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混合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冠幅模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钟思琪
宁金魁
黄锦程
陈鼎泸
欧阳勋志
臧颢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崇义县林业局
-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和竞争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单木生长的交互作用"(317005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木个体差异在赣南阔叶次生林质量提升过程中的响应机制研究"(31960313)。
-
文摘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的冠幅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均方根误差(E_(RMS))和平均绝对误差(E_(MA))模型评价指标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备选模型中,Logistic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2)除胸径以外,有6个指标对冠幅有显著影响(P<0.05)。6个指标分别是地位指数、林龄、基尼系数(Gini系数)、林分密度指数、枝下高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添加协变量构建的广义模型较基础模型更优,R_(adj)^(2)增加了28.53%,E_(RMS)和E_(MA)分别下降了17.80%和15.72%。(3)考虑样地水平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优于广义模型,R_(adj)^(2)增加了27.86%,E_(RMS)和E_(MA)分别降低了35.73%和51.87%。协变量和随机效应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冠幅模型的预测精度,且反映林木大小多样性的Gini系数在冠幅模拟中表现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类指标在其他类型人工林模拟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杉木
冠幅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基尼系数
林木大小多样性
-
Keywords
Chinese fir
crown width model
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
Gini coefficient
diversity of tree size
-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5G时代运营商业务及市场机遇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锦程
-
机构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18年第6期18-21,共4页
-
文摘
从万物互联需求(人与人的连接需求、人与物的连接需求、物与物的连接需求)的角度,论述这些需求对运营商业务和市场机遇的拉动作用;从国家政策(包括网络强国政策、工业互联网政策、"互联网+"政策)的角度,论述这些政策对运营商业务和市场机遇的推动作用。在两股力量的作用下,相信5G时代将是一个万物互联的黄金时代。
-
关键词
需求拉动
政策推动
万物互联
5G时代
-
分类号
F6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汇报型PPT制作规范
- 3
-
-
作者
黄锦程
-
机构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信息通信》
2017年第7期265-267,共3页
-
文摘
汇报型PPT作为一个学习交流工具,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和学校。越是重要的场合,人们对汇报型PPT的要求就越高,因此掌握好相关知识非常重要。相比普通的PPT,汇报型PPT要求逻辑要更清晰、表现要更正式。文章正是基于汇报型PPT的要求来开发制作规范,帮助人们制作易于理解、专业性强的汇报型PPT。
-
关键词
汇报型PPT
表达逻辑
制作规范
-
Keywords
report type PPT
expression logic
the criterion
-
分类号
TP31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竞争和气候及其交互作用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 4
-
-
作者
臧颢
刘洪生
黄锦程
张祖栋
欧阳勋志
宁金魁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崇义县林业局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50,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和竞争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单木生长的交互作用”(31700563)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气候敏感的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GJJ160397)。
-
文摘
【目的】构建包含竞争指标和气候因子的胸径生长模型,分析竞争和气候及其交互作用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模拟抚育间伐、择伐后保留木的生长变化奠定基础,为森林适应性经营中科学合理地对杉木人工林进行间伐、择伐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崇义县和上犹县杉木人工林固定样地数据,采用潜在生长量修正法构建胸径生长模型。利用分位数回归模拟潜在生长量,运用7个环境因子(5个气候因子:调查间隔期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大于5℃的积温;2个地形因子:海拔和坡度)反映立地质量对潜在生长量的影响,依据参数显著性和方差膨胀因子确定可作为自变量的环境因子。采用指数函数形式构建修正函数,修正函数的竞争因子包括3个林分密度指标和3个单木竞争指标(2个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标和1个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标),筛选出最优竞争因子后考虑其与5个气候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估计精度的影响。