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秩序:从自发到规范的法治型塑 被引量:5
1
作者 黎江虹 周坤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49,共21页
忽视维系市场运转的数字自发秩序,造成数字经济法治的三重悖论:尝试精准规制却引发规制扩大化、尝试有效治理却缺乏治理资源、尝试倡导公共价值却违背主体逐利秉性。数字经济法治的真正危机不在于理性建构的失误,而在于忽视市场自发秩... 忽视维系市场运转的数字自发秩序,造成数字经济法治的三重悖论:尝试精准规制却引发规制扩大化、尝试有效治理却缺乏治理资源、尝试倡导公共价值却违背主体逐利秉性。数字经济法治的真正危机不在于理性建构的失误,而在于忽视市场自发秩序进行秩序建构。数字自发秩序生成于中国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的实践场域,是各主体基于自身的经济联系、价值共识和行为规范形成的秩序类型,能为数字法治提供智识支持和经验支援。据此,构建数字法治秩序时,应探究数字自发秩序的法理依凭、作用机制和治理优势,同时剖析数字自发秩序良性演化的困境,在自发秩序—规范秩序的往返中,以法治筛选和吸纳数字自发秩序,同时保持节制和审慎,基于信任而非控制积极谋求数字经济法治的合作行动。以法治使命的承担和边界的划定,为自发秩序优势转化为法律治理效能提供合适路径,避免出现“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自发秩序 规范秩序 数字法治 法治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常损失下增值税损失补偿责任之重构
2
作者 黎江虹 贺晟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由管理不善行为导致的非正常损失特殊情形,被保险人客观上遭受之税额损失未能得到保险人充分补偿。近因原则下税额损失与造成非正常损失之保险事故紧密联系,是“一因多果”逻辑下非正常损失结果之延续及扩大。保险人在保险范围内不予赔... 由管理不善行为导致的非正常损失特殊情形,被保险人客观上遭受之税额损失未能得到保险人充分补偿。近因原则下税额损失与造成非正常损失之保险事故紧密联系,是“一因多果”逻辑下非正常损失结果之延续及扩大。保险人在保险范围内不予赔付之行为,不符合损失补偿原则中“充分补偿”之要义。实务当中裁判标尺不统一需通过立法完善:应明确在过失性管理不善情形下之损失为非正常损失;在保险范围内,保险人针对非正常损失情形之补偿,应一并补偿税额损失,以达至保险人义务之完全履行;在保险范围外,本着为企业纾困之目的,应将留抵退税作为法定救济渠道,对遭受非正常损失之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损失 税额损失 近因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 留抵退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政嵌入环境治理的制度逻辑和分权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黎江虹 黄家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144,共7页
转型时期的当下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趋缓和环境风险递增的双重压力,现有的环境权威治理模式使得各环境主体的行动偏离合作轨道,无法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亟需向环境合作治理转变。其中,政府在这一过程当中扮演着主导角色。政府主导环... 转型时期的当下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趋缓和环境风险递增的双重压力,现有的环境权威治理模式使得各环境主体的行动偏离合作轨道,无法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亟需向环境合作治理转变。其中,政府在这一过程当中扮演着主导角色。政府主导环境合作治理模式是一种府际合作主导、治理责任主导和多向互动主导的结合。在这一模式下,具有理财治国品性、治理工具属性和环境财政功能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以及以权责适度配置为基本内容的财政分权改革实践,无疑是嵌入政府主导环境治理的静态逻辑和动态路径。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共环境治理中环境与财政的互动,发挥环境财政的最大制度功效;另一方面,以财政分权为突破口,实现权威型环境治理格局与环境联合治理需求的恰当平衡,最终可以通过财政的制度嵌入和分权嵌入来倒逼形成中央有效统筹、地方自主治理、市场灵活驱动、企业主动施治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合作型环境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合作治理 财政分权 财政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纳税人权利:“以数治税”时代的底层逻辑 被引量:24
4
作者 黎江虹 李思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9,共11页
“以数治税”是在数字时代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其在提升征管效率、防范税务风险、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数治税”嵌入税收征管体系所出现的征纳关系的失衡、正当程序的架空以及技术权力的垄断等异化现... “以数治税”是在数字时代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其在提升征管效率、防范税务风险、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数治税”嵌入税收征管体系所出现的征纳关系的失衡、正当程序的架空以及技术权力的垄断等异化现象给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避免“以数治税”沦为工具理性上的单向度变革,应坚持依法治税的根本目标,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逻辑起点,重塑纳税人信息权、知情权、参与权与救济权的具体保护路径;同时,通过补充相关法律规范、完善税务执法机制、设立税务法院等措施,为“以数治税”时代下纳税人权利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数治税 依法治税 税收征管 纳税人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中的“有为政府” 被引量:18
