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摄氧量动力学——历史、特征和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黎涌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69,共7页
摄氧量从安静或空载负荷运动状态进入指定强度运动状态,以及运动后恢复状态的动态过程被称为摄氧量动力学。随着对人体运动生物学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摄氧量动力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系统地了解摄氧量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全面地认... 摄氧量从安静或空载负荷运动状态进入指定强度运动状态,以及运动后恢复状态的动态过程被称为摄氧量动力学。随着对人体运动生物学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摄氧量动力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系统地了解摄氧量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全面地认识这一指标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意义,检索了历年来摄氧量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历史回顾、生理学特征、测试和计算方法,以及对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的启示四个方面对摄氧量动力学进行了综述。对摄氧量动力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人类对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探索,但是对摄氧量动力学较为全面的认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实现。外呼吸摄氧量动力学被证明能够真实反映肌肉摄氧量动力学。摄氧量动力学与运动强度有关,当恒定负荷强度<乳酸阈时,摄氧量在<3min的时间达到稳定状态;当恒定负荷强度>乳酸阈时,摄氧量的稳定状态延迟或消失,并且在快速增长之后出现一个慢速增长阶段。不管强度如何,对摄氧量动力学的计算都是基于摄氧量动力学的三个阶段。摄氧量动力学的研究推动了对能量代谢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对摄氧量动力学的研究应着重于不同运动方式的摄氧量动力学特征、不同训练方法对摄氧量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运用新技术进一步求证肌纤维与摄氧量动力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力性阶段 快速阶段 慢速阶段 运动能力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