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井筒结垢及除垢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茂堂 刘举 +3 位作者 袁学芳 吴红军 黄龙藏 彭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77,共5页
塔里木油田迪那2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共有生产井25口,其中有19口井存在井筒结垢堵塞的问题。由于迪那2气田目前主要是产凝析水,国内外尚无凝析水结垢的系统研究成果。现有的除垢剂除垢效果慢、成本高,急需开展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井筒的结垢... 塔里木油田迪那2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共有生产井25口,其中有19口井存在井筒结垢堵塞的问题。由于迪那2气田目前主要是产凝析水,国内外尚无凝析水结垢的系统研究成果。现有的除垢剂除垢效果慢、成本高,急需开展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井筒的结垢分布规律、垢成分、结垢原因及除垢措施研究。通过对井筒精确分段取样、室内测试、结垢原因分析及除垢措施研究,明确了井筒结垢主要集中在井筒变径的局部位置;凝析水结垢主要是生产过程中部分束缚水转变为可流动地层水,部分充填物的溶解提供了矿物离子,井筒变径位置的涡流作用引起流场、流态和相态变化,导致液体的聚集和再蒸发,从而产生结垢(盐析);土酸酸化可高效解除井筒结垢堵塞。开展了高温高压凝析气藏井筒凝析水结垢分析研究,提出除垢措施,提供了井筒凝析水结垢的理论基础,有效恢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堵塞 凝析水结垢 结垢分布规律 结垢机理 除垢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北致密气藏清洁压裂液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会锋 肖阳 +5 位作者 刘举 陈明鑫 冯觉勇 黄龙藏 任登峰 曹科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9-174,共6页
迪北致密气藏具有低孔、低渗、深层高温等特征,使用与储层物理化学性质不匹配的液体体系会造成储层伤害。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岩心薄片观察等方法,分析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并评价清洁压裂液的携砂性、破胶液残渣含量、配伍性... 迪北致密气藏具有低孔、低渗、深层高温等特征,使用与储层物理化学性质不匹配的液体体系会造成储层伤害。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岩心薄片观察等方法,分析储层潜在伤害因素,并评价清洁压裂液的携砂性、破胶液残渣含量、配伍性、岩心伤害率。研究认为:迪北致密储层毛发状伊利石含量高,在压裂液作用下容易脱落并堵塞孔隙结构;原生微孔、微喉道壁被细而分散的表面积较大的灰泥、黏土矿物和微细粒长英质等充填;清洁压裂液具有良好的携砂性、配伍性和低伤害等优点,且破胶后无固相残留。研究成果为迪北致密气藏的储层改造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北气田 致密气藏 可行性评价 清洁压裂液 液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及解除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茂堂 袁学芳 +3 位作者 黄龙藏 彭芬 任登峰 谢向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99,共4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问题,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微观机理论证和现场生产分析,在储层高温高压下开展水锁伤害程度和解除措施研究,明确高温高压下的水锁伤害率为7.5%~40.8%,伤害程度为无-中等偏弱;添加防水剂... 针对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水锁伤害问题,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微观机理论证和现场生产分析,在储层高温高压下开展水锁伤害程度和解除措施研究,明确高温高压下的水锁伤害率为7.5%~40.8%,伤害程度为无-中等偏弱;添加防水剂只能小幅度降低水锁,不能消除水锁,但水锁可随生产自动解除。对水锁伤害和解除取得的新认识有效支撑了库车山前改造液体系的优化,现场应用降本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水锁伤害 水锁解除 水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胡剑风 蔡振忠 +3 位作者 马青 李建军 黄龙藏 李保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6-783,共8页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油气藏是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近期重点勘探区带之一。油气藏的储集岩主要有亮晶颗粒灰岩、粉晶颗粒灰岩、泥晶颗粒灰岩、泥晶灰岩,其中亮晶颗粒灰岩的储集性能较好;储层的基质孔隙不发育,主...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油气藏是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近期重点勘探区带之一。