通过模型评价,选出估计精度最高的模型添加样地水平随机效应参数,用于分析竞争和气候及其交互作用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使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评价模型估计精度。【结果】海拔、调查间隔期的最低温度和降水量对杉木人工林胸径潜在生长量具有显著影响。胸径20 cm时,潜在生长量达到最大值,调查间隔期的最低温度和降水量对潜在生长量最大值呈正向影响,而海拔则呈负向影响。对比各竞争指标构建的胸径生长模型估计精度发现,含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标的生长模型估计精度最高,其次是含与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标的生长模型。鉴于气候和竞争的交互作用可提升模型估计精度,对比只在修正函数中考虑竞争因子的模型,考虑交互作用的生长模型MAE降低0.60%~18.69%,MPE降低0.12%~9.72%。竞争因子选用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对应的气候因子选用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进行交互作用的模型估计精度最好,以其作为基础模型并添加样地水平随机效应参数构建最终胸径生长模型,模型估计精度较好,MAE为0.0711 cm、RMAE为20.37%、MPE为4.90%。基于最终模型发现,除承受竞争压力很小和竞争压力较大的林木外,温度变化可加剧竞争对胸径潜在生长量的修正效应。【结论】分位数回归对胸径潜在生长量的模拟效果较好,气候和竞争的交互作用也可提升模型估计精度,如果建模区域气候变化较大,构建单木生长模型时,建议在模型中考虑气候和竞争的交互作用。
-
关键词
胸径生长
竞争
交互作用
杉木
降水
温度
-
Keywords
DBH growth
competition
interaction
Chinese fir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多功能经营的最优轮伐期
被引量:6
- 5
-
-
作者
臧颢
黄锦程
刘洪生
欧阳勋志
姜俊
宁金魁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江西省崇义县林业局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12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306、31960313、31700563)。
-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碳汇木材多功能经营的最优轮伐期及收益的变化,为杉木人工林多功能经营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1块固定样地的多期调查数据,以Faustmann-Hartman模型为基础,设计了3种模拟情景,情景1只考虑木材收益,情景2和3分别在情景1的基础上依次纳入地上生物量碳汇收益和死亡有机质碳汇收益,不同情景分析了不同碳价格、利率和立地质量对杉木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的影响。【结果】基准条件下(地位指数15 m、利率5%和碳价格77元/t),林地期望值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情景1和情景2的最优轮伐期均为21年,情景3为20年,最优轮伐期下情景2和3的林地期望值对比情景1分别增加了23%和35%。随着碳价格的增加,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分别呈现缩短和增加的趋势;同一碳价格下,3种情景的最优轮伐期最多相差达4年,且随着碳价格的增加,最优轮伐期的差异也在逐渐增大。随着利率的增加,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均呈现减小趋势;当利率增至7%时,林地期望值大幅降至10%以下,情景1甚至出现了负数。随着地位指数的增加,3种情景下林地期望值均显著增加,最优轮伐期则逐渐缩短。【结论】当前杉木经营的环境下,碳汇收益的增加对最优轮伐期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增加林地期望值,因此有利于增强经营者从事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的积极性。碳价格、利率和立地质量可显著影响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
-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最优轮伐期
多功能经营
Faustmann-Hartman模型
碳库
-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optimal rotation period
multifunctional management
Faustmann-Hartman model
carbon pool
-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林改后江西赣州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陈钦萍
黄锦程
苏时鹏
许佳贤
孙小霞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江西省崇义县林业局
-
出处
《中国林业经济》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051)
-
文摘
以江西省赣州市65个样本林农的跟踪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林业微观主体—林农的角度,以林地面积、林业资金投入和林业劳动投入为投入变量,以林业收入为产出变量,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4—2009年间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林改后,赣州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浪性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8%,增长的来源除2006年来自于技术效率变动外,其他年份均来自于林业科技进步,同时,农户全林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个体差异较大。加大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推进林业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林改的绩效与普惠性十分必要。
-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生产率
DEA-Malquist
赣州
-
Keywords
collective forest property rights system
productivity
DEA-Malmquist
Ganzhou
-
分类号
F326.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