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轴向热路模型的架空地线与预绞丝接触端面接触电阻的计算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刚 郭德明 +5 位作者 郑文成 黄键宁 黎俊文 杨悦荣 陈星宇 潘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9,共11页
作为衡量电接触性能的重要参数,接触电阻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目前主要采用离线的实验测量手段对接触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实际运行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热路模型的接触端面接触电阻的计算方... 作为衡量电接触性能的重要参数,接触电阻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目前主要采用离线的实验测量手段对接触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实际运行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热路模型的接触端面接触电阻的计算方法。首先,以架空地线与预绞丝接触端口为研究对象构建轴向热路模型,其中模型的热参数采用遗传算法获得;然后结合GJ-50架空地线的实例计算结果,讨论分析了模型热参数和接触电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准确得到接触端面暂态温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应的交流接触电阻,并且稳态温度下接触电阻随着加载电流的增加而减小,但不受时间计算步长的影响;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很高,接触电阻的实验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9%;接触电阻与温度的关系采用Paulke等提出的公式表示时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电阻 轴向热路模型 接触端面 架空地线 预绞丝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键宁 梁嘉欣 邱伟航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生产的孕妇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 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妊娠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生产的孕妇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采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结合缩宫素。比较两组孕妇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产时间及各阶段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比例、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宫颈裂伤、产褥感染、新生儿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产妇宫颈成熟并提高引产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 初产妇 缩宫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例近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键宁 梁嘉欣 邱伟航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近足月胎膜早破立即分娩与保胎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近足月胎膜早破孕妇74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A组行引产或剖宫产以终止妊娠,B组给予保胎治疗。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期... 目的探讨近足月胎膜早破立即分娩与保胎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近足月胎膜早破孕妇74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每组37例。A组行引产或剖宫产以终止妊娠,B组给予保胎治疗。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两组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未临产且无保胎治疗禁忌证的近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治疗较立即引产对母婴结局产生更有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足月儿 胎膜早破 引产 剖宫产 期待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常规肝功能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探析
4
作者 邱伟航 黄键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9期172-173,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常规肝功能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6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体... 目的 :探讨用常规肝功能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6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0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肝功能检测。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TBIL(总胆红素)的水平、γ-GT(γ-谷氨酰转肽酶)的水平、TP(总蛋白)的水平、ALT(丙氨酸转氨酶)的水平、ALB(白蛋白)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和ALP(碱性磷酸酶)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体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TBIL的水平、γ-GT的水平、AST的水平、ALT水平和ALP的水平均更高,其TP的水平和ALB的水平均更低,P <0.05。结论 :用常规肝功能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可充分地了解患者肝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常规肝功能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