5
作者 黎江虹 周坤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
政府与市场之关系渊源既久,关涉亦广,时下在数字经济中亦不断拉锯。不过,政府与市场之定位不再是“多少”之争,而是政府如何在数字经济主体多元自治与复杂经济事实中更好地发挥“有为”之义。具言之,政府在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优化改... 政府与市场之关系渊源既久,关涉亦广,时下在数字经济中亦不断拉锯。不过,政府与市场之定位不再是“多少”之争,而是政府如何在数字经济主体多元自治与复杂经济事实中更好地发挥“有为”之义。具言之,政府在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优化改革中落入进退失据的现实之惑,不仅因治理手段单一而难以为进,而且因职责履行担当所在而难以为退。鉴于此,应从优化公共政策供给、深入市场化改革、补足公共物品供给、建构激励与规制机制、风险防控治理几方面重新锚定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培育优化中的“有为政府”,回应营商环境优化改革的时代需要,尝试为实现数字经济时代营商环境优化提供实践指向与制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营商环境 有为政府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性和有效性:政府预算中的二重奏 被引量:3
6
作者 黎江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6,共3页
预算作为统领国家财政收支的枢纽,各种因素汇集,庞杂而又混沌:法律与政策的冲突、长期愿景与当下计划的纠缠、规范性和有效性间的张力。《预算法》实施以来,预算规范性大大增强,预算公开、人大监督角色的强化、责任体系的健全都在... 预算作为统领国家财政收支的枢纽,各种因素汇集,庞杂而又混沌:法律与政策的冲突、长期愿景与当下计划的纠缠、规范性和有效性间的张力。《预算法》实施以来,预算规范性大大增强,预算公开、人大监督角色的强化、责任体系的健全都在彰显预算法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预算 有效性 二重奏 《预算法》 财政收支 预算公开 人大监督 责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税收制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黎江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23-428,共6页
在后农业税时代,必须加快农村税收制度的构建。我国农村税收制度应选择以财产税为主的直接税税制,以宪政、公平等理念诠释区别于农业税的新的税收制度,并以开征土地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思路完成对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农村 税收 宪政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数据的类型化规制及其立法落实 被引量:44
8
作者 沈斌 黎江虹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7,共11页
公共数据规范概念扩展造成立法对公共数据的规制规则无法一体化适用等困境,应通过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分别设置各类公共数据规制内容的方式消解。通过解构公共数据的公共性要素,可以提炼出基于数源主体与数据内容公共性程度差异的分类标准... 公共数据规范概念扩展造成立法对公共数据的规制规则无法一体化适用等困境,应通过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分别设置各类公共数据规制内容的方式消解。通过解构公共数据的公共性要素,可以提炼出基于数源主体与数据内容公共性程度差异的分类标准,并据此将其分为政务数据、公共非营利主体数据、公共营利主体数据和非公共营利主体数据四类。各类公共数据的规制内容体现为根据其属性特征确定的强制性义务。具言之,政务数据应负担完整的数据共享、开放和管理义务,公共非营利主体数据应负担数据共享、开放义务和较高程度的数据管理义务,公共营利主体数据应负担数据共享义务和适度的数据管理义务,非公共营利主体数据只需负担数据共享义务。藉由分层嵌入规范对象的立法安排可以有效落实公共数据类型化规制的方案,规避公共数据集中立法存在的概念规范与规制规则彼此失调的体系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治理 政务数据 数据共享 数据开放 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十七里河区域景观设计与实践
9
作者 黎江虹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3期170-171,共2页
指出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房地产项目更加多元化,对于较大区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整体区域综合考虑,对公共市政区域(房地产商代建区域)划分不同的景观功能,满足生活在此的居民不同的景观需求体验。以郑州十七... 指出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房地产项目更加多元化,对于较大区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整体区域综合考虑,对公共市政区域(房地产商代建区域)划分不同的景观功能,满足生活在此的居民不同的景观需求体验。以郑州十七里河区域景观为例,探讨了其具体的规划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景观功能 较大区域 景观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