油气藏的储集岩主要有亮晶颗粒灰岩、粉晶颗粒灰岩、泥晶颗粒灰岩、泥晶灰岩,其中亮晶颗粒灰岩的储集性能较好;储层的基质孔隙不发育,主要的孔隙空间为溶蚀孔洞和裂缝;储层分为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和裂缝-孔洞型,其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相、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控制。形成了轮古东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储层叠置连片、广泛发育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礁滩复合体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转向压裂暂堵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伟 肖阳 +5 位作者 陈明鑫 刘会锋 范文同 黄龙藏 彭芬 曹科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59,共6页
转向压裂可以增大水力裂缝波及范围和原油与裂缝的接触面积,是低孔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手段。针对目前转向压裂封堵压力较低,适用于深井转向压裂的暂堵剂研究较少等问题,利用室内实验优选暂堵剂配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配方的压裂效果... 转向压裂可以增大水力裂缝波及范围和原油与裂缝的接触面积,是低孔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手段。针对目前转向压裂封堵压力较低,适用于深井转向压裂的暂堵剂研究较少等问题,利用室内实验优选暂堵剂配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配方的压裂效果,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暂堵颗粒无法形成有效封堵,优选复合暂堵剂配方为0.8%纤维+0.5%暂堵颗粒,该配方对孔眼的最高封堵压力为8.7 MPa;优选的转向压裂裂缝体系横向波及宽度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十分相近,明确了复合暂堵剂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对提高深井转向压裂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压裂 暂堵剂 深井 低孔低渗 微地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志留系改性黄原胶加砂压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晖 龚杨 +2 位作者 黄龙藏 王静波 袁泽波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8,4,共4页
塔中志留系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酸化解堵效果不佳,需依靠改造建产。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改性黄原胶非交联压裂液伤害低,具有一定的悬砂性能和降阻性能。投球暂堵分级压裂工艺能够提高储层在纵向上的动用程度。在志留系率先开展黄原胶加砂... 塔中志留系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酸化解堵效果不佳,需依靠改造建产。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改性黄原胶非交联压裂液伤害低,具有一定的悬砂性能和降阻性能。投球暂堵分级压裂工艺能够提高储层在纵向上的动用程度。在志留系率先开展黄原胶加砂压裂现场试验,4井次黄原胶加砂压裂顺利完成施工,最高砂浓度369 kg/m^3,未出现砂堵,砂浓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其中X-3井,采用4级投球暂堵分级压裂工艺施工,压裂后折日产油35.5 m^3,效果较好。对比前期常规瓜胶小规模加砂压裂井,黄原胶大规模加砂压裂工艺有一定优势。说明改性黄原胶加砂压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实验 投球 加砂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除重晶石深度污染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豇瑜 袁学芳 +3 位作者 冯觉勇 黄龙藏 张键 徐海霞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年第3期66-69,10,共4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克深气田地层压力系数高,钻揭目的层时钻井液采用了大量的重晶石加重,因储层裂缝发育,重晶石固相侵入裂缝系统,堵塞渗流通道,结果导致气井产量偏低或没有产出。针对重晶石堵塞,运用螯合理论,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返排...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克深气田地层压力系数高,钻揭目的层时钻井液采用了大量的重晶石加重,因储层裂缝发育,重晶石固相侵入裂缝系统,堵塞渗流通道,结果导致气井产量偏低或没有产出。针对重晶石堵塞,运用螯合理论,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返排液离子分析表明,重晶石解堵剂能够溶解裂缝内的重晶石固相。该技术首次在X井试验,作业后气井日产气量由0.9×10~4m^3增加到5.2×10~4m^3,增产5.7倍,恢复了深度伤害气井的产能。