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野调查法在中国人文学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黎婵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期256-256,共1页
田野调查(Fieldwork),又称田野工作,田野考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运用兴起于人类学,后来成为各人文领域学者收集一手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它倡导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最终目的是找到事实真相、发现规律... 田野调查(Fieldwork),又称田野工作,田野考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研究方法。在人文学科领域的运用兴起于人类学,后来成为各人文领域学者收集一手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它倡导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最终目的是找到事实真相、发现规律,通过对"他者"的观察,反观"自我",树立起人文主义思想,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本文试图探讨:一种新兴的学术方法是如何进入中国学术界被接受、本土化,从而成为学科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法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装市场的中外服装品牌分析研究
2
作者 黎婵 吕品田 《服饰导刊》 2016年第3期10-14,共5页
在全球性的服装市场范围内,中国既是服装大国,也是服装小国。中国的服装生产量和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从市场占有率和优质服装品牌数量上看,目前中国服装产业仍处于低端的服装市场,缺乏享誉世界的国际性服装品牌。基于这个现实情... 在全球性的服装市场范围内,中国既是服装大国,也是服装小国。中国的服装生产量和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从市场占有率和优质服装品牌数量上看,目前中国服装产业仍处于低端的服装市场,缺乏享誉世界的国际性服装品牌。基于这个现实情况,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比较中外服装品牌差异之所在,并探究其原因;以此找到中外服装品牌建设的各自特点,进而提出适合本土服装品牌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探寻贴合中国资源优势的品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服装品牌 国外服装品牌 品牌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织锦同质化问题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黎婵 《服饰导刊》 2018年第3期25-30,共6页
少数民族织锦工艺本应是能象征民族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可随着民族手工艺商品化的发展,纵观商品市场中的少数民族织锦,大多千篇一律,相互雷同,同质化问题严重。同质化问题不仅折射出民族传统手工艺在谋求商品化过程中的急于... 少数民族织锦工艺本应是能象征民族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可随着民族手工艺商品化的发展,纵观商品市场中的少数民族织锦,大多千篇一律,相互雷同,同质化问题严重。同质化问题不仅折射出民族传统手工艺在谋求商品化过程中的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更加表明各少数民族织锦的特性在不断丧失,甚至是一个民族更深层次的特性在流失。因此,文章以同质化问题为切入点,基于市场调查,从手工生产方式的规律和本质特征出发,反思当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转型路径,探讨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应具有的强烈现实关怀和实践意义,力求为传统手工艺寻找与当代社会结合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化 当代少数民族织锦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高等美术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婵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7期138-139,共2页
新形势下,美术人才在创造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审美服务、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毕业生,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却出现紧张情况。由此可见,... 新形势下,美术人才在创造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审美服务、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毕业生,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却出现紧张情况。由此可见,高等美术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基于此,该文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审视当下高等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改进、优化现行的高等美术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创新型人才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与桉树蒸散估算公式修正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眉樾 张兰珍 +5 位作者 翟禄新 刘芸瑜 黎婵 欧晓华 廖伟婷 迟晋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3-361,共9页
为了分析不同公式在蒸散估算方面的适用性,认识毛竹和桉树的水分行为,在以称重法实测盆栽毛竹和桉树的蒸散量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对9个估算公式进行了修正,评定了不同公式的适用性及改进效果,并分析了两种植物... 为了分析不同公式在蒸散估算方面的适用性,认识毛竹和桉树的水分行为,在以称重法实测盆栽毛竹和桉树的蒸散量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对9个估算公式进行了修正,评定了不同公式的适用性及改进效果,并分析了两种植物的蒸散差异。结果表明:修正前Jensen-Haise,Hargreaves1975和Doorenbos-Pruitt法估算的毛竹蒸散量精度较高,FAO Penman-Monteith,Hargreaves1975和Jensen-Haise法估算的桉树的蒸散量与实测值较接近;修正后的参考蒸散公式能显著改善实际蒸散量的估算精度。桉树的蒸散量比毛竹的大38%,且桉树的蒸散量对于气象要素的变化比毛竹的蒸散量更加敏感。9个公式在桂北地区的适用性依次为FAO Penman-Monteith,Jensen-Haise,Hargreaves1975,Doorenbos-Pruitt,Priestley-Taylor,Hargreaves1985,Makkink,Abtew,Tu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修正 毛竹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