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法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洪浩 曹海玲 +2 位作者 张红卫 赖东明 王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32例,并对该手术予部分改进:将中间的切口选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约1.0~1.5cm处;缝合颈前肌群时让患者去枕头,平卧位,使...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32例,并对该手术予部分改进:将中间的切口选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约1.0~1.5cm处;缝合颈前肌群时让患者去枕头,平卧位,使颈前肌群充分松弛;在甲状腺创面置引流管一条,术后2、3d拔除;术后第9天拆线。结果30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因在处理上极时出血不能控制;1例因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甲状腺滤泡状肿瘤需行双侧甲状腺全切。1例因结节较大且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内方,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恢复正常。出血量约50~80mL,手术时间为100~240min。结论手术的部分改进更能满足年轻女性患者的美容要求,使手术操作更容易。把握中转开放手术时机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内镜术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纳米碳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龙淼云 罗定远 +5 位作者 黄楷 黄明清 彭新治 林少建 吴嘉瑜 黎洪浩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活性纳米碳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8例良性巨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中先行甲状腺内活性纳米碳注射,再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仅行甲... 目的探讨活性纳米碳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8例良性巨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中先行甲状腺内活性纳米碳注射,再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甲状旁腺功能情况。结果切除的组织标本中有甲状旁腺者观察组3例、对照组9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者观察组4例、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发生永久性甲旁减者观察组0例、对照组1例,两组比较P>0.05。暂时性甲旁减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良性巨大甲状腺肿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纳米碳的负染效应有助于甲状旁腺的识别和定位,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是安全而有效的甲状旁腺功能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甲状腺肿 良性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旁腺 纳米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甲状旁腺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玉根 房居高 +7 位作者 黎洪浩 程若川 秦建武 杜国能 陈晓意 涂星强 王昆 檀谊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8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改良的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方法对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实时监测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对我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共计761例甲状腺/甲状旁腺患者应用人体术中神经多功...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改良的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方法对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实时监测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对我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共计761例甲状腺/甲状旁腺患者应用人体术中神经多功能检测报警系统进行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结果术中双侧475例(950条),单侧286例(286条),共1236条喉返神经功能监测顺利,术后行喉镜检查有12例出现声带麻痹,3个月内恢复正常,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损伤为2例。喉返神经探查时间为(3.1±1.1)分钟,术中喉返神经损伤识别率、暂时性损伤率及永久性损伤率分别为100%、1.58%(12/761)和0.26%(2/761)。结论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术者与患者的心理压力,缩短喉返神经探查时间,能及时有效的监测与保护喉返神经,有广泛推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 甲状旁腺 神经功能实时监测 神经监测报警适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献利用率计量方法的不合理性探讨
4
作者 蔡志华 +1 位作者 黎洪浩 张畅 《图书馆界》 2013年第4期63-65,共3页
分析了影响文献流通率的因素,指出了传统文献流通率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自动化管理条件下文献流通率的新的计量方法。
关键词 传统文献 利用率 计量方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