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角度射孔套管剩余强度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李明飞 黄靖富 +3 位作者 贾海 窦益华 梁经纬 桑鹏飞 《测井技术》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增加射孔有效穿透深度、建立高效的油气通道,射孔施工中经常要求射孔孔道沿储层平行方向,但是由于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原因常造成储层倾斜,就会使射孔孔道与套管非垂直相交,即导致射孔套管出现倾斜角度。倾斜射孔突破了现有射孔技... 为了增加射孔有效穿透深度、建立高效的油气通道,射孔施工中经常要求射孔孔道沿储层平行方向,但是由于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原因常造成储层倾斜,就会使射孔孔道与套管非垂直相交,即导致射孔套管出现倾斜角度。倾斜射孔突破了现有射孔技术中射孔方向需要与套管垂直的局限性,但由于射孔后射孔孔眼改变了套管结构,当套管受外力作用后,孔眼周边会产生应力集中使得套管强度降低,射孔套管相比普通套管更容易发生损坏。由于现有文献对倾斜角度下射孔套管剩余强度的研究较少,通过建立有限元三维模型分析了倾斜射孔套管的剩余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当孔径、孔密、相位角等射孔参数一定时,随着射孔倾斜角增加(从0增加到30°),套管的剩余抗外挤强度逐渐减小,射孔套管剩余强度的降低幅度不超过13.00%;当倾斜角度设定为30°、相位角由30°变化至180°时,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变化幅值不超过10.20%;当相位角为90°时,射孔套管剩余强度为较优值。当倾斜角度设定为30°、孔径由10mm增加到18mm时,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减小幅度可达17.45%。该分析结果可为倾斜角度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分析和实际射孔施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射孔 套管剩余强度 相位角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参数对定面射孔套管剩余强度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李明飞 张明友 +3 位作者 黄靖富 梁经纬 窦益华 景思宇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针对定面射孔施工无法定量评价射孔套管的应力状态和剩余强度的问题,以孔板理论为基础,构建定面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分析模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定面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以Ф139.7 mm×9.17 mm N80定面射孔套... 针对定面射孔施工无法定量评价射孔套管的应力状态和剩余强度的问题,以孔板理论为基础,构建定面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分析模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定面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以Ф139.7 mm×9.17 mm N80定面射孔套管为例,1.5簇/m孔密、10 mm孔径保持不变,相位角在15~90°变化,剩余强度降低幅值在8.3%~17.35%之间。1.5簇/m孔密、30°相位角保持不变,孔径在4~18 mm变化,套管剩余强度降低幅值在8.31%~21.70%之间。10 mm孔径、30°相位角保持不变,孔密在1.5~4簇/m变化,剩余强度计算结果与孔密呈负相关,剩余强度降低幅值在8.31%~23.15%之间。孔径、孔密、相位角变化时,对比理论解和数值解,上下限值相差小于8%,剩余强度变化趋势吻合性很好。该研究成果对定面射孔套管合理优化射孔参数具有参考意义,也为定面射孔套管剩余强度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面射孔 套管剩余强度 孔板理论 有限元 射孔参数 数值模拟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射孔爆轰伤害的超深探井测试管柱安全控制措施
3
作者 曾小军 任文希 +2 位作者 黄靖富 贺秋云 李明飞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3期25-31,共7页
国内超深探井试油采用射孔-测试联作工艺,超深井小井眼射孔易出现封隔器下部管柱及封隔器中心管弯曲和断裂等井下复杂情况。根据气体克拉柏龙方程和爆轰气体能量公式,导出射孔爆轰井底和封隔器处最大峰值压力计算公式;根据管柱力学屈曲... 国内超深探井试油采用射孔-测试联作工艺,超深井小井眼射孔易出现封隔器下部管柱及封隔器中心管弯曲和断裂等井下复杂情况。根据气体克拉柏龙方程和爆轰气体能量公式,导出射孔爆轰井底和封隔器处最大峰值压力计算公式;根据管柱力学屈曲理论和材料力学弯曲理论,导出射孔段管柱的弯曲应力计算公式;结合峰值压力下的活塞效应,导出射孔冲击载荷作用下管柱的应力计算公式,判断管柱的强度安全。根据射孔段管柱力学分析成果,采用改变管柱组合、调整工具下入顺序、加入双向减震器、分段延时射孔等技术,建立了超深探井测试管柱安全控制措施。以LX1井为例,实测了管柱震动加速度,上、下高速压力计实测上、下峰值分别为100、150 m/s^(2)和60、80 m/s^(2),相差40%~50%,说明双向减震器可以起到减震降损的作用。经多口超深井探井现场应用,验证了安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控制措施 超深探井 测试管柱 射孔 冲击载荷 爆轰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深井地层测试工具低频度失效案例解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潘登 王东林 +3 位作者 黄靖富 张文斌 赵智勇 何亚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高温高压深井苛刻的井底工况,很容易使测试工具的缺陷和瑕疵扩大,从而造成地层测试作业的失败。测试作业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充分的防范措施,很难确保测试作业的高成功率,尤其是一些低频度的工具失效形式,更是增加了测试失败的... 高温高压深井苛刻的井底工况,很容易使测试工具的缺陷和瑕疵扩大,从而造成地层测试作业的失败。测试作业人员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充分的防范措施,很难确保测试作业的高成功率,尤其是一些低频度的工具失效形式,更是增加了测试失败的几率。文章针对在一些案例井中出现的RDS阀循环孔提前开启、RDS/RD阀循环孔无法开启、测试管柱发生单向串漏、油套压力间歇性窜漏等罕见的失效形式,经过逐步的解析,发现了破裂盘的焊接质量问题、密封圈抗气爆性能失效、套管的大尺度变形及磨损、温度效应造成管柱长度的大范围伸缩等潜在原因。从而提出了加大破裂盘的抽检比例,并且在其安装在外筒后,坚持按照破裂值80%试压;选择抗气爆性能优越的密封件;测试前开展套管磨损检测及分析计算;开展作业全过程管柱三轴应力分析计算等对应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入井工具应用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深层 地层测试管柱 井下工具 故障案例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试油完井过程中快速泄压对井下工具密封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海 王东林 +4 位作者 潘登 赵智勇 何亚彬 陈华良 黄靖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4,共6页
