计水平,以某水电站仿自然通道工程为案例,根据其过鱼需求,提出了池室结构布置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及物理模型试验对其平面及三维池室流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仿自然通道或鱼道内部采用收缩段、侧壁... 为了提高仿自然通道及鱼道设计水平,以某水电站仿自然通道工程为案例,根据其过鱼需求,提出了池室结构布置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及物理模型试验对其平面及三维池室流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仿自然通道或鱼道内部采用收缩段、侧壁设置消能墩、底部辅以条形消能墩的新型结构可使池室内部流场实现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区,可供不同游泳能力的鱼类通过。该池室结构在流速流态控制等方面较普通仿自然通道和技术型鱼道均具有优势,适合多种鱼类通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自然通道 鱼道 过鱼对象 收缩段 消能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峡水利枢纽高水头过鱼建筑物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鹏利 朱世洪 +1 位作者 万继伟 黎贤访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48,共5页
黄金峡水利枢纽鱼道的最高运行水头为45.50 m,上游水位的变化幅度达10 m,属于高水头过鱼建筑物。根据过鱼对象的种类、习性和游泳能力,过鱼建筑物选用带同侧竖缝式隔板的"U"型槽式鱼道,并通过水力学计算得出了鱼道池室的结构... 黄金峡水利枢纽鱼道的最高运行水头为45.50 m,上游水位的变化幅度达10 m,属于高水头过鱼建筑物。根据过鱼对象的种类、习性和游泳能力,过鱼建筑物选用带同侧竖缝式隔板的"U"型槽式鱼道,并通过水力学计算得出了鱼道池室的结构尺寸,同时为适应上游水位的变化,鱼道布置了5个出鱼口。为了分析鱼道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建立鱼道进口、集鱼系统整体模型和鱼道局部模型,模拟得出了鱼道进鱼口周边区域的流速分布、过鱼池水力学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鱼道进鱼口区域的流场分布适宜鱼类上溯至进鱼口,过鱼池的水力学条件满足符合过鱼对象顺利上溯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峡水利枢纽 鱼道设计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亭子口升船机上闸首挡水条件下接缝灌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润兴 朱虹 黎贤访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69,共4页
按照工程施工安排,亭子口升船机上闸首结构在未灌浆连成整体前需挡水,这有悖于相关规范规定。为消除挡水位高于灌区时由于施工缝变形对横缝接缝灌浆的影响,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分析了不同挡水条件下的应力及施工缝变形情况,进而提出了通... 按照工程施工安排,亭子口升船机上闸首结构在未灌浆连成整体前需挡水,这有悖于相关规范规定。为消除挡水位高于灌区时由于施工缝变形对横缝接缝灌浆的影响,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分析了不同挡水条件下的应力及施工缝变形情况,进而提出了通水平压的分区灌浆施工方案。实践表明,灌浆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断面闭合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缝灌浆 上闸首 通水平压 升船机 亭子口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