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战能转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东俊 黎潇 +1 位作者 吴红 王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46-2053,共8页
针对传统作战实验方法游离作战进程之外,没有依据战争的动态博弈特性探究战争规律,导致难以有效揭开战争迷雾、获取制胜机理,本文提出基于战能控制的作战实验方法。面向动态能力表达,建立了作战行为、装备系统、作战能量之间的关系;面... 针对传统作战实验方法游离作战进程之外,没有依据战争的动态博弈特性探究战争规律,导致难以有效揭开战争迷雾、获取制胜机理,本文提出基于战能控制的作战实验方法。面向动态能力表达,建立了作战行为、装备系统、作战能量之间的关系;面向作战能量控制,构建了反映作战行动阶段性、递进性、目的性、并行性的积蓄-感知-传递-转化战能环,设计了效果、幅值、时间、相位、密度、斜率为一体的战能转化系数以标识作战潜能;将分布估计算法引入到战能优化控制中,依据战能环进行优化阶段划分、行为编码设计,基于战能转化系数进行个体产生方式设计。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优化效率和效果上都要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作战实验开展,为形成战法训法提供量化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实验 战能 战势 战能环 战能转化 分布估计算法 作战行为 动态博弈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战进程的潜艇声感知行为机理方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东俊 黎潇 米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8-966,共9页
潜艇探测能力是在实战对抗中获取作战优势的先决条件。声探测作为潜艇最主要的感知探测手段,与潜艇姿态、敌我相对位置、作战行为和环境有密切关系,静态声探测指标无法满足推演评估需求。从实战过程中潜艇运动行为对声纳实际探测能力的... 潜艇探测能力是在实战对抗中获取作战优势的先决条件。声探测作为潜艇最主要的感知探测手段,与潜艇姿态、敌我相对位置、作战行为和环境有密切关系,静态声探测指标无法满足推演评估需求。从实战过程中潜艇运动行为对声纳实际探测能力的影响关系出发,构建了基于交战进程的潜艇行为运动方程和声纳机理方程复合函数,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声感知交战行为机理方程,结合航行试验数据进行了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机理方程揭示了声纳探测能力随潜艇姿态、空间位置、航速等运动变量变化的随动规律,是构建潜艇作战试验动态仿真推演评估系统的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纳探测能力 行为机理方程 实战运用 潜艇作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战实验战能控制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东俊 黎潇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7期4-10,共7页
针对经典作战实验理论中交战过程行为与时空逻辑关系对于战争发展影响研究的不够,从而导致作战指挥的动态博弈特点反映不准确以及作战实验因果关系揭示不全面等问题,文章提出作战实验战能控制的方法论,通过行为驱动下综合战能在多维多... 针对经典作战实验理论中交战过程行为与时空逻辑关系对于战争发展影响研究的不够,从而导致作战指挥的动态博弈特点反映不准确以及作战实验因果关系揭示不全面等问题,文章提出作战实验战能控制的方法论,通过行为驱动下综合战能在多维多域的全息动态表达与解析,以客观、准确地描述交战进程的强实时动态博弈特性,对于丰富作战实验理论、探究制胜机理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实验 战能势谱 战能环 战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潜艇作战实验的认知驱动战能环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东俊 王维平 +3 位作者 黎潇 黄美根 张磊 李小波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0年第5期85-90,共6页
针对当前潜艇作战实验中交战进程控制难题,在应用战能环表征交战进程的基础上,从态势塑造角度提出集规划控制、预测控制和反馈控制于一体的认知驱动战能环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在阐述融合控制框架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基于贪婪策略... 针对当前潜艇作战实验中交战进程控制难题,在应用战能环表征交战进程的基础上,从态势塑造角度提出集规划控制、预测控制和反馈控制于一体的认知驱动战能环融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在阐述融合控制框架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基于贪婪策略的规划模型和基于行为—战能映射关系的预测模型,按需控制战能环以塑造有利态势。最后,给出某海域搜索反潜典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认知行为对战能环演进具有较好的驱动作用,为潜艇指挥员控制交战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作战实验 交战进程 战能环 参考轨迹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动态辨识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东俊 黎潇 《舰船电子工程》 201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针对大量的水下航行器使用试验数据,构建复杂非线性系统或是高维对象模型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辨识建模方法。首先对非线性离散对象建模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提出一种搜索、聚类、模式分类和线性辨识技术相结合的模型辨识方法;最后通过一个... 针对大量的水下航行器使用试验数据,构建复杂非线性系统或是高维对象模型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辨识建模方法。首先对非线性离散对象建模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提出一种搜索、聚类、模式分类和线性辨识技术相结合的模型辨识方法;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建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数据 非线性系统 动态辨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初始浓度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明 黎潇 黄何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7-881,共15页
药物控释系统是指通过调控内部某些设计参数,以达到特定药物释放目标的一种可控释体系。针对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问题,采用B样条小波方法求解正问题,采用结合了小生境策略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生境布谷鸟... 药物控释系统是指通过调控内部某些设计参数,以达到特定药物释放目标的一种可控释体系。针对基于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问题,采用B样条小波方法求解正问题,采用结合了小生境策略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的小生境布谷鸟算法优化不同分数阶下的药物初始浓度,从而近似达到三种预期药物释放目标。对于正问题求解,主要结合Caputo导数和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建立了一种B样条小波方法的迭代求解格式;对于初始浓度优化问题,引入了反问题研究思路,将药物控释体系的优化设计问题归结为基于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参数辨识问题。为了实现参数反演控制,引入了小生境布谷鸟智能优化算法,反演计算控释体系中的初始浓度,有效地解决了布谷鸟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针对恒速释放,线性降低释放和非线性释放三种释放目标,给出了最优控制参数设计,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 药物控释体系初始浓度优化 B样条小波方法 小生境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黎潇 《通讯世界》 2020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前提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取得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配电线路领域的发展。由于电力资源作为经济以及民生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电力资源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前提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取得显著提高,同时促进了配电线路领域的发展。由于电力资源作为经济以及民生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我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电力资源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但是,配电线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配电线路一般采用10 kV,所以对于维护线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0 kV配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较大范围停电,对当地的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必须对10 kV线路的故障问题提出预防策略。基于此,本文依据10 kV配电线路运维问题作为入手点,分析了配电线路存在的限制因素,阐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应对策略,为我国电力资源维护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配电线路 运维问题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羽玲 黎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I0017-I0017,共1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人才支撑。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为各行各业提供多层次、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人才支撑。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为各行各业提供多层次、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型人才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一书,基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六所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对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根本、基础、关键、龙头、神韵、重点、引擎、保障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新时代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技术型人才 高职院校 新发展阶段 产业变革 重要战略地位 经典案例 社会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作战实验运用的时空逻辑推演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东俊 黎潇 +1 位作者 吴红 王天忠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年第2期99-105,共7页
作战实验运用是一个能量积蓄与释放的过程,为有效洞悉制胜机理、破解战争迷雾,提出了一种时空逻辑推演方法,其重点是在作战时空能量感知、积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中,推演各个阶段的战能势谱模型,实现战场的优化布势。考虑战能感知和战... 作战实验运用是一个能量积蓄与释放的过程,为有效洞悉制胜机理、破解战争迷雾,提出了一种时空逻辑推演方法,其重点是在作战时空能量感知、积蓄、传递和转化的过程中,推演各个阶段的战能势谱模型,实现战场的优化布势。考虑战能感知和战场预测需求,提出基于时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将感知能量和历史数据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对方当前作战行动状态,为己方下一步决策提供支持;利用强化学习方法构建了战能势谱和决策网络,然后将决策模型、价值模型有机结合,设计了并行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用于行动方案寻优。最后以某型潜艇红蓝对抗为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时空 战能势谱 决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10
作者 Shuxun Wan Zhongming Chen +5 位作者 Liping Hao Shichao Wang Benzhang Li Xiao Li Chengjun Pan Lei W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5-72,共8页
We present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mposites composed of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CPEs)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to obtain a high-performing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In this approach,three... We present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mposites composed of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CPEs)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CNTs)to obtain a high-performing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In this approach,three kinds of polymers,namely,poly[(1,4-(2,5-didodecyloxybenzene)-alt-2,5-thiophene](P1),poly[(1,4-(2,5-bis-sodium butoxysulfonate-phenylene)-alt-2,5-thiophene](P2),and poly[(1,4-(2,5-bis-acid butoxysulfonic-phenylene)-alt-2,5-thiophene](P3)are designed,synthesized and complexed with SWCNTs as thermoelectric composites.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CPEs/SWCNTs(P2/SWCNTs,and P3/SWCNTs)nanocomposit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CPEs/SWCNTs(P1/SWCNTs)nanocomposites.Among them,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2/SWCNTs with a ratio of 1:4 reaches 3686 S·cm^(-1),which is 12.4 times that of P1/SWCNTs at the same SWCNT mass ratio.Moreover,CPEs/SWCNTs composites(P2/SWCNTs)display remarkably improve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with the highest power factor(PF)of 163μW·m^(-1)·K^(-1).In addition,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is fabricated with P2/SWCNTs composite films,and the output power and power density of this generator reach 1.37μW and 1.4 W·m;(cross-section)at△T=70 K.This result is over three times that of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composed of non-CPEs/SWCNTs composite films(P1/SWCNTs,0.37μW).The remarkably improv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an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PEs/SWCNTs composites(P2/SWCNTs)are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interaction.This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PEs/SWCNTs composites can be applied to produc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and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S THERMOELECTRIC SWCNTS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