压控式井下工具空气室的密封元件不仅受到天然气、二氧化碳、酸碱井液等介质的侵蚀,还要承受井下温度和压力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的试油完井中,压控式井下工具多次出现因“气体快速减压(RGD)”效应影响而造成密封元件的... 压控式井下工具空气室的密封元件不仅受到天然气、二氧化碳、酸碱井液等介质的侵蚀,还要承受井下温度和压力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的试油完井中,压控式井下工具多次出现因“气体快速减压(RGD)”效应影响而造成密封元件的密封性能降低,高压天然气渗入空气室形成了圈闭压力,致使工具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为了降低RGD效应对试油完井井下工具密封性的影响,以可控封堵阀为例,开展了在井下工况条件下空气室渗入高压天然气的模拟实验,验证特定的井况条件下会产生RGD效应,使橡胶密封元件的密封性能降低;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对比,优选了能耐RGD效应的“O”型密封圈,该密封圈在现场应用了4口井,均未出现空气室渗入天然气的现象。天然气的快速泄压对井下工具密封性的影响可以通过控制压降速率、减少开井关井次数和使用耐RGD效应的“O”型密封圈进行防治。为了提高井下工具密封的可靠性,提出了优化设计空气室的密封结构、减小空气室“O”型密封圈承受的密封压差的建议。该防治天然气快速泄压影响井下工具密封性的技术,为试油完井井下工具的设计和密封件的选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天然气井 试油完井 井下工具 RGD效应 橡胶密封元件 “O”型密封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节流阀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荣准 李瑞民 +3 位作者 蔡金亮 赵士林 王冬平 黄靖富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9期151 221-,共2页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常用控压钻井节流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流体力学等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节流阀,并模拟了不同开度下的节流压力及阀体内部流体流动状态,发现其控压线性关系较好,而且在节流截面产生的高速流体对阀体的冲蚀情况较少...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常用控压钻井节流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流体力学等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节流阀,并模拟了不同开度下的节流压力及阀体内部流体流动状态,发现其控压线性关系较好,而且在节流截面产生的高速流体对阀体的冲蚀情况较少,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阀 阀芯 节流压力 开度 流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深井地层测试的难点及管柱结构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潘登 谢胜 +2 位作者 舒梅 黄靖富 李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7,共5页
复杂深井的地层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射孔—酸化—测试联作为代表的典型管柱。但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井筒承压窗口窄、测试后产层漏失严重、探井试油后转开发作业的效... 复杂深井的地层测试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射孔—酸化—测试联作为代表的典型管柱。但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封隔器以下尾管及射孔枪卡埋、井筒承压窗口窄、测试后产层漏失严重、探井试油后转开发作业的效率低、风险大等难点,分别提出了加入尾管安全接头、投球式常开阀和投球式常闭阀分别替代OMNI阀和RDS/RD阀,加入单向关井循环阀替换RDS阀,加入脱接式封堵阀等应对策略,形成了系列管柱结构和工艺,有效完善和改进了管柱结构和配套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深井 地层测试 管柱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管柱中伸缩管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贺秋云 黄靖富 吴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9,共5页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作业在储层改造、放喷测试等工况下井筒压力、温度会改变,APR试油测试管柱的长度会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保障管柱在作业期间受力稳定,有时需要在管柱中设置伸缩管来补偿管柱的长度变化,因此,有必要... 高温高压井APR试油测试作业在储层改造、放喷测试等工况下井筒压力、温度会改变,APR试油测试管柱的长度会随着井筒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了保障管柱在作业期间受力稳定,有时需要在管柱中设置伸缩管来补偿管柱的长度变化,因此,有必要对伸缩管在管柱中的工作机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文章从RTTS封隔器工作原理、性能包络线等方面阐释了伸缩管对封隔器保持有效坐封的影响,计算了伸缩管设置对管柱三轴应力强度安全系数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伸缩管对液压旁通阀工作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分析,验证了伸缩管的设置应主要以液压旁通在井下的工作和提高管柱三轴应力强度安全系数为出发点,而以保持RTTS封隔器有效初始坐封压重为目的的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分析结论对优化高温高压APR试油测试管柱中伸缩管的数量和下入深度、保持管柱的强度安全和井下测试工具的可靠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试油测试管柱 伸缩管 RTTS封隔器 完井设计 管柱长度 管柱强度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量检测实验装置设计
9
作者 王冬平 黄靖富 +3 位作者 赵士林 蔡文涛 王伟 何彦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117-119,126,共4页
微流量检测可实时检测出井筒模型进出口处的流量、压力、密度和温度等参数。通过分析这些参数的变化,准确判断井底是否发生了溢流或漏失,并计算井底压力的大小,确定地层压力。从微流量检测技术原理着手,设计了一套微流量检测实验装置。
关键词 微流量控压 井底压力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