该技术已推广应用在Y气田,增产效果显著,日产气量由26.2×10~4m^3提高到75.2×10~4m^3,增产近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深气田 储层伤害 重晶石解堵 高温高压 气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酸解卡在碳酸盐超深水平井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何银坤 邓昌松 +3 位作者 张小红 黄龙藏 王鹏程 陈华中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碳酸盐地层是塔中地区油气最主要储集层,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在该储层钻井,井深超7 000 m,水平段长约1 000 m,一旦发生卡钻,常规处理卡钻的方法难以达到解卡的目的。考虑到碳酸盐纯度达92%的实际情况,提出泡酸解卡方案。面对一... 碳酸盐地层是塔中地区油气最主要储集层,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在该储层钻井,井深超7 000 m,水平段长约1 000 m,一旦发生卡钻,常规处理卡钻的方法难以达到解卡的目的。考虑到碳酸盐纯度达92%的实际情况,提出泡酸解卡方案。面对一边严重漏失,一边有高含硫气体排出的难题,在注酸过程中采用"少量多次、不溢少漏"的原则,根据套压变化,适时在环空反挤高密度钻井液,将套压降到安全范围,便于泡酸时能活动钻具,给后续注酸赢得安全时间。此次泡酸解卡时间短、解卡快、处理事故费用低,对碳酸盐地层卡钻事故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 泡酸解卡 盐酸 裂缝性 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I号气田超深水平井储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静波 季晓红 +3 位作者 郑云川 黄龙藏 罗宇灿 屈剑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3,4,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气田中古8-中古43井区主力开发层系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垂深6 000 m左右,水平井段一般超过1 000 m,水平井斜深7 000 m以上。储层基质的物性总体较差,孔洞发育,属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缝洞型储层。前期酸压井改造... 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气田中古8-中古43井区主力开发层系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垂深6 000 m左右,水平井段一般超过1 000 m,水平井斜深7 000 m以上。储层基质的物性总体较差,孔洞发育,属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缝洞型储层。前期酸压井改造效果受地质因素影响较大,水平井改造有效率偏低。同时,由于大多数井在生产后期存在出水或者产量快速下降的情况,需要进行找堵水或者重复改造作业,因此要求第一次改造后井筒全通径。通过对前期酸压井的后评估分析,结合工作液体系研究、超深水平井分段改造工艺优选及施工参数优化,形成了以裸眼封隔器+压控式筛管配合黄原胶、自生酸的超深水平井储层改造系列技术。在满足超深水平井分段改造需求的同时,实现了改造后井筒全通径,便于后期重复改造及修井作业。2013年至今共进行了29口水平井的现场应用,其中26口井获工业油气流,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90%。平均单井压后油气当量从前期的27.7 t/d提高到113.7 t/d,提产效果明显。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塔中水平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超深水平井 分段改造工艺 全通径 工作液体系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天然气油井沥青质析出规律研究
10
作者 曹立虎 吴鑫鹏 +5 位作者 徐海霞 沈建新 黄龙藏 吴红军 熊瑞颖 郭继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解决东河区块原油在注气开采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堵塞井筒问题。方法采用高温高压固相沉积规律测试装置,基于光散射理论,研究了温度、压力、气油比等因素对沥青质析出特征的影响。结果温度升高会增加沥青质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促进原油稳... 目的解决东河区块原油在注气开采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堵塞井筒问题。方法采用高温高压固相沉积规律测试装置,基于光散射理论,研究了温度、压力、气油比等因素对沥青质析出特征的影响。结果温度升高会增加沥青质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促进原油稳定;等温降压过程中,沥青质随着压力降低逐渐析出,在泡点压力附近达到最大析出量,发生沥青质沉积堵塞油井的风险最大。DH-1井泡点压力对应井深2140 m,与油井生产实际遇阻位置1969 m接近,泡点压力可初步用于预测油井堵塞位置;溶解注气量越大,沥青质初始析出压力越大,沥青质析出压力区间也增大,沥青质沉积位置向油井深度下移。结论研究揭示了注气过程沥青质的析出规律,对注天然气油井沥青质析出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油田 沥青质 光散射理论 注气开采 泡点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