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微带线间串扰问题的FDTD法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黎淑兰 刘元安 +1 位作者 宋占海 兰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0,共4页
在模拟和数字电路中,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会降低设备的性能。为了降低线间串扰,在攻击线两边各插入了一列用金属填充的、顶端用微带连接的接地孔。利用FDTD方法对该结构进行模拟,给出了接地孔的有效放置方法。
关键词 耦合微带线 串扰 时域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有损耦合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黎淑兰 刘元安 唐碧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7,共5页
为降低和控制有损耦合微带线间的串扰,在强信号线两边各插入了一列用金属填充的、顶端用微带连接的接地孔。利用FDTD方法对该结构进行模拟并利用FEM法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串扰衰减程度与基底介质的损耗、接地孔参数有关。
关键词 有损耦合微带线 串扰 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垂直交叉线中串扰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占海 刘元安 +2 位作者 黎淑兰 闫树兵 葛永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用修正后的传输线方程对垂直的导体间的串扰进行了频城模拟,通过反傅立叶交换得到时域信号。模拟表明,虽然垂直放置可使辛扰幅度大幅度降低,但交叉线中仍有较强的干扰,串扰幅度与各端接入的负载有很大关系,对干扰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了... 用修正后的传输线方程对垂直的导体间的串扰进行了频城模拟,通过反傅立叶交换得到时域信号。模拟表明,虽然垂直放置可使辛扰幅度大幅度降低,但交叉线中仍有较强的干扰,串扰幅度与各端接入的负载有很大关系,对干扰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了证明结果的正确性,对平行导体间的串扰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本方法进行模拟,得到一致的结果。该文对实际应用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方程 垂直交叉线 串扰 反傅立叶变换 时域信号 高速线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微波晶体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4
作者 南敬昌 黎淑兰 +1 位作者 刘元安 唐碧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7-891,共5页
对当前各种类型射频微波晶体管的结构特点、性能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对晶体管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回顾,指明了今后射频微波晶体管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得出了射频微波晶体管的选型原则。
关键词 射频微波 晶体管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量法的印刷电路板的辐射分析
5
作者 张丹 刘元安 +1 位作者 唐碧华 黎淑兰 《电子器件》 CAS 2008年第5期1595-1598,共4页
利用结合二级离散复镜像的矩量法,分析印刷电路板上微带线的电磁辐射问题。应用复镜像理论,详细地推导了微带线结构的闭式空域格林函数和计算公式。针对不同长度和不同端接负载的两平行微带线,进行了辐射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谐振长度的... 利用结合二级离散复镜像的矩量法,分析印刷电路板上微带线的电磁辐射问题。应用复镜像理论,详细地推导了微带线结构的闭式空域格林函数和计算公式。针对不同长度和不同端接负载的两平行微带线,进行了辐射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谐振长度的开路耦合线,产生的辐射功率大;端接匹配负载的耦合线,产生的辐射功率小。为此在高频数字电路设计中,必须确保线长不与谐振长度接近,终端均阻抗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印刷电路板(PCB) 矩量法 复镜像 微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
6
作者 张丹 黎淑兰 刘元安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电平控制(ALC)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系统,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上下变频和自动电平控制的原理,并进行了系统级仿真。此系统具有通带内增益高、带外衰减大和输出功率稳定可调的优点。
关键词 WCDMA 直放站 上行链路 自动电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器外壳电磁屏蔽性能的FDTD分析
7
作者 宋占海 刘元安 +1 位作者 闫树兵 黎淑兰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8-41,共4页
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连接器技术腔体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模拟,经分析模拟结果发现,虽然连接器两端有进线孔,但金属腔与封闭的腔体类似,进入腔内的电磁波仍能发生强烈的电磁振荡,这使腔体的电磁屏蔽性能被降低,可见,腔内介质的存... 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连接器技术腔体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模拟,经分析模拟结果发现,虽然连接器两端有进线孔,但金属腔与封闭的腔体类似,进入腔内的电磁波仍能发生强烈的电磁振荡,这使腔体的电磁屏蔽性能被降低,可见,腔内介质的存在降低了腔体对低频的抑制能力,研究还发现金属腔对不同方向入射的电磁脉冲的屏蔽能力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腔 谐振 电磁屏蔽 时域有限差分法 数值模拟 连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基于宽带功率放大器强记忆效应特性的PMEC预失真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都天骄 于翠屏 +2 位作者 刘元安 高锦春 黎淑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0-445,共6页
针对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强记忆效应特性,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失真方法—PMEC(ParallelMP-EMP-CIMT),该方法基于记忆多项式(MP),包络记忆多项式(EMP)及记忆时刻信号交叉项(CIMT)3个基函数构造预失真器。与传统混合记忆多项式(HME)方法相比... 针对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强记忆效应特性,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失真方法—PMEC(ParallelMP-EMP-CIMT),该方法基于记忆多项式(MP),包络记忆多项式(EMP)及记忆时刻信号交叉项(CIMT)3个基函数构造预失真器。与传统混合记忆多项式(HME)方法相比,PMEC方法增加了记忆时刻信号间的交叉相乘项,此外,为了解决系统复杂度高的问题,对EMP子预失真器进行了简化并截断了CIMT子预失真器的高阶非线性项。实际测试结果表明,PMEC方法比MP方法和HME方法能带来更好的线性化效果,与MP方法相比,PMEC方法将输出信号的三阶邻信道功率比(ACPR)降低了1.07 dB/1.32 dB,预失真系数量节省了18.75%;与HME方法相比,PMEC方法利用79.59%的预失真系数将输出信号的三阶ACPR降低了0.2 dB/0.9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预失真 记忆多项式 功率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连接器内电磁干扰的方法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占海 刘元安 +2 位作者 闫树兵 黎淑兰 葛永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0,共5页
基于对任一接插件的干扰只来自最邻近接插件的假设,对连接器内部的电 磁干扰建模,模型内接插件间的互耦电容用矩量法进行计算,根据模型的特点采用三 角函数做匹配函数简化了计算过程并提高了计算精度。求出敏感接插件周围的接... 基于对任一接插件的干扰只来自最邻近接插件的假设,对连接器内部的电 磁干扰建模,模型内接插件间的互耦电容用矩量法进行计算,根据模型的特点采用三 角函数做匹配函数简化了计算过程并提高了计算精度。求出敏感接插件周围的接插 件全部为信号线时的单位长度参数,不同状态的实现只需通过负载的调节即可,使对 不同连接的模拟变得简单易行。对什么时候会在敏感件上产生最大和最小的干扰, 以及周围信号的多少对干扰的影响都进行了讨论,以S参数和时域波形的形式给出 模拟结果。模拟对正确地连接接插件,降低相互干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器 电容 矩量法 短路 开